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战争和人(上中下)

王火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王火  

页数:

全3册  

字数:

170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战争和人》三部曲最初以《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三部单行本形式写完一部出版一部,先后在1987年、1989年、199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开始,以《战争和人》为总名三部合成一套献给读者。 《战争和人》三部曲获奖情况如下: 1995年获炎黄杯人民文学奖。 1996年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 1997年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1998年获全国“八五”期间优秀长篇小说奖。 《战争和入》三部曲,1994年12月被选入《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中国卷),2009年被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五辑。 《战争和人》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已有五种版本,第一个版本的封面是按三部书三句诗的意境由于绍文设计的。第二个版本仍是于绍文设计,书脊用红、黄、蓝三色,封面是炮火冲破黑暗的意境。第三个版本是深粉红色烫金字的硬壳精装本,华丽大方。第四个版本由李吉庆设计,用茅盾先生像衬装饰图案,素雅大方。从第一到第四个版本均附有我的单人照及我与夫人凌起凤的合影。合影下写的是:“1990年5月同游四川眉山‘三苏祠’,摄于苏东坡塑像前。”下附文字:“熟人都知道我有值得羡慕的‘大后方’。几十年来我和凌起凤在生活和创作上始终是最好的‘合作者’。书成之日,请允许我用这张合影作为纪念。王火1990年8月于成都。” 从1995年7月起,改出了第五种版本,就是现在应用于全部“茅奖”获奖作品的紫红色有凸出隐形“茅盾文学奖”大字衬底的封面,但取消了照片。 现在由作家出版社将本书列入《共和国作家文库》,是第六个版本了! 《战争和人》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责编是于砚章和杨柳,终审是王笠耘。先后得到过屠岸、陈早春、刘玉山、聂震宁、潘凯雄、何启治、高贤钧、黄伊等各位的关心与重视。现在,高贤钧、王笠耘、刘玉山、黄伊、凌起凤五位已先后去世,书在人亡,不胜伤感。在此,我表示深深悼念。 王火 2012年2月于成都

内容概要

   《战争和人》三部曲原名《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小说以国民党上层官员、法学权威童霜威及其儿子童家霆的家庭变故和人生遭际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半个中国的全景画卷。童霜威战前曾因官场失意而牢骚满腹,自命清高又难免随波逐流,但在抗日还是投敌的关键时刻,却以他骨子里的民族气节,拒绝了各方势力卑劣的笼络与威逼。八年烽烟中,他携子童家霆避难南陵、宦游武汉、亡命香港、隐居上海、辗转重庆,见识了各阶层人士的生活百态。他由消极避难.保持名节到鄙弃国民党独裁统治、投入民主运动的行列。同时,成长为青年的童家霆,也在时代风云的锻造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光明。

作者简介

王火,原籍江苏如东,本名王洪溥,1924年出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文学学士),留校做过助教。1949年为中华全国文协上海分会会员,上海解放在上海总工会筹委会文教部工作。1950年参与筹建劳动出版社任副总编辑创办《工人》半月刊。1953年调北京中华全国总工会,筹办《中国工人》杂志任主编助理兼编委。1961年后在山东做过十几年省属重点中学和出版社方面领导工作。曾任山东省作协常务理事。1983年到成都,任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参与筹建四川文艺出版社,为第一任书记兼总编。王灭1987年春离休。王火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职称为编审,现为四川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四川出版社工作者协会顾问、四川省出版专业高评委委员。有传略《在编辑与创作两个领域成就显著的王火》列入中宣部编辑的《编辑家列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物》、《中华英才》、《中华儿女》、《中外交流》、《传记人物》、《文艺报》、《文学报》、《新闻出版报》、《四川画报》等数十种报刊介绍过事迹。《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传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劳模大辞典》等等辞书均有辞条。

书籍目录


第一卷“双十二”,狂飙从西安来
(1936年12月)
第二卷旧梦新怨,一支金陵散曲
(1937年2月--1937年6月)
第三卷“八·一三”前后,那个不平凡的夏天
(1937年6月--1937年8月)
第四卷意马心猿,蛰居流离
(1937年8月--1937年11月)
第五卷滔滔洪波曲,武汉有低调
(1937年11月--1937年12月)
第六卷啊!血雨腥风南京城
(1937年12月)
第七卷香港宦游人,满目兴亡事
(1937年12月--1938年4月)
第八卷潮生潮落,海天悠悠
(1938年6月--1938年11月)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童霜威夜间带家霆上了船,船夫是一对年轻夫妇,女的体态丰腴摇橹,男的神情冷漠撑篙,都穿着草鞋。船上舱前挂盏桅灯,船舱里贴着方形红纸上墨笔写的“福”字。女的扭腰摆臂“吱呀吱呀”摇着橹,男的侧身一闪,船篙一点,溅起一串跳跃的水花,木船飞梭般就滑到了水面上。天,暗下来了,窄小的船舱里可以席地而卧,篾篷下点了一盏如豆的小油灯,摇晃不定。只听得水边蛙声鼓噪。童霜威带着家霆躺在船上,“哗”地推开篾席做的船篷,扑打着蒲扇驱赶蚊子。透过船篷,凝望着黑黝黝散布着无数星星的夜空,有绿荧荧的萤火虫到处纷飞。听着船底潺潺的水声,夹杂着船工夫妇一细碎的谈话声和摇橹的“吱吱”声,童霜威心里感到空虚。夜幕下,水上层云密布,远处有隐约的山影,水上间或有小火轮“突突”响着驶过,四周景色诡谲而怪异,听得到有夜鸟扑翅惊鸣。借着波涛泛起的幽幽水光,使船的四周微微有点透明,能看清人的轮廓,能看清那一男一女轮流摇橹划船的雕像似的身影。这人,这景,这船,这水,这黑夜和咿咿呀呀的欺乃声,一切都使童霜威感到诗情画意。忽然间,看着已经睡熟了的家霆,联系到周围的意境,虽是夏夜,童霜威纷繁的思绪随着水波起伏,却萌生秋意,想起了《枫桥夜泊》那首诗,不由得低声吟诵起来。吟着吟着,许多往事演电影似的出现在眼前:枫桥镇上一条用青石板砌起的小街、寒山寺上蓝幽幽像面镜子的夜空、一双永远在心上消逝不了的含着傲气的美丽的眼睛、深夜在柳苇家听到过的寒山寺的钟声…… 啊,难以忘怀的在黑夜中震响的寒山寺的钟声啊!它缓慢、沉重、悠远,余音袅袅,使人的思绪和心情都随着它讲人一种难以名状的幻境中去。 那一夜,盖着薄被嫌冷,后来下起了蒙蒙细雨,柳苇说过:“啊,听到这钟声,我多希望看到天陕亮啊!听到这钟声,我为什么格外感到这浓重的黑夜这么难耐呀?”…… 童霜威尽量摆脱往事不想,把思绪拉回到张继的诗句上来。诗句该是怎样解释呢?通常流行的说法是这样的:月亮落下去了,乌鸦在啼叫,江边的枫树和渔家的灯火伴着忧愁的人。但实在也太费解了,乌鸦在日落之后天亮之前是不夜啼的;渔家既然掌灯,“眠”字又如何解释呢?


编辑推荐

《战争和人(套装共3册)》编辑推荐:无论从写作时的整体构思或读者的阅读效果、阅读要求来说,三部曲是有连贯性的,是三本系列,一个整体。所以现在再版,就以《战争和人(套装共3册)》为总名,三部结成一套,改用统一的封面,献给读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战争和人(上中下) PDF格式下载



书很好。看了,有少量错别字。


不错,文学名著作家出版社值得信赖


这套书能静心看下来的人应该不多,作为获茅奖的作品,等时间来检验和评判吧


出乎意料,这么便宜的价格买到这么好的书


经常在亚马逊溜达,无意走进这家书店,很多好书,物有所值!下次再来,谢谢老板!


物超所值,就是有些褶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