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伤寒溯源集

钱潢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作者:

钱潢  

页数:

426  

Tag标签:

无  

前言

  学苑出版社已将影宋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清代御医薛福长批阅句读)刊行于世,今又将《伤寒论注十人书》出版,此实为中医学界之兴事也。余不才,曾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任教二十余年,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对医圣之书略晓一二,受益颇多。值此之际,不揣冒昧,赘言几句,与同道共勉。  《尚书》言: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余谓《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言医之大道也。后世学者将此三书尊为中医学之经典,崇仲景谓医圣,恰当至极也。仲景在其大论中,创六经辨证之法,将疾病系统化分类定位:总摄八纲,寓卫气营血及脏腑经络辨证之端倪以定性;撰用《黄帝内经》之理、《神农本草经》之药用,集中医理法方药之大成,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大论中有方百一十三首(佚一方,实存百一十二首),剂型上有汤、丸、散等之分,方药上有随证加减变化之异,兼详明煎服方法及治禁,实为方书之祖。

内容概要

《伤寒溯源集》为清代名医钱潢撰著,是后世“按法类证”注释《伤寒论》的重要代表著作。 本书共10卷。22篇。将仲景原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列于六经之首,作为总纲。然后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排列六经,每经皆按先正治法,后变法的顺序编排,以法类证统方,对各篇原文详予注释。每方均有方论、析义、辨误、论治,务使读者能明立法之意、用药之因,从中领悟仲景理法制方之妙,体现了钱氏“以法类证统方”的治伤寒的学术特点。书末“附录”,列述“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辨论”、“动气臆说”、“铢两升合古今不同辨论”、“权量考”、“大斗大两”、“长沙无朱雀汤说”等六篇短文,体现了钱氏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作者简介

  钱潢,清代医家,字天来,虞山(今江苏常熟附近)人。中年时患伤寒、痛痹几殒,得治而愈。遂立志习医,尊崇《内经》、《伤寒论》,精研不辍,曾注《素问》若干篇,而尤邃于仲景伤寒之学。钱氏认为张仲景之方,后世无能逾越其矩度者,而王叔和之编次、成无己等之注释皆附己意而有失仲景原意,提倡仲景之学当上溯《素问》、《灵枢》,穷源溯流。于是,钱氏“直溯源流,深穷根柢,推求《灵》、《素》,辨论阴阳,援古证今,分经辨证”,于晚年撰成《重编张仲景伤寒证治发明溯源集》(简称《伤寒溯源集》),共十卷,二十二篇,将传世《伤寒论》条文重予编订,按法类证详加诠解,且多有创见。在《伤寒论》注本中具有重要影响,是后世“按法类证”注释《伤寒论》的重要代表著作。

书籍目录

序自序凡例卷之一阴阳发病六经统论太阳经纲领 太阳上中下三篇总脉总证 太阳上篇 中风证治第一 中风正治 桂枝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太阳坏病 中风失治 五苓散 中风火劫 桂枝加桂汤 中风误吐 中风误汗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新加汤 汗下颠倒 干姜附子汤 中风误下 葛根黄连黄芩汤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人参汤 中风蓄血 桃核承气汤 抵当汤卷之二 太阳中篇 伤寒证治第二 伤寒正治 麻黄汤 伤寒失治 炙甘草汤 伤寒禁汗 伤寒误汗 茯苓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卷之三卷之四卷之五卷之六卷之七卷之八卷之九卷之十

章节摘录

  术性燥湿扶土制水,使脾气健而足以散精,胃气强而津液自运。李时珍云:术除膀胱之湿,则气得周流。又云: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之源而下降利小便。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洁古又云:淡为天之阳,阳当上行,何以反利水而泻下?气薄者,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泻下,不离阳之体,故人手太阳。猪苓淡渗,令气升而又能降,故能开腠理,利小便,与茯苓同功,但不入补药耳。泽泻气平而味甘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湿热,渗去其湿,热亦随去,而土得令清气上行,使天气清爽。愚按阳中之阴者,天气也,人身之肺气也。唯其地有阳气上升,然后天有阴气下降,天气下降,然后有雨霈露零之妙,所以诸利小便之药,皆气味轻薄而上行于肺,至肺气下行而小便渗利,故肺为水之化源也。世人不知气交升降之义,但日水出高原,仅以肺为化源,浅矣。《邵子皇极经世》之《远取诸物篇》云:羽族八窍,以无肺之一脏,故无小便也。桂性辛热而下行,入肾而走命门。膀胱者,肾之腑也。经云: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伤寒溯源集 PDF格式下载



伤寒溯源集——伤寒论注十人书学习学习


伤寒论注十人书很不错,学伤寒值得一看


钱氏也为一代名医,对伤寒论有独到的见解,将伤寒论的解读又多了一种分类的方法


伤寒溯源,正本清源.


太值得珍藏啦,伤寒论注十人书


读伤寒,习经典,学传承!


伤寒必读书之一


这一套十人书,都搞过来看看


质量不错,内容也很好,读书长知识


作者从气的运化出发,来解释病理,找到了中医的根本。从药性出发,质疑前人的注解,逻辑清楚,思考严密,从中能看到作者的道学功底。


追本溯源,值得借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