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谁为情种

王庆杰 王庆杰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王庆杰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3-01出版)  

作者:

王庆杰  

页数:

27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红楼梦》是生命哲学的追问,是诠释平凡人生的一部哲学经典。作家在繁华与悲凉的生命田地里徘徊勘探,发现平凡的世界中原本就是生命个体在复演着一出出淡化人生凄凉的大戏。王庆杰编著的《谁为情种》以独特的生命哲学视角,切入对《红楼梦》更有热度和深度的研究,这暗合时代人们的精神诉求,同时也超越了以往红学研究的片面和零碎。这是一部红学生命美学研究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同类研究中的引领之作。

作者简介

王庆杰,河南封丘人。学者。主要研究领域:精神生态学,文学评论;主要著作有:《中国人的心灵史》、《颍河镇论:墨自小说精神生态探寻》等十余部。

书籍目录

序 前言 绪论 第一节生命美学概述 第二节《红楼梦》生命美学的向度 第三节《红楼梦》生命美学的内涵 第一章生命的碎裂 第一节人与自然:“枉人红尘若许年” 第二节人与社会:“于国于家无望” 第三节人与自身:“欲洁未曾洁” 第二章人生的向度 第一节自然人生 第二节社会人生 第三节审美人生 第三章生活的追问 第一节生活的内象 第二节知情好色人生之本 第三节“六根”之死 第四节富而不贵穷而且贱 第五节话语的歧途 第六节生活还是个问题 第四章生命的悖论 第一节人生的视角 第二节“向死”的“在场” 第三节灵魂的测度 第四节人生拷问的尺度 第五节“中心”与“边缘”的迂回 《红楼梦》研究与中国生活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一质与性 《红楼梦》第一回石与僧的对话里出现了“质”与“性”的话题,(石)云:“弟子质虽粗蠢,性却少通;”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终结之日,复还本质,以料此案。”在《红楼梦》后面的回目里也反复出现“质”与“性”,绛珠草“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贾迎春“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黛玉《葬花词》“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质”与%陛”是解读《红楼梦》生命美学内涵的一对儿重要的关键词。何谓“性”?《中庸》言:“天命之谓性。”“性在己在内。”(钱穆)程朱理学家提出“性即理”的命题,“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二程遗书》卷十八)可见“性”是生命的内在显现。何谓质?气质与器质之合称,是事物的本来属性,是事物“性”的外在显现。《红楼梦》揭示的正是“性”与“质”分离聚合的过程,以此来显现生命荒诞与虚无、悖论与焦虑的根本内涵。 首先从生命的源头说起。石头与草是自然界最常见的两种物质,石质与草质的生命属性都非常的卑微普通,它们在天地间任性而为,率性逍遥,石质与木质呈现,“性”与“质”完美融合,可是却因为外在的偶然因缘,一个是补天时“无材不堪入选”,一个是“灌溉之情未偿”,在此,“性”与“质”开始发生了裂变,在“通灵”与“还泪”的过程中,自然之性之质,位移于人类之性之质。曹雪芹选取自然界这两种最常见的“物质”揭示了生命源于自然,人的生命具有自然的密码,石质与草质里蕴含了人类生命的质地,单纯朴拙,顽强柔韧,在对生命进行祛魅的过程中,我们还原了生命的真正质地,一石一草,和谐相伴,石,憨厚质朴;草,岁岁枯荣。生命顽强执著,这不正是宝玉与黛玉生命质地的真实写照吗?但问题的困惑痛苦处即在此,石与草本是自然界存在物,它们重“质性”合一,只是“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之外,饥则食蜜情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这就是“质性”裂变的过程,也即是生命得受启蒙的过程,“性质”便成为人类价值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指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在这种价值系统里,“化性为伪”、化质为污,生命在得到灵性开启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性伪质污的过程,也即“性”与“质”不断遭受遮蔽玷污的过程。


编辑推荐

《谁为情种:精神生态论》是生命哲学的追问,是诠释平凡人生的一部哲学经典。作家在繁华与悲凉的生命田地里徘徊勘探,发现平凡的世界中原本就是生命个体在复演着一出出淡化人生凄凉的大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谁为情种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