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散文集
2011-1
中国文学出版社
无
无
张爱玲出生在上海的公共租界,家世显赫,但家族发展到她这一辈时早已不如当年的风光与辉煌,加之她并不快乐的童年、父母的离异,更让她通达了人情世故,无论待人处事还是行文写作都一样的我行我素,独标孤敖,却也是她的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读张爱玲的散文《关于<笑声泪痕>》,本是一篇写给冒名侵犯自己权益作家的文章,却出乎读者的意料“并不是我忽然‘小我大我’起来,对于讲我的话一点好奇心都没有。提起我也并不一定与我有关。除了缠夹歪曲以外,往往反映作者自身的嘴脸与目的多于我。”张爱玲对于冒名作者与小说的淡然态度不能不说是一种宽容,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纯粹的热爱文学的人,没有太多的功名利禄,没有相互的斗争与批判,只是一个作者对文学的最单纯的钟情。“只有自己势力圈内,例如上次寄出《三评红楼梦》后又通篇改写,但是已经驷马难追,那才急得团团转。”这是一个作者最单纯的愿望只希望自己最好的作品呈现给读者。因而对于冒名事件只是阿Q似的安慰自己“总是你的名字有号召力”或是自嘲似的“活该!谁叫你眼高手低,至于写不出东西来,让人家写出这样的东西算你的,也就有人相信……”
用看似自嘲的方式解读生活、事业中的种种困扰,是一种宽容豁达的心胸,更是一种性格,是对待自身的一种心态,无论批评亦或赞扬,她都选择了以最低的姿态面对,即使胡适先生在信中很明确的对她的《秧歌》表达了赞扬之情,他都只是淡然、平和的面对,但却不放过自己文章的每一点缺陷。不过,谦虚如她也不会忽视自己的优秀“我常常替它们不平,总觉得它们应当是世界名著。”也正是张爱玲低姿态的学习与坚定的自信才让中国的文学史上多了一枝奇葩,文字在她的笔下有了生命,更令人在阅读中将这个奇女子的形象构建的有血有肉。
张爱玲的人生历程并不那么顺利,家世显赫的她却从小面对父母的离异,在冷漠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张爱玲悲观而凄凉,而她与胡兰成那段不幸的感情经历,更让她不得不远走他乡、孤独漂泊。然而在张爱玲的散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对世事洞察后的淡然与冷静,这该需要一个女子怎样的坚韧自强?
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不变的是我们该有的从容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