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兵礼

徐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作者:

徐军  

页数:

249  

内容概要

本书名为“兵礼”,主要讲的是军队仪式。读者可从本书中了解古今中外军队仪式的一些知识,其中以中国军队的仪式为主,也包括欧洲和亚洲部分国家的军队仪式。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军的军队仪式曾经为战争的胜利作出过重大贡献。但是,客观地讲,近年来,关于军队仪式的系统研究我们做的还很不够,相比一些国家军队的仪式,我军仪式在实践操作层面还存在不规范、不经常等问题,仪式本有的思想信息传递和精神强化功能也没有实现最大化。对于这些问题,我有切身体会,并由此成为我撰写本书的动因。

作者简介

徐军,1980年生人。历任排长、宣传股干事、副教导员、宣传部干事,曾做过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编导、解放军出版社记者工作。硕士、少校军衔。曾参加“第三届全国军校大学生演讲比赛”、“第一届军事节目主持人电视大赛”并获奖。在《解放军报》、《中国军队政治工作》、《军队政工理论研究》等报刊发表文章20余万字。
  与人合作主编出版《军旗谱——中国人民鳃放军军史上的第一》等3本书。
  曾获全国散文比赛一等奖、全军学术研讨会一等奖。

书籍目录

自序序章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军队仪式的产生、发展与功能 一、仪式的概说 二、军队仪式探源 三、军队仪式的功能第一章 金戈铁马神鸦社鼓——古代中国的军队仪式 一、祭祀占卜 二、御驾亲征 三、授权遣将 四、誓师动员 五、勒功 六、振旅 七、受降献俘 八、刑赏 九、耀兵 十、射礼第二章 沧桑百年血火威仪——近代中国的军队仪式 一、阅兵 二、宣誓 三、接受侵华日军投降第三章 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队仪式 一、我军军队仪式的主要内容  阅兵  升国旗  入伍宣誓  授枪  授衔  授勋  授予军旗  誓师出征  表彰庆功  入党宣誓  纪念 二、我军战争年代军队仪式教育的经验第四章 责任荣誉国家至上——美国军队的仪式 一、“资本主义国家也做政治工作” 二、美军的主要仪式活动 三、为什么美国不搞大阅兵 四、“密苏里”战舰上的受降仪式第五章 胜利旗帜大国旧梦——俄罗斯军队的仪式 一、“俄罗斯虽大,但已无处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 二、纪念英雄的仪式 三、从“镰刀斧头”到金色双头鹰 四、军营里的黑衣牧师 附录:《俄联邦队列条令》(节选)第六章 菊花与刀玉碎瓦全——日本自卫队的仪式 一、借助仪式的教育功能灌输“爱国之心” 二、依托仪式的展示功能重塑军事大国形象 三、依靠仪式的价值传承功能鼓舞军心士气 附录:日本《自卫队礼仪训令》(节选)第七章 关于中国军队仪式的随想 附录:“镰刀锤头”和“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仪式象征物的发展脉络后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对敌威慑。《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勿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意思是:不要去拦击旗帜整齐部署周密的敌人,不要去攻击阵容堂皇实力强大的敌人,这是掌握机动变化的方法。由此可见,对于一支军容严整的军队不仅不能掉以轻心,而且,士气高昂、军容严整的军队能够产生对敌的威慑作用,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甚至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军队仪式中具有强烈的展示军事实力、表现高昂士气、彰显防卫能力的对敌威慑功能,它通过官兵的行动、姿势以及象征物的展示构拟出一个具有意义的仪式情境,这种情景不仅使官兵本人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精神刺激和士气激励,也使敌人在这种情境的强势压迫下滋生胆怯和畏缩情绪。出色的军队仪式可以帮助锻造气势如虹的军队,也可以向敌人展示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使敌人产生某种程度上的疑虑和恐惧。比如,在中国春秋时期,就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宣传教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揭露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提出了“变现时的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和“使本国政府在战争中失败”的口号,他坚持在军队内部“宣传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宣传把枪口对着反动的资产阶级政府和政党,而不要对着自己的弟兄、对着其他国家的雇佣奴隶”。在1918年至1920年间,他参加的各种群众集会,不少于216次,它在各种宣誓、会议等活动上宣传党的政策,实事求是地向广大工农群众讲清局势真相、困难和任务,士兵在聆听了他的演讲后写信给列宁说:“列宁,我们的同志和朋友,请记着:我们,士兵们,将万众一心、时刻准备跟随你走遍天涯海角,你的思想真正体现了农民和工人的意志。”通过在各种仪式活动上的演讲,列宁卓有成效地将旧军队士兵的厌战情绪引上了反对沙皇制度和帝国主义战争的有组织的革命斗争轨道,“形成了工人阶级和士兵群众反对专制制度的同盟,出现了列宁曾预言的‘觉悟的无产阶级的军队’和‘俄国军队中的红色队伍’汇合起来的局面。”

后记

在这《兵礼:中外军队仪式漫谈》即将付梓之际,心中也有很多感激和感慨。回想起三年来,一盏孤灯冷板凳,写作和思考之路十分艰难,如果没有许多人的帮助,我一定写不成这《兵礼:中外军队仪式漫谈》。感谢我的导师——国防大学政工教研室刘星星教授,他在我遭遇研究瓶颈的时候,激励我的信心,耐心地给以指导,经常因为一个突然冒出来的灵感和想法,会在深夜11点的时候打电话给我,以期有益于我的课题研究。感谢著名军队建设学专家王法安博导、著名军制学专家陈振阳博导、原军事百科研究部第二研究室黄伟民主任,不仅审读了全书,并给予较高评价,欣然为《兵礼:中外军队仪式漫谈》写了热情洋溢的推荐出版意见;感谢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王幸生副部长,先后数次给予我珍贵的指导和鼓励;感谢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袁杨、于淑杰、杨民军、江新凤等研究员热情地为我提供了刚刚翻译完成的俄罗斯军队和日本自卫队礼仪方面的资料;感谢《外国军事学术》萧石忠主编无私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外军仪式照片;感谢柳军、乔天富、张雷、骆飞、崔文斌等军内外著名摄影家馈赠的精彩图片;感谢《中国军队政治工作》杂志徐云兰主任给予这个课题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并在杂志上专门开辟专栏予以连续登载;感谢解放军报社理论版刘新如主任对这个课题给予高度重视,并编发了我的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兵礼:中外军队仪式漫谈》是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兵礼 PDF格式下载



做研究用的,很有帮助,感谢亚马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