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玉函经
2005-4
学苑出版社
张仲景
152
李顺保 注解
无
张仲景是我国伟大的医学家,以撰著《伤寒杂病论》名震中外,1993年世界著名的英国维尔康知史研究所推崇的世界医学伟人29位,张仲景名列第五位。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具有辉煌成就的著作,是“医门之圣书”,被中医界奉为圭臬。《伤寒论》以完整、系统的理论性和有效的实践性,奠定了伤寒学的基础,促进和发展了中医临床医学。 《伤寒论》自诞生之日起,尤其是晋代以后,备受中医学者关注。明清时代研究《伤寒论》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伤寒论》的研究进入鼎盛期,获得空前的发展。《伤寒论》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尤其在日本、不仅收藏有《伤寒论》多种古传本,为研究《伤寒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文献,而且发展和提高了伤寒学。 《金匮玉函经》是《伤寒论》的古传本,同体而异名,自北宋整理雕版印行后,即已散佚,清代发现后旋即流失日本,1932年返回我国,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今以简化字横排本出版,并与《唐本伤寒论》、《宋本伤寒论》、《敦煌本伤寒论》、《注解伤寒论》、《脉经》等互校,并出注说明。
作者:(汉代)张仲景
前言校注说明序疏卷一 证治总例卷二 辨痉湿蝎暍第一 辨脉第二 辨太阳病形证治上第三卷三 辨太阳病形证治下第四 辨阳明病形证治第五 辨少阳病形证治第六卷四 辨少阳病形证治第七 辨少阳病形证治第八 辨厥阳病形证治第九 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 辨霍乱病形证治第十一 辨阳阴易差后劳复病形证治第十二卷五 辨不可发汗病形证治第十三 辨可发汗病形证治第十四 辨不可吐病形证治第十五 辨可吐病形证治第十六 辨不可下病形证治第十七 辨可下病形证治第十八卷六 辨发汗吐下后病形证治第十九 辨可温病形证治第二十 辨不可火病形证治第二十一 辨可火病形证治第二十二 辨不可灸病形证治第二十三 辨可灸病形证治第二十四 辨不可刺病形证治第二十五 辨可刺病形证治第二十六 辨不可水病形证治第二十七 辨可水病形证治第二十八 论热病阴阳交产生死证第二十九……
版权页: 《金匮玉函经》卷第五 辨不可发汗病形证治第十三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猝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其汗。 脉浮而紧,法当身体疼痛,当以汗解,假令尺中脉迟者,不可发其汗,何以故?此为荣气不足,血气微少故也。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其汗,亡阳故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瞒。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心。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一云:谷不消化。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微绝,手足逆冷,虽欲躇卧,不能自温。 诸脉数动微弱,并不可发汗,发汗则小便反难,胞中反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啐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躇而苦满,腹中复坚。 厥而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其声不能出。 诸逆发汗,微者难愈,剧者言乱,睛眩者死,命将难治。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而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续自可,一日再三发,其脉微而恶寒者。此为阴阳俱虚,不可复发其汗。 太阳病,发热恶寒,寒多热少,脉微弱,则无阳也,不可复发其汗。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其汗。 亡血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
《金匮玉函经》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无
看书名以为是金匮的别本,其实内容是伤寒论的内容
后面的药物炮制很重要
宋本伤寒论虽为善本,但亦有擅改之弊,此书基本保存古貌,可为补充
很多人分不清金匮要略方论和金匮玉函经,其实这两者不是同一本书。
整体效果很好。尤其是这种前条文后经方的排版,确实实用
研究杂病的好书
这个数被后世篡改太多,有些东西不是医应该管的,掺杂了许多佛家的玩意儿............抛开这些,这本书可以参照伤寒论一起读,会有收获的
值得收藏可以和伤寒论一起读
此书为《金匮玉函经》的简体横排本。在难觅原版影印或繁体版的现今,这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书的排版和印刷不错,只是文字偶有瑕疵,这也是学苑出版社给我的绕不开的感受。
真正想学好中医的人直得一看,这本书很好
有一本书不怎么好
好书买读不厌。
金匮玉函经此书是盗版的。太没意思了。
《伤寒论》自古以来传本分歧,至宋太医局林亿等校注以后,版本才统一起来。这本《金匮玉函经》就是《伤寒论》的一个古传本,其中有很多地方对我们现在学习研究伤寒很有帮助。一本小书,校的也比较详细,值得购买。
必读的学伤寒论 这是伤寒论 不是金匱要略 很值的一本书
伤寒论的另外一个版本,可以参考一下
印刷`内容都不错,慢慢看。
这是张仲景《伤寒论》最早版本。《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最经典著作。有志于中医的人,这两本书是必读不可少的。而很少有人知道这本书是前两书的最早的版本。内容在些论述上要好于前者。出版也很少,属于绝版,很值得收藏和学习。
两者都比宋本更丰富。宋本所阙条文,本书都有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