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汉语史话

陈海东 中国国际广播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  

作者:

陈海东  

页数:

132  

字数:

64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汉语史话》是中国读本。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标志之一,至今仍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在悠久的历史中,汉语曾经历过诸多变化,呈现出差异巨大的现代形式。这些差异的背后,折射出民族自身和民族文化演变的历史轨迹。
《汉语史话》由陈海东所著。

作者简介

陈海东,上海市人,1953年出生,副教授。197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先后任教于吉林大学中文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系,教授过普通语言学、汉语等多门课程。1989年赴澳洲自费留学。1993年回国后任职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著有《通俗易懂的语言学》、《汉语史话》、《美国艺术家随笔》、《汉语情景会话》等著作及多篇学术论文,与人合编有《中国年谱辞典》、《百年郑和研究资料索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及《申报索引》等著作,并译有荷兰著名汉学家高罗佩所著《狄公案·黄金奇案》长篇小说一部。

书籍目录

导言 汉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
第一章 汉语的起源
 一 追根溯源
 二 河南安阳的发现
第二章 汉语语音的演变
 一 谐声字中有奥秘
 二 《诗经》的启示
 三 古无轻唇音——唇音的分化
 四 古无舌上音——舌音的分化
 五 谐声字里的特殊情况
 六 奇妙的反切
 七 《广韵》:了解中古语音的字典
 八 三十六字母——守温和尚的创造
 九 《中原音韵》:现代汉语语音的源头
 十 现代“j、q、x”的来历
 十一 李白的千古绝唱
 十二 粤方言里的遗迹
第三章 汉语词汇的演变
 一 “不”与“非”同出一源
 二 古代同类器物名称多
 三 表意的需要——音节的复杂化
 四 识其字却不解其意
 五 丝绸之路上的交流
 六 佛教徒对汉语词汇的贡献
 七 少数民族语言词汇的影响
 八 西学东渐:西方语言词汇的引进
第四章 汉语语法的演变
 一 “阿瞒”的传说
 二 “晨起洒扫,食了洗涤”与动态助词
 三 “之”和“者”的变迁
 四 古人说话量词少
 五 宾语前置说词序
 六 表达被动方式多
 七 汉语处置式的产生与发展
 八 越来越长的修饰语
第五章 汉语方言的发展
 一 “买璞”的笑话
 二 从苏秦挂六印说古代共同语
 三 北方大移民与古代方言的演化
 四 现代七大方言的差异
 五 方言大区划中的小区划
 六 汉语共同语对方言的影响

章节摘录

  “怜”,“怜”是各地通用的语词。从这段文字可以得知,当时各地的人在表达“爱”的意思时分别使用不同的词或音,而其中汝颍间和秦国的人所习惯说的“怜”是各地人都懂得的通语。可见上古时代虽有方言的分歧,但也有四方通用的共同语。苏秦是个苦读数载,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一定通晓雅言通语,所以他可以毫无困难地走南闯北,周游列国,游说诸侯。  我们知道,共同语都是以一定的方言作基础的,比如今天的普通话就是一种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的共同语。不过,上古时代汉语的共同语并不是今天的普通话。据考证,当时的共同语是以秦晋方言为基础方言的,这也就是说,当时的共同语大体上说就是当时的秦晋方言。历史上,秦晋地区曾长期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地区,中国第一个夏王朝就位于晋国范围,后来的周王朝则出自紧邻晋国的秦国地区,原先也是夏部族的一支,它的影响更是绵延持续了约六百年的时间。到了秦汉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都处于秦晋方言地区。所以秦晋方言在当时占有重要的地位,经常被作为四方通语使用。这一点也可从《方言》的举例中看出,例如《方言》:“颔、颐,颌也。南楚谓之颔。秦晋谓之颐。颐,其通语也。”秦晋方言所说的“颐”是通用于南楚和秦晋地区的通语。又例如《方言》:“蝉,楚谓之蜩,宋卫之间谓之螗蜩,陈郑之间谓之螂蜩,秦晋之间谓之蝉,海岱之间谓之崎。”通用的名称“蝉”是与秦晋方言区的人们习惯说的名称一致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汉语史话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