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全史百卷本·思想卷

史仲文,胡晓林 主编 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

史仲文,胡晓林 主编  

页数:

全十册  

字数:

1719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百卷本《中国全史》是二十世纪末由学术大师季羡林、张岱年领衔主持、数十位专家指导、百多位杰出学者倾力撰著的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全史”。
全书从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教育、宗教、习俗、科技、文学、艺术十个方面展开论列,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远自上古、下迄近世的历史发展进程,对中华五千余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制度流变、风云人物、思想贡献、科技发明、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以及文学艺术等,均作了详尽的描述、精到的剖析、中肯的评断,并以现代的、前瞻的历史视野对万千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给予了多层丽、多侧面的总结,提供了治史、治政、治国以及修身齐家等多方面、多角度的启迪。
全书架构恢弘,结构谨严,史料翔实,文字流畅,是一部极富特色的中国通史著述,体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具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
全书共分十个专题卷,每专题又分十个分卷,共百卷。

书籍目录

《中国全史百卷本?艺术卷》
 远古暨三代分卷
  一、远古暨三代艺术概述
  二、原始艺术的萌芽
  (一)旧石器时代的原始艺术
  (二)中石器时代的细石器艺术
  三、原始艺术的发展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原始艺术
  (二)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原始艺术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艺术
  四、夏代艺术
  (一)夏文化的探索
  (二)夏代艺术的探索
  五、商代艺术
  (一)绘画与雕塑
  (二)青铜艺术的瑰宝(之一)
  (三)甲骨文书法艺术
  (四)音乐与舞蹈
  (五)建筑艺术
  (六)工艺
  六、西周艺术
  (一)绘画与雕塑
  (二)青铜艺术的瑰宝(之二)
  (三)金文书法艺术
  (四)音乐与舞蹈
  (五)建筑艺术
  (六)工艺
  七、结语
 春秋战国分卷
 秦汉分卷
 魏晋南北朝分卷
 隋唐五代分卷
 宋辽金夏分卷
 元代分卷
 明代分卷
 清代分卷
 民国分卷
《中国全史百卷本?习俗卷》
《中国全史百卷本?经济卷》
《中国全史百卷本?科技卷》
《中国全史百卷本?教育卷》
《中国全史百卷本?文学卷》
《中国全史百卷本?政治卷》
《中国全史百卷本?思想卷》
《中国全史百卷本?宗教卷》
《中国全史百卷本?军事郑》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3.心说在“心”的问题上,黄震不赞成当时真、魏等人以心学补充理学的做法,甚至在心的作用问题上比朱熹更彻底地坚持了理为本的思想。黄震认为,心是认识器官,不是精神本体,心与天之间,心可以知天,但心不是天(《黄氏日钞》卷三十三《程氏遗书》)。这与真德秀“心外五天”的思想截然相反。“以心知天”,而非“心即是天”,表明了物在心外,不在心内的心物有别观点。黄震针对心学的“用心于内”,批评说:“孔门未有专用心于内之说也。用心于内,近世禅学之说耳。”(《读论语》)他认为孔门之学与禅学、心学相对立,不能把心学包容进来。他对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将谢良佐“用心于内”说收进去,表示不赞同:“此说今视晦庵殊不侔.使晦庵集注于今日,谢氏之说,不知已收载否?二说并收,然不可不考其实。”(同上)意思是,如果朱熹今日作《四书集注》,是不会收入谢氏的“用心于内”说的。黄震把“心”置放在认识器官的位置上,并非忽视心的作用,他只是反对禅学、心学澄心静坐、空守一心的做法。他认为心的作用在于治事:“心者,吾身之主宰,灵明广大,与造化相流通,所以治事而非治于事。”心是认识主体,心可治事,不可被事所治。


编辑推荐

《中国全史(思想卷)(百卷本)》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全史百卷本·思想卷 PDF格式下载



读史,资治通鉴之


认真读读历史,无论是以什么心态,都会对自己、对社会有益。


书很好,质量不错,给小孩准备的


商品总体来说还不错,只是纸质感觉略差,内容很丰富。


才开始读。。


在图书馆看过,分类,内容详细,在当当网买便宜不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