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振华医学生涯70年
2012-1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王海军,李郑生 著
194
李振华,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豫西洛宁人。李振华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耳濡目染,随父学医,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自学和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实践,逐步成长为一代名医。2009年5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首届国医大师。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从事医疗70年,高等中医教育60年,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早年擅长于治疗外感热性病和内伤杂病,卓有成就。晚年潜心于脾胃学说的研究和脾胃病治疗,提出脾本虚证无实证,脾虚是气虚阳虚而无阴虚,胃阴虚的脾胃病基本病理,和脾虚、肝郁、胃滞的脾胃病病理特点,治疗上提出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脾胃病治疗大法,并自创脾胃病治疗方剂,成为卓有建树的脾胃病治疗大家。其主持研究的“脾胃气虚本质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李振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等国家、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多次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进步奖。他参政议政,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他多年从教,潜心培养研究生和高徒,学生弟子遍及海内外,可谓桃李满天下。如今已达耄耋高龄的李振华教授,仍在孜孜不倦地献身中医,诊病授徒,著书立说,传承中医。白驹过隙,时光飞逝,转瞬间李振华九十华诞已悄然来临。编写一部比较全面反映李振华教授医教研工作和学术成就的书籍,是我们众门生弟子的多年心愿,在李老九十华诞来临之际,显得尤其必要和紧迫。党和政府以及学院领导非常关心国医大师李振华的著作出版和九十华诞庆典,全国各地名老中医等各界人士也纷纷题词祝贺。这些都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巨大的精神鼓励和珍贵的丰富素材。本书主要记述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从医70年、从教60年的主要事迹。从出身豫西中医世家,医学成才之路,经典读书心要,医学学术思想,治病经验心得,典型医案,教书育人,传道授徒,医德医风,业绩荣誉等,从医疗、教学、科研、参政议政诸方面,展现国医大师李振华光耀的人生,重在医教研方面的成就,给后学者以启迪和参考。并有业余爱好,喜爱书法,修身养性,与晚年诊病、著书、带徒,传承中医,晚霞似火,自强不息的生活写照。本书并将穿插有不少李振华医教研活动和家乡家庭生活照片,图文并茂。李振华从出身于豫西乡村一个中医世家的普通中医,成长为国医大师,这决非偶然。记述国医大师李振华的成长轨迹,和生平医教研事迹,将对中医人才的培养,中医药的传承,产生一定的作用。由于编者水平和篇幅所限,李老很多事迹记述不够,亦不深入,尤其在照片方面,受数量所限,很多反映李老业绩和与李老交往的诸多各界领导、医界同仁、学生弟子的照片未能入选,尤为遗憾,敬请谅解。对书中的不足之处,诚请指正。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是值得学习的榜样,他的成长和业绩将激励中医药人奋进。
《国医大师李振华医学生涯70年》主要记述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从医70年、从教60年的主要事迹。从出身豫西中医世家,医学成才之路,经典读书心要,医学学术思想,治病经验心得,典型医案,教书育人,传道授徒,医德医风,业绩荣誉等,从医疗、教学、科研、参政议政诸方面,展现国医大师李振华光耀的人生,重在医教研方面的成就,给后学者以启迪和参考。并有业余爱好,喜爱书法,修身养性,与晚年诊病、著书、带徒,传承中医,晚霞似火,自强不息的生活写照。《国医大师李振华医学生涯70年》并将穿插有不少李振华医教研活动和家乡家庭生活照片,图文并茂。
楔子第一章 河洛之子,步入医林第二章 精求经旨,博采众长第三章 三次下乡,拯危救厄第四章 温病急症,起死回生第五章 疑难重病,屡起沉疴笫六章 运用理论,治愈奇病第七章 广济众生,德医双馨第八章 教育教学,桃李满天第九章 深研脾胃,学术思想第十章 心领神会,读书心要第十一章 精于辨证,杂病经验第十二章 十五科研,医案点评第十三章 参政议政,弘扬岐黄第十四章 传道授徒,传承中医第十五章 养生保健,翰墨飘香第十六章 国医大师,杏林楷模李振华著作历年发表论文题目(部分)李振华生平大事年表结语
第一章河洛之子.步入医林中国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几千年来,神圣的历史使命,强烈的敬业精神,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名家。他们自强不息,勇于探索,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的大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国医大师李振华是其中的一位。李振华,字秋实,男,汉族,1924年生,祖籍河南洛宁人。洛宁地处豫西,北靠邙岭,南依伏牛山,洛河贯穿其中。此处风景秀丽,民风朴实,文风昌盛。“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系辞上》据有关记载,这里是洛书所出之处。在泱泱华夏、悠悠中华古文明的源头,出现了“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它奠定中华古典哲学的基础,使中华民族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认识大干世界,开辟了具有神秘色彩的东方文明。几千年来河洛文化以其独特魅力,卓立于世,越来越引起全人类的敬仰和尊重。许许多多的人用仰视的目光注视着饱含着河洛文化的东方文明。而中医药学便是东方文明沃土中孕育而出的熠熠生辉的明珠。在河洛文化的孕育下,洛宁历代名贤辈出,其中也不乏名医。洛宁李氏是中医世家。李振华的父亲李景唐(1889—1949年)毕业于开封公立大学堂,博学多识,深研医理,为洛宁名医。据《洛宁县志》记载:李景唐治学严谨,《内经》、《伤寒论》等原著,无不详意通理。辨证论治,手到病除。行医急危救厄,不谋名利,活人无数(见《洛宁县志》629页)。李景唐知识渊博,学验俱丰,为一代儒医,以“广济堂”为诊所称号,善于治疗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洛宁及周围县乡来求医者众,其医德医风深为豫西民众所赞誉。行医三十余年,拯危济厄,活人无数。卒后吊唁送葬者,街巷为之不通,可见李景唐在民众中之盛誉。李振华的第一位医学老师就是他的父亲李景唐。李景唐精湛的医术,让他敬佩不已,高尚的医德,让他铭刻于心。李景唐有两件事,至今让李振华难以忘怀。一件是:1936年洛宁伤寒流行,王范街和顺成商店掌柜韩万和身染伤寒重病,医治无效,卧床不起。深知李治伤寒有诀窍,但韩与李久结嫌隙,怨恨未解,不便延请,遂与好友阴茂功商量,阴说:李先生宽宏大度,不念旧恶。韩疑遂释。阴请李至,3剂药离床,10剂药痊愈。韩康复之后,设宴相酬,并献靴帽蓝衫一套,银洋百元,请李笑纳。李正颜悦色谢绝说:“救死扶伤是医生天职,岂敢收受财物!”从此二人言归于好(见《洛宁县志》629页)。另一件是:1942年李振华先生父亲在县城开设“广济堂”药店,县府民政科长患感冒,请李诊治。李至勤务兵报告“大夫来了,”科长面壁而卧,既不转脸,也不作声,伸出左手,请其理脉,鄙夷之状,显而易见。李遭此冷遇,虽心情怏怏,但仍认真切脉,写出书面病机及处方,让勤务兵转给科长。科长才阅一半,忽而坐起,惊喜地说:“先生所写字字相投,真神人也!”急命烟茶招待。服药痊愈。这段佳话,在县城不胫而走,因此“广济堂”求医者盈门(见《洛宁县志》629页)。先父的为医、为学、为人的品德和医术医风,李振华尽得真传。1940年豫西大旱,五谷不收。 ……
《国医大师李振华医学生涯70年》以章回体形式生动叙述了国医大师李振华从医70年的主要事迹,巧妙地将李老临证心得、读书心要、学术思想、经典验案融汇其中,力求从医疗、教学、科研、参政议政诸方面展现国医大师李振华光耀的人生,给世人和后学以启迪。本书穿插有大量李振华医教研活动和家乡家庭生活照片,图文并茂。 李振华从出身于豫西乡村一个中医世家的普通中医,成长为国医大师,这决非偶然。记述国医大师李振华的成长轨迹和一生医教研事迹,将对中医人才的培养、中医药的传承,产生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