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达·芬奇密码》的真实与虚构

巴特·D.埃尔曼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作者:

巴特·D.埃尔曼  

页数:

19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达·芬奇密码》以其令人惊愕的流行程度,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名单榜首一年有余,印数达数百万之巨。这部悬疑小说节奏明快,其不同寻常之处在于,作者甫一开篇便声称:该书中的历史描述全都确有其事。是否果真如此?  正如历史学家巴特·D.埃尔曼在这本信息广博、别出心裁的书中所指出的那样,《达·芬奇密码》涉及的历史知识中充斥着舛误。古代教会是否参与掩盖事实的勾当,让耶稣由凡人化为神圣?君士坦丁大帝是否确定了《新约》文本,从大约80种待选的福音书中只挑选出强调耶酥神性的4种?耶稣基督与抹大拉的玛利亚结过婚吗?教会压制了那些讲述他们秘密婚姻的福音书吗?巴特·埃尔曼彻底拆穿了所有这些说法的论误之处。但本书并非仅仅罗列出丹·布朗对历史的误读,在整部书中,埃尔曼提供了大量有关早期基督教的背景信息,饶有趣味,且全都具有历史准确性。例如,他描述了《死海古卷》的发现(与《达·芬奇密码》的说法相反,《死海古卷》中并无基督教方面的内容),言简意赅地概述了研究早期基督教的学者是怎样确定最具可靠性的文献资料,并探讨了最近半个世纪发现的其他福音书。  埃尔曼区分了真实与虚构,区分了历史真相与文学幻想。若《达·芬奇密码》的读者想了解基督教起源与耶酥生活的真相,那么,他们将发现本书是一部令人爱释手的佳作。  《达·芬奇密码》中存在多少事实成分?从某种角度说,这个问题是由《达·芬奇密码》自己提出来的,因为它开章明义,列出一系列号称“事实”的内容(第1页,在序言之前),其中包括“本书中所有关于艺术品、建筑、文献和秘密仪式的描述都确有其事”的断言。  是否果真如此?我不会讨论书中对绘画、建筑或仪式的描述是否真实,我要探讨的是事实。我们将看到,尽管丹·布朗努力表现事实(并暗示他表现的事实确有其事),但他实际上却在玩弄事实,因此,书中许多所谓的事实其实属于他的小说虚构。我讨论的目的,便是为任何有兴趣了解基督教历史起源的人们,尤其是有兴趣了解耶稣生活和《新约》文献构成的人们,分清真实与虚构,分清历史真相与异想天开。

作者简介

作者:(美)巴特·D.埃尔曼巴特·D.埃尔曼 (Bart D.Ehrman)在查珀尔希尔(Chapel Hill)的北卡罗莱纳大学担任宗教研究系系主任。他是研究早期基督教和耶稣生活的权威,曾出现在艺术与娱乐台(A&E)、历史频道(The History Channe1)和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以及其他电视和广播节目中。他曾为“教学公司”(Teaching Company)录制过若干广受欢迎的课程系列,著有《耶稣:天启的末日先知》(Jesus:Apocalyptic Prophet of the New Millennium,牛律大学出版社,1999年)、《失传的基督教派》(Lost Christianities:The Battles for Scriptureand the Faiths We Never Knew,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和《失落的经文》(Lost Scriptures:Books That DidNot Make It into the New Testament,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等作品。

书籍目录

导言/l 《达·芬奇密码》的情节概要/6 怎样进行严肃的历史研究/9 第一部君士坦丁大帝、《新约》和其他福音书第一章 君士坦丁在早期基督教中的地位/4 君士坦丁的基督教/5 尼西亚会议/13 提彬对君士坦丁的看法/23第二章 《死海古卷》与纳格·哈马迪藏书的发现/24 《死海古卷》/25 纳格·哈马迪藏书/33 结论/41第三章 其他福音书/43 《多马的耶稣婴童福音》/45 《彼得福音》/48 科普特文的《彼得启示录》/5l 科普特文的《多马福音》/55 结论/65第四章 君士坦丁与《新约》正典的形成/66 正典形成过程的开始/68 编纂图书集的动机/7l 塞拉皮昂与《彼得福音》/73 爱任纽和“四福音”《圣经》/75 早期基督教正典名单/77 收录标准/79 尤西比乌与4世纪初的正典/80 君士坦丁下令制作50本基督教《圣经》/8l 结论:正典的完成/83 第二部分耶稣和抹大拉的玛利亚第五章 有关耶稣的历史文献/88 我们需要的资料来源/91 非正典文献/94 异教文献资料/94 犹太文献/96 基督教文献/97 正典文献/99 《新约》中的福音书/100第六章 从文献中探寻耶稣的历史真面目/109 重建耶稣生活历史真相的方法/112 作为启示论先知的耶稣/116 耶稣的启示论教义/120 结论/127第七章 耶稣、抹大拉的玛利亚和婚姻/129 耶稣信徒中的男性/132 耶稣信徒中的女性/134 耶稣结婚了吗?/138 耶稣与抹大拉的玛利亚/144 结论/147第八章 早期基督教中的女性/149 早期基督教中的女性/150 早期基督教中的女性特质/164 对女性的仪式崇拜/166 结论/167后记/169注解/175索引/182

章节摘录

书摘君士坦丁的皈依 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很不幸,关于这件事情,我们还没有可靠的文字记载,只有君士坦丁的宗教传记作者尤西比乌(Eusebius)所作的那种记录。尤西比乌是公元4世纪的基督教作家,他有时候被称为“教会历史之父”,因为他是第一个详尽记录基督教历史的基督徒,从耶稣时代一直写到他那个时代,即君士坦丁时代。除了那本长达十卷的《教会历史》,尤西比乌还撰写了一本君士坦丁的传记。可以想像,这本传记带有尤西比乌个人对基督教的观点。尽管如此,尤西比乌仍然宣称,在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若干年之后,他听到君士坦丁亲口讲述了那次著名的皈依。 不管怎样,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时的历史背景平淡无奇。就在戴克里先于公元305年自愿逊位之后,君士坦丁取代他的位置,成为罗马皇帝。不过,就在罗马城,马克西米安却宣布自己有权获得皇位,直到君士坦丁在战场上将他击败。然而,马克西米安的儿子马克森狄(Maxentius)随后控制了罗马城。君士坦丁想成为帝国唯一的统治者,那就意味着消灭马克森狄和他的军队。君士坦丁向罗马城进军,在台伯河上的米里维安桥发生了激战。君士坦丁后来讲述了那次战役之前发生在他身上的超自然征兆,那个征兆最终使他接受基督教为唯一真正的宗教。根据君士坦丁的叙述,他知道自己只有在神力的帮助下,才能在即将到来的战役中获胜;但是,在决定祈求哪个神灵在战斗中帮助他的时候,他却茫然不知所从。这时,他在光天化日之下产生了幻觉。他看到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十字形的支架,上面写着“凭此征服”。 这个幻觉意味着什么,君士坦丁迷惑不解。那天晚上,他梦见基督手持同样的标志来到他身边,让他以此对抗敌人。第二天,君士坦丁召来工匠,描述了那个标志的样子,他们根据描述,用黄金和宝石制作了一个奢华的架子,呈十字形状,顶端刻着两个希腊字母——“X”和“P”,代表基督名字的头两个字母。根据尤西比乌的记载,君士坦丁召集了几个能够解释十字架含义的宗教顾问,他们告诉他,如果他能够献身于对基督上帝的崇拜,他在所有事情上都会受到保护。 君士坦丁举着这样的标志,在米里维安桥上与马克森狄展开激战,赢得彻底胜利,确立了自己作为西部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另一位将军李奇尼乌斯(Licinius)是罗马帝国东部的皇帝)]。 雷·提彬指出,从那一时刻起,君士坦丁就不是虔诚可靠的基督徒,他并没有完全消除自身的异教徒特征。关于这一点,提彬是正确的。首先,学者们已经注意到,甚至在君士坦丁“皈依”之后,他似乎也仍在继续崇拜太阳神。例如,他在位期间铸造的钱币上,继续铸着“无敌的太阳神”画像,这样持续了长达9年的时间。也许君士坦丁将自己以前的宗教与对基督上帝的新信仰混合在一起。他决定把“太阳日”(星期六)作为礼拜基督教上帝的日子,并在冬至日庆祝基督的诞生。这很可能并非巧合。但不管怎样,与提彬的观点相反,从公元312年的那个转折点起,君士坦丁肯定在某种意义上开始把自己视为基督徒了。 第二年,君士坦丁与控制罗马帝国东部的同僚李奇尼乌斯协商,在全帝国范围内停止针对基督徒的迫害。在这场运动中颁布了一道法令,历史上称为《米兰法令》(Edict of Milan),它为帝国内所有人提供了宗教自由,不管他们是基督徒、异教徒还是犹太人,都可用适合各自神灵的方式崇拜他们选择的任何神灵。正是在这个时候——而不是12年之后在尼西亚召开的会议上——君士坦丁结束了异教徒对基督徒的迫害。 从颁布《米兰法令》那一刻起,君士坦丁就把自己视为基督徒了,别人也这样看待他。不过,正如我曾经指出的那样,在此后大约10年的时间里,他看起来的确仍然崇拜以前的异教神灵。但是,到了公元4世纪20年代初,君士坦丁终于坚定地投身于基督教信仰中了。雷·提彬说君士坦丁直到临终前(公元337年)才正式受洗,这一点是正确的。但这一行为并非如提彬暗示的那样违背了君土坦丁的意愿。事实上,基督徒等到临死前接受施洗,这在当时并不罕见。不过,君士坦丁在受洗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就广泛宣传他的基督教信仰了;此外,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还对基督教教堂及其神职人员慷慨布施。P9-11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一位历史学家揭示了关于耶稣,抹大拉的玛利亚和君士坦丁的真相。 来自畅销书作家巴特·D·埃尔曼,《失传的基督教派》与《失落的经文》的作者揭示近年出版业中一部惊人之作背后的真相,见解深刻,饶有趣味。 《达·芬奇密码》中存在多少事实成分?从某种角度说,这个问题是由《达·芬奇密码》自己提出来的,因为它开章明义,列出一系列号称“事实”的内容,其中包括“本书中所有关于艺术品、建筑、文献和秘密仪式的描述都确有其事”的断言。 是否果真如此?我不会讨论书中对绘画、建筑或仪式的描述是否真实,我要探讨的是事实。我们将看到,尽管丹·布朗努力表现事实,但他实际上却在玩弄事实,因此,书中许多所谓的事实其实属于他的小说虚构。我讨论的目的,便是为任何有兴趣了解基督教历史起源的人们,尤其是有兴趣了解耶稣生活和《新约》文献构成的人们,分清真实与虚构,分清历史真相与异想天开。 ——摘自本书导言


编辑推荐

《达·芬奇密码》以其令人惊愕的流行程度,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名单榜首一年有余,印数达数百万之巨。这部悬疑小说节奏明快,其不同寻常之处在于,作者甫一开篇便声称:该书中的历史描述全都确有其事。是否果真如此?本书来自畅销书作家巴特·D.埃尔曼,《失传的基督教派》与《失落的经文》的作者,就来揭开这部惊人之作背后的真相,分清真实与虚构,分清历史真相与异想天开,见解深刻,饶有趣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达·芬奇密码》的真实与虚构 PDF格式下载



希望能多一点考据,才更有说服力。


嗯,还不错,对于达芬奇密码里的一些错误的说法予以纠正也增长了一些对于圣经,福音书,还有耶稣的认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