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4

墨香满楼 武汉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武汉  

作者:

墨香满楼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的年号,公元712年李隆基登基,713年改年号为“开元”,同年七月,一举铲除太平公主及其羽翼,李隆基之父睿宗李旦随即交出全部国家大权。
  “开元”年号共使用二十九年,开元期间,政治清明,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这一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大唐自公元618年建立后,经过将近百年的休养生息,终于在开元年间将国力推到了顶峰,成为当时世界数一数二的繁盛王朝。开元时期的唐朝,以长安为中心,远通南亚、欧洲,其文化影响遍及周边地区,直到今日,人们仍在怀念开元时代的盛唐气象。一手缔造这一盛世的人正是李隆基。
  李隆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才帝王,在政治、军事、法律、艺术、外交等多个领域拥有出众才华,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他有一段国人耳熟能详的凄美爱情故事,他在位期间,一手建立了大唐的繁华,也一手埋下了大唐衰亡的祸端。
  李隆基是一个传奇,再也没有一个皇帝,经历过比他更加丰富、更加戏剧性的人生。
  梳理历史脉络,也许只有这样的君主,才能缔造说不完的开元盛世。

作者简介

  墨香满楼:本名倪亮,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其嬉笑怒骂的写史风格,被网上誉为“史上最牛说书人”。他的风趣 真诚
“一根筋”的说史态度,使其迅速成为继当年明月后,又一写史新星。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帝国回归
 这个皇帝挺靠谱
 粮食不是问题,问题是没粮了
 吃我的粮食,就得给我干活
 皇帝的亲戚不好当
 给皇帝打工要低调
 皇帝不容易,兄弟姐妹、老婆儿子都得防
 帝国的未来正被“圈养”
第二章 帝国巨宰
 科学务农小先锋
 人才、人事、人情
 到底是谁在“逗”谁
 小心点,皇上治罪都是有猫腻的
 救时宰相
 一代巨宰身后事
第三章 帝国转型负责人
 魏征转世?
 淡定的宰相代言人
 止战之殇
 良宰的软肋
 有人的地方必须讲人情
 良宰与巨宰的差距
 看到这样的墓碑,谁还想盗
第四章 走向盛世
 忽悠,靠奏折也能当宰相?
 好人缘让你有个好未来
 张说复出
 计中计
 文武双修
 开元群臣
第五章 封禅还是封杀?!
 去泰山的资格
 泰山——渐行渐偏
 这个“泰山”很给力
 我不是冲动的人,但我冲动起来不是“人”
 爷不怕,爷上面有人
 “杯具”宰相是怎样炼成的
第六章 郁闷!各种纠结
 姓“武”的女人都很V5
 封建迷信害死人
 道德太高尚的当不了宰相
 宰相纠结得我想宰人
 相争是小,党争是大/ 
第七章 转折点
 相争、党争之后是奴争
 首先是家奴,然后是将军,最后是太监
 神了,没文化也能当宰相
 没文化的人是挺可怕
 提到太子,除了问题,就是事件
 相争——才子败给了文盲
 哥儿要享受了
 国际化大都市——长安
 国际级国家大剧团——梨园(囧)
第八章 
 这不是RAP,这是唐诗——盛唐的诗
 唐诗界“南波儿万”
 从“嫖客”到游客
 李白也有偶像
 完美人生除了吟诗还需要什么?
 边塞——豪放诗人的泄欲场
 偶像们的“打榜”方式
 春江花月夜
 饮中醉八仙
 青年杜甫
第九章 三庶之祸
 真TMD狠!一下杀死仨儿子
 家人解决不了的,家奴可以
 李亨:身为太子,我感觉压力很大
 还没成功的男人身后,也要有个强大的女人
 太子=光杆司令
 盛世奸相
第十章 杨贵妃
 公公看上了儿媳妇
 “和谐”的公媳生活
 情敌
 床头打架床尾和
 李白和杨贵妃的那些事儿
 “傍大款”傍出来个名门贵族
第十一章 安禄山
 从偷羊贼到节度使,政斗到底便宜了谁
 混官场必须具备的三样法宝
 奸臣VS奸臣,结果无悬念
 一奸独大
 奸臣变忠臣
 叛变?给个理由先
第十二章 前奏
 把造反简单化的严重后果
第一对平反组合
 这对组合死得有点冤
 是什么让0.01%变成了100%
 皇帝跑路了
第十三章 马嵬兵变
 献食
 哗乱还是政变
 策划者
 牺牲品
 一个悬念
 分道
第十四章 落花时节
 陷落的长安
 太上皇
 大唐纳谏史
 还京
 气味终不改
 盛世终结
第十五章 求真相!继承还是篡位?
 比“2012”还玄的预言诗
 老爹畏“罪”潜逃,儿子替补遭罪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朔方
 天也不早了,饭也吃饱了,咱该即位了
 儿子篡位,老爹表示无压力
 白痴也发国难财?!
第十六章 那些让“安史”有始无终的人
 颜杲卿——名门将才,为造反制造压力
 颜真卿——名门相才,为平叛赢得时间
 郭子仪——样样通,才会越来越精彩
 李光弼——低调对待,热情处理——酷
 又稳又酷的联合军
 仆固怀恩——王牌老二
 番将不是外援
第十七章 睢阳保卫战
 要命!作战总指挥居然是个文官!
 孤城易守,“二百五”难得
 不是“二百五”太多,而是张巡太猛
 1000 VS 100000,拼的是什么?
 援救危机
 为什么吃人?!
 结局就像茶几,有“洗具”有“杯具”更有
 “餐具”

章节摘录

  朔方的另一个主事是杜鸿渐,这个人也算得上是名门之后,与前面所说的宰相杜暹是同族,查一下家谱,他得管杜暹叫声“伯伯”。杜鸿渐小时候就很聪明,也很好学,长大后,考试成绩虽然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却也中了进士。  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杜鸿渐的仕途可谓是四平八稳,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先是解褐王府参军,然后经过多番调动,一步一步地升到了大理司直,在李亨来到灵武之前,已经成为朔方的代理节度使和节度副使。如此循规蹈矩地升官,可以说明杜鸿渐是个非常稳重的人,在任期间既没什么建树也没什么错误。  不过,虽然他的能力平平,性格平平,大聪明没有,野心不多,但是,凭借为官多年培养出的官场嗅觉,杜鸿渐知道,此时的李亨就是一头送上门的肥羊。接下来是吃还是放,杜鸿渐还是非常清楚的。  看到李亨吃饱喝足恢复了精神,他对裴冕使了个眼色,二人一起向还在消化食的李亨上了一道书。  等李亨看到书上的内容后,惊得差点把刚才吃的饭吐出来。两个人的上书内容想必大家也都能猜到,无非就是变着法儿忽悠李亨当皇帝。  看到下面虔诚中略有些许淡定的两个人,李亨知道这是他们早就设计好了的。刚刚吃上几天舒心饭的李亨,又要消化一顿“大餐”了,这让他怎么也淡定不下来.  说实话,李亨是有当皇帝的意愿的,而且这种意愿还很强烈。但是当时的客观原因让他不得不对皇位有所顾忌。一方面来自干父亲,当时大唐的法人代表是玄宗李隆基,老爹没退位,自己在这边当皇帝,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另一方面是来自于朔方这个地方和这个地方上的人。  要说李亨的太子还真没白当,他知道这些大臣劝自己当皇帝,并不是为了自己着想。这些人肯定没安什么好心,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己当了皇帝,这些人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重臣、元老。若想成功,李亨少不了这些人的帮忙,但一想到自己也要同样被他们利用,心里还是有一点点小不爽的。再说刚刚来到朔方这个地方,人生地不熟的,被人忽悠忽悠就当皇帝,这种冒进行为,显然不是李亨的行事风格。  按李亨的想法,他希望手下能多几个大臣,形成大臣间的制衡关系后再称帝,这样有助于他牢牢握紧大权,可裴冕和杜鸿渐等不及,他们劝李亨说:  “军中多关中之人,他们背弃故土,护卫太子,太子怎么能让他们白白辛苦,不让他们得到名正言顺的封赏呢?”  “皇上已经厌弃皇位,南幸蜀川,大唐宗社总要有个归依,这是天意,不能违抗。如果太子一再退让,失去军心,大势去矣!就连我们都知道,您这样的贤人怎么会不懂?”  这些打小算盘的人比李亨还急,连威胁都用上了。  李亨左想右想,反复权衡,虽然现在称帝危险不小,但他知道李隆基不会坐视自己独大,肯定也在打算盘,想方设法抑制自己的势力,比如派其他皇子坐镇四方。等着儿子们把江山重新交到他手里。  想得美。  先下手为强,李亨打定主意,开始由着杜鸿渐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说。皇帝继位时有个“三让”传统,是说皇帝继位,要大臣们恭请三次才肯坐龙椅。李亨呢,直到杜鸿渐他们劝了五次,才肯“逼不得已”地称帝。  公元756年,李亨称帝,号唐肃宗,改元为“至德”。杜鸿渐等人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衔,除了并没有起色的战况,眼前的朔方皆大欢喜。  至于新皇帝的父亲李隆基,他已经是太上皇了,打发个使者送信给他,通报一下这个好消息吧。  ……


编辑推荐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也是一帮很猛的心灵历程。我不是想说唐朝背后的虚弱,更不是想给某个被埋没或被篡改的大人物正名,我想搞清楚的是,唐人到底是怎样一种人?唐史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但我说的,也只是我所知道的,不保证对,不保证真,但一定保证会有用。历史不仅应该好看、有趣,更应该有用,把历史能说进人心里去,它就一定会产生作用。我敢说将近三百年历史的唐朝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二十四个王朝中最难说明白的一个朝代,因为他很纠结、很复杂、很难说,这些并不是因为他很强很繁华,不是因为他在国际上很有名很有影响,而是这段历史很有意思,一不小心,你便会掉入唐史中那些人为编织的套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4 PDF格式下载



李隆基是一个传奇,再也没有一个皇帝,经历过比他更加丰富、更加戏剧性的人生!


唐玄宗的经历堪称传奇,从制造政变,创造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一代君王在万般无奈之中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李隆基的确是一个传奇,不过人生有波浪性,盛衰都是他造成的。可惜了,龙头蛇尾。


一举铲除太平公主及其羽翼,李隆基之父睿宗李旦随即交出全部国家大权。


看过很多唐朝历史类的书籍,风格各异。有的太幽默太现代,也有的太严肃太乏味。这本书却很好地掌握了尺度,用轻松的文风将正史娓娓道来,不至于轻佻到掩盖了历史的庄重,在还原历史的同时又加入了现代故事感极强的细节,趣味却不失真实。书中的主观论述也不太多,给了读者自己认知理解的空间。内容丰富详细,每个人物不论身份高低重要与否都被写出了骨肉生性。比起概括类的书籍,更加厚实的内容展示了唐朝更多不为人们关注或是不甚了了的细节。简而言之,墨香满楼的这本书,文风恰合,长人见识,值得一看。


很喜欢唐朝这个朝代,想多了解了解就买了第一本,结果看着看着就买到了第四本。作者写书通俗易懂,幽默诙谐。还希望能够继续多写些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看了你就知道了。


了解一些唐朝历史。


比较了很多写唐朝的书,这本还是可以的。


对学习唐朝非常有帮助,以后还会买其他册,内容不错


用通俗的文字。讲述唐史,很精彩。。。。


让我更了解这段历史


摒弃以往历史故事的枯燥,现在这本书读起来很有乐趣


行文阅读感不错,也基本符合历史,除了加入些许自己的判断弄得跟真实的一样,不过就当增加趣味感也不错,总之,全书写得都不错,值得一读。


很欣赏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态度!


对这系列书很赞,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历史细节和一贯印象,值得一看。


又是一套历史书,最近买了好多套历史书了


可以,了解历史


很好的历史小说


普及历史知识


这本书延续了作者重史实又幽默的一贯写法,系统讲述了唐玄宗的一生,是我喜欢读的书。


看书,应该全部看完,如果只是看了前面就给予了评价,肯定不是深度的。


本人觉得这本书非常的好,只是觉得送货的时间有点较长。


责任心,管理能力,成就个人传奇


终于走入盛唐,李三还真是个人物!


根本就看不明白 , 外国的书 买 了很长时间了


很好的,一直在这买书,质量很好应该是正版


这个系列挺不错,唯一叫人遗憾的是唐太宗那本居然那么薄,有点**的感觉,第四册不错


内容不错,值得读,就是有些细节写的不清楚


距离上次出书半年多 能不能一次写完之后一起出?


不错,挺好看de


真得很不错,发货快,质量好


从第一本开始看,觉得相当不错,就一直买下来,希望快快出后面的


期待 下一本


特价买的,超级划得来。


觉得还可以,效率高哈!


不说多了当然不错了。


趁打折买的,还有几本没买,等打折


和《明朝那些事》有一拼!


当消遣小书看的不错选择


成功和失败只在一念之间。


是儿子非常喜欢的书,孩子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不错,有感触~


看多了,有点麻!


至少我比较喜欢。


我喜欢这套书,只是玄宗这部分感觉有些少,如果内容再充实完整些就更好了。


这本书很有韵味,很适合我们中学生看。


这一集写得太简单了,李隆基这么伟大就写这么简单,看的不过瘾。。


李隆基的部分是我最喜欢看的,不过这作者出书也太慢了,从第一本到这本等了一年


看唐朝的历史还是很有底气的,毕竟是比较辉煌的一个朝代啊


还可以的!觉得李隆基有点与我所了解的有差别!


不如明朝,但是也还算好了,通俗了解历史。


买了宋朝和明朝,来看看大唐


总体还算好吧,但没有第3部-女主天下好看,这5部中,好像就第3部写的比较出彩,其余都比较一般。


类似明朝那些事儿的风格,除第一部由于比较凌乱(乱世枭雄)外,其它几部还可以。


如果说前三本还能让人快乐阅读的话,从这本开始就进入温吞水阶段。


每个章节都有小标题,比较的花哨,比较现代!但是文字比较的朴实,比高中课本写的好,写的不错


这本写得也可以


写的轻松,挺不错的。


一本接一本,什么时候才算完呢


作者文字功底不错,书写得通俗易懂。


通俗易懂,挺好


还不错,休闲是可以看看的书


内容还可以,也算超值了


没读,但是能看到野蛮分拣的影子。


挺好的一本书,不过给我发的货竟然被水泡过,好不开心,也懒的退了


喜欢这套书,已经出了5本。。可惜当当的品相不太好。。


有感动的爱情在里面


好!是正货!


速度好,质量好,给力的服务!


内容丰富精彩,值得推荐


令人神往的玄宗盛世


dsafsdfsdfsdf


不错 角度比较独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