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哲智慧全书
2011-4
中国城市出版社
赫士钊
334
344000
中国虽然不像西方历史上出现了那么多“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思想家、哲学家,但中国并不缺少智慧卓越的文化缔造者与时代巨人,尤其是在人生哲理和处世哲学方面。先哲的思想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这也就是中华文化为什么博大精深、包容性大,且不断吐故纳新的真正原因。
夏殷时期
大禹:疏而不堵,顺势而导
皋陶:画地为牢的“狱神”
傅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箕子:见微知著
比干:士志于道
周文王:刚柔相对,变在其中
姜子牙:速乘其利,疾击其不意
周公旦:明德慎罚
尹吉甫:事物都有法则
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伯阳甫:阴阳冲突说
春秋战国时期
季梁:要听从民意
史嚣:听于民则国兴
叔兴:吉凶由人
子产:天道远,人道近
邓析:以非为是,以是为非
叔向:治国制刑,不隐于亲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
鲍叔牙:知人而大度举荐
晏婴:廉洁从政,清白做人
史墨:君臣的位置是变化的
孙武:知己知彼与奇正相生
伍子胥:彼出则归,彼归则出
田穰苴:君命有所不受
范蠡:持满而不溢
鬼谷子:潜谋于无形之中
子罕:以不贪为宝
苏秦:仁义非进取之道
张仪:舌头不烂,就有本钱
吴起: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孙膑:事备而后动
曹刿:一鼓作气
杨朱:一毛不拔
老子:道法自然
李悝:赏必行、罚必当
李冰:分流导江,筑堰引水
孔子:仁爱和谐
曾子:自省和慎独
左丘明:反对滥用刑罚
墨子:兼爱与非攻
商鞅:变法立新,与时俱进
尸佼:精确简明的宇宙观
慎到: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
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惠施: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公孙龙:标新立异,犀利诡辩
尹文:大道容众,大德容下
子思:中和之道
豫让:士为知己者死
孟子:民贵君轻
告子:性无善无不善
申不害:两面之术
淳于髡:一鸣惊人
蔺相如:先国家而后私仇
鲁仲连:用其长不用其短
田骈:齐万物以为首
邹衍:五德终始,五行相生
庄子:万物与我为一
韩非子:法、势、术
列子:万物都有用
范雎:远交近攻
毛遂:敢于自我推荐
冯谖:狡兔三窟
秦汉时期
尉缭:武为表,文为里
吕不韦:杂糅百家
李斯:老鼠哲学与力驳分封
……
三国两晋时期
东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两宋时期
明朝时期
清朝时期
版权页:季梁:要听从民意季梁(生卒年不详),又称季氏梁、季仕梁。春秋初期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我国南方第一位文化名人,开儒家学说先河的重要学者。李白誉其为“神农之后,随之大贤”。在中国历史上,早在西周就产生了朴素的民本意识,《国语》中就提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季梁是春秋初年随国的大夫,他虽然没有否定神的存在,但他对“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一类进步观点,却能加以继承和发挥,并进而提出“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的命题。也就是说,人民是神的主人,神要听从民意。这里面还有理性的科学精神,就是神是人构想出来的,如果人构想出来的神不遵从民意,当然就不具有合法性。所以,真正能为人民认可的神,必然是那些人构想出来的遵从民意的神。“民为神主”的观点,是对西周以来出现的怨天尤人思想的重大发展。在西周初年,少数比较能正视现实的统治者,如武王、周公等本来对天命有所怀疑,但出于维护自己统治地位的需要,对这个神圣的光轮不能不给以修缮和涂抹。到厉幽时代,随着奴隶制的日益衰落,周天子的权威日渐式微。上帝,这个地上王权在天上的投影也日渐退逝它那神秘的光彩。于是,一股“怨天”、“咒神”的思想应运而生。这种思想,比较集中地反映在《诗经》里。在《大雅·荡》中,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在《小雅·雨无正》中,作者诅咒得更凶:“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周。曼天疾威,弗虑弗图。”尽管西周末年人们对天命神权已开始产生怀疑,并敢于对上帝提出质问咒骂,但是人们在神面前还是无能为力的;他们虽然对神的地位表示不满,却未能动摇神权的主宰地位;他们已朦胧地意识到上帝并非人世吉凶祸福的裁决者,却没有认识到人的重要的作用。
《中国先哲智慧全书》:在五千年茫茫的历史苍穹中,中华民族的风流火物灿若群星,可其中有多少入算得上真正的先哲呢?老子的“道法自然”,孔子“仁爱和谐”,庄子“天人合一”等,其思想光芒穿越时空,在今天依然璀璨夺目。他们的智慧推动着社会文明的进程,今后还将长期影响人类生活。
包装的是可以,但里面内容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各位先贤的事迹,并没有达到预期,所以有点失望,有想要的么
正版,书的质量很不错! 能再便宜的就好啦!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