第一图书网

样板戏史记

师永刚,张凡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师永刚,张凡  

页数:

39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样板戏作为六零年代中国人的公共回忆以及中国国剧史上的某种文化遗迹与经典,深刻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而且确实曾经成为一种全国性的娱乐消遣。这种全民性的普及始于一九六零年代的群体性京剧革命时代。八个样板戏主导了六十年代中国人的审美与价值观的重张,甚至生活的戏剧化形态。或者说彻底的“文娱京剧化”。而样板戏,也成为一个时代以京剧为形态的重要的悲喜剧。不仅仅是国家的,它甚至是私立生活的一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一代人来说,样板戏正在成为一段历史的背景。  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样板戏的历史,提供真实的样板戏文献,为一代人的怀旧提供一个基本的依据,曾以撰写《宋美龄画传》以及推出革命说明书系列《雷锋》等书而知名的著名作家师永刚、张凡,遍考当年参与样板戏的编创演人员,历时三年,撰写了一部详实的样板戏传记,首度披露了江青与样板戏历史上的一些事件的真实内幕,与当年参与样板戏的编创演人员的恩怨情史与结局,是官方审定的首本集中讲述样板戏历史的集体记忆与文献。  本书同时联手样板戏专职摄影师,首度推出一本荟集全部样板戏经典图片为主的纪念册。书中收集的上千张图片、绘图布景,人物肖像以及草图,披露了当年样板戏经典图片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曲折的故事,这本书也是史上首部解密八大样板戏的权威传记。

书籍目录

第一卷 样板·前传 太后 角儿 御制·派 红灯记(图版)第二卷 样板·正传 从演员到导演 特殊的口味 帝王将相VS现代戏 流行的革命 第一块样板 红灯是怎样亮起来的 十年磨一戏 智取威虎山(图版) 八台戏 现代戏 一个和八个 芭蕾舞与交响乐 沙家浜(图版)第三卷样板·外传  浮沉录 李玉和,杨子荣,洪常青…… 说“英雄”谁是英雄? 红色娘子军(图版) 吴清华、喜儿、柯湘、方海珍 这些女人不寻常 阿甲,翁偶虹,李承祥,于会泳 “导演”的命运 巡演史 海港(图版)第四卷 样板·后传 样板“重来” 盛况空前VS争议空前 消费红色的时尚 变形的“样板记” 波普“符号” 流行之乐 白毛女(图版)第五卷 样板·簿 红灯记 智取威虎山 沙家滨 红色娘子军 海港 白毛女 奇袭白虎团  奇袭白虎团(图版)附录:样板戏成型史 附录2:样板戏·不完全大事记 平原作战(图版) 杜鹃山(图版) 龙江颂(图版)参考书目后记:如何记述样板戏? 关于编写《样板戏》一书的笔记片段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卷样板·前传太后令“京戏”掀起第一波高峰的,同样是一个女人。京剧兴盛,自然与满清宫廷的口位有关。来自关外的马背民族喜欢上戏曲之娱乐,自然非一日之功。乾嘉以来浩大恢宏的宫廷演剧活动甚至已经列入朝廷仪典定制,戏之于国家仪式的有关将会在日后得到传承。梨园春梦里总有让人欷嘘不断的愉悦,即使皇帝亦不免从中寻找自己的春梦。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帝咸丰仓皇逃往热河。避难之际,此位皇帝仍“着昇平署三拔至热河”先后把京城内府伶人两百多名调到避暑山庄来给他演戏。皇帝如此,后宫熏陶日久,此风更炽。光绪之师翁同龢日记中多有记观戏之事:初九日晴,无风……自初五日起,长春宫日日演戏。近支王公、内府诸公皆与。医者薛福长、汪守正来祝,特命赐膳、赐观长春之剧也。即宁寿宫赏戏,而中宫厌笛,近侍登场,亦罕事也。此数日长春宫戏八点钟方散。同治年间,慈禧专权,京剧在清宫廷内部的兴盛更加登峰造极。光绪九年,为庆祝慈禧的五旬寿辰,竟破例挑选了大批的京剧演员入宫承差,不仅演唱而且做教习,向宫内太监们传授京剧。此剧班被称为“普天同庆”科班。这个组织不在升平署编制之内,而是归属慈禧直接管辖,是个专门挑选年幼太监专学京剧艺术的科班,人们习惯的叫它“本宫”。后来民间有把大戏称为“本宫戏”的说法,即源于此。慈禧观剧极有水准,京剧名家王瑶卿先生曾记:“西太后听戏很精,有时挑眼都挑得很服人。”是以,演员必须一丝不差地表演。如唱三刻不准唱四十分钟,唱上声的不能唱平声,该念团字的绝对不许念成尖字等等。唱戏太监耿进喜回忆道:唱,老太后可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昆腔、二簧全成;在听高进喜唱了一段《占花魁》之后,老太后还拨正了几句。还有乱弹的《阐道除邪》里剥皮鬼唱的反调,就是老太后编的词,足唱二刻多。……同治爷敢跟太后上脸,我这是听师傅说的,那当儿还没我哪,说是同治爷能唱武生,可是没嗓子,唱过《白水滩》,赶着没外人的时候哄太后一乐。有一会在宁寿宫唱《黄鹤楼》,同治爷唱赵云,太监高四唱刘备,赵云打躬参会主公,那高四赶紧站起来打横说:“奴才不敢”同治爷说:“你这是唱什么戏呢?不许这样,重新来。”逗得太后直乐。看来,最早的“票友”也出现在宫中。守寡长达四十多年的慈禧,大约在深宫中最大的消遣就是看戏。据《菊部丛谭》载:“慈禧太后工书画,知音律,尝命老伶工及知音律者编《四面观音》等曲,太后于词句有所增损。”资深“戏迷”的另一个身份可能就是“剧评家”。这个女人常常下旨,以最高指示的方式对演员的表演提出来批评,或者责令他们改进。当然女人首先会关注的自然是服饰,一则圣旨记录云:奉旨,着何庆喜口传,着总管排差管束。《迓福迎祥》判脸实是粗糙。《万花献瑞》马得安不等尾声完下场,懈怠。狄盛宝上场应穿造靴,不应穿薄底靴。安进禄上场不准横眉立目,卖野眼。王进福不准瞪场面人。传与众人等,穿造靴开后口,钉钮口。如有靴坏买方头靴。李福贵此西跷,不准此打跷。着总管、首领、教习着实排差,如若不成式样,佛爷亲责不恕。为此特传。奉旨,老佛爷说内学人等上角没有神气,上下场好松走,不许跑。以后俱个提起神唱曲子,不准,如若不遵者,重责不饶。为此特传。隔三差五,这种指令式的意见就从天而降。入宫演戏的民间艺人也能听到这调调,如“孙菊仙承戏词调不允稍减。莫违。钦此”。“着外边民籍学生,实指昇平署内府艺人,旧词未去帮外班查对唱,按内廷规矩修改唱腔、说白”。宫外艺人唱戏不懂限时,便再来一道:“庆贵传旨,以后外班之戏要准时刻”。倘若仔细探究,不免发现此位太后实在管得太宽,如“以后遇有神将不准穿薄底靴”。“上场人等以后上角不准不岔当裆,站住小八字,如若不遵者,拉下台就打。为此特传”。瞧瞧,不按我的来,打你没商量。“奉旨,着排《行围得瑞》,曲子话白照准词唱”。“长寿传旨,以后有尾声俱得唱”。“春喜奉旨,再唱升帐高山之戏,添开门刀,多派龙套……《上路魔障》着改二簧,多跳鬼卒,著龚云甫、谢宝云学”。怎么唱,弄什么道具,这个“行家”都会开口指点一番。兴之所致,太后也会编他几本戏出来,这大概是那个年代最大牌的编剧。曾在宫里服侍过慈禧太后的德龄公主,在随丈夫定居美国后,用英文写成了回忆录《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记述了慈禧的编剧生涯。“照宫中的习惯,虽然不是明定的法制,逢到每月的朔望两日,照例是要唱一次戏的。这些戏的剧本有许多就是太后自己所编的。”慈禧经常绕有兴趣地给她们讲戏剧故事,在看戏的时候,也不肯安静,不断地将各种演戏的轶事和规矩说给身边的人听。帝国已经黄昏,但是京剧却正当其时。毋庸讳言,京剧中最关键的一变,就因了此位帝国中权力最高的女人而发生。初期京剧演出比较粗糙,工唱的行当只管唱,工做的行当就只管翻跟头打把式,后来有通天教主称号的王瑶卿率先将表演动作融进了演唱当中。此一变革在其时的梨园中争议颇大。但这亦文亦武的表演却获得慈禧的喜欢,大概也与女人天生的欣赏口味有关。金口一开“王大演得好”(王瑶卿行大),对后来将此唱法发挥到极致辞的谭鑫培则赐新号为“叫天”,从此“满城争唱叫天儿”,谭叫天名声日隆之际,生与旦就此同挑大梁。上有所好,下必盛焉。京城内外,戏园生意大为兴盛。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远出一般之外,甚至于后来义和团血战洋人之时,手持“引魂幡”、“火牌”、“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等武器均为戏中之道具。戏里戏外,历史与现实纠葛不已。义和团借戏而战,慈禧心中同样希望戏里的历史能重演,真有忠臣来救世。但现实不是历史,也不是戏。在平民拿起大刀、长枪的时候,慈禧仍然惦记着她的戏。《清升平署档案》记载:1900年4月12日,俄、英、法、美等国组织海军在大沽口海面示威;而4月14日,“老佛爷”慈禧还有闲心观看谭鑫培、罗寿山演出的《天雷报》。看后慈禧还下旨改戏:“雷打张继保时,舞台上要增添五名雷公、五名电母。”“张继保魂见雷公,打八十大板之后,要变成小花脸。”此际正是戊戌变法之后,慈禧之旨令加五个雷公电母,再将不孝子变成小花脸,显然心中正在痛恨自己的亲子光绪。一边陪着看戏的光绪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可想而知。一边刀光剑影,一边却仍旧是歌舞升平。风雨雷电的时刻即将来临,国事与戏,孝与不孝才是掌控国家的人的关心所在,一个朝代最后的衰败已清晰可见。不过,那戏仍旧是传了下来。角儿“角儿”们该登场亮相了。此前数千年的文化流传中,优伶往往湮没其中。清代之前,梨园之中唱主角的多是剧作家,从关汉卿、王实甫到《牡丹亭》的汤显祖,《长生殿》的洪昇,《桃花扇》的孔尚任,都是剧作家在领导潮流,那时演员还没有成为“角儿”。生、旦、净、末、丑,头角,二角,龙套。在京剧的流行史中,角色先一步成型,再一步,就是角儿出世。角儿搁现在就是“腕儿”的另一种称呼。最初的角儿各有绝活,光绪年间,北京南城的前门廊坊头条有间较有名气的画店,据说是画家沈蓉圃的铺子。某日,沈蓉圃突发奇想,绘制了一幅身着剧装的名伶画像,在当红名伶中他挑选了13位绘入画中,名为《同光名伶十三绝》,画卷一经挂出,沈蓉圃立刻名声大振,这应该属于中国最早的流行音乐排行榜。只不过,制榜者沈蓉圃的选择并没有完全代表同治、光绪年间京城舞台上最杰出的演员,后世的研究者们认为沈出于自己的喜好,竟然没有选择一个花脸演员入画。其时的流行风尚中,花脸演员虽然倍受欢迎,但若真的绘入画中,大概有违中国文人画的风格,沈之不选固有遗珠之憾,但是这幅画还是留下了京剧第一波辉煌时期的名角风采。倘若从左向右数,那么这十三名伶的排名如下:郝兰田(老旦,代表作《行路》康氏)张胜奎(老生,代表作《一捧雪》莫成)梅巧龄(青衣,代表作《雁门关》萧太后)刘赶三(丑行,代表作《探亲家》乡下妈妈)余紫云(青衣兼花旦,代表作《彩楼配》)程长庚(老生,代表作《群英会》鲁肃)徐小香(小生,代表作《群英会》周瑜)时小福(青衣,代表作《桑园会》罗敷)杨鸣玉(昆丑,代表作《思志诚》明天亮)卢胜奎(老生,代表作《失街亭》诸葛亮)朱莲芬(旦角,代表作《琴挑》陈妙常)谭鑫培(老生,代表作《恶虎村》黄天霸)杨月楼,(文武老生,代表作《四郎探母》)其后《同光名伶十三绝》几经周转,传到梅兰芳家,成为梅家传之宝。“捧角”的队伍中,自然少不了慈禧。当时之世,慈禧特别欣赏的谭鑫培成为当时名付其实的明星级演员。谭叫天的名字也是慈禧给叫出来的,相当于今天刘德华的艺名。……

后记

一个时间上的后来者,对于一个之前时代文化遗迹的表情是什么?许多人也许使用了敬语,或者在内心对其产生怀疑,甚至批评。但面对历史的某个部分,我想,也许还应当有另外的表情。当然,我指的是,曾被某个学者评价为“国剧史上某个重要的文化遗迹”的所谓的八大样板戏。这些剧是在我并不能听懂的时候出现的,我出生的时候,它们的剧照仍然在乡间或者城际的家庭的墙上张贴、悬挂,革命与喜庆的表情交杂的70年代初的景象,给我强烈的冲击,那时候,这些剧已成为父辈们那一代人的习惯的声音的尾章。它们即将消失,我还没有体会过它的绚丽。而且我对它们并没有什么亲历者的兴趣或者爱憎理由。而这种消解随着我的成长,样板戏开始退出历史,一个时代的新声开始繁杂地出现。它们消失在了我成长的历史里,我甚至会以为它们本来就是历史的某一部分。四十岁以后的这一代人们,他们也许都只是在这些戏的遗迹里慢慢地成长,或者,并不能分辨出样板戏的背影里真实的那些部分,哪些是政治,哪些是戏,哪些是革命,哪些是奇迹。样板戏的出现是在两年前的某天早晨,我在潘家园的旧书摊上,看到一本很厚的旧书《智取威虎山》,上面杨子荣先生打马上山的革命形象红亮灿烂,它朴素地躺在冬天的书摊上,坚硬,又有点不合时宜。它有点孤独地躲在一角。我被杨先生的眼神触动,那是一种久违了的革命气质。那本书穿越四十年的阅读经验击中了我。随着越来越多地翻阅各种样板戏的著作与回忆录,包括那些经典唱片与影片,我甚至误以为,自己一直都是这些剧目的真实的崇拜者,它们在四十年前,我接触到那些尾声的时候,就深耕于我的内心。只是这本书,杨先生的眼神,它们叫醒了我精神中沉睡的这一部分回忆。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怕噩梦,因此我也怕“样板戏”。现在我才知道“样板戏”在我的心上烙下的火印是抹不掉的。从烙印上产生了一个一个的噩梦。  ——巴金样板戏水准不能完全抹杀,因为那真的是全新的文艺,曾经有可能走向一个高度,达到一个程度,可是后来完全被妖魔化了。  ——陈丹青 就像有人喜欢样板戏,那是他们成长时期的感情模式,无关是非。  ——阿城一群娘子军跳芭蕾出来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因为我以前看的芭蕾舞,例如MargotFonteyn与RudolfNureyev跳的《罗密欧与茱丽叶》都是非常优雅、浪漫的,忽然看见那群杀气腾腾的娘子军,扛着枪,绑着腿,横眉竖目的,一跳一跳的,滑稽得不得了,我忍不住笑了。去年我又去了中国大陆,很巧,我又看到一段新的《红色娘子军》舞台戏,娘子军一出来,我又笑了。那是因为90年代的娘子军扭来扭去,就像巴黎fashionshow在走台步。  ——白先勇尽管样板戏充满了善与恶简单化了的表演,配乐也是为纯粹的艺术家所反对的柴可夫斯基式的,道具和灯光效果过于精致,但它还是产生了短暂的戏剧性的光彩,实现了真正的大众化,然而由于一再重复表演而削弱了它的影响。  ——剑桥中国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样板戏史记 PDF格式下载



■毛泽东否认样板戏是江青的成果■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亲自修改样板戏一本由样板戏专职摄影师陈娟美作为特别顾问,收纳汇集了上千张样板戏经典图片、绘图布景、人物肖像以及草图,作家师永刚、张凡历时三年编写的首部解密中国八大样板戏的收藏之作———《样板戏·史记》于建国六十周年前夕隆重上市。该书披露了当年样板戏经典图片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曲折的故事,是史上首部解密八大样板戏的权威传记。该书遍访当年参与样板戏的编创演人员,首度披露了江青与样板戏历史上的一些事件的真实内幕,与当年参与样板戏的编创演人员的恩怨情史与结局,是官方审定的首本集中讲述样板戏历史的集体记忆与文献。■毛泽东否认样板戏是江青的成果江青与样板戏的关系,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江青在样板戏创作改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江青是样板戏的总导演,总编剧”。但也有人认为样板戏里多个剧目在江青插手之前就已经基本成型,由此说明样板戏本是好作品,是江青“掠夺”了艺术家之作。据该书首度透露,1969年秋,毛泽东出巡杭州,在与当地文艺界人士闲谈时,有人说到江青创造了样板戏。毛泽东的话出人意料,他说“不是,戏原来就有,是文艺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但当时正值样板戏的巅峰时期,毛的这番表态没有公开传达,这次才随书公之于众。■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亲自修改样板戏此外,该书还记录了样板戏的修改史,披露了中共高层领导亲自过问样板戏修改的种种细节。1964年4月27日,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陈毅等观看并盛赞北京京剧团的现代京剧《芦荡火种》演出的原有版本。公演以后的《芦荡火种》连演了100场左右。是毛泽东将原名《芦荡火种》剧名改为《沙家浜》。除了剧名,毛泽东还改动了结尾,以“突出武装斗争”。在《红灯记》剧本初稿上,曾在东北做过地下工作的刘少奇,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一个改动:根据当地铁路工人的住房结构,李铁梅是不能从火炕炕洞到邻居家的,于是被改为从后屋的小窗户钻到邻居家院子里。毛泽东还就舞台道具提过意见,周恩来、郭沫若也曾给《红灯记》提过修改意见。《智取威虎山》中,贺龙曾建议改用骑马上山。后来江青断然声称“我的样板戏谁也不能乱改”后,高层中渐渐无人再过问如此多的细节。■样板戏千张图片首度披露据披露,“样板戏”的排演集中了中国当时最好的技术条件,最好的演员、最好的编曲、最好的舞美等等,谢晋、翁偶虹、田汉、李承祥、汪曾祺、李少春、袁世海、李德伦……都曾参与其中。当时,拍摄“样板戏”演出的“政治任务”,落在了陈娟美、石少华、孟庆彪、张雅心四人身上。他们的图片也首次在该书中集中披露。陈娟美跟拍了七八年,但直到1975年,应文化部的意思,编一本样板戏剧照的画册,才第一次在作品上署名。那本1976年才印出的《革命样板戏剧照》,收录了17个(包括后来的交响乐、舞剧等形式)革命样板戏的舞台作品和电影剧照142幅,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此外,大量的底片和照片都交给了新华社保存。”此外还有千张珍贵图片在书中首度披露。(朱玲)


《样板戏史记》说是史记,不如说是画册,文字不多,以图片为主,不过我还是很喜欢的。
我对京剧是不懂的,但是京剧给我强烈的震撼就是在当初的《八个样板戏》,当时是看的拍成的电影,很着迷,学生时代还去模仿唱段,在学校的时候还排演一些片段,对舞剧的了解也是从《红色娘子军》开始的,翻看这本书的时候,常常陷入回忆,那些英雄形象和反面人物的形象明显的脸谱化,每个戏中都有好人与坏人,对那些好人是一种昂头仰望的崇拜,对坏人是咬牙切齿的愤恨。那个年代各文艺团体都编排样板戏,老百姓也学唱样板戏,从不懂事的小孩子到颤颤巍巍的老年人都在学,收音机、电线杆上的大喇叭、单位的广播室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播放样板戏,样板戏成了充满人民生活的业余文化。
这本书对样板戏的人物造型、道具、灯光布景也做了不少介绍,图片大多是拍成电影的样板戏的剧照,要是能有一些那个时代群众学演样板戏的照片就更好了。
这本书估计年轻人看了不会有什么感觉,建议大学生或者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可以把它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一定会喜欢的,这本书价格不菲,但当当网有折扣还是很划算的。


第一作者是69年出生的,应该说没有亲身经历过全国大唱样板戏的年代,但对这一题材非常感兴趣,并深深被样板戏的魅力所吸引,于是开始了收集有关资料的漫长历程。作为过来人,我深深感谢作者的努力,也感谢出版社把这本书做的这么美。书中文字并不多,图片是大量的。当年给样板戏拍照的“御用”摄影师主要有四位:石少华、张雅心、陈娟美、孟庆彪。石少华的职务最高,已经去世。陈娟美出版过一本《烙印》记录了这段历史,孟庆彪比较低调,基本上不为人知,张雅心2008年在798搞过一次样板戏剧照个展,并出售他的样板戏摄影作品,所以很多人误以为样板戏的照片都是张雅心先生的作品。几位摄影大师的样板戏作品比较集中的体现在1976年出版的《革命样板作品剧照选集》中,该书出版的比较晚,印量不多,加上价格不菲,也就没能流传开,现在品相好的在孔网卖到数千元。回到本书,书中有大量图版,但可能是因为授权的原因,有些图片很清晰,有些则比较粗糙一些,应该是从以前出版的书籍中扫描印刷的,尽管如此,本书是目前已出版的关于样板戏的书中图片最多也是质量最好的了。最后,说说当当,昨晚下订单时是85折(据知昨晚同时下单的人不少,因为都是在连趣网看了介绍),今天就成了7折,有点儿不厚道。


我是60年代生人,可以说是听着样板戏长大的。小时候,听收音机、看连环画差不多是仅有的娱乐方式。那时候,看一场电影5分钱,还有很多的时候,电影票是家长单位发的。还有我清清楚楚记得《海港》、《龙江颂》看的是露天电影。《杜鹃山》曾看过真人的舞台表演(当然不是杨春霞老师的表演)。那时候,自己心目中最美的人就是李铁梅。总之,我爱样板戏,爱一切表现样板戏的形式,包括:书、连环画、光盘、邮票、明信片等等。这本书我很喜欢,印刷精美,图片80%以上都比较清晰。阐述的观点也比较可观。尤其是对不同场景的介绍、人物形象塑造等等都是第一次见到。唯一觉得缺憾的是应把《磐石湾》、《平原枪声》等革命现代戏(非样板戏)也作为附录详细介绍为好,那样就更完美了。我给95分。


今天刚拿到书,书保护的挺好,没有任何破损,重要的是收到书的时间恰到好处,因为购此书的目的是为了给母亲的生日献上一份礼物,我的父母因样板戏而结缘,一个演铁梅,一个演李玉和,日久生情,走到了一起。从小我就生活在样板戏的优美旋律和唱腔中,拿到书后,迫不及待的翻阅了一下,图文并茂!特别是看到铁梅高举红灯的剧照,不禁双眼湿润。耳边似乎又响起了“我家的表叔数不清......”的熟悉的唱腔,眼前也依稀浮现出母亲那已显苍老的面容。离他们有数千里之遥,想想已经四年没有回过老家了,今年春节,无论如何也要回去一趟。祝妈妈生日快乐!也祝所有生于五十年代的老人健康快乐!!


全方位再现样板戏的好书!在今天这个极其浮躁的年代,还有作者编辑过去岁月的红色经典,让几代人有机会回味那遥远的时光,实在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对在文革时期曾经出现的样板戏这种文化现象,不管后人如何评价,样板戏毕竟深深打动了几代中国人,除去政治因素,样板戏在艺术上也有一定可取之处。能买到此书,深感欣慰。


——网购《样板戏史记》随感
(一)
当年常闻“样板戏”,“革命”豪情人心激。
耳熟也能唱几部,英雄好像我自己。
(二)
高中毕业代课时,首月补贴四元喜。
惊逢《汇编》即买下,手捧红书哼一气。
(三)
三十五年弹指过,如今又缘遇《史记》
图文并茂乐对照,犹回从前少年时。


在京剧发展史上,样板戏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起码,这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一部像样的作品了。这部书值得收藏。


书太好了,读了这本书,我好像又回到了60年代,那个年代只有样板戏是大众唯一的娱乐项目。此书值得收藏!!!


收到《样板戏史记》,很是激动。那些熟悉的画面,使我仿佛回到了少年时期。我们这一代人是在“样板戏”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那些激昂的旋律,总在耳边响起。那是我的少年的回忆。


曾经风靡全国,占据当时所有文艺舞台的样板戏,是一段抹不掉的历史,曾经给人以激励、感奋,也带来脸谱化假大空的厌倦。看惯了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我们甚至不理解文革后期“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英雄倒地而死的形象...一个演员出身的文革组长导演出这台大戏,令人吸取的教训是深刻的。


我虽然不曾生活在那个年代,也不曾看过样板戏。但我同样的为它而着迷。很多珍贵的资料出现在了大众的眼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管是欢乐多些或是苦痛多些,都已经是无法再回去了。


爸妈都是五十年代的人,样板戏是他们那时的家常便饭,上次去书店翻了翻,这本书是目前这类书中图片最多也是质量最好的了,赶上过节正好给爸妈买了一本~看着老妈一边翻着书,一边哼着唱调,高兴得像个小孩子~ 嘻嘻真的很开心!


对于知道有样板戏,但当时还小的70年代的人特别适合


这本书把儿时模糊的记忆又唤醒了.样板戏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艺术,应该保存.


收到这本书非常兴奋。这几天净看这本书了,可以说是废寝忘食,手不释卷。本人五十出头,可以说是文化大革命洗礼下成长起来的,此书使我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又回到了三十年前。当时,天天广播里播那八个样板戏,电影院里经常放映样板戏,但我还是感觉百看不厌——样板戏艺术性还是很高的。那时,《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里的许多场戏我都能背下来。今天看到此书,我感到又年轻了30年,只因为如此,收藏这本书——那是必须的。


当小人书来看。谁说中国没有成熟的类型片,这不就是么,不信?看看此书和那八个样板戏的碟。


值得收藏,了解样板戏的朋友必备。


现在是真正的百花齐放,但能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少之又少,样板戏虽然假大空,但完美的地方也不少。


样板戏的案头书,很好很好


很有意思,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一角。本人感觉江青对现代京剧还是有历史贡献的,至少从这些红色经典剧目现在还传唱,也反映了这一点。作为历史学家,应该实事求是的反映一个历史人物,这才是史学的真谛


图片的印刷质量相当高,勾起了对那个年代的回忆。


经典、精华,值得收藏的现代京剧发展记录。


确实值得收藏,物有所值!


还没看,主要用于收藏...


还木有看,不过价格好合适的啊!考完试再好好看去~~~


就是配图少了一点。


刚买了,还没看完,有点意思!


感觉不错,如同回到了四十年前。顺便说一下当当网,昨天中午下的订单,今天上午10点就收到货了,本人在北京。不错!


纸张、装帧和印刷都不错,满意


《样板戏史纪》 收藏了一段中国艺术记忆  样板戏,一个在特殊政治环境下产生的特殊戏剧样式,它包括现代京剧、现代舞剧和交响音乐等,其中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新编历史剧又是京剧的三个组成部分。样板戏是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以戏剧为主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样板戏包括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杜鹃山》、《磐石湾》、《红云岗》,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草原儿女》、《沂蒙颂》等大戏,京剧《审椅子》、《战海浪》、《江津渡》等小戏,以及清唱剧(当时命名为“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钢琴伴唱《红灯记》和钢琴协奏曲《黄河》等音乐作品。其中艺术质量最高、广播电台播放得最多、被专业和业余团体演出得最多、全剧或部分剧情最吸引大众的有五个戏: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这些剧目我大部分是通过电影看到的,样板戏人物总而言之就是三突出、高大全的钢铸铁浇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形象。他们在精神上无限高尚、高大,但是却不是普通人,不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因此他们是一群现实中不存在的理想主义色彩十分浓郁的英雄。是按照神话中塑造神的手段加以塑造出来的。  不管人们怎样评价样板戏,但样板戏在运用传统和外国艺术形式表现中国现代生活方面确实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如,借鉴话剧舞台美术形式,用西洋绘画的写实布景、道具、服装,改变了传统京剧重写意、象征的假定性特征;有层次的成套唱腔,妥善处理声与情、流派与人物、韵味与形象三方面的关系;以交响化乐队作为京剧的伴奏,艺术上精益求精的精雕细刻,有可取之处。但也有杂凑生硬的问题,违反艺术样式固有特点,写实布景削弱了想象空间,表演上过分强调体验人物与贴近生活,交响化伴奏使程序化唱腔变成了“京歌”,用指挥替代鼓板以整合文武场,概念化的阙失。而从它们的创作中,总结、归纳出的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人物的根本任务,三突出创作原则等,却被硬性确立为所有创作都必须遵循的经典规范。有学者指出,三突出塑造的高大全英雄呼唤的个人崇拜,蕴涵着文革的精神基因。但也有人对此质疑:好莱坞普遍流行的英雄主义创作手法何尝不是如此?难道好莱坞也是文革精神的基因?这种突出主要人物和英雄人物的手法其实是世界上多数民族的审美心理需要。所有史诗性作品都是如此,可见江青对文艺创作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刻性。  京剧是抑恶扬善为主题,样板戏尤其是其音乐是阳春白雪,由于种种的因素而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痕迹,也较有收藏研究价值。


发现很多错误,而且是非常低级的错误。不说有的图片不清晰,史实的正误,就是书中图片和它的文字说明,就有很多不该犯的错误。

1.割裂图片。这种情况很多,如53页《红灯记》、263页《海港》剧终前大团圆图片,都只印了左边一半图片,导致右边的主要人物一个没有,这样的图片,不如没有。

2.图片印刷左右颠倒。如207页《红色娘子军》的两幅图片,左右颠倒,使红军战士的袖章戴在了右臂上,其实所有的袖章都应该戴在左臂,图片印翻了,变成了右臂。

3.人物关系错误。如314页《白毛女》的两幅图片中,地主婆是黄世仁的母亲,可是文字说明中却说是黄世仁的大老婆。(可能作者由黄世仁抢喜儿作老婆而认为黄应该有大老婆)

4.舞剧误为京剧。《红色娘子军》图版中,有两幅京剧图片,一幅是杜近芳饰演的吴清华,一幅是冯志效饰演的洪常青。其他图片都是舞剧图片。京剧《红色娘子军》不属于八大样板戏。


5.《红灯记》中地下交通员和叛徒王连举误为一个人。见本书第43页。

6.《沙家浜》图片和人物注释错误。本书第336页,将一新四军战士误为“沙四龙”,刁小三误为“刁小二”,可能作者按刁德一的堂弟人物关系给他排的行,没有二哪来三。


7.《平原作战》误入《杜鹃山》的图片。本书374页《平原作战》图版误入一幅《杜鹃山》的图片


8.图版文字介绍有误。这种错误就更多了。如133页,图片为《沙家浜》第八场郭建光,可是图片却用了第二场郭建光的“朝霞映在阳澄湖上”。第143页,图片为第八场奔袭中突击排战士行军的群像,文字却让他们唱“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第五场唱段),还说是电闪雷鸣、风雨将至,图上明明是斜月高挂的黎明,何来电闪雷鸣,难道作者不看图,瞎写吗?


9.人物张冠李戴。183页,图片明明是吴清华,文字却注明是娘子军连长。(见图)


10.剧情介绍有误。305页,文字说明是大春给喜儿送来了一袋玉米面。根据原剧剧情,应该是白面,所以后面才有喜儿等着爹爹回来包饺子的情节。350页,《奇袭白虎团》严伟才和韩大年准备化装出发时的图片,文字说明是严伟才、韩大年英姿焕发,持枪上场。枪在哪儿?根据说明,这个图片应该换为本剧序幕中中朝战士并肩前进的图片才对。


作为小时候受样板戏耳濡目染的一代人,看到书里的图片,的确感到亲切,这几出戏也的确可以说是现代剧的精品。但是目不要忘记,我们对它们有如此深刻的记忆,是以没有其他戏看为代价的。它们固然反映了一个时代,但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时代,那样一个时代永远也不要再有了。


书从京剧兴起开始,简略讲述后转向文革时期的样板戏,尽管简单,但也能大致了解京剧发展脉络。
涉及样板戏的部分,既有政治背景的描绘,又有故事场景的再现,还兼有一些奇闻异事,确实不错,尤其里面还有人物造型设计图,场景图,甚至灯光图,等等。确实值得收藏。
我送了一本给老爸,他很喜欢。


有几个地方说明文字与图片内容不相符。有不恰当的戏说,大概是“波普”味。某些评论照顾符合主旋律但不符合实际情况。有些掺水内容无必要。作为宣传教育娱乐三合一的样板戏,人物为高大全,红光亮并无不妥,需要树立正面形象供人学习。如果能参考《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展开评论,本书将会更精彩。编著者收集了这么多珍贵历史资料,辛苦了,非常感谢。这本书定价近60元,非殷实人家是舍不得买的,当当网打56折出售非常人性化,我也感谢当当网。


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才能真实感受到“样板戏”的精彩!


父母都是六十几岁了,经历过文革,听过唱过样板戏,也都很喜欢样板戏,所以买这本书送给他们。特价31.8元,很划算。
他们都很喜欢,两个人抢着看。
不过,父亲说,错误比较多,而且都是常识性的。作者用心收集了很多图片,如果再用心不要写错史实,这本书就可以当样板戏的教科书了。


本来以为是八大样板戏的具体创作过程,但是涉及的不太多。


因为年龄的原因,对样板戏只有一点点浅近的印象,出于对历史的好奇,购买了这本书,读后感觉是轻松叙述了一段沉重的历史,更适合年轻人的阅读。


图片过于繁琐,除非是重新排演的剧团才会感兴趣(但是对他们来说又不够)。前传中关于慈禧太后对京剧的影响比较有价值,但挖掘也不够。当当的送货越来越快捷了,值得恭贺。


虽然像已经有的评论中所说,本书存在很多错误,我找到的错误比那位评论的朋友还多,但是我还是认为这是一本值得拥有的好书,书中的错误,对于我们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来说,无所谓,因为我们知道什么才是对的。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提供的那么多资料,不管是文字的还是图片的,都是很珍贵的。当然,如果有些图片的清晰度能再高一些就更好了。


刚拿到书,迫不及待翻看了一下,看到很多小时候经常看见的图片,很亲切。内容还没细看不好妄加评论,只想说说拿到书后的第一感觉:图片数量不算少,但个人感觉印刷的质量一般,可能和选用的纸张类型有关,使得照片看起来颗粒很粗。要知道我们这些人对这些照片是很熟悉的,从小耳濡目染。也许用铜版纸印刷是不是会更好一些,本人不懂印刷技术,只是谈一些个人感受。顺便说一下当当网,昨天中午下的订单,今天上午11点就收到货了,本人在北京。不错,赞一个!


图片尚可,文字不足,印刷一般,有小错,


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记录历史


这话是从内容上说的:有些事情在叙述当中,突然就卡断了。给人一种说了半截话的感觉。谈历史要是就这个谈法,那还不如不谈。


书不错,很怀念那个时代


史记谈不上,还算全


很厚的一本书,大概翻了一遍,感觉很不错。


穿越回去 不一样的体会


历是的再现。观点的碰撞


长长知识


正在看,感觉太笼统,没有期望得好。相反图片却太多了,这也许就是各人对这方面想了解的东西不同,评价也就不同吧。


彩色图片印刷的不是很清晰,有点模糊。


各样板戏背后的故事挖掘太少。


这是信价比超值的好书。喜欢样板戏的朋友不容错过。我一翻就翻回了童年,那感觉真是太亲切了。现正准备买复本。不足之处就是前面的照片略显模糊,但图片内容丰富致极。还有就是发现有两图用错了,一是把通信员当成王连举,二是平原作战插入了杜鹃山的插图。但瑕不掩瑜,花五十元买上这样一本书,超值。感谢当当在第一时间上架此书,下次寄书时包裹得严实些喔。爱书之人爱书的品相宛如自己的颜面.


书真次、买后闹心、、、、不好


看了后大失所望。1、东拉西扯、东拼西抄,很少有自己独到的研究。道听途说的东西不少,新东西不多。资料来源多是戴嘉枋的著作《样板戏的风风雨雨》。2、图片不算少,又搬出四大摄影师,事实上没有新的剧照,全是发表多次的,并且分布不合理,一部舞剧《红色娘子军》剧照多达50页,超过其他京剧样板戏剧照的2-3倍,中间还混有2幅京剧剧照,居然连说明都没有,可见编辑之粗糙。3、李少春死而复活,不能不说是《史记》的硬伤,使整部书的可信程度大打折扣。


有两处不知是不是失误:1是在170页说李少春1975年迷迷糊糊中离开了人世,而在285页又说世纪之交李少春、杨春霞应邀带戏入台湾举办专场演唱会。2是374页是介绍平原作战的剧照4幅,第三幅好象是柯湘姐在布置作战任务。另已在卓越买了几次书了,拿到手的书多少都有些问题,望能在发书时挑选一下或包装得更好一些。出书网上标价41元,为何要收我50多?


此书作为样板戏的剧照收藏还可。文字方面就嫌太简单、太零散了,比起戴喜枋的《样板戏的风风雨雨》就差多了。难怪书封上写“本书仅供40岁以上人士收藏记忆”,不是专业人士的80后、90后是很难读懂的


图片内容丰富,喜欢。但文字的编辑需严谨些,即然是史记,就得有“史”的严谨性,否则贻误后人。如果能出修订本,纠正错误之处,将是一本超喜欢的书。


非常差的一本书,配不上“史记”这两个字。作者没有做任何一点史料的研究,全书没有提供多少有价值的史实。


重点是戏外人生的记录


卓越啊,咱不能再买这种书了,坑蒙消费者是小事,关键是别砸了卓越的牌子。学学日本汽车,召回。43页明明是李玉和与交通员在对暗号移交密电码,文字说明却说这是王连举与李玉和碰头。后面还有没有关公战秦琼再看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