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爱的根源

史瓦吉多 华文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华文  

作者:

史瓦吉多  

页数:

27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家族系统排列由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经25年的研究发展起来,是一门透过代表角色排列,来协助人们面对生命重大议题的方法。海灵格在排列过程中,观察到许多关于家庭、两性、亲子等重要关系的道理,以及家庭背后隐藏的动力,并发展出独到的“爱的序位”系统观点,以帮助人们学习将盲目的爱转变为成熟的爱,将家族的牵绊化作支持的力量,让生命活得更幸福自在。
  对于想更深入了解个人内在自我与家族人际关系的读者,本书系统讨论了掌管身心健康、亲子关系、男女关系的各种法则。
  对于想了解家族系统排列基本洞见的读者,本书对海灵格的发现做了详细的介绍,并辅以作者个人丰富的排列案例和从奥修处习得的多种静心技巧。
  对于想带领家族系统治疗个案的人,本书可作为训练手册。

作者简介

  史瓦吉多(Svagito R. Liebermeister)
  1957年生于德国,毕业于慕尼黑大学心理学系,从事治疗师及助人工作已有25年以上。1981年成为印度神秘家奥修的门徒,探索过各式各样的静心技巧。1995年,追随“家族系统排列”创始者海灵格修习,于2000年开始带领训练课程。
  他热爱将治疗与静心相结合,训练了世界各地数百位治疗师从事助人的工作艺术。目前,史瓦吉多每年在世界最大的个人成长中心印度普那奥修静心村(Osho
Meditation
Resort),担任治疗师培训计划的统筹,此外也在欧洲、亚洲、中美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到处旅行,所带领的课程和培训计划遍及15个国家以上。 

书籍目录

推荐序——领悟来自参与     周鼎文
推荐序——爱的敬重与力量    王理书
推荐序——时空中的自由选择   郭怀慈
前言
特定用语
第一部 了解家族系统治疗  
第一章 家族系统如何运作
第二章 良知的强制力
第三章 被排除在外的成员
第四章 神圣序位
第五章 平衡家族的罪恶
第六章 受害者与加害者
第七章 亡者与生者
第八章 找回中断的连结
第九章 疾病背后隐藏的家族因子
第二部 了解两性的互动关系
第十章 伴侣间的对等互动
第十一章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第十二章 男女关系的演进
第十三章 孩子介入分手状况
第十四章 爱的各种面向
第十五章 乱伦、堕胎、领养等特殊主题
第三部 进行家族系统排列 
第十六章 建立排列的步骤
第十七章 治疗师的态度
第十八章 给治疗师的指导原则
第十九章 序位、真实、能量三要素
第二十章 疗愈灵魂的语句
第二十一章 灵魂的移动
第四部 静心在治疗中的角色
第二十二章 静心的艺术
第二十三章 一对一个案与研讨会
第二十四章 家族系统排列综览
附录——有关排列常见问题解答
致谢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第一部 了解家族系统治疗我们可以运用家族系统排列,去看任何让我们人生、情绪、生活骚乱的东西——因为这些心理问题大多可以追溯到尚未解决的家族课题。第一章 家族系统如何运作  一百多年前,现代心理学的奠基者西蒙‧佛洛伊德博士,发现人童年时与父母的相处,影响着心理发展的每一个细微环节。他尤其发现人与母亲的相处、从母亲所得到的养育及供给,也可能导致精神官能症、困惑和绝望。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要为负面心理生活负起责任的只有母亲。既然这不无真理,那么将各种不如意的细小事件归咎母亲,就成了时尚所趋。在心理治疗的圈子里,解释自己不快乐的标准方式就是怪罪父母,尤其是母亲。  接着在一九六○年代,精神病学先驱R.D.赖(Laing)、汤玛士‧沙兹(Thomas Szazz)等人,探索了整个家族——不只父母亲——的动力,看出人早年如何因为在家庭生活中经验到互相矛盾的讯息,而导致精神病的行为。将精神受扰乱的小孩和不快乐的成人纳入整个家族系统中治疗,很快成了心理治疗的主流。  若你仔细想想,这是可以理解的。一如量子物理学中原子粒子这个复杂的系统里,每一个部分都影响着其他部分、也被其他部分影响一样,其他各种更大型的系统也是如此,包括全球气候型态、动物食物链,以及人类的家族。  维琴尼亚‧萨提尔(Virginia Satir)等人更进一步找出掌管家族系统的法则与影响力;到了一九九○年代,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宁格(Bert Hellinger)开创了新局面,他提出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在家族与组织上下工夫,勾起了全球的兴趣。现在有超过二十五个国家的谘商师、治疗师以及其他家族与组织排列的执业者,都用海宁格的途径来工作。  海宁格是个受过正统训练的心理分析师,他统合了几种心理观察的不同元素、家族系统理论,以及他当传教士的那几年,个人经验到南非祖鲁族(Zulu)处理家族内部人际关系的方法,加以整合。他从这些多样的要素中创造出简约、强而有力的治疗形式,叫做“家族系统排列”(Family Constellation)或“系统排列”(Systematic Constellations)。  海宁格也采用了原本由雅各布‧莫雷诺(Jacob Moreno)发展出的心理剧、由维琴尼亚‧萨提尔创始的家庭雕塑(family sculpture)等元素,加以调整后用在这个新方法里。  心理剧的方式是由一群参与者(包括案主本身)演出家族中的角色,彷佛在舞台上表演一般,以戏剧方式带出案主早年的情绪课题,试图显示并解决案主的问题,也往往能投影出比家族此刻的实际现况更好的解决之道、更正面的结果。  咸被认为是“家族系统治疗”(Family System Therapy)之母的萨提尔,也用学员演出家族中的情境,不过是以一种更象征性的方式。她是第一个观察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及姿势,能够暗示彼此关系的人。萨提尔刚开始邀请案主的家族成员来进行,不过有一天家族中的某些成员没来,她不得不找陌生人来代表这些缺席者,而发现了就算是别人站在这些人的位置上,也能够确实感觉到家族成员本人会有的感觉。  海宁格撷取萨提尔洞见中的精华,只用代表排列,代替家族成员本人,并让代表在不受案主个人诠释的影响下,自由遵循发自心中的感觉。  海宁格也援引了加拿大裔精神科医师、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的创建者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的工作。伯恩发现人人都有一本秘密的“人生脚本”,并按照这个脚本活出人生;这个脚本创作于很久以前的童年,当这个脚本曝光、我们有意识地认知,就可以改变。  然而,伯恩还停留在个人的一生里。海宁格却发现这脚本可能源自几代前的某人,我们承接了这个脚本,当成自己的。伯恩和海宁格发现了这部潜藏的人生脚本后,都介绍了“解决之道的句子”,助人跳脱脚本给人的圈禁。  要了解一个重点:虽然海宁格工作的很多部分都要归功于其他心理治疗类型,可是家族系统排列却远大于这些部分加起来的总和。家族系统排列本身就是一个有机体系,也是有史以来最深刻、最强而有力的心理治疗之一,能在一次为时也许只有二十分钟的个案中,就披露家族与自己的深度真相,让人生得到疗愈、蜕变、解脱以及根本的改变——变得更好。什么是“排列”?  家族系统排列个案的技巧看似复杂,实则单纯。若有人想检视家族的动力系统,就找一群人,从这群人中找人代表各个家族成员,包括自己。案主不用给与任何解释或指示,只要按照自己的感觉把这些人放在空间中任何他想放的地方,用这些人代替家族成员本人做排列就行了。  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家族的画面:一个传达出家族成员彼此之间感觉到的亲密程度、痛苦、爱、遗弃感的组合型态。  站在团体中的代表,很快会感觉到家族成员本人的真实感受——这个现象已经无数次得到家族成员本人的证实了。代表说出的身体感受,结果确实是他们代表的家族成员身上具有的伤残——而代表并不认识这位家族成员,对他也一无所知。  有一次,案主祖父的代表感到右腿剧痛,经询问得知他祖父在战争中伤了腿。还有一次,代表感到喉咙痛,后来发现他所代表的亲戚是被掐死的。代表自发之言常常恰好重现了本人可能会说的话。  虽然这种“同步性”(synchronicities)在做家族排列时十分常见,已经见怪不怪了,可是这种同步性如何发生,超越理智的了解。似乎有某种能量场的存在,而这个能量场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连结到他们所代表的人的感觉和感知,像是踏入了一个家族系统的能量场,能立刻感知到这个系统里成员间连结的某些真相。许多评论家都将这种现象称为“型态场域”(morphogenetic field)、“告知场域”(informing field)、或“知之场域”(knowing field)。  个案进行的过程中,代表会改变位置,治疗师会给他们简短的几句话说,通常是一句简单的话,可以揭露他们代表的家族成员间彼此关系的深层真相。当过程继续进展,他们会找到彼此关系的不同位置;最终,每个人都感到更为坦然。  排列过程的绝大部分,案主都是被动的观察者;但是在排列将结束时,案主大多会加入排列中,取代代表他的人。不管直接参与的程度有多少,这类个案震撼人心的结尾就是:案主在家族中的某些忧虑、问题和紧张上,体验到新的领悟和解脱。  换句话说,家族系统排列能在短时间内,就很有效地为案主带来正面的效果。我们都是集体的一部分  我们用这种工作多方实验,了解到:我们并不是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孤立个体,反而发现我们是所归属的家族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我们是不是喜欢这个系统。家族在什么文化与社会中养育我们,我们都深深浸润其中,直接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  一对一的治疗常将案主离析出来。当治疗师在案主一个人身上工作时,将他当作单一个体看待,一一去看塑造他人生的人际关系。家族系统排列则和将“身—心”看作一个动力系统的整体医学(holistic medicine)一样,看的是全貌;家族系统是一个有机的单元,以这样的方式运作,而家族系统排列的目的是将个体看作家族系统的一部分。  排列过程中,治疗师会改换家族成员的位置,或是改变他们对彼此说话的方式,这么做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个体会受到何种影响。比方说,一个早夭的弟弟可能本来被放在排列的后方没有人看得见的位置;当他被移动到家族中心的焦点,我们会立刻注意到这么做对所有的家族成员——不只案主的代表——产生什么影响。  大家可能会做个明显的深呼吸、感到焦虑、或是开始啜泣。于是,每个参与者都更觉察到我们在情感上都连结着集体,而我们是集体的一份子;这也让我们看到:当我们和我们所归属的更大系统调和,就能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人处于更大的和谐之中。  家族系统排列工作给我们机会去了解到:确实,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是没有连结的孤立实体。若想象自己不知怎么搞的降落在这个星球上,和父母间是个断层、和先前的世代没有连结,那是一种幻觉。我们全都相互关连着,和家族里的成员以及祖先尤其如此,不管我们是不是认识这些人。家族系统排列可以帮助我们去经验这些。  家族系统排列帮助我们对那些先于我们、在我们毫无所知的情况下影响我们人生的前人敞开心胸,而这么做的回馈是:帮助我们根植于这股代代移转的生命力。谁可从家族排列中获益?  我们都来自家族(不管是哪一种),而尽管我们可能没有觉察到这一点,我们和家族的关系里都有某些尚未解决的东西。因此只要是有父母的人,都可以在这个治疗途径中有所收获。任何有机会以海宁格的工作方式集合家族成员做排列的人,都会发现它能准确呈现出成员间的关系,向做排列的人揭示隐藏其中的重大意义。  不过做家族排列个案时,想处理的问题可能不只是家族里的困难而已。你的问题可能看起来和你的家族一点关系也没有,譬如找不到爱侣、难以维持一段亲密关系、挣扎做着不喜欢的工作,或有谋生上的困难。甚至可能得了某种疾病,而你觉得根源说不定是心因性的。也可能没什么特定的事,但你就是觉得生命很空虚、没有意义。  我们可以运用家族系统排列,去看任何让我们人生、情绪、生活骚乱的东西——因为这些心理问题大多可以追溯到尚未解决的家族课题。那些让我们无法开心生活的问题,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能够了解到我个人的困难来自某种更大的不和谐,我长大时身边所有的人、以及所有前人都牵连其中,就足以让我放松了。如何进行排列  举个例子:一个案主因健康上的问题来找家族系统排列的治疗师,譬如不断复发的牛皮癣,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根源通常是潜在的心理因素。案主想对自己出生的原生家庭多做些观察,觉得可能会帮她有所领悟。  帮她做排列时,治疗师会先找一群人,人数略多于她原生家庭的重要成员。个案开始时,会请案主选一个人代表她父亲、一个人代表她母亲、一个人代表她自己,然后也许再选其他人代表这个家族系统里其他的重要成员。之后可能会再加进更多人。本书稍后会讨论谁算重要的人。  然后案主就握着每个人的双手,按照直觉,将他们带到房间里的某个位置。她这么做时不说话,将每个人放到房间中她觉得“就是这里”的点上,看她要他们面对什么方向;不用叫代表采取任何特定的姿势、手势,也不用说话。每个人只要站在案主将他们放置的位置上就行了。  这是典型的排列作法。排列是一种自发性的组合型态,使用房间里的空间来反映案主对家族成员间彼此关连的感觉。  如果是一对一的个案没有其他人在场,治疗师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代表家族成员——枕头、椅子、纸片等,甚至有人用鞋子。不过若是在工作坊的情境下做排列,就由真人代表家族成员。  案主一旦把家族排列好了就坐下,如同无为的观察者般在旁观看。代表们被放上去后,家族成员个体间的某种关连就开始浮现出来。  治疗师或执行师的功能,就是在案主家族系统型态的问题暴露后,了解其根源,然后可以开始朝化解前进;过程中可能会问代表站在这个位子上有什么感觉,并帮助代表在系统中找到更和谐的新位置。  在此,我的目的只是要解释基本的进行方式,就不再深入这个例子了。本书将有很多机会去看这类个案如何发展。以“一节个案”进行  当案主有真实的动机、渴求了解,或想有所洞察时,排列的效果最好。虽然大多数的案主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课题是什么,课题浮出台面时也感到讶异,不过通常做排列时,心里有个做排列时想得到什么的想法,对案主是好的。  家族系统排列是在一节个案、而非在一连串的个案中做的。治疗师或执行师(这两个名词我们会交互使用)会去看家族中的某种动力,帮助案主了解、吸收任何关系上的化解或改变,然后让个案划下句点,给时间和自由让这次的体验在案主心里发酵。一段时间后,当案主觉得意识内的某种东西有了进展,可能会想再做一次排列,不过也是用一节个案来处理。  代表家族成员的学员不需要有任何当代表的经验,也不用事先了解案主的历史。选择代表时,除了通常会选择与此家族成员同性别的人当代表外,谁代表谁并没有什么差别。  案主做完一次排列之后,并没有特定的作法要续行。不管这节个案在他心中带来何种影响,都会沉静地在他心里继续发酵,从心灵潜意识的部分自发地运作。他接触到内在某种非常深刻的东西,这样就够了。  案主做完排列,对家族动力有所了解后,或许会想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生命中的某些事物,不过这会是一种自发性的反应,而不是知性上的决定或计划。如果有改变发生,会是发自他灵魂较深层的地方,悄然向他席卷而来。  是深透的披露启动了改变。当你了解到正要吃的梅子实际上只不过是颗石头,就不会把它放入口中,一口咬下了。同样的,一旦你了解了某种会改变你个人型态的东西,就会发现自己无法照以前的方法做事了。你可能戏剧化地注意到了家族的某种冲突,有了新的了解,因而觉察到要采取什么行动才是对的。  这取决于你对排列个案过程的感受与领受有多深。比方说,做完一次排列之后,你、你前妻、女儿间的关系可能有什么揭晓了。然后,你可能对自己说:“好,是为我的孩子负起责任的时候了。”你觉得身为她的父亲,现在该给与她更多的支持才对。  有一点很重要,要记得:家族系统排列不像传统心理治疗的方式那样,一个一个课题来下工夫,最终来到某种结论或解答。虽然很多案主以治疗应该为他“解决”什么的想法开始,但这种治疗形式的概念不同。重要的是,我们接触到自己身上、以及家族牵连纠葛的事实或真相。我们看到了有意义的东西,而这本身就是收获了。当然,一次排列的进行常让人有所进展,事情改变,更接近和解的点,但不见得每次皆如此。  人们往往认为,只有和谐或平静的感觉才是重要的;这种心态可以理解,却太过单纯了。也许,继续和一个困难的情境共处、一起沉淀,让了解与洞见有时间去酝酿、成熟,比快速解决更为宝贵吧!就算治疗师让一次排列划下句点时,一切看起来都没什么改变,可是把时间拉长来看,可能这就是需要的结果。海宁格常对案主说:“我无法为你做什么。”看似冷酷,却可能是此刻唯一能把案主的课题推向未来能得到化解的办法。  大体而言,真正的改变发生在排列之后,而非排列当时。换句话说,你会发现你跳脱出自己抱持的那些古老、深刻不移的信念和想法,感到更自然、自由、真实,然后生命中有一股更大的力量将引领你前进。内在的成长是自然发生的,不是刻意计划的“作为”。典型的家族系统排列个案  麦克斯是一位大约四十岁左右的奥地利人,他觉得和人有接触上的困难。他感觉自己很内向,无法表达心里的感受。我从个案前的面谈得知,他的外祖父在她母亲才三、四岁大时就过世了。  我请麦克斯从二十五位学员的团体中选人代表他自己、他的父母;他排出的人都面对同一个方向,他的母亲与父亲肩并肩站着,他自己站在父母前面,背对父母。母亲开始紧盯着儿子,儿子一脸哀伤,往下看着地板。 我询问代表们有什么感受,母亲说,儿子对她而言是最重要的人,她并没有太觉察到自己的先生。代表麦克斯的人说他看不见父母,感到十分哀伤。  现在我加入一个人,代表已逝的外祖父,让他躺在儿子前面的地板上。母亲还是继续看着儿子,同时有一股拉力将儿子拉向外祖父,他躺在外祖父身边。现在母亲开始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不舒服和不安,儿子躺在外祖父身边看起来却很放松、舒服。  我请儿子站起来,请母亲躺在她父亲身边——刚才儿子躺的位置。她躺在那里,感觉很好,现在儿子开始移向父亲,做了个如释重负的深呼吸,拥抱父亲。  我请每个人站起来,让母亲面对她的父亲,母亲哭了出来,最后拥抱了他。然后我们做了一个新的排列,这可以称为“解决之道的排列”(the resolution constellation):先是外祖父,然后母亲站在他左边,然后是父亲,最后是儿子。  此时,我请案主站入排列中他的位置,让代表他的人坐下。我请他看着外祖父,以敬重的心向他鞠躬,对他说:“亲爱的外祖父,我敬重你!”然后他看着母亲,对她说:“亲爱的母亲,你的父亲在我心里有一个位置。我只是你的孩子,我无法取代你父亲。请把我当成儿子看待,请允许我去我父亲那里。”然后他走向父亲,拥抱他,这个拥抱充满感情,而且有如释重负之感,他对他说:“亲爱的父亲,请把我留在你身边!”  我们来检视一下这里的情况:母亲紧盯着儿子,表示他代表她过去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或是她期望儿子替她做些什么。儿子看着地板,表示他看着一个已逝的人——看着地板的人其实是在看着一个已逝的人,这在很多排列中都获得了证实。代表们的感受支持这两项观察。看起来儿子是在为母亲做些什么。知道母亲的父亲很早就过世之后,可以推想麦克斯可能是在看着外祖父。我在接下来的几章里会解释:麦克斯背负着母亲的感受,承受着她或许永远不会允许自己全心感受的早年丧亲之恸,同时又认同外祖父。因为他替代了母亲的父亲,所以情感上和母亲有了不自然的连结;纵使已经是个成熟的大人了,还离不开她,结果很难连结自己的父亲,无法找到身为男人的力量……这种种都有可能导致他目前的问题。刚开始这还只是一个尚未证实的假设,因此必须看代表如何响应来做测试,方法是:在排列中加入“不见”的那个人——这个案例中就是外祖父。若代表们没有受到什么可见的影响,假设就可能是错的;如果像这个案例一样,有受到强烈的影响,就很有可能是对的。在这个案例中,麦克斯的代表觉得受外祖父吸引时,麦克斯对外祖父的认同就清楚可见了。当这点显露出来,问题的解决之道也跟着明显了:母亲必须完成与父亲之间未完的关系,面对失去他的痛;儿子必须把痛楚留给她,更亲近自己的父亲。化解过程每有一步进展,每个参与其中的人——特别是案主——都感到如释重负,在场的人都看得出来。麦克斯看起来彷佛肩上卸下了很大的重担。这些都是好征兆,表示我们正确地了解了问题所在,也朝化解、放松、解脱的方向大步迈进了。认识这类家族牵连纠葛下面的潜在因素,就是解决的关键,接下来的几章我们会加以检视。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为“养生法大家”的生岛先生,亲身采访过家族系统排列不仅在心理层面能够协助我们面对家庭、关系、情绪、身心等方面的问题。在灵性层面,对爱、家族、祖先、集体意识及对生命源头的连结与探索,也提供了一个可以亲身体悟的机会。──亚洲海灵格系统排列大会主席 周鼎文“家族系统排列”这个在灵性上工作的心理治疗法,正在华人地区被广泛讨论和运用,的确需要多一些像本书这样从学理、实务到灵性了解兼具,而又简明易读的参考书籍。“细腻、简明”四个字可以同时用来形容这本书和史瓦吉多个人的治疗特质。──德国系统排列协会认证治疗师 郭怀慈史瓦吉多的这本书,满足了我内在的三种角色与需求:一、身为人,渴望理解生命,渴望“活得生机盎然”的哲学与务实需求。二、身为女儿与妻子,渴望知道什么是适当的孝顺,或在关系里如何平衡与爱的需求。 三、身为家族排列的学习者,想更理解排列的全貌与实务细节的专业进修需求。──心理咨询师 王理书


编辑推荐

《爱的根源》编辑推荐:心理大师海灵格经25年研究创立,欧美临床心理学界最热门疗法;家族系统排列可透过角色代表及情感互动,找出人生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方法;涵盖身心健康、家庭亲子关系、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生涯规划……;奥修门徒,海灵格学生,资深心理治疗师史瓦吉多,带你回归生命本源,直面关系真相,探寻真爱自由,超越自身局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爱的根源 PDF格式下载



爱的根源:家族系统排列治疗精华(欧美临床心理学界最热门疗法,助你找出人生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方法)


此书跟《超越自卑》一样是心理学著作,区别在于此书的立足点是“家族系统排列”,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 “家族系统”指一个人所生活的家族体系,不仅包含血缘姻亲,还有曾经带来极大影响的人。譬如家族中某人被害,该凶手也经由事件成为家族中的一员;家族成员伤害了某人,该受害者也属于家族中的一员;乃至于种族和文化差异产生事件,纳粹党和犹太人属于一个系统;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和“牛鬼蛇神”,因为两者之间的牵绊太深,也归属于一个系统。简要来说,家族系统指一群牵绊深刻的人。 “排列”,是指相关性把家族中的部分人员(一般由志愿者做代表)放在不同位置中,以此观测排列的案主的心理状态,并且进行相关的指引。 对我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角度,尽管之前曾了解过一点沙盘排列,但相对于死物,这种以志愿者(假装是排列案主的家族成员)为基础的方法可以直接领受家族磁场的影响,将于与所代表的的成员身同感受,有助案主发现自身的困扰。 高中心理选修课的老师是这样说的,她说“心理学是一种让人活得更好的科学”。显然,越是学习其中就越能理解人类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也就越了解自己,也就明白了自己该向哪个方向前进。


家庭系统排列的书在国内很少!这本书虽然没有海灵格的书那么充满洞见和智慧,但也是集大成之作!非常不错!


这本书是在看完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书之后的读本,是作者对海灵格理论的自身体会,很受用。


不仅对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进行总结,作者也有自己的想法,很不错的


作者通过自己的多年实践将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的重点总结更加清晰和条理化,看后对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有更深刻和清晰的认识。


家,才是我们爱的根源,可以从家庭系统排列,找出人生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史瓦吉多写的家排书和海灵格写的家排书在风格上每个人都是不相同的,学习和感兴趣家排方面,可以看看了解了解


目录就很吸引人,作者是专业的心灵分析师,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他还是印度奥修的门徒之一。这本书从家庭关系入手,充满正能量,值得一读并思考。


对于家族系统排列治疗的阐述相当清晰


家族系统排列治疗 专业读物


家族系统排列是近些年比较热的心理咨询方法 值得一看


非常赞的一本书,很适合想深入学习心理学,尤其是家庭系统排列的同学们看。:)


参加过几次家庭系统排列,只是有懵懵懂懂的感性认识,对立面的原理和背后的意义,工作坊的老师并不会讲解太多。倒是看了这本书,一下子把心中的疑惑全都说清楚了,而且很有深度,在看的时候,自己竟然也不由自主地愿意跟着里面的话走到内心深处,也给自己做了个洗礼,感受很好。十分建议阅读


海灵格的书,我个人觉得里面有很多洞见,了解里面的东西可以让你变得更智慧。感谢他给我带来的一切,感谢有幸认识他!


爱的根源,我本来是想让本书作为识破因果的力作推广给大家的,奈何时机未到,众生对此书的理解可能还未到我想要的境界。书中所讲的家庭系统内的规律在中国古代早有所著,只是没用现代的语言表述出来。可见,本书的洞见是很高明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去领悟其中的法则,然后言法行则,就是福果善根啊!


感觉有点像海灵格的作品。。。不过有故事。。。都好。。谢谢作者分享。。让我知道更多。。。


是想要学习系统排列的人,值得一看的好书


原以为不是海灵格的书,买亏了,谁知道翻看了一下还挺不错!至少很实用。真的很好,适合入门者使用。


看完海灵格的书,看看他弟子写的书。


家庭系统排列专业书籍,普及读物·


史瓦吉多写的东西非常好哦,我的两个同事看到我买,忍不住也买了两本,看了里面的故事,受益匪浅,而且每看一遍都有新收获。不是心理专业的朋友们也可以买,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了解你和你的家庭。纸质有点偏黄,字有点小,但不影响我对它的喜欢。


系统排列相关书籍中的精华,非常值得一读。


期待这本书已久,以前只看过网上的不完整版本,感觉挺好的,推荐系统排列爱好者阅读。


学习系统排列的入门好书。


爱的根源,爱来源于爱,恨来源于恨,一定要注意你的爱来源于哪里,你的恨又来源于哪里。追溯个人的原生家庭,就可以了解了。


都说家是温暖的地方,其实这不是全体人类的感受。因此我们还要考虑到那些不见得温暖的家庭中的人们,他们的感受和心理发育健康问题。一本好书!


心理学是神秘的学科,了解家人的心理,对生活很有帮助


这是关于系统疗法的。介绍的很不错。有相关经验的或者做咨询的都可以看看。


就是个家庭和谐问题,反复的论证,想睡觉了


学习内在成长的过程中,接触到的一本书,与《谁在我家》是同系列的,值得了解!


家庭疗法,很热,但是书确实也很实用,推荐


让人们知道爱的力量


一切问题都是因为成长过程中爱的不足


心里治疗的一本书,不错。


这是一本既适合从事心理咨询专业人士又适合普通读者的书。值得一看。


全家人都看过的话,能有效改善关系


很不错的一本入门书,对于刚接触加排的人来说,该书即系统又通俗易懂,对人的启发很大,跟人的感觉不错,好好利用!


这是一本非常简洁而有深度的家排书!值得所有家排入门和提高、了解和深入、业余和专业的人士阅读。家排的原理和应用很简洁精准丰富,灵性导向非常清晰。


非常棒的一本书。学过心理学的同学一定要看。


经典,但易读,心理学的人和灵修的人都该看看


喜欢心理学才买的,还没好好看呢,应该不错。


很好的心理学书


家排系列的书,多读多了解多学习。


把家排的具体方法写得清楚


学习家排必备的一本书


懂得爱 理解爱 得到爱


家排入门之后的又一经典之作


很不错的一本书,对于家排这一概念有比较清楚的阐述,看了之后,有一些收获。


还没看,不过买书是最值得的,只要有几行字有用,也就值了。


如果你对家排感兴趣,这是本难得的好书,推荐


是一本讲家排的好书,买了好几本了。


家排的中级书籍,非常好,值得一读。


易读,很有收获,受益匪浅。
推荐做为入门读物。


学习中,屯书中


很不错,通俗易懂,可以很好的跟自己的点滴结合。


早听说这本书,从当当看到很是惊喜,今天这本崇敬已久的书终于到来了!


很好很好的一本书 爱不释手的阅读 还要读的书 是我喜欢的书


细细品味,从书中有不同的感悟。


书虽然买了挺长时间了,一直还没看完!内容还不错,需要好好品读!


是专业类的书


买了100本还没时间看,放着先


最近总是看一些莫名其妙的书……不过这本还没看!看了再说


觉得这本很值得买的,虽然很厚我还是很有耐心的读到4遍


好书,我非常喜欢


很喜欢这次买的书,推荐给了同事


给妈妈买的 妈妈看了以后改变很多啊


发货很快,收到满意,不错不错


只看了几页,就知道值得,非常通俗易懂,所以又买了50本,准备送给朋友们。


暂时没时间看,以后再追加评论。但书看上去很旧。


受用,喜欢


很喜欢,解了很多谜团


替朋友买的,自己有空的话也会看


略微看了点,觉得很受启发!


给大姨买的,她说很好。


给姐姐买的,满意


新的概念


这是慧泓送给学员的一份新年礼物!谢谢当当这次神速的送货!


可以看看,有助于提高各方面.


品质不错,价格实在,物流迅速。


不错 质量还行


好书,有很强的参考性,增长知识。


幫人家買的,我還未看呢!


怎么没注意送没送到啊。。。


说实话,作者是改写海灵格的,不过改得比海灵格本人的著作更加有用,并且好看。学习家庭系统排列的人,基本上都会买两本海灵格的经典书籍:《爱的序位》和《谁在我家》。但是,《谁在我家》确实不怎么样啊,语言枯涩难懂,案例陈旧,是海灵格刚刚出道时处理过的,所用技巧早已过时。
本书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有案例却没有图例,在案例的讲解方面不够直观。


封面很漂亮,内容比萨提亚的易懂,可以作为家族系统排列的入门。


之前看过家族排列方面的书,觉得很有道理,这次看到这本书搞活动便收了。内容很好,只是书很旧,换了一本,还是有点旧


对于正在使用或尝试使用家庭排列的心理同仁来说,这本书可以帮助很多。


这阵子翻译了不少关于家庭治疗的书,很难得。有心探究根源的人可以看看这本书,很不错!


让我对家排有了新的了解,不错,推荐一下。


基本上能够看懂,实用性也比较强


书上全是灰,就是特价也得干净点啊。。


个人比较关注这方面的书和理念,比较满意吧


好书,值得细读。


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还是应该有点基础的看!


还算好,非专业的用处不大啊


买这书,首先是被封面吸引了。非常纯正的红色,一家三口的剪影配上极富想象力的花朵图案,一下就把我镇住了。一直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之前听说过家庭系统排列这一心理疗法,但也就是知道点皮毛。觉得挺神秘的。所以买了这本书回来读。对我这样的入门级读者来说,确实非常有收获。基本上是从头从最基础的只是开始介绍的。而且有很多案例,读下来对于这一疗法的体系构架和核心思想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当然,我只是业余兴趣喜欢,也没打算从事这一行,最主要的收获还是对于自己的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关系本身没有平衡,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导致整个家族的关系失衡。爱好心理学,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关系感兴趣的人应该会很喜欢这本书的。不过不是很功利的讲找工作,职场晋升的那种励志书。


对家派分析的比较透彻,是入门的工具书吧


注意了,作者不是海灵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