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脉学讲义

宋贵能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作者:

宋贵能  

页数:

191  

字数:

134000  

内容概要

《脉学讲义/芝兰斋医话系列丛书》编著者宋贵能。
《脉学讲义/芝兰斋医话系列丛书》内容提要:本书作者将先贤的几部脉学著作如《脉经》、《濒湖脉学》、《难经》等与其他前辈散记于临床书刊中的脉学理论和作者的临床体验、认识和感悟相结合,以近代刑锡波先生所著的
《脉学阐微》一书为蓝本,将中医脉学进行了程序化、公式化、条理化的整理:同时,结合个人的临床体验及认识进行修正、补充、完善,用以指导学生运用脉学知识于临床诊断。书中还附有作者在实践中所见到的临床死亡病例,对脉诊判断错误的病例,及其正确判断取得较好疗效的病例。以期使脉学真正成为一门可学、可用,而又并非高不可攀的专业学科。

书籍目录

引言
脉学概论
诊脉的临床意义及其客观性
何谓寸口诊脉何以独取寸口
三部九候法的概念与临床价值
常见的几个脉学概念
切脉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诊脉当满五十
正常脉与胃神根
常见脉象的分类
脉学分论
浮脉
洪脉
虚脉
散脉
芤脉
革脉
濡脉
沉脉
伏脉
牢脉
弱脉
迟脉
缓脉
涩脉
结脉
代脉
数脉
滑脉
紧脉
促脉
动脉
长脉
弦脉
短脉
细脉
微脉
大脉
实脉
脉学解疑
分阴阳识表里
凭脉率辨寒热
审脉力察脉体辨虚实
见虚知实见实知虚见寒知热见热知寒
不规则脉象的判断
主脉与兼脉的确定
兼脉的取舍
合脉而论
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
提问
脉证浅析
散脉死亡病例
革脉死亡病例
紧脉误判病例
中药戒毒病例
痰饮坏证(疑似口、眼、鼻、生殖器官综合症)
寒痹(末梢神经炎)
眩晕(高血压)
中风复加新感(头痛)
痰湿头痛(多发性脑脓肿)
鼓胀(肝硬化)

章节摘录

  (诊治)蒸蒸发热已十余日。几天前,突然下肢痿软,步履维艰,甚至难以站立。自觉口干烦渴,身热汗多,不恶寒,反恶热。面赤,舌质鲜红少津,无苔,脉洪大。此系阳明高热不退,肺胃津气两伤,以致筋骨失养成痿。法宜泄热润燥,补气生津,以大剂白虎人参汤加味主之。(处方)知母60克 生石膏120克 生甘草15克 粳米30克 北沙参60克 竹茹30克 灯心草1克为引。二剂连服两剂,一剂热势衰,二剂高热退,渐能独自行走。遂停药,嘱其注意调养,旬日痊愈。(辨证)患者来诊时,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所谓“四大”俱备。脉洪大为阳明内热炽盛,热邪扰于内则作烦,热盛耗津则口大渴。加以患者面赤、舌红、口燥,皆为病邪在里,阳明热盛之象。或问:患者阳明证高热仅一二十日,何以突然致痿?因其阳旺邪盛,津液大伤,致使筋弛不收。同时,足阳明胃之津液亏耗,则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脾之大络络于肺,自不足以濡润手太阴肺,正如《素问?痿论篇》所谓:“肺热叶焦,发为痿蹙”。阳明经证热盛伤津,《伤寒论》提出以白虎加入参汤主之。本例重用石膏,清阳明独盛之热;佐知母之苦寒而凉润,既清炽盛之邪热,又复亏耗之真阴;用北沙参,取其养胃生津之功;加竹茹,增强除胃热止烦渴之效。再以灯芯草少许,引上部郁热下行。(按语)仲景之白虎汤及白虎加人参汤,因于寒凉清肃之中,寓有通宣之效,退热而无滞邪之弊,甘寒并用而不伤胃,其使用范围曾有较大之扩展。如《金匮?痉湿喝病脉证治》以白虎加人参汤主治太阳中喝。《资生篇》以人参白虎治气分有热。《保赤全书》用以解麻疹斑疹。《活人辨疑》之化斑汤,也即此方。《证治准绳》治温邪湿重,则以白虎加苍术。唐容川用白虎加味治白痢。张锡纯对白虎汤及石膏之应用,也大有开拓。近年来以白虎汤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偏燥者)和脑溢血等颇效。由此可见,古今对白虎汤之运用不断扩展。但以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痿证者则罕见。范老严格按照六经辨证,用此方治疗痿蹙之经验,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脉学讲义 PDF格式下载



把邢锡波的《脉学阐微》掰开细嚼,作者的苦心当然不容错过。


绝对好书!作者不仅有水平,更可贵的是勇于承认自己的曾经的错误!(见书后案例)这样的人值得尊敬!


几好,很有用。


这本书比较适合消遣时看一看


入门读之可,提高难为宜。


李时昌写序,脉学书太多,自己体会行,别人学习不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