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张静江传奇

潘荣琨//林牧夫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潘荣琨//林牧夫  

页数:

37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没有他就没有辛亥革命的早日成功,没有他就没有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迅速崛起,他就是《蒋介石的幕僚军师·张静江传奇》的主人公一张静江。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是二十世纪初的江浙财团大亨。孙中山称他为“二兄”,“中华第一奇人”;蒋介石称他为“革命导师”;陈果夫称他为“党国理财第一人”;毛泽东称他是“有经济眼光”的人。《蒋介石的幕僚军师·张静江传奇》记述了张静江拼搏、奋斗、奉献的一生,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披露了张静江与孙中山的生死之情以及与蒋介石的恩恩怨怨。

书籍目录

引子第一章 海上巧遇国父,立志追随中山革命,一诺千金,留下联络暗号ABCDE 一 祭悼先烈 二 海上奇遇第二章 救人于水火,少年即显侠义。落下终身残疾,民国政坛出现“罗斯福”式风云人物 一 少年侠义 二 谁来救中国 三 以天下为己任第三章 出使巴黎商务随员,开创中国境外公司先河;舌战日本小东洋,大长中国人志气 一 奔赴巴黎 二 创办公司 三 革命信仰 四 舌战小日本第四章 在巴黎创办《新世纪》,与东京《民报》遥相呼应众志成城,为反清革命摇旗呐喊 一 创建反清喉舌 二 侠客相逢/00 三 革命纽带 四 立誓同盟会第五章 毁家纡难,襄助中山革命,厥功至伟,孙中山题赠“革命圣人 一 忍痛割爱 二 筹组银行 三 反击分裂 四 举私办报第六章 力排众议,一言九鼎,议决中华民国总统制,为新政府募集千万经费,却婉拒财政部长要职 一 组建中部同盟会 二 遥相呼应 三 策划起义 四 力排众议 五 婉拒任命第七章 功成身退,致力于社会改良运动。忧国忧民,发起成立“进德会”和“俭学会 一 吾行到此水西流. 二 组建进德会 三 倡导社会改良第八章 “二次革命”失败,血雨腥风,危难时刻毅然出任中华革命党财政部长,百计筹资,保护革命同志,打击袁氏势力 一 铲除徐贼 二 身先士卒 三 保持革命力量 四 出任财政部长 五 血雨腥风 六 诛锄郑汝成第九章 桃园三结义,成为蒋介石在上海滩的靠山,以非常之手段募集革命经费,为孙中山创建陆军呕心沥血 一 张蒋结盟 二 义肩担重任 三 非常筹资 四 为蒋陈牵线第十章 甘当铺路石,为蒋介石出人头地指点迷津力荐蒋介石担纲黄埔军校校长,被蒋尊为革命导师 一 良师益友 二 指点迷津 三 力荐盟弟 四 广州之乱第十一章 扶病北上,遍寻良医,为孙中山会诊解危,奈回天乏力,痛别国父 一 国父安危 二 扶病北上 三 寻医问药 四 痛别国父第十二章 痛斥“西山派”分裂活动,化解党内矛盾,捍卫总理旗帜,支撑危局,帮助蒋介石平息“中山舰”风波 一 险象丛生 二 密谈长洲岛 三 三下广州第十三章 危难之际,出任国民党中常委主席,力挽狂澜,运筹帷幄,挥师北伐 一 中流砥柱 二 武昌与南昌 三 不负总理遗训第十四章 力主清党,为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出谋划策,退让高位,甘当幕僚军师 一 整理党务 二 改组广东省党部 三 密谋行动纲领 四 摇旗呐喊 五 斩草除根第十五章 劝蒋下野,避开宁汉对峙,缓和新桂系矛盾,以退为进,鼎力支持蒋介石东山再起 一 以退为进 二 初生芥蒂 三 貌合神离 四 痛苦抉择 五 淡出政治第十六章 主政国家建设委员会,白手起家,迅速发展电力、通讯、交通,兴水利、举矿业,创造东方建设神话 一 致力国家建设 二 举步维艰 三 东方神话第十七章 不负家乡父老,创办西湖博览会。大力发展浙江经济,有悖蒋介石政治意图,被迫辞去浙江省主席 一 主政浙江 二 创办西湖博览会 三 “东方纽约”之梦 四 “二五减租”风波第十八章 淡出政治,仍为抗日奔走,面对弱肉强食,立誓今生今世不再食肉,以示抗日 一 不遗余力 二 为抗日奔走 三 造福于民 四 “三张”之首第十九章 凄楚离国,寓居纽约,呼吁世界和平,喜闻日本投降,开戒庆祝抗战胜利 一 大彻大悟 二 凡根难净 三 客居香港 四 呼吁世界和平尾声后记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初秋时节。美丽岛的湿闷暑气迟迟不肯退去,台北阳明山蒋介石官邸在灼人的阳光下傲然孤立。瞬间,乌云从天际急骤而来,遮住了太阳,天顷刻黑了,像黑夜一样。巨雷在低低的云层中滚过之后,滂沱大雨就铺天盖地地压下来,哗哗地下着,茫茫天地间仿佛掀起一阵阵悲天险地的呜咽,像是老天在叙说一个游子令人难以置信的心酸经历……这是1950年9月4日,即民国三十九年九月四日下午,蒋介石身着笔挺的军装,在官邸二楼大厅内,全神贯注地倾听陈诚有关朝鲜战场形势的分析。这时,蒋介石的内务秘书匆匆来到他的身旁,俯身耳语了几句。蒋介石当即神情一变,与会者也都一齐静默无声,看着蒋介石,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时间在一秒秒地消逝着……突然,蒋介石面无表情地缓缓站了起来。众人全都屏住了呼吸,这时,蒋介石轻轻地吐出了几个字道:“人杰先生去世了!”与会者一齐肃立,气氛顿时肃穆万分。蒋介石低头站了很久。似乎是因这样一位特殊的老友的去世,而引起了他感怀无限。戎马倥偬岁月,北伐、剿共、抗日、内战、败退台澎金马……他突然抬起头来,训令道:“即发唁电致张夫人逸民,以示哀悼。嘱财政部按政府领导人待遇,汇寄治丧费用。”说着,他顿了一顿,提高了声调道:“对人杰先生,政府应明令褒扬!”1950年9月16日,在张人杰逝世后的第十四天,台湾的“国民政府’宣布了对他的褒扬令:旗帜鲜明地亮出了积极革命的立场,并用“新世纪元年”记年,使用阳历月日,以表示不承认满清政府的统治。在《新世纪》所刊发的各类文章中,以吴稚晖,李石曾的文章居多,吴稚晖学问渊博,写得也很勤,他常使用的笔名有“燃”、“燃料”,“夷”等,其用意不言自明。李石曾在巴黎,开始是研习农学,而后钻研生物学,由生物学进而研究拉马尔克的动物哲学,又由动物哲学进一步引申到研究克鲁鲍特金的互助理论。他编译了不少拉马尔克和克鲁鲍特金的著作供《新世纪》刊用,他自己也撰写文章,以“真”或“真名’的笔名在《新世纪》上发表,《新世纪》以无政府主义学说为理论指导,同时积极宣传反对君主立宪,倡导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主张扩充武备,推翻封建帝制。《新世纪》还提倡大同主义,崇尚人道、博爱与平等,主张人类应当发扬互助精神。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男女平等,反对男尊女卑等,这对当时世界各地尤其是留欧的中国学生及华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甚至在以后对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政治,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后记

2003年3月,《张静江传}虽然问世了,但由于当时都是业余时间撰写,时间很仓促,没能全面地反映张静江的一生,尤其隐去了他帮助蒋介石清党这一面,心中一直忐忑不安。于是,又萌生了修订{张静江传)的念头。几年来,我在台湾搜集了{张静江先生文集》等有关资料,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了有关史料,比较全面、真实地掌握了张静江一生的资料。在修订时,我们始终竖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历史的眼光认识、观察、分析、把握张静江这个历史人物,允许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复杂性的特征。张静江就是一个多层面、典型的早期资产阶级民族政治家、民主革命家、民族资本家和实业家的复合型人物,他对早期民族,民主革命,对振兴民族经济、壮大国家实力作出过一定贡献.正是基于此,我们才乐此不疲地作了修订,充实补充鲜为人知的史料,使张静江这个人物更加真实鲜活。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各方朋友的关心支持,在此,谨向支持帮助我们完成此书的宣焕阳、徐顺泉、汪建瑛、沈红英、潘璟丽等同志致以衷心的感谢!


编辑推荐

《蒋介石的幕僚军师·张静江传奇》:孙中山称他为“中华第一裔人”蒋介石称他为“导师”陈果夫称他为“党国理财第一人”毛泽东称他是“有经济眼光的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张静江传奇 PDF格式下载



蒋介石的幕僚军师 张静江传奇 配了一本,看看吧


幕僚之辅佐


一个人的成就,是多个人辅佐的结果,何况是高人。


看完张静江转,我明白了,我要努力发展经济,邓小平也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