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锡诚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作者:

刘锡诚  

页数:

399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从1973年玻利维亚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寻求解决保护民间创作的建议并得到了该组织和各会员国的响应并持续给予高度重视以来,保护民间创作日益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文化潮流和各国政府的责任。在198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五届大会上制定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草案》的基础上,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此,作为缔约国之一,中国的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汇人到国际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洪流中。随着政府保护工作的稳步有序地开展和社会认同程度的提高,保护民间文化运动,业已成为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一个重要标志。如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中把“民间创作”易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为便于国际交流和对话,我国政府文件中也不再使用“民间文化”这个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本土习惯用语,而接受了国际文件中使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的术语及其所包含的理念。理念变迁的影响是深远的,意义是重大的。  我国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运动的兴起,把我这个“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文化人也卷了进来。尽管我已退休多年,但自2002年起,我暂时中断了文学批评与散文随笔的写作和专门课题的研究,重新拣拾起多年前所从事过的民间文化(主要是民间文学)的行当,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非遗”的保护、考察、咨询和理论探索上。在这一时期,有时是参与讨论制定某个文件、评审申报项目及名录、评审认定传承人、论证某个项目;有时是应邀在一些省市的“非遗”保护中心举办的培训班或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等专业机构的学员班授课。

内容概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汇集了著名民间文化学者刘锡诚先生多年来在“非遗”的保护、考察、咨询和理论探索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作者应邀在 一些省市的“非遗”保护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等专业机构的授课、讲演稿,所遴选的文章均具有应“非遗”保护工作的需要而撰的特点。对“非遗”的保护、普查、建档、数据库建设、传承人认定、干部培训、项目论证、评审申报等工作 均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刘锡诚,山东昌乐人。1935年2月生。1957年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新华通讯社、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职。1997年退休。历任《人民文学》编辑部评论组长、《文艺报》编辑部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员、常务副主席、顾问,《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评论选刊》、《中国热点文学》杂志主编。退休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论研究室研究员。社会职务:曾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旅游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理事。现兼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著译有:《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选编翻译,作家出版社1958年)、《马克思恩格斯收集的民歌》(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海防前线战士歌谣选》(采集,与路工合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苏联民间文艺学40年》(与马昌仪合译,科学出版社1959年)、《高尔基与民间文学》(与林陵、水夫合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小说创作漫评》(文学评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小说与现实》(花城出版社1983年)、《俄国作家论民间文学》(选编翻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印第安人的神奇故事》(与马昌仪合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原始艺术与民间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作家的爱与知》(文学评论文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石与石神》(合著,学苑出版社1994年)、《走出四合院》(随笔,群众出版社1996年)、《河边文谭》(文学评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中国原始艺术》(专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学苑出版社2001年)、《追寻生命遗韵——我眼中的文化史迹》(文化随笔,武汉出版社2003年)、《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专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文坛旧事》(专著,武汉出版社2005年)、《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专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选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书籍目录

全球化与文化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民间文化的保护原点:多样性与多样化文化圈与文化“飞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西部为例)抢救性保护和生态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信仰和神秘思维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古村落传承与传承人论转变理念正当时对几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问题的思考20世纪80年代的民间文学普查新世纪民间文学普查与保护民间文学田野调查的理念与方法原始艺术及其观念在民间文化中的遗留与影响整体研究要义“活态”保护的一种模式留住我们的文化根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四大关键基于实践的学理探索政府主导与专家参与保持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民族文脉春节:慎终追远生生不息清明节的天候和物候黄石与《端午礼俗史》民间传说及其保护问题牛郎织女传说的时代命运“梁祝”的嬗变与文化的传播关于“梁祝义(宜)兴说”略谈白蛇传传说湮没的文化有待出发湘西:什么最重要?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蓝夹缬与昆曲的葛藤大地震后的文化担当

章节摘录

  (2)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崛起  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左翼文艺人士中曾有过一次规模不小的文艺民族化和大众化的争论,这个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延续到一批大陆进步文化界人士撤退到香港,还在以方言文学为题继续进行这个讨论。而在延安和其他解放区,在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为作家们所广泛接受,作家下乡下厂,到火热的群众的斗争中去,与工农兵结合,为工农兵创作,直到60年代末,文学经历了一个长达40余年的大众化文学和文学大众化的时代。这说明,大众文艺是我国几代文学家艺术家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在现阶段,中国社会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人们获得了持续20年的相对平稳时期。市场经济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发展和繁荣,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人的个性得到了自由发展的一定空间,社会成员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了不同变化,外来文化(主要是包括美国大众文化在内的美国文化)的大量侵入,在这种社会的和文化内部的不同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特别是在日益发达的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一种新的形态的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像潮水一样汹涌而来又无孔不入。就其性质而言,大众文化本身是一种商品,是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从而也必然与当代资本主义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又反过来创造着和开辟着文化市场,如以公司的行为去组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期尽快获取最大利润等经济行为,其形式多样,诸如畅销小说、商业电影、电视剧、各种形式的广告、通俗歌曲、休闲报刊、卡通印刷品、MTV、营利性体育比赛以及时装模特表演,等等,是也。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有同有异,最大的不同是它只有在买和卖的商业关系中才能实现其文化价值。


编辑推荐

  我国的政治体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大体由各级文化官员和学术研究者组成,这两部分人理应取长补短,逐渐整合起来,我很希望处身于政府体制外的民间文艺理论家们带头冲破“文化不等于政治”的意识形态坚冰。这个坚冰不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很难在真正的科学意义和文化意义上扎扎实实地前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中华传统文化千秋万代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民族伟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