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医古籍用字研究

沈澍农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4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作者:

沈澍农  

页数:

381  

字数:

392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第一部比较系统研究中医古籍用字现象的专著。书中首创性地提出并论述了“异位字”概念,并在此概念之下对中医古籍用字现象进行了分类分析。又举例介绍了异位字解读的方法和一些技巧与注意事项。副篇以组族形式举例解析了一些较为典型的“异位字”的变化情况,构成了一种新颖的辞书样式。书后附有详细的字词头索引,可备检索。 本书站在现代人阅读古籍的立场,将古籍中凡与现代规范相合者视为“正位字”,不合者则视为“异位字”。 本书研究站在语用学的立场,强调对古汉语词语的理解。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多层次的,有字,也有词素、词、词组。因此,异位字的研究虽然较多地研究“字”,却不局限在文字学的范畴。其研究态势与传统的训诂学体系相似,凡古代书面语中的疑难点又属于异位变化的,都在本书研究的范围。

作者简介

沈澍农,1956年出生,江苏兴化人。医学硕士、文学博士。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古籍语言文字研究和古代中医文献整理研究,尤其擅长于古代抄本医书的文字校录和中古方书的整理。代表作有:《校释》(主编,2001年)、《药王千金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论 一、引言 二、研究现状 1、普通古汉语异位字研究的一般情况 2、中医古籍异位字研究概况 三、本研究的目的、方法与成果第二章 基本问题 一、中医古籍及其语文研究的一般情况 二、文字的原理和汉字的特点 三、“正位”与“异位”概说 1、“位”的概念和变异 2、正位字和异位字 3、正位字和异位字的衍生概念 四、异位字归总研究的理由 1、各类异位字存在着共性 2、解读方法存在着共性 3、研究人员存在着共性 五、异位字求解的基本依据 1、粤异位字存在着对应的正位字 2、异位字与正位字存在着音、形联系 六、异位字对阅读中医古籍的影响 七、研究中医古籍异位字的意义 1、指导古医籍阅读与整理,正确理解古医籍原义 2、探索古籍词语理解的规律,充实汉语史研究 3、补充和修正大型汉语工具书以及编修专业辞书 4、理清字词源流,有利于计算机信息处理 5、整合、重组古汉语理论,有利于研究与教学 [附] “正位”与“异位” 1、“位”的概念 2、“位”的变异 3、正位字和异位字 4、相似概念和衍生概念 5、正位难点和异位难点 6、正位与异位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第三章 异位字情况的具体考察 一、通假字 1、通假字的基本认识 2、通假字方面的常见错误 二、重言词(部分为记音词) 1、重言词的基本认识 2、重言词的入声变 三、联绵词 1、联绵词的基本认识 2、联绵词方面的常见错误 四、音译词 五、其他记音字 1、记音词的基本认识 2、记音词的特殊类型 六、古今字 1、古今字的基本认识 2、古今字与通假字辨析 七、俗体字一(笔画级) 1、俗体字的基本认识 2、笔画级俗字变化 八、俗体字二(偏旁级) 1、形符增、换的俗体字 2、声符替换的俗体字 3、其他偏旁变化的俗体字 九、俗体字三(整字级。附:武周新字) 1、新造、借用的俗体字 2、武周新字(附) 十、讹误字 1、单字形近讹误 2、上下字相涉而误 3、音近的误字 ……第四章 异位字的解读方法第五章 异位字解读的有关问题第六章 中医古籍异位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结语副篇 中医古籍异位字例释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附录二 本书字词条索引附录三 本书补正《汉语大字典》索引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医古籍用字研究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买回来一年多了,没怎么翻过。辛卯年初,闲在家中无事,随手翻阅了一下,才知道这本书是教你怎样去分析古文里同一个字不同的含义,这对我这看古文似懂非懂的新手大有裨益。如果对古籍有兴趣,却又害怕古文晦涩的朋友,我极力推荐此书。


没有长期坐冷板凳、耐得了寂寞的精神,这部书是无法写出来的。作者不仅有医学方面的专业,还有文字学、语言学方面的基础,所以,能够写出这样好的书来。选题也极新颖。


   “正位字”与“异位字”是这本书主要观点。 在这纲目下面,主要针对中医古籍正位字,异位字的种类进行一个字一个字的研究举例。 一方面可以作为阅读中医古籍的工具书,另一个方面对于古文字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特别是在于文字衍变上,具有线索可以查阅。
   对于需要阅读大量中医文献的人,这本书很具有阅读的价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