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药炮制学

杨中林 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作者:

杨中林 编  

页数:

339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版《中药炮制学》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教材之一。是在充分学习吸收已有教材基础上组织编写的。编写原则拟体现学科体系的继承性、充分反映学科进展、遵循教学规律、使之更利于教与学。全书共分17章。收载药物263种。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战略的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动中药炮制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中药材GAP和中药饮片GMP等生产规范逐步实施。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和药学专业的特点,本教材对已有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增删。鉴于中药材大宗主流品种逐步由野生变为栽培的现状和贵重药材加工在中药学科体系中的缺失,新增“中药材产地加工”、“贵重中药材加工”2章。在药物来源项中增加产地加工和传统质量评价内容;创设“炮制辨析”条目;删除了“历史沿革”条目。  本书编写中大量引用了古代中药炮制文献和现代炮制研究进展资料,受篇幅和教材特点所限,未列出参考文献,谨此对历代前贤表示诚挚的谢忱,是他们的辛苦劳动丰富了本版《中药炮制学》教材的内容。  衷心感谢诸位前辈和同行的热心帮助;感谢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给予的良好合作。

内容概要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药炮制的起源、发展、分类、目的,以及炮制对药物的影响、炮制常用辅料、炮制品的保管等内容。并按炒法、炙法、煅法、蒸煮(火单)法、复制法、发酵发芽法、制霜法、其他制法介绍了263种中药的饮片名称、来源与加工、饮片炮制、饮片性状、炮制作用、炮制研究、炮制辨析等内容。适合于广大医药院校师生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 二、中药炮制的特点 三、中药炮制学的任务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 第三节 中药炮制的分类  一、雷公炮炙十七法  二、三品分类法  三、药物来源及部位分类法  四、三类分类法  五、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 第四节 中药炮制的相关法规 第五节 中药炮制的研究  一、研究的原则  二、研究的内容  三、研究的方法第二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 第一节 中药炮制传统制药原则和制药作用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一、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  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三、转变药性,适应临床需要  四、炮制可缓和药性  五、炮制可增强药物的疗效  六、炮制利于药品贮藏和保存疗效  七、利于调制剂和有效成分的煎出  八、炮制可以矫臭、矫味,利于服用第三章 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第一节 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一、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二、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三、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四、炮制对中药毒性的影响 五、炮制对中药补泻的影响 第二节 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一、通过改变药物的形、质,使药效成分易于溶出 二、通过抑制药效成分分解,保证药物疗效 三、通过改变有毒成分的量和质,降低药物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四、通过改变中药化学成分群的量和质,调整药效,满足临床需要 第三节 炮制对中药方剂的影响 一、炮制可保证方剂药物剂量与配比的准确 二、炮制可提高方剂整体疗效 三、炮制可增强方剂对病变部位的作用 四、炮制可消减方剂的某些不良反应 五、炮制可扩大方剂的应用范围 第四节 中药炮制对制剂的影响   一 、饮片炮制决定制剂原料的质量 二、饮片炮制直接关系某些制剂的疗效 三、不同制剂工艺饮片炮制要求有别 四、饮片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制剂质量控制 五、饮片依法炮制有利于保证制剂安全第四章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一、液体辅料 二、固体辅料第五章 中药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其贮存保管 第一节 中药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一、中药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二、中药炮制品的质量检查方法及依据 第二节 中药炮制品的贮藏保管 一、中药炮制品的变异现象及原因 二、中药炮制品的贮存保管方法 三、中药炮制品的贮存保管注意事项第六章 中药材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第一节 中药的采收 一、采收的一般原则  ……第七章 净选与加工第八章 饮片切制第九章 炒法第十章 炙法第十一章 煅法第十二章 蒸煮(火单)法第十三章 复制法第十四章 发酵法、发酵法、发芽法第十五章 制霜法第十六章 其他制法第十七章 贵重药加工炮制

章节摘录

  第1章 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中药经炮制后,之所以能够减毒、增效,改变形、质、气味,便于应用,其原因是炮制对中药的性质、作用与应用形式能产生一系列有益的调整和影响。第一节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药性,指中药的性质和功能,是中药作用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补泻等,中医在运用药物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炮制对药性的影响,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一、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性(四气)是根据药物作用于病理性机体后,表现出来的反应归纳总结得到的。味(五味)在一部分药物中是通过口尝得到的,大多数是通过药物在病理性机体上的反应归纳的。四气与五味理论,既是解释中药作用的说理工具,又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的依据。炮制对中药性味的影响可概括为以下3点:  1.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味  是指通过加入辅料或者采取一定的炮制方法,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味,也称“反制”。如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若用咸寒的盐水炮制辛温的巴戟天、茴香等,可以缓和辛温之性,即所谓“以寒制热”。这也是中医治则理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在中药炮制中的具体运用。  2.增强药物不足之性味  是指通过炮制进一步增强药力。如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用于泻肝胆实火,以求速效。以辛热的酒炮制仙茅,更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用于命门火衰、阴寒偏盛的阳痿精冷,宫寒不孕或寒湿痹痛,所谓热者益热。另如药性本较缓和,临床用药需强其药力,可通过相资为制增强药性,达增强药效之目的。如辛温的当归用辛热的酒制可增强辛散温通作用,常用于血瘀痛经或血瘀经闭以及跌损所致的瘀滞肿痛。这实际上是中药配伍七情中“相须”配伍原则在中药炮制中的具体运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药炮制学 PDF格式下载



药物炮制对中药应用实在太重要了。


不错,很具体 给朋友买的,


挺正规的教材


有的炮制方有改动,个人觉得祖先留下来的知识不应该随便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