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军事战略与军队信息化问题研究

牛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  

出版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作者:

牛力  

页数:

375  

Tag标签:

无  

前言

  着眼军事战略全局。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作为一名长期在军事通信领域工作的战略理论学者,努力探索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问题,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战略问题,已成为自己教学科研的主轴。《军事战略与军队信息化问题研究》反映的是近20年来自己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成果。然而,这些成果毕竟已是“过去时”了,在我们不断面临“未来时”的挑战面前,需要的是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军事战略全局,推动军队信息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  全局性是军事战略的本质属性和首要特征。  一切着眼全局,即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局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是战略思维的基本要求。综观我军发展历程,我军在革命战争和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每一个重大胜利,都是科学把握战略全局实施正确战略指导的结果。军队信息化建设作为是牵动军事战略全局、渗透军事战略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对其实施科学指导,必须坚持把军事战略全局作为根本着眼点,用全局统领局部,使各项建设成为有机整体。而要着眼军事战略全局,推动军队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最重要的是善于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的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巷眼其发展,反对战争问題上的机械论。”①新世纪新阶段,继承毛泽东着眼特点和着眼发展的研究战争与战略问题的基本方法,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崭新实践,胡锦涛主席明确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包含着发展的具体结论,而且包含着发展的基本原理,更为重要的是包含着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不仅指导我们揭示信息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內在规律,更为指导我们思考解决制约军队信息化建设主要矛盾、推进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内容概要

  《军事战略与军队信息化问题研究》收录了作者关于在军事战略与军队信息化研究领域的37篇代表性学术成果。主要涉及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军事战略理论的系统研究,对国家安全战略的深入思考,对信息化战争和军队估息化建设的理论探索。对军队信息化重要领域——军事通信发屣战略的创新思维。作者把军事战略与军队估息化建设现实问题紧密结合的研究思路和创新思维,对于启迪读者着眼军事战略全局,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将十分有益。

作者简介

  牛力,通信指挥学院教授,河南省中牟县人,1945年3月出生,1960年7月入伍,1963年6月入党,历任学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政治指导员、军事理论教员、副团职教员、正团职教员、副教授、教授等职。通信指挥学院专家组成员,军事战略学首席专家,硕士生导师。

书籍目录

序:着眼军事战略全局,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上篇 中国特色的军事战略探索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军事理论体系研究对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的深刻思考毛泽东军事谋略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运用毛泽东考察战争的基本方法深化高技术战争研究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仍然能克敌制胜对海湾战争胜负问题的辩证思考略论毛泽东国家安全理论毛泽东威慑思想初探中国特色威慑理论体系的探讨邓小平新时期国家安全理论初探要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试论21世纪中国军事战略新观念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起点着眼时代发展,推进军事战略理论创新中篇 信息时代的军事战略研究信息战向我们走来对信息作战内涵与特点的探讨从深层次上思考“打赢略论我军信息作战理论的思维基点略论信息时代的军队建设略论江泽民军队信息化建设理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军队信息化建设军队信息化建设战略理论概探对军队信息化建设战略指导方针的探讨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战略管理研究下篇 军事通信建设的战略思考科学认识通信兵毛泽东军事通信建设思想初探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国防通信建设试论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现代战争通信保障中的运用略论军事通信与民用通信结合建设的共同基础准确把握军事战略对国防通信的新要求新世纪新阶段军事通信工作特点规律探析对信息化条件下通信兵训练转变的战略思考略论通信兵对长征胜利的历史贡献通信兵80年建设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苏军通信保障特点初探对美军局部战争通信基本观点的探讨后记

章节摘录

  但是,像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这样,一代接一代忠实地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一代接一代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基本原理,一代接一代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解决本国革命战争、国防与军队建设实际问题的,殊为历史之独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有四个“不动摇”:一是高举“旗帜”不动摇。毛泽东一生始终强调“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②邓小平在“十年动乱”后极其复杂的形势下,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③号召全军“继承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发展我国军事科学。”④江泽民在冷战结束后,西方加紧对我“西化”、“分化”、“弱化”的形势下,始终坚持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强调“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的根本指导。”⑤二是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国防与军队建设实践不动摇。毛泽东最早提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实际,具体地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并以此贯穿其毕生的革命实践。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倡导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进一步强调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军事战略与军队信息化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