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
2012-6
华文出版社
白青
449
400000
本书反映从清末到抗战胜利五十年间天津海河漕帮为发展民族航运业与自然环境、腐败官府、黑恶势力、日本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从一个以琴生、荷花嫂为代表的漕帮世家的兴衰变迁透视海河流域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厚重感。曾经的海河、曾经的漕帮,穿攫灵魂的求生呼喊,诚信不渝的职业操守,山河破碎的凄惨悲情,可歌可泣的挣扎斗争,缠绵悱恻的曲折爱情,无不令人掩卷叹息。
白青,本名朱继和,天津作家协会会员,诗人。生于1951年,和在白洋淀,长在杨柳青,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致力于知青文学、民工文学、校园文学之研究,作品曾获天津文化杯小说、诗歌、散文奖。
抗洪保堤
重修南头庙
学塾风波
祝寿李家庄
智生娶亲
大船
出水才见两腿泥
躲债
狱中酌酒
无语的河流
沉盐救生
海河磨
芙蓉卧波
建筑防波堤
火焚京都丸
白沟河渐渐静下来,琴生披着浓浓的夜色在船舷独步。岸上临河的店铺闪着稀疏的灯光,近处晚泊的归舟在水面上悄然划行。大河深处影影绰绰漾出一幢村落,渔火点点仿佛天幕上若隐若现的星河。上溯百里,他们船队出航时大嫂及全家人送行的情景历历在目。在心海里浮现出春妮俊俏的身影,她们都在翘首盼望呀,可自己却首航这样不争气。看来事情远比自己想象得复杂,此行都在大哥船上吃饭,不用自己做,就是一个做饭的也够自己为难的。也许还有很多的意想不到的困难,拴上套儿才知道担子重呀。琴生边忖度,边走到艨头前抚摸着缰杆柱望空遥想,这缰杆柱在如水的月光下反衬着月光。缰杆柱上绳缆的磨痕深深的,这使他想起每一座桥桩上被过往的行船缆绳磨得沟壑般的深痕。这得是多少年多少代,多少血汗,多少纤夫的血肉之躯打磨的呀。谁也说不清,唯有这无有灵性的草木尚且记得。这人类求生历程的遗迹,没有写在史书上,却勒石成文写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不吃苦受累不挣扎,何以求生存和温饱,人类就是这样一辈辈传下来,还要一辈辈传下去,这不争的事实也是颠扑不破的道理。每个生命历程不尽相同,但没有经历磨难的生命分量是很轻的,也许有的人活得很惬意,但他活得没有价值。生命本身意味着战胜磨难。一代人一代人恰如流逝的河水,生命的意义全在这流逝的过程中。旧船的主人能够从这里迈上更大的船,自然我也会接踵而至,甚至会开上外国人那样的高山一样的大船。 夜雾扑打着琴生,他扶着艨头月光照耀下的缰杆柱扬起了面膛。 此时,二娃拿着件夹衣轻手轻脚地披在了他的肩头上。 ……
《大船》是一部历史厚重感极强的漕运文化的史诗,讲述从晚清一直到解放前漕运发展的历史,引领读者的思绪回到那社会旋涡之中,去体验磨难与胜利。
1.本书语言极具津唐风格,是突出地域性语言特色的好书,在当今千篇一律的语言风格环境中独树一帜,令人叫绝。2.本书文字优美,需要极深的文字修养才能凝练而成,是当今盛行的“情节曲折、叙述平直”快餐文学的另类,用纤细文字体现了津唐水乡的风景与人物心理,可供文学青年学习与提高。3.本书立意深远,寄托了祖祖辈辈的津唐人家对白洋淀、对海河、对海洋的热爱;体现了津唐儿女对家乡的依恋;那种日夜期盼“有大船、造大船、开大船”的朴素理想,无疑是如今中华儿女珍惜、保卫自己国家海洋的深厚感情基础,对当今尤其具有现实意义。4.推荐:文学青年阅读、津京唐漕运史学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