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压力容器相关标准汇编(第6版上)

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标准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中国标准  

作者:

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页数:

696  

内容概要

  为便于压力容器相关标准的宣贯实施,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编选了《压力容器相关标准汇编》供相关人员参照使用。全书共收入了压力容器核心标准中所引用的相关标准140余项,分为上、中、下三卷出版,内容涉及冶金、焊接、性能试验、无损检测等方面。本版为第六版,为配合即将于2012年3月1日实施的GB 150.1-2011《压力容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150.2-2011《压力容器 第2部分:材料》、GB 150.3-2011《压力容器 第3部分:设计》、GB 150.4-2011《压力容器 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四项标准对收入的内容进行了补充。本版依旧延续了前五版的一贯风格,根据制修订情况对其中的标准进行了整理替换,替换及新增标准近30项,以保证收入的标准现行有效和适用性。本卷为上卷,名为《压力容器相关标准汇编(上)(第6版)》。

书籍目录

GB/T196—2003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GB/T197—2003普通螺纹公差 GB/T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29—2007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231.1—2009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231.2—200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231.3—200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GB/T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324—2008焊缝符号表示法 GB567—1999爆破片与爆破片装置 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 GB/T710—2008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GB/T711—2008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712—2011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 GB713—2008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 GB/T716—1991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 GB/T912—2008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GB/T983—1995不锈钢焊条 GB/T984—2001堆焊焊条 GB/T985.1—2008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985.2—2008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GB/T985.3—2008铝及铝合金气体保护焊的推荐坡口 GB/T985.4—2008复合钢的推荐坡口 GB/T1220—2007不锈钢棒 GB/T1221—2007耐热钢棒 GB/T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2054—2005镍及镍合金板 GB/T2101—2008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2103—2008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2965—2007钛及钛合金棒材 GB/T3077—1999合金结构钢 GB3087—2008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T3091—2008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T3098.1—201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3098.2—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GB/T3098.10—1993紧固件机械性能有色金属制造的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GB/T3190—2008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3191—2010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 GB/T3274—200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T3280—2007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3310—2010铜及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附录全三卷收入标准明细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0试验要求 10.1 试验速率 除非产品标准另有规定,试验速率取决于材料特性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0.1.1 测定屈服强度和规定强度的试验速率 10.1.1.1 上屈服强度(ReH) 在弹性范围和直至上屈服强度,试验机夹头的分离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并在表4规定的应力速率的范围内。 10.1.1.2下屈服强度(ReL) 若仅测定下屈服强度,在试样平行长度的屈服期间应变速率应在0.00025/s~0.0025/s之间。平行长度内的应变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如不能直接调节这一应变速率,应通过调节屈服即将开始前的应力速率来调整,在屈服完成之前不再调节试验机的控制。任何情况下,弹性范围内的应力速率不得超过表4规定的最大速率。 10.1.1.3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ReH和ReL) 如在同一试验中测定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测定下屈服强度的条件应符合10.1.1.2的要求。 10.1.1.4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规定总延伸强度(Rt)和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应力速率应在表4规定的范围内。 在塑性范围和直至规定强度(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规定总延伸强度和规定残余延伸强度)应变速率不应超过0.0025/s。 10.1.1.5夹头分离速率 如试验机无能力测量或控制应变速率,直至屈服完成,应采用等效于表4规定的应力速率的试验机夹头分离速率。 10.1.2测定抗拉强度(Rm)的试验速率 10.1.2.1 塑性范围 平行长度的应变速率不应超过0.008/s。 10.1.2.2 弹性范围 如试验不包括屈服强度或规定强度的测定,试验机的速率可以达到塑性范围内允许的最大速率。 10.2夹持方法 应使用例如楔形夹头、螺纹夹头、套环夹头等合适的夹具夹持试样。 应尽最大努力确保夹持的试样受轴向拉力的作用。当试验脆性材料或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规定总延伸强度、规定残余延伸强度或屈服强度时尤为重要。 11 断后伸长率(A)和断裂总伸长率(At)的测定 11.1应按照4.4.1的定义测定断后伸长率。


编辑推荐

《压力容器相关标准汇编(第6版)(上卷)》是为便于压力容器相关标准的宣贯实施,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编选,供相关人员参照使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压力容器相关标准汇编(第6版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