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激励中等生的60个细节

岳贤伦 中国纺织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中国纺织  

作者:

岳贤伦  

页数:

215  

内容概要

岳贤伦编著的《激励中等生的60个细节》紧紧围绕中等生的心理、性格、行为、思维、情商、人格、素质、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法。对于那些在学习上长期找不到较好方法的中等生来说,本书将为你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那些在素质教育的路上蹒跚前行的家长来说,《激励中等生的60个细节》将为你指明正确的方向,并给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步骤。

书籍目录

第一章激励中等生,请先走近中等生
细节1中等生为什么会“中等”
细节2满足现状是中等生落后的主因
细节3中等生最缺乏的是竞争意识
细节4其实中等生最需要被关注
细节5中等生最具有发展的潜办
细节6中等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章激励中等生,家长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细节7别对中等生期望过高
细节8不要拿中等生和其他孩子相比
细节9要多看到中等生的长处和优点
细节10给中等生足够的理解和信任
细节11多和中等生孩子谈谈心里语
细节12快乐才是中等生最大的幸福
第三章精神鼓励:为中等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办
细节13有远大目标才会有伟大人生
细节14兴趣是激发中等生的内在动办
细节15自信是中等生制胜的法宝
细节16心态决定中等生的成败
第四章物质支持:为中等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细节17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氛围
细节18为孩子购买必要的参考书
细节19满足孩子正当的学习需要
细节20给孩子适当的物质奖励
细节21积极配合孩子在校的学习和活动
细节22为孩子提供合理的饮食营养
第五章智力支持:提高中等生成绩的7种能办
细节23注意力决定听课质量
细节24观察力是想象力的源泉
细节25记忆力决定学习效率
细节26想象力决定创造力
细节27思维能力决定智力水平
细节28创新能力决定未来竞争能办
细节29动手能力决定未来实践能办
第六章方法指导:提高中等生成绩的7种方法
细节30课前预习利于提高听课效率
细节31上课认真听讲是学习的关键
细节32课堂认真记笔记非常有必要
细节33课堂提问比回答问题更重要
细节34课后作业要独立、认真完成
细节35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学习效果
细节36课外大量阅读意义非凡
第七章心理疏导:避免中等生走人心理误区
细节37避免中等生产生厌学情绪
细节38别让中等生走入自卑误区
细节39压力过大会让中等生抑郁
细节40警惕中等生产生自闭心理
细节41偏激不利于中等生情绪健康
细节42随大流的心态阻碍中等生进步
第八章人格培养:可以成绩不优秀,不可以人格不健康
细节43自尊,帮助中等生找回自我
细节44乐观,用积极的心态看世界
细节45自立,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细节46开朗,让中等生笑口常开
细节47宽容,心胸宽广为人格加分
细节48坚韧,成绩落后意志不能落后
第九章情商培养:情商决定中等生未来发展
细节49帮助中等生正确认识自我
细节50让中等生学会自控很重要
细节51自我激励让中等生发挥更大潜能
细节52让中等生学会与人分享
细节53学会和谐相处比一味追求学习成绩更重要
细节54善于沟通才是生存的硬道理
第十章素质培养:提高中等生学习以外的综合能力
细节55生存能力比成绩优异更重要
细节56承压能力是生存的必备要件
细节57吃苦能力的培养不能放松
细节58表达能力是成功路上的敲门砖
细节59应变能力是成功的必备要紊
细节60合作精神是立足社会之本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细节1 中等生为什么会“中等”  长期以来,在学校里老师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两个群体之上:一是优等生,二是学习障碍生。  其实,老师这样做不无道理。优等生基础好,容易出成绩,能支撑“门面”。学习障碍生培养有一定难度,但如果不对他们抓紧些,无疑会让他们拖班级的后腿。反过来说,只要学习障碍生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就能够显露出来,成为鲜明的榜样。因此不管在哪一所学校,“培优辅差”都是学校教育的重心,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则。  唯独处在中间的这部分学生,成绩不高不低,表现不好不坏。他们虽不能为班级增光添彩,但也不会给班级惹什么麻烦。他们是班级里最稳定的群体。因此,老师对他们特别放心,放心之余,自然就很少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给予太多的关注。  此外,中等生的出现也跟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许多家长对学习的观念本身就存在着偏差。比如,个别家长认为金钱至上、读书没用等,从而在家庭里形成一种不良的学习气氛。在这种环境里,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会大打折扣。  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也是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原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人父母,有这样的期望自然可以理解,但这种期望一定要以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接受程度为基础。  调查表明:上海有95%的父母期待子女能上大学,98%的父母期待子女从事脑力劳动,当公务员、企业高管、医生、律师等。由此可见,望子成龙之心何等迫切!但是事实表明,他们的愿望并非都能实现。  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常常使中等生因为达不到家长要求而产生屡试屡败的失落感。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会大受打击,从而对学习出现厌烦、恐惧的心理!。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一定要适度,在充分估量孩子原有学习水平的基础上,给孩子一个合理的期望和要求,使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  当然,孩子的成绩平平,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孩子自身。  不想学习是孩子学习不好的主要原因。如果缺乏强烈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会成为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在玩耍的年龄,如果没有特别的理由,要让他们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是很困难的。  总之,每个孩子的智力发育都有高低快慢之分。即使是由同一位老师来教授课程,同一个班里的学生成绩也会有高低之分。因此,中等生的出现是必然的,但中等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却不可小视。  据对某市数十所中小学学生的调查显示:中等生向优等生转化为数极少.而中等生下滑到学习障碍生行列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中等生都是往下滑容易,而往上走困难。  由此可见,重视中等生的成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等生当然不会在沉默中“灭亡”,但他们的心灵世界却在一天天沉寂黯淡下去。他们就好比一朵朵小花,在长期得不到雨水滋润的情况下,唯一的结果就是慢慢地枯萎凋落!  为了中等生的未来,请老师和家长们积极行动起来吧!给我们的孩子多一些激励,让他们不再孤独落寞,从此振作起来,去博取属于自己的壮美人生!  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提醒老师给予中等生足够的关注  无论学习是否突出,每个孩子都害怕被漠视,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对于中等生来说,也许他平时并不会刻意地表现自己,但作为一个孩子,他同样渴望老师的关心、指导甚至是和蔼的批评,因为所有这些都证明老师是在意他的。因此,家长尽量要想办法提醒老师能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孩子,或者鼓励孩子主动与老师沟通,这对孩子的成绩和成长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北京某小学的苗老师和学生相处得很好。不管是课上课下,学习好的学生总爱围在她身边唧唧喳喳地讨论,学习差的学生也喜欢与她倾心交谈。看着这群可爱的学生,苗老师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然而有一天,一位内向的女同学打破了她的优越感。那是在一次自习课上,这位女生抬起头来轻轻地问道:“老师,为什么您的眼中没有我?”  这句话虽然很轻,但对于苗老师来说却无异于一个惊雷。她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既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本来以为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的她,却在无意中忽视了这样的一个群体——一批平时比较内向沉默、不善于表现自己的中等生。  从此,她对班上包括这位女生在内的这部分中等生,也像对其他孩子一样关心、鼓励,及时给他们需要的指导,给他们平等的表现机会。  渐渐地,这些中等生与她亲密起来,各方面表现也活跃多了。  关注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家长的暗示和指引。特别对中等生来说,他们对家长、老师怀着崇拜的心理,渴望接近,迫切地希望得到他们的注意和关心。这样,他才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自己有存在的价值。也许我们仅仅是一个小手势或者一眼注视,都可能在孩子心里引起巨大的反应。因此,我们应该多关心孩子,多给他们一些指导。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成长过程中备受鼓舞,在学习上信心倍增,从而激发出巨大的潜质。  ◆方法二:用恰当的方法激励中等生  在每个中等生身上都有其不同的优点:有的孩子口才非常出众,有的孩子特别关心同学,有的爱劳动,有的懂礼貌……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就不难发现他们身上潜藏的优点。  记得有一本书上这样写道:“优秀的父母会发现孩子10个优点,合格的父母能够发现5个,而不合格的父母则一个优点也发现不了。谁都可以轻视,但唯有父母不能轻视自己的孩子。”  这句话值得每一位中等生的家长谨记。如果我们经常用欣赏的目光来看待孩子,去发现他们的优点,那么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会大大增强。  让中等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上,还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要记住,每一个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小小成功都可能会成为一个孩子一生的记忆。  ……


编辑推荐

  输在了起跑线上,照样可以进哈佛。  亲爱的家长朋友,请千万不要为您的孩子是中等生苦恼,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和激励,将激发出中等生的无穷潜力。  对于那些在学习上长期找不到较好方法的中等生的家长来说,岳贤伦编著的《激励中等生的60个细节》将为你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对于那些在素质教育上蹒跚前行的家长来说,本书将为你指明正确的方向,并给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步骤。  愿今天的中等生都能成为明日的栋梁!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激励中等生的60个细节 PDF格式下载



真是一本家里有中等生孩子的父母借鉴的宝书!


方法不错,关键在于适时的使用。
例子符合实际,有些事情,真的没有注意到,如果都注意到,并且灵活运用,效果应该很好。另外,可以结合安东尼罗宾的强劲驱动力,指导学生,效果更佳。


内容和书名一样,很快就看完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