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 学苑
出版时间:

2007-4  

出版社:

学苑  

作者:

杨上善  

页数:

456  

译者:

李云 注解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分类编纂、研究、注解《内经》的早期典籍,在医学史上与《内》、《难》齐名,列为“七经”之一。本书为其点校本,由中医文献专家,精心选择底本,对十部经典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点校,将原繁体竖排经典原文改为简体横排,并加现代标点,对经典原文中冷僻字词释义,辅助读者理解。

书籍目录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一 摄生之一[佚]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 摄生之二 顺养 六气 九气 调食 寿限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 阴阳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四 四时[佚]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五 人合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六 藏府之一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七 藏府之二[佚]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八 经脉之一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九 经脉之二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 经脉之三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一 输穴簧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二 营卫气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三 身度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四 诊候之一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五 诊候之二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六 诊候之三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七 证候之一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八 证候之二 [佚]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九 设方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 [佚]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一九 针之一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二九 针之二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三 九针之三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四 补泻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五 伤寒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六 寒热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七 邪论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八 风论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九 气论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十 杂病[附]黄帝内经明堂

章节摘录

  黄帝问于岐伯日: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也,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岛、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于天气。其生在其气三,谓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之本。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夫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也。故圣人抟精神。或服天气,通神明。气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行,独寿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上而卫外者也。因于寒,志欲如连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如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濡短,小筋弛长,弛长者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前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滑滑不止。阳气大怒,则形气而绝,血宛于上,使前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而出汗偏阻,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疽。膏梁之变,足生大钉,受如持虚。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流连肉腠。输气化薄,传为善畏,乃为惊骇。营气不顺,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不尽,形弱而气烁,穴输已闭,发为风疟,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距,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客,此因时之序也。故人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且乃败亡。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开,是故暮而收距,毋扰筋骨,毋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岐伯日:阴者,藏精而极起者也;阳者,卫外而为固者也。阴不胜其阳,则其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顺,如是则外内调和,邪不能客,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一饮。则逆气。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凡阴阳之要,阴密阳固,而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强不能,阴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波;夏伤于暑,秋为痃疟;秋伤于湿,气上逆而咳,发为痿厥,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冬伤于寒,春乃病热。四时之气争,伤五藏也。阴之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阳在五昧。是故,味过酸,肝气以津,肺气乃绝;味过于咸,则大骨气劳,短肌气抑;味过于苦,心气喘满,色黑,肾不卫;味过于甘,脾气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英。是故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气骨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黄帝内经太素 PDF格式下载



本人是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的学生,《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是中医学的四大经典之一。而《太素》是其中最早分类注释内经的版本,学习《内经》不可不读此书。但本书专业性太强,虽然其有注释,语言仍较晦涩难懂,适合广大中医药院校的学子、教师和中医临床大夫学习,不适合一般读者学习。


好书,不愧是十大中医经典
和黄帝内经比对着读感觉很好!


学苑出版社 对于书的态度很好呢 不像人卫出版社!《黄帝内经·素问》,校了相当于没校,明知道是错了还选上去(唯一庆幸的是好歹保留其他版本的不同,用小字标出),当看起来很抓狂呢。。。。什么人也去校一回,都不用干别的了,买下来后重新自己校对一次就够了


杨注黄帝内经太素比较好的保存了黄帝内经的原貌,受益匪浅!


现在中医都提倡回归经典,作为一个刚走上临床的中医大夫来说直接看素问感觉还是很有压力的,但是此书为注解版,而且注解的易懂又令人不会形成思维定势,会给我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向,感觉特别好。推荐大家来读,关于书的质量和编排,感觉也很人性化,行与行的间距很大,可以写写自己的感悟。总之很不错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经典巨作 好看 黄帝内经


不说内容,这本书制作确实不好。
1.纸张太差。拿到手后,内页纸张很薄很轻,而且很粗糙,闻着纸味很重。封面也没覆膜,整个书看着很厚,其实拿到手上轻飘飘的。
2.编排很差。一句内经原文黑体字,紧接在后面就是小子解释,更着又是原文,原文和翻译在一行,看着非常累,很让人反感。

学苑出的这套书真不好,害的我的不敢买其它本了。买得时候因为其它地方不好找到这本书,所以买得。幸好当当售后服务好,给退了,算是弥补了我受伤的心灵。


这本书堪称内经注释的经典,而且分类详细,便于阅读.


我是中医院校的学生。现在中医院校的改革,使得学校不再重视经典的教学。身为中医学生,如果连经典都不再读了,怎么能学好中医。撇开学习不谈,这也是了解中医及养生的一本好书。中医的最精髓在《内经》,而这本最先注释《内经》的书怎么会差呢?


一次买了好几本黄帝内经的相关书籍,黄帝内经成书久远,想要学习中医,因此多买了几本相关书籍看看。


《内经》学习的好参考书籍,经典好书,值得珍藏。


把黄帝内经给系统化了,让人看了一目了然


学习《黄帝内经》的必备参考书。


中医经典,适合中医专业人员研究。


医学的经典著作,对于中医学习很有用。书很新,很好!


印刷清晰,纸张让人满意,里面是原文带注释,只不过注释也偏于文言文,很不错的书。


学习内经的必备参考书


读素问时总感觉有些句子不顺畅,看到这本书才知道自己的感觉没错^^


祖国医学十大经典之一,当之无愧啊。


经典就是无需多说


自学和研究中医的很好的工具书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推荐本书


学习中医特别传统中医,必须要读的一本书。


学中医必读的书 我买了


此书很值得细细品味,中医必读之书,书选有缘人


此书非常好,很难再买到这么好的版本了


很好的书,正在仔细研究,好评


有待慢慢研究。前辈们评价很高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认真细读与背诵。


这本书不错,值得买来读。


这本书相当不错,很适合专业人士阅读


书挺好,就是快递不给力


好书要慢慢学


快递超快,一天就到啦,书角有点破损,整体不错。


感觉很好,内容正在阅读,暂时不评论了。


物流挺快的,书我妈也很满意。


质量不错哦!


此次购书很满意。


老祖宗的东西,很好。要看我们的悟性咯。好东西如果悟不出来,那也没用


确实很不错,很有帮助。


就是看好这一套书才买的,


下单第二天就来了,很迅速!书也很好


针灸方面一本不错的书


好厚的一本。


值得一看的好书。。。


不得不看的经典


值得一看····


很好的版本,同类型里面,我建议大家买这个。


有点儿深奥


很好正在仔细的读,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值得购买并收藏。


内容很好,只是纸张差了些。


喜欢顾问的人们,可以看看哦,个人感觉还是可以的


内容很好,我很喜欢。出版社方面有欠缺


翻了翻,内容很全面,虽然看着还是稍显费劲


其一,太素是内经早期的注解本,比通行的林亿校注本还早,可以互校。其二,太素是第一本对内经内容进行分类的书,其见识非常可贵。其三,现在出版的同类书中,只有这个版本的书今人的注解较少,便于阅读,今注太多,反而湮没了原文,所以俺选这个版本的书了


是《黄帝内经》的一个有益的补充,或者说是从另一个方向诠释内经的一些东西。兼看则明。


太素的这本书还是不错的,装订的还行


第一次看到最全的太素,值得收藏!


研究中医的值得一看


最古老的中医书之一。


内容很好 ,就是书本质量不太好


書,其實還可以,不過與想像中的又一定差距。紙質不是太好,而且排版比較擁擠。


这么厚一本书,要用心看


纸质轻薄了些


值得收藏值得一读..


封面有折痕,还行


帮老师买的,给他了,他说还可以。值得


人卫的没货?


~~~~现存版本里算是不错的了


质量挺好的!


很不错,就是我的基础差,读起来有些吃力


很实用,值得一看!印刷很好,收藏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