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寻觅中华

余秋雨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9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作者:

余秋雨  

页数:

339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的一个学生,向我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有一天,他从家里的一个旧箱子里翻出来几张老照片。照片拍的是同一个人,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服饰打扮在今天看来也显得大胆而前卫。他连忙拉过父亲询问,父亲说:“这是你的祖母。”这让我的学生大吃一惊。看父亲和母亲,平时是那么谨慎、朴素、节俭,只要走出家门几步就立即融人灰暗的人流中再也无法找到,居然,他们的前辈是那样一副模样!我的学生愣了片刻便相信了,因为照片上美女的眉眼神色,与父亲非常相似。于是,一场艰难的问答开始了。凡是父亲最含糊其辞的地方,恰恰是我学生最大的兴趣点。

内容概要

《寻觅中华》精选中华文明史和文化史上的代表性人物和经典故事,将中华文化的源源流长娓娓道来,试图从中引出一条清晰完整的中华文化发展之路,从而厘清中华文化的精髓及其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的硕果的原因所在。作者从中华文化的源头黄帝开始,按照历史的前进脉络,逐一讲述了中华文化史上的璀璨明星,从老子、孔子、墨子到屈原、司马迁,从曹操父子、魏晋七贤到陶渊明、李白、杜甫,从王安石、司马光、朱熹到耶律楚材、曹雪芹。叙事宏大、条理清晰、语言精辟、发人深省。此外,每个篇章后皆附有高级语文教师、诗人和知名文化人等三种不同风格的精当评点文字,故称之为“点评本”。 这部系统地表述了作者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苦苦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共19篇,除一篇之外,都没有在以前出版的书里出现过。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中国著名艺术理论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闻名的中国美学家,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多次担任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委,影响巨大。

书籍目录

总序猜测黄帝天灾神话问卜殷墟古道西风黑色的光亮稷下诗人是什么历史的母本丛林边的那一家千古绝响重山间的田园从何处走向大唐西天梵音长安的闪电唐诗几男子乱麻背后的蕴藏哪里来的陌生人总是那么郁闷到寒舍坐一会儿

章节摘录

猜测黄帝一那天夜里,风雨实在太大,大到惊心动魄。是台风吗?好像时间还早了一点。但在半山小屋遇到那么大的风雨,又是在夜间,心理感觉比什么级别的台风都要恐怖。我知道这山上没有人住。白天偶尔有一些山民上来,但说是山民,却都住在山脚下。因此,在这狂风暴雨的涡旋中,我彻底孤单。蔓延无际的林木这时候全都变成了黑海怒涛,它们不再是自己,而是天地间所有暴力的体现者和响应者,都在尽着性子奔涌咆哮,翻卷肆虐。没有灯火的哆嗦,没有野禽的呻吟,没有缓释的迹象,没有黎明的印痕。一切都没有了,甚至怀疑,朗朗丽日下的风轻云淡,也许只是一个奢侈的梦影?这个时候最容易想起的,是千万年前的先民。他们在草泽荒滩上艰难迈步的时候,感受最深的也一定是狂风暴雨的深夜。因为,这是生存的悬崖,也是毁灭的断壁,不能不全神贯注,怵目惊心。对于平日的寻常气象、山水风景,他们也有可能淡淡地嘹上两眼,却还分不出太多的心情。此刻我又顺着这个思路想开去了。一下子跳过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来到了史前。狂风暴雨删去了历史,让我回到了只有自然力与人对峙的洪荒时代。很多画面交叠闪现,我似乎在画面里,又似乎不在。有几个人有点脸熟,仔细一看又不对……——这时,我已经渐渐睡着了。等我醒来时听到了鸟声,我知道,风雨已经过去,窗外山光明媚。我躺在床上盘算着,昨天已经没吃的了,今天必须下山,买一点干粮。我经过多次试用,选中了山下小店卖的一种“压缩饼干”作为惯常干粮。这种东西一片片很厚,吃的时候要同时喝很多水,非常耐饥,也非常便宜。其实这是一种战备物资,贮存时间长了,本应销毁,但这时“文革”尚在进行,民生凋敝,衣食匮乏,也就拿出来供应民间。民间对这种东西并无好感,因为口味干枯,难于下咽。然而,这对我这个几天才下一次山的困顿书生而言,却是一种不必烹煮又不馊不烂的果腹之食。既然不馊不烂,为什么不多买一点存着,何苦定期下山一次次购买呢?只要真正熬过苦日子的朋友就能理解其间的原因。口袋里极少的一点钱,随时要准备应付生病之类的突发事件,怎么能一下子用完?因此,小钱多存一天,就多一天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的代价就是饥饿感。两感抗衡,终于顶不住了,就下山。每当我又一次出现在小店门前,瘦瘦的年老店主人连问也不问就会立即转身去取货。他对我的表隋十分冷淡,似乎一直在怀疑我是不是一个逃犯。按照当时的说法,叫做“逃避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敌人”。但他显然没有举报,按照他的年龄,他自己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历史问题”。何况这是蒋介石的家乡,远远近近的亲族关系一排列,很少有哪家与那批已经去了台湾的国民党人员完全无关。既然每一家都有问题,彼此间的是非口舌、警惕防范,自然也就会少一点。这,大概也是我的老师盛钟健先生想方设法让我潜藏到奉化半山的原因之一吧。我说过,我在山上不小心碰上了蒋介石的一个隐秘藏书楼。原来叫“中正图书馆”,一九四九年之后当然废弃了,却没有毁坏,摘下了牌子,关闭了门窗,由一位年迈的老大爷看守着。老大爷在与我进行过一次有关古籍版本的谈话后,如遇知音,允许我可以任意阅读藏书楼里所有的书。我认真浏览了一遍,已经把阅读重点放在《四部备要》、《万有文库》和《东方杂志》上。由于一夜的风雨,今天的山路上全是落叶断枝。空气特别清新,山泉格外充沛。我上山后放好买来的干粮,又提着一个小小的铁皮桶到溪边打了一桶山泉水回来,便静静地坐着,等待老大爷上山,打开藏书楼的大门。二后来回忆三十年前这一段潜迹半山的岁月,心里觉得非常奇怪。我上山,正好蒋介石刚刚在台湾去世;我下山,是因为听到了毛泽东在北京去世的消息。中国二十世纪两位强硬对手的生命较量终于走到了最后,一个时代即将结束。而恰恰在这个时刻,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我带进了其中一位的家乡藏书楼,长久关闭的老门为我悄然打开,里边是一屋子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平心而论,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毛泽东比蒋介石熟悉得多。在报纸上看到照片,他接见外宾的书房里堆满了中国古籍,而且似乎只是中国古籍。他已经感受到生命终点的临近,正急忙从两千多年前的诸子百家中选取两家,一褒一贬,作为精神文化遗嘱。他的褒贬,我不同意,但是作为一个看上去什么也不在乎的现代革命者,到最后还那么在乎两千多年前的精神价值系统,却让我吃惊。蒋介石在这个问题上比较简单,他只把儒家传统当作需要守护的文化,又特别钦慕王阳明。看管藏书楼的老大爷告诉我,蒋介石曾嘱咐他的儿子蒋经国要经常到这里来读书。蒋经国忙,匆匆来过两次,没时间钻研。军事政治的恩怨是非姑且不予评说,但世界上确实找不到另外一个民族,一代代统治者都那么在乎历史渊源,那么在乎血缘根脉,那么在乎华夏文明。与世界上其他古老帝国总是互相远征、互毁文明的情形不同,历代中国人内战再激烈,也只是为了争夺对华夏文明的正统继承权,因此无论胜败都不会自毁文明。即便是周边地区的游牧群落入主中原,也迟早会成为华夏文明中的一员。这么一想,我潜迹半山的生活立即变得纯净。当时山下的形势还十分险恶,我全家的灾难仍然没有解除。但我的心态变了,好像层层叠叠的山坡山树山岚一齐拽着我蹬开了山下的浑浊喧嚣,使我飘然升腾。一些看似空泛不实的大课题浮现在眼前,而且越来越让我感受到它们的重要性。例如:什么是华夏文明?什么是炎黄子孙?答案在五千年之前。但奇怪的是,在此后的五千年间,这些问题仍然被一代代地反复提出,而且似乎很难找到答案。一切军事政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化。只不过军事政治行动总是极其繁忙又惊心动魄,构成了一个很难离得开的过程。很多人在过程中迷失了,直到最后仍拔身不出,还深深地拖累了大地。只留下一些依稀的人文余痕,却也早已支离破碎。你看眼前,一个老军人的遗产居然是一屋古籍,他的对手也是同样。这样的情景这样的时刻让我强烈感受了,我只有震惊没有感叹,胸中却纤尘全无,火气顿消。因此,面对这些诸如“华夏文明”、“炎黄子孙”这样的大课题,也只剩下了学术理性,而不再羼杂世俗激情。我当时想,什么时候世道靖和,我会下山,去瞻仰一些历史遗址。因为正是那些地方,决定了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此刻在山上,只能边读古籍边遥想,让心灵开始跌跌绊绊地旅行。有时也会分神,例如下山时看到街边阅报栏上张贴的报纸,发现山下的“文革”好像又掀起了什么运动高潮,又印出了蛮横的标语口号和批判文章。我会痛苦地闭上眼睛,想念还在被关押的父亲和已经含冤而死的叔叔。回到山上后好几天,仍然回不过神来。这时就会有一场狂风暴雨在夜间袭来,把这一切狠狠地洗刷一遍,让我再回到古代。我在早晨会轻轻地自语:黄帝,对,还是从五千年的黄帝开始,哪怕是猜测。三猜测黄帝,就是猜测我们遥远的自己。其实,很早就有人在猜测了。从藏书楼书架上取下写于两千一百多年前的《淮南子》,其中有一段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可见早在《淮南子》之前,人们不管说什么事都喜欢扯上炎帝、黄帝了,好像不这么扯就没有办法使那些事重要起来。这么扯来扯去,炎帝和黄帝的故事就编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当然也越来越不可信。结果,到了司马迁写《史记》的时代,便出现了“愈古则材料愈多”的怪现象。大家先是为了需要而猜测,很快把猜测当作了传说,渐渐又把传说当作了史实,越积越多。其中很多内容,听起来奇奇怪怪、荒诞不经,因此司马迁说:“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这种情形直到今天我们还很容易体会。看看身边,越是模糊的事情总是“故事”越多,越是过去的事情总是“细节”越全,越是虚假的事情总是“证据”越硬,情形可能有点类似。司马迁根据自己的鉴别标准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比较严格的筛选,显示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职守。但是,他的《史记》还是从黄帝开始的。他确认,不管怎么说,黄帝是中国历史的起点。这事过了整整两千年之后,被怀疑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批近代历史学家,根据欧洲的实证主义史学观,认为中国历史应该从传说中彻底解脱出来。他们把可信的历史上限,划到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他们认为在这之前的历史是后人伪造的,甚至断言司马迁也参加了伪造。因此,他们得出结论:“东周以上无史”。按照这种主张,中国历史的起点是公元前九世纪,离现在不到三千年。而黄帝的时代,虽然还无法作准确的年代推定,但估摸着也总有四五千年了吧。这一来,中国的历史被这股疑古思潮缩短了一小半。疑古思潮体现了近代科学思维,显然具有不小的进步意义。至少,可以嘲弄一下中国民间历来喜欢把故事当作历史的浅薄顽癖。但是,这毕竟是近代科学思维的初级形态,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无法处置那些属于“集体无意识”的文化人类学课题,无法解读神话传说中所沉淀的群体密码,无法阐释混沌时代所蕴藏的神秘真实。这个问题,我在以后还会专门说一说。其实十九世纪的西方考古学已经开始证明,很多远古传说极有可能掩埋着让人们大吃一惊的史实。例如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HeinrichSchliemann)从1870年开始对于特洛伊遗址的挖掘,一八七四年对于迈锡尼遗址的挖掘,以及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ArthurEvans)1900年对于米诺索斯王宫遗址的挖掘,都证明了荷马史诗和其他远古传说并非虚构。就在伊文斯在希腊克里特岛上发掘米诺索斯王宫的同时,中国发现了甲骨文,有力地证明商代存在的真实性。那就把疑古的学者们所定的中国历史的上限公元前九世纪,一下子推前到了公元前十四世纪。有些疑古学者步步为营,说“那么,公元前十四世纪之前是伪造的”。其实,甲骨文中的不少材料还可以从商代推到夏代。半山藏书楼的古代典籍和现代书刊被我反复地翻来翻去,我又发现了另外一个秘密。那就是,在疑古思潮产生的更早一点时间,学术文化界还出现过“华夏文明外来说”。先是一些西方学者根据他们对人类文明渊源的强烈好奇,依据某些相似的细节,大胆地拉线搭桥,判断华夏文明来自于埃及、印度、土耳其、东南亚、巴比伦。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巴比伦,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所在地。那地方,确实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很多古代文明都从那里找到了渊源,有的学者已经断言那是“人类文明唯一的起点”。那么,华夏文明为什么不是呢?连中国一些很著名的学者,也被这种思潮裹卷,而且又从中国古籍中提供一些“证据”。例如蒋观云、刘师培、黄节、丁谦等等都是。当时的一份《国粹学报》,就发表过好几篇这样的文章。让我惊讶的是,大学问家章太炎也在他的《序种姓篇》中赞成了外来说。设想都非常开放,理由都有点勉强,往往是从一些古代中外名词在读音上的某些相近,来作出大胆的推断。例如章太炎认为中国的“葛天”,很可能是“加尔特亚”的转音;黄节认为中国的“盘古”,很可能是“巴克”的转音;刘师培认为中国的“泰帝”,很可能是“迦克底”的转音。在这件事情上做得比较过分的是丁谦,他断言华夏文明早期创造的一切,巴比伦文明都已经有了,包括天文、历法、数学、井田制、服饰、器用都来自那里。连文字也是,因为据说八卦图像与巴比伦的楔形文字有点相似。有的学者甚至凭着想象把巴比伦文明传人华夏大地的路线图都画出来了。更有趣的是,不同的幻想之间还发生争论,就像两个睡在同一个屋子里的人用梦话争吵了起来。例如丁谦认为,把巴比伦文明传人中国的带头人是盘古,而章鸿钊则认为是黄帝。理由之一是,庄子说过黄帝登昆仑之上,而昆仑山正好是巴比伦文明传人中国的必经中介。不应该责怪这些学者“数典忘祖”。他们突然受到世界宏观思维的激励,试图突破千年传统观念探索华夏文明的异域源头,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华夏文明的热爱。他们中有的人,还是杰出的爱国人士。但是毫无疑问,他们的论述暴露了中国传统学术方法的典型弊病,那就是严重缺乏实证材料,却又好作断语。即便有一点“实证”,也是从文本到文本的跳跃式比照,颇多牵强附会。若要排除这种牵强附会,必须有一种“证伪”机制,即按照几个基本程序证明伪之为伪,然后方知真之为真。这些断言华夏文明来自巴比伦的学者,在自己的思维中从来就缺少这种逆向的证伪习惯,因此听到风就是雨了,而且是倾盆大雨。但是,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实物证据,不断地证明着这片土地上文明发生的独立根脉。我还朦胧记得,好像是地质学家翁文灏吧,发表文章阐述远古大洪水所沉积的黄土与大量旧石器时代文物的关系,证明黄河流域也有过旧石器时代,与西方的旧石器时代平行共存。他的文章我也是在半山藏书楼看到的,但那篇文章的标题,现在记不起来了。有过了疑古、外来这两大思潮,又有了不少考古成果,我们就可以重新检视史料记载,对黄帝时代作出比较平稳的猜测了。看管半山藏书楼的老大爷已经连续问了我三次:“这么艰深的古书,这么枯燥的杂志,你那么年轻,怎么有耐心几个月、几个月地看下去?”……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可以用余秋雨的一句话来形容他的写作:“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这是一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史,我锻铸了它,它也锻铸了我。”可以说,《寻觅中华》是历史的“壳”与作者感悟的结合体,形象言之,即“人文景点+历史文化+感伤情怀+"睿智思辨"”的结合体。正是这样的“结合体”,使得中学生和理工科大学生成为余氏作品的最大数量的拥趸。他们均以极大的阅读热情和如潮的好评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动和欣喜,“洛阳纸贵”的故事迅速以现代版形式演绎出来。 ——《工人日报》 譬如评论伟大诗人屈原:“他让很多中国人把人生的疆场搬移到内心,渐渐领悟那里才有真正的诗和文学。” 这是我从余秋雨先生新著《寻觅中华》中摘得的句子。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所讨论的是多半为人们熟悉,或者自以为熟悉的历史片段,但是,他总能给出许许多多“熟悉”之外的东西,让人感叹原来自己所谓的“熟悉”,不过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一点表象知识。 ——《文汇读书周报》 从《文化苦旅》到《寻觅中华》在我看来是一个质飞跃。《文化苦旅》的思想毕竟很零碎,包括他后面的诸多散文书集,而《寻觅中华》则是一个整体或体系。他说《寻觅中华》写了二十多年,我想这便是他二十多年来行走思考的结晶,他用一种很通俗很直白的方式向我们清晰的阐明了他心中的中国历史与文化。 ——天涯社区


编辑推荐

《寻觅中华》编辑推荐:感受汉语魅力,涵养人文情怀。图书特点:一、余秋雨:中国当代最畅销最长销的经典作家。在大陆公布的近十年来全国最畅销书籍前十名中,余秋雨一人独占了四本。他所写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开启一代文风,长期位踞全球华文书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目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二、最新改写,最全收藏:眼下这本《寻觅中华》,系统地表述了余秋雨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这是一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史,余秋雨锻铸了它,它也锻铸了余秋雨。书里边的文章,除了一篇之外,都没有在以前出版的书里出现过。从此,他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中国文学史上敢于颠覆性地改写自己作品的作家前有金庸后有余秋雨。三、精彩点评:全书每个篇章后皆附有高级语文教师、诗人和知名文化人等三种不同风格的精彩评点,点评文字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对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进行评析,或辣或庄或谐,灼见多多,新意比比,引领读者获取多重阅读体验。 四、竞争优势:设计典雅堂皇、装帧精美,采用硬精装加护封和塑封;低定价、高品位(与作家社的版本相比较);原著与点评互为彰显,信息丰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寻觅中华 PDF格式下载



《寻觅中华》精选中华文明史和文化史上的代表性人物和经典故事,将中华文化的源源流长娓娓道来,试图从中引出一条清晰完整的中华文化发展之路,从而厘清中华文化的精髓及其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的硕果的原因所在。作者从中华文化的源头黄帝开始,按照历史的前进脉络,逐一讲述了中华文化史上的璀璨明星,从老子、孔子、墨子到屈原、司马迁,从曹操父子、魏晋七贤到陶渊明、李白、杜甫,从王安石、司马光、朱熹到耶律楚材、曹雪芹。叙事宏大、条理清晰、语言精辟、发人深省。此外,每个篇章后皆附有高级语文教师、诗人和知名文化人等三种不同风格的精当评点文字,故称之为“点评本”。这部系统地表述了作者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苦苦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共19篇,除一篇之外,都没有在以前出版的书里出现过。


读秋雨散文,沐文化春风
余秋雨先生乃当今散文大家,凭着《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著作蜚声海内外。鄙人才疏学浅,第一次见到“余秋雨”这三个字时,已经到了2003年,那是在看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当时余秋雨先生担任文化评委。他渊博的知识,儒雅的学者风范,严谨的解答态度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看青歌赛也变成了等着盼着去看那文化考核而失去了最初欣赏动听音乐的目的。
后来在书店见到了余先生的书,当即买了下来,回去便利用课后时间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早已看惯了简单罗列华丽辞藻的风景散文,看惯了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哲理散文的我,当读到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后,着实惊讶而又兴奋了一场。它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幅充满历史沉重感的画面,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历史镜头,一个个令人感慨万千回味无穷的历史故事。在他那行云流水的文章中,处处闪耀着文化的光芒,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寄托着对中国文化走向的深思。他的这种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的文化散文透露出了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豁达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高度与感悟,一种澎湃的激情,一种充满理性的智慧与思考,一种让人陶醉爱不释手的魔力。
莫高窟、阳关、柳侯祠、白莲洞寄托着他遥远的凭吊与怀念;都江堰、三峡、洞庭湖、庐山珍藏着他对人文山水的钟情与深思;白发苏州、江南小镇蕴含着他深刻的思考与理性的睿智;《寂寞天柱山》、《风雨天一阁》承载着他对中国文化的探究与喟叹。没有风景的废墟令人思考人生的走向,贞节牌坊让人思绪万千,安静的墓地使人久久震撼,贵池傩事警人反思。清王朝的背影,流放者的土地让我们走进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十万进士》、《苏东坡突围》、《遥远的绝响》,一幕幕历史被用文化的眼光注视,用优美的语言阐释。《历史的暗角》让我们知道了历史的背后也有污垢的存在。正如《文化苦旅》自序中所说“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与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美丽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走出象牙之塔,寻游古人足迹,流连人文山水间,从历史文化极为丰富的山山水水间追寻古代文化的脚步,发掘古代文化的沉淀,探究文化的价值内核,思考中华文明的兴衰更替,考察未来文化的走向。正是这种追寻让我逐渐理清了中国文化的脉搏,正是这种发掘让我明白了文化积累的沉重,正是这种探究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文化的指导作用,这种思考让我跟随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苦苦前进,这种考察让我踏上了正确的道路迈开沉重而又轻盈的步伐前进。
余秋雨的散文篇篇透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句句透露着作者对中国文化历史命运的探究精神。《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这两部著作共48篇文化散文,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激荡万千的思绪,或歌颂或批判,或赞美或追怀,理性的概括,感性的渲染,历史的呻吟与自我的体会纷至而来,荡气回肠,构成宏大的场面,磅礴的大气。读他的散文的确是对我文化上的洗礼,文化上的锻造,文化上的构建。他的散文如春风拂面,让我上了一次又一次文化的课堂,让我有了更深的文化积淀,有了更高的文化品位。
读秋雨散文,不仅仅让我感受到了文化春风的抚慰,也让我明白了不少人生的哲理,更加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由文化分析人格,由历史透视今天,用历史指导人生也是余秋雨散文的重要主题,漫步在秋雨散文的伊甸园中,品味人生,思考人生走向,构建健全人格,走和谐人生也是一种巨大的心灵收获。“人生的过程,在多数情况下远远重于人生的目的”,“行动重于归宿,归宿只是为了明天的行动。”是的,人生的目的并不仅是为了终点落日的辉煌,还需要清晨的温煦和中午的烈日,奋斗过程的道路需要我们坚实的脚印。余秋雨先生还在文章中让我明白了发现人生的道理。“发现人生,就是发现共同点,发现沟通的可能。”人生的奋斗过程需要太多的支点与交点,它需要我们一一去发现,去寻找。缺乏人生的观察,我便会走向歧路。此外我还明白了自我人生的平凡普通性。“大家都很普通,就不要鄙视世俗年月,庸常岁序。不孤注一掷,不赌咒发誓 ,不祈求契机,不想入非非”,平凡的世界里需要我用平凡的心,平凡而负责地一天天走下去,而我也知道,伟大往往便会从这平凡之中迸发而生。平凡的生活中我们不应沉湎于各色斗争之中,我们无需太功利,太急于求成。我们需要“在乎春天中的细雨,细雨中的雷鸣,雷鸣后的暑气,暑气后的凉风”用自然的力量推动人生前进的脚步,让学位、职称、资产、官阶、升迁都只成为点缀生命之花的绿叶。哎呀,当我现在记下这一切,我感受我又在重读余秋雨,重温当初对余秋雨散文的感悟,重新定格我的人生观。的确,


余秋雨,当代中国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作家,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1968年,他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等,文化通史《问学余秋雨》,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学术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等。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987年授予)、“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现在还担任99读书俱乐部的荣誉董事长。其中,《信客》被选入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科书。《都江堰》被选入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科书。2010年,余秋雨出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他的名字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1968年,我出生在古称“不毛之地”的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农民之子,家贫。少年时代,家中无钱购书来读,看书需向村里的农户借阅,而可看的好书少得可怜,反而养成了想看书、爱读书的好习惯。在物价上涨的时代,书价也跟着涨了,每月的固定工资,扣除家里的日常开支,所剩无几,基本花在了购书上。可好书太多,需购买的书也多,苦于钱袋子空空,只能在逛书店时,佯装选书,实则是看书,心中却有做贼的感觉,更要命的是,还得承受书店营业员注视您的白眼。去年,听同事介绍:在当当网上购书,书是正版,且书价的折扣也多。我就多了一项购书的选择。拜读了《寻觅中华》一书,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感谢余秋雨先生!感谢秋雨先生。从文化视角和文明传承的角度,带我们走进了中华文明的5000年历史,字里行间折射的文明传承的历史,远比受朝廷掌控的历史耐看、耐读、有味。感谢秋雨先生。以独特的视角、详实的例证、冷静的分析,引导我们回到了中华文明史中无数精心动魄的场面,如身临其境,妙不可言。感谢秋雨先生。以精炼的词藻、优美的语句、直抒其事的篇章,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文明传承中的诗意美境。感谢秋雨先生。以艰辛的实地考察,博学的知识建构和对中外古代文明传承的深思,让我们感受了一丝“文化苦旅”的真意。……好书之好,在于文笔之文,这是大师手笔!我真城地向广大朋友们推荐:《寻觅中华》是本好书。而且,炎黄子孙都应该认真一读的一本好书。借此一角,一并感谢当当网为读书朋友们提供的质优价廉的网络购书平台和优质的服务。


少年时代读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行者无疆》,一直很喜欢他的写作方式,感性与理性并存,有哲人的哲思也有文人的柔情。八年以后读《寻觅中华》余氏风格依旧,对中华文化的脉络做了简易的梳理,带领我们回顾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各个重要的时期,鼎盛时期也好灾难时期也罢值得庆幸的是直到今天文明前进的步伐并未停止,真是“天佑中华”。我想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沿着这条伸展了几千年的文化脉络找找自己的根,应该明白文明传承到今天的厚重与不易同时也就有了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将她继续传承下去的勇气、决心和力量!


根据书籍还有百度得:余秋雨先生曾在去年告诉读者,2008年三月将出版全新的《文化苦旅全书》,但由于央视青歌大赛长达四十余日的直播,余秋雨先生不得不推迟了新书的出版日期,原计划5月中旬与广大读者见面,又因举世瞩目的汶川大地震而不忍心占据各大媒体的主要版面。故而,秋雨先生的新作《文化苦旅全集》之《寻觅中华》《摩挲大地》才于六月底悄然问世。虽然尊敬和喜爱余先生的读者们期待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但也一定会带给读者更多的精彩。


余秋雨散文,我个人而言是推崇至极,从文化苦旅到千年一叹,从山居笔记到千年一叹,等等,第一流的美文阅读,第一流的思维深度。这本书是余先生整理所有散文构成的一套面貌崭新的“文化苦旅全书”。“从此,余秋雨先生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所有的版本不再印行。”仅凭这句话,你必须要买这本书。
昨天读了第一篇文章“猜测皇帝”,里面一句话让我思考了半天“越是模糊的事情,故事越多;越是过去的事情,细节越全;越是虚假的事情,证据越强。”反思一些社会事件,的确如此!
感谢余先生!


以前就看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很喜欢这种余氏文笔,于是看到《寻觅中华》的书评,说很多新作品收在里面,很高兴的买下后,收到货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很喜欢,一如既往的好。


余秋雨先生的这本《寻觅中华》是今年的新作,全书的主线是中华文明的几千年历史,从炎黄到明清,同时书里贯穿始终的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一直很喜欢余秋雨的文字,读起来很畅快,好像自己也做了一番游历一样。


看到这本书以后非常激动,虽然有一些文章曾经看过,但是能够把中华文化如此系统地而又如此浅显易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实在是一大快事。余秋雨先生从黄帝开始,一点一点地探寻,一点一点讲述,更结合自己在文化之路上的种种经历与探寻,来给我们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华文明。不管作者的观点我们是否赞同,但这种在探寻文化之中所展现的不屈精神与热爱之情,不能不让我们钦佩。更重要的一点是作者没有片面地,而是客观的整体地来评价文化人物的得失,就像在丛林边那一家,他对于曹家父子在文学上的地位就突破了前人的评价,而是客观的把曹操排在了第一,原因作者说的很清楚,我个人第一次读到时就非常同意。再者,中华文明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的重要性无需我多言,没有了,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正是为了这样的民族使命,作者不是从文化的一点出发,皓首穷经,而是着眼于整个文化,当然这对于谁都是很难舍弃的,但是只有这样才能正真地探寻,了解中华文化,为我们索路指引,来重新认识和看待中华文化。


一直很喜欢余先生的作品,从文化苦旅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再到这本寻觅中华,余先生对待文化是那么的宽广、大气、从容,没有狭隘的大汉族和中原主义的偏激与偏见,撇开传统正史的角度,以平和的、开放的心态来解析中华文明的本质、发展、没落,让我们以更加平和、宽广的心态去理解我们的历史,统一与战乱、汉族与外族、中原与游牧文明,让我们明白中华文明何以延续几千年,何以近百年而没落,何以当代那么的浮躁,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融合海洋文明、去融入世界,展开一场中华文明的复兴,继而让中华文明再次辉煌。真正的中华文明充满了浩气,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真正的中华文明充满了执着,甘耐寂寞,追求目标,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就像许三多。真正的中华文明充满了诗意,如嫦娥奔月,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真正的中华文明是礼仪之邦。真正的中华文明是多元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中原、大漠、西域、草原、森林真正的中华文明是心胸开阔的,如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如大唐,有一份充足的自信,广泛接受各种先进文明成果,不担心外来文明淹没自己,拥有很多精神孤岛。中国是个大国,但是真正的大国之盛,盛在精神,真正的大国之大,大在心态。最为感叹余先生在本书结束时的两句话。“什么时候,人们能对中华文化少一点舍本逐末、洗垢求癜,多一点泥途捡拾、浪中信赖?(P338)”“最后只剩下一个意念,那就是:足以感动全人类的大爱和至善。这样,中华文化也就成了人类诗意生存、和谐生存的积极参与者。(P339)”


大师的经典,精彩的评点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对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进行评析,或辣或庄或谐,灼见多多,新意比比,引领读者获取多重阅读体验。


我给女儿买了《文化苦旅》,现在又买的《寻觅中华》,女儿可喜欢了,还要把余秋雨的书都买个遍。哈哈


早先读过作者的《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山居笔记》,每每阅读都能读出新的意味,以致常放案头信手拈来思绪万千.《寻觅中华 》书名比之以前够大气,但内容却不尽然,总感觉有很多笔触未到处,让人意犹未尽少些什么,可能时间仓促或者其他。
不喜欢过于庄重却不厚重的包装,版面留白太多,感觉太散。可能考虑到有点读者写读后感,我不喜欢这样的版式,书是用心来看不是用添加读后感的,有碍观感。
更不喜欢里面添加的其他人的书评,书评不同于释义,在别处看到书评无可非议但放在书中很反感、很刺眼。影响心情影响视觉,书的流畅被打乱。


拿到大红色的精装书《寻觅中华》后,我太兴奋了,翻看之后,更加爱余秋雨。他再一次给了我惊喜,我更加渴望了解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想了解老子、孔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墨子。。。。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老师的书,这本《寻觅中华》让我又一次跟着老师的脚步回顾中国文化,感触很深。书的包装也很精美!赞个!


只看到前面一些,甲骨文的部分看到我止不住地落泪,使命感油然而生,倒不是我突然想去研究古物,只是更坚定了要好好了解中华文化的决心,忽然有感,研究学问的人有两种吧,历史时间的纵向研究者,当世文学思想的横向研究者,前者为传承文化解读文化默默地工作着,埋首俯仰之间就是几十年,如敦煌的研究者,如甲骨文的研究者,在许多人的视线之外做着连接古今的重要工作,后者无疑是心灵的讲师,以己之言触人之心,大师的作品往往能影响好几世人,无论哪一种,都为文化的传承作出重要的贡献,往常我只关注后者,看了文化苦旅后,才深深地对前者生出了油然的敬意。啊,余秋雨也是后者呢


畅快淋漓,没有其他的词汇能够形容读过此书的感受。猛然想到09年一部畅销书《当中国统治世界》,作为刚开始读心的我,惊讶于作者独特的视角,中国“统治”世界所用之利器不是其他,而是融入到世界各地的中华文化。
  
  一部《寻觅中华》,从文人的视角串联了中国的历史,从上古传说到诸子百家,从焚书坑儒到唐宋繁荣,从《史记》到《资治通鉴》,一个一个的历史人物跃然纸上,放佛未曾离去,也放佛在像今人诉说着他们所经历的繁荣与苦难。
  
  我想,除非有现在高度发达的科技,才能让一个人从宏观的角度去考量中国的发展去探寻中华的文化。若是在书中任何一人的时代,他们应该无法认识到文化的意义。他们只是在尽情的宣泄着自己对山水、对人文、对社会情感,只是在淋漓的抒发着内心的忧郁、苦闷、兴奋与不舍。如果他们在天有灵,看到后人对他们如此高的评价不知会作何感想。
  
  唐、宋,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两个朝代,着实让人无法忍受对其的眷恋。长安、汴梁、临安,一个个史诗般的城市不断的浮现在眼前。此刻,这些名称代表的已不是城市,而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时代,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见证。唐的盛世,衍生出无数的诗坛巨星,宋的积弱,促使了一批思想哲学先驱。甚至连武将岳飞的满江红,现在依然能让人朝气蓬勃。
  
  最爱曹操,抛开历史抛开演义,单纯的这个乱世之奸雄,就有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感觉。每一个热血青年,谁没有过幻想自己像曹操一样雄才大略,武将云集,谁没有幻想自己穿越回那个乱世,用曹操的身份一统天下。所谓的奸雄,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他的文化天赋,在那个缺少气势缺少磅礴的时代,显得如此动人却又如此高不可攀。
  
  毕竟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仍然停留在中华文化的角度进行民族自信心的无限膨胀,寻觅中华,寻觅的其实也是我们自己的内心。


很喜欢,每次阅读余秋雨的书仿佛将自己置身于广袤无垠的苍穹大地,穿梭在古老文明间,那份对历史沉甸甸的厚爱,那份对中华文明的情有独钟与兴起衰落的感伤,都在《寻觅中华》中慢慢融合回味。


余秋雨的苦旅全书,寻觅中华+摩挲大地,这两本是非常的好,喜欢!


作者余秋雨太有学问了。在中华大地上去寻觅我们中华文化的根,我们怎样才能不被历史所尘封,保有自己民族自己的文化特质。如今,我们面临的危机不仅仅是表像了,而真正是到了关键节点上了,重新回归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


余秋雨先用他的笔触带我们寻觅魅力中华的文化历史,经历心灵的洗礼。


我在图书馆借阅了这本书,看了三篇之后决定自己买一本珍藏。这本书以历史为时间轴,以文化为内涵,以一个知识分子的修养与期盼为骨架,是我最近一年来读过的最好的书。谁说余秋雨江郎才尽?文化类书籍首推秋雨!另外,我说说版本问题。我借阅的是作家出版社的,买的是华夏的。个人感觉作家的纸质,印刷都更好一些。虽然这本有评点,我个人觉得自己在旁边评点一下也是可以的。


:“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这是一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史,我锻铸了它,它也锻铸了我。”可以说,《寻觅中华》是历史的“壳”与作者感悟的结合体,形象言之,即“人文景点+历史文


觉得此书的文学,历史,学术价值都较高,余秋雨先生诗意的文笔,略带历史沧桑的感触,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体现民族文化魅力,富有文明史实韵味的独特画卷。原本只是记载在各本史书上的零散事实,终被贯穿整个中华民族文明进程的历史经纬,借以每个华夏子孙的共同情感,再次带给我们一份震撼,一份重温民族笑泪的体验。


我记得初中学过余秋雨先生写的一篇课文,那时候自己对文学知识没有像现在如此着迷。这应该算是正式接触余秋雨先生的作品。刚刚读了10多页,觉得余秋雨先生是个有故事的人,以一个外者且与先生年龄相差甚多的学生很简单的看,我很羡慕余在文革时期隐居的那段生活。跳着看了点,特别有感于先生在唐诗几男子中的观点,尽管在中国有许多的苦恼.....但下辈子还愿意生活在中国。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唐诗。读到这儿,竟有些莫名其妙的激动。眼睛忽然湿润。这本书需要慢慢品味的。中华,我来了。


我很喜欢余秋雨的小说,这本寻觅中华非常好,当当网的服务也不错


每次读余秋雨的散文感触都很深,寻觅中华更是如此。怎一个好字了得!


《寻觅中华》嗯!这本书包装首先很满意!翻开之后一看纸质就知道是正版!这个价位很值!余秋雨以他独特的方式写出这本《寻觅中华》,,,很浅显易懂!非常满意!还没有看完,刚开始看,,就能够吸引祝我!


一直在找一本书是关于中华文化的,看过余先生的书,觉得很不错,看到这本新书后,就决定要买了。书到了后觉得这本书很厚重,从目录可以看出余秋雨先生对中华文化的探究。


余秋雨的文字,读起来如同涓涓细流,通过对其文章的阅读,潜移默化中在促使我去探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精髓,;是爱读书之人的不错之选O(∩_∩)O~


封面很漂亮,印刷质量不错。余秋雨抓住历史中文人反衬历史,文字优美婉婉道来。以独特的角度展现了优美的中华文化历史,清新自然。值得一读


又一次跟随余秋雨老师文化的脚步从黄帝走到了近代,每次读余秋雨老师的书都受益匪浅。作为中华儿女,我需要学习了解的文化实在太多了,学无止境啊。好书!


先看的行者无疆,从此对于秋雨的书是挚爱,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很快又买了这本寻觅中华,本人觉得是可以来收藏的版本,当时也是奔着收藏才买的这版,很好,无论是书的质量还是文章,让人受益匪浅,值得品味,极力推荐!


高中时期看过《文化苦旅》和《霜冷长河》,那个时候还是看盗版,这本书的装订和印制都堪称一流,可以收藏,内容也是一贯的余秋雨风格,喜欢。


余秋雨先生还是非常睿智、博学。从书中获益良多,就是那篇《千年绝响》好像有拿旧作来充数的嫌疑,不过无伤大雅,再读一遍仍会从书中感受到魏晋文人的旷世才情与孤独绝美的风骨。此后的中国再没有这样像连整个时代都是特立独行的,魏晋文人就像中国文化史上的惊鸿一瞥,过了,也就只能缅怀。


余秋雨在呼唤,大声的呼唤,因为响应的少,继续呼唤,所以嗓子哑了。有听到的吗?中华文化就此没落下去吗?据说有这么一句话,或者是一句评论,或说是一声叹息: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抛弃自己的文化的国家。但是,我们不要的别人却在学,却在做。可惜吗?不要紧,我们也有一个传统,自己觉得没用的顺手扔掉了,或者白白送人。当在别人那里应用的顺风顺水,显示出价值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很重要,到时自己会拿回来好好珍惜。别着急。让余秋雨别再喊了。或者,也许,可以的话,我,你,我们,一起喊?喊吧,中华文化——魂兮归来!!


余秋雨是我尊敬的学者,真正的文化大师,思想者。由于高校教师的职业习惯,余先生在青歌赛上和普通大众交流时没能用工农兵的语言和工农兵的说话方式,以至遭人诟病。但余先生广博的学识,深刻而独到的思想必将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倒不是我自己贬低我自己,本人是在是一个很懒的人,印象中从没读过厚厚的书,平时也很少读报,觉得一旦读了,容易受作者的影响,因为,太多的信息也好,评论也好,其真伪性,公证性都有待考证,本人不太容易相信人。但是,余秋雨先生给我感觉不同,他站在文化的角度看历史,很坦诚,很诚实,很公道。此刻,我才读到接近尾声部分,还没全部读完。打算,读完第一遍后再读上两遍。里面有太多的日那个我感兴趣的知识点,我有那种要记住的愿望!看完此书后,还想拜读余先生其它的作品。这样才算是合格的中国人。


《寻觅中华》选取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人物故事,以散文的形式,向我们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它改变了以往历史类书籍的无趣和死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如果光凭语言的话,当是十分成功的一本书。
我怀着崇尚的心情拜读这本书,眼前浮现出一个个生动的历史人物:黄帝、盘庚、姬发、孔子......全都摆脱了古板的历史书对他们的评价,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有不少经典的评价更是让我彻底的改变自己以往的看法,每篇短文后面都有其他名师的评价,让我大开眼界无不叹服他们的智慧。


在当当网上看时没感觉怎样,只是出于个人对余秋雨老师的崇敬加上喜欢他写作的风格及措辞才买的,因为之前买过他的所有著作,很是喜欢,而这本书里面的除了一篇以外都是以前没有发表过的文章,所以买了,稍微看了下,余氏风格依旧,内容还是那么飘逸和文采斐然,只看了一篇而已,但之后的内容都已经大部分在我心里了。。这本书无论是装帧还是排版疑惑印刷都堪称美@!更没想到这个版本是大16开的,这么好的书只卖五折,是没有更便宜的了,不过余秋雨先生的书只卖五折未免有失平衡,因为好的书固然是要卖好价钱的,如果是出于余老师想普及他的作品是可以理解的,反正对买者而言,便宜是好事,但似乎内容更是重点,既然这本书是好书,价格便不便宜已经不是重点,所以仅此表意^^支持当当网……发货很快。。。书的质量很好。。。。


余秋雨是我喜欢的作家,这本书很好,对中华文明娓娓道来,有深度,读起来心旷神怡


喜欢余式风格和两难结构。如余老师在《寻觅中华》“猜测皇帝”中写到: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拉不住他们的衣袖。他们怒目相向,使得一直自称“炎黄子孙”的我们十分尴尬。说时迟那时快,他们已经打起来了。在《文化苦旅》“道士塔”中写到: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每当看到这,时间的距离一下拉得很近,历史的画面立即展现在眼前,然后就陷入深深的思考。余老师的书有见解,有广度,有深度,受益匪浅。


从很早就开始读余秋雨的书了,尤其喜爱《山居笔记》与《千年一叹》,读来放佛一股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不免心生沉重,随之而来的便是悠长隽永的反思与回味~~读完本书,此般感受愈发强烈~~推荐


书的印刷十分精美,喜欢翻阅书、手指触摸时的感觉。从远古到清朝,每个时期余秋雨挑出一个代表性人物做总体评价,用自己独特视角点评到位,会再读第二遍。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老师的文章,这是根据余秋雨老师体会不一样的中华文化


我喜欢上网获取大量的信息,可是在网上阅读总是心浮气躁,只是单纯地获取信息而已,鲜有思考,鲜有感动。小时候酷爱阅读,买到心仪的书之后心里就像一只小虫在爬,恨不得马上飞回家对着这精神食粮大快朵颐。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知道读什么书了,也静不下心来读书了。回顾这么多年来,竟没有好好读过几本书,现实太浮躁,太功利,读书,大多只是为了获取知识,也便没有什么深入内心的思考。那天订了这本书,欣喜地发现书的包装真漂亮,便爱不释手。这几日,看到的,听到的净是些人心丑恶,心绪纷乱,烦躁不堪。索性打开床头灯,看看这书平定思绪。读书能让人安静下来,于是徜徉在历史、文化的海洋中,渐渐安定。人总是会回到现实,就像老庄与孔孟的思想,主宰着整个华夏的思想,于是每个中国人心里,总是没有一种单独的思想体系的吧,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余秋雨的书能让人沉静下来,可以看出他是很有文化底蕴的学者,不浮躁,起码书中的文字是这样。


喜欢余秋雨,喜欢他的书,对于想了解中华文明的人这本书值得一读。


余秋雨式的散文抒写了中华上下5000年,既有学者的专业态度,又有散文家的飘逸


包装精美,意境和品位就是余秋雨的型,可是这本书不是和我想的一样,其实更喜欢他的文化苦旅那种万水千山走遍的感觉,这本书主要是一种探寻,一种对文明的梳理,不过书还没有好好看,他的东西,总不会太差。


从文化苦旅到现在,余秋雨的书都有购买收藏,书的内容那就不用说,就喜欢作者在书中体现的历史内涵,值得收藏。


里边的内容很好,但是读了几篇突然觉得余秋雨的风格有些矫情。明明很简单的语句和段落就能表达清楚的,余秋雨确实用及其繁琐和矫情的语气表达。可能是我自己读书风格的问题吧。整体来看内容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受益匪浅。给我触动最大的是 历史认同感 文化积淀 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身为华夏儿女的力量。 排版和印刷还都好啦。


如果不是这本《寻觅中华》我怎么会认识到自己身处在多么伟大而可爱的国家,她的历史,她的故事是多么曲折而充满无限魅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这浓浓的底蕴中浸泡出来的产物,是中华文明的孩子,不要再对中华文化妄自菲薄了,去书里寻觅她吧!


自高中时代就喜欢余秋雨的书, 虽然余时为他人诟病,因为某些言论, 可能带有某些色彩或者被人抹以某些色彩,还有被戴些帽子。 但是就书就文而言, 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在这道德沉沦,文化灰色的年代, 能读到余的书,读到这些纯粹的文字所包涵的文化, 我感到由衷的喜悦, 甚至感激之情。 在现代就缺少这种能够静下心来研究一些文学,抒发一下胸臆,甚至能够略懂先人奇崛高古的情怀, 真的不错。 所以, 余的书真的值得拥有。

文化走到现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不能被我们这代人毁掉啊。


一直比较喜欢余秋雨的书,或者是因为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翻阅古籍,所以更乐于在他人捻起的花朵中寻觅自己喜欢的那些!


文化苦旅这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本来余秋雨的书就超级好~~~这本书的封面包装得又超级华丽~~~~很喜欢很喜欢~~~~~室友都说很适合收藏~~~~而且买这本就不用买《文化苦旅》了~~~买下来还差不多是打了5折~~~


反而希望相隔一段时间再看《摩挲大地》,在这之前好好阅读《山居笔记》、《霜冷长河》。所以再次想到我对阅读的有一个心得,那就是不强求及时、新鲜。多年以来只是听闻却一直没有阅读《文化苦旅》,现在看来便或许是一种幸运,在其最热门之时也就是十几年前,自己的心智和接受能力哪里消受欣赏得了,或许便会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身处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此心得则又有可能推而广之,通行于阅读之外的生活方方面面。

历史文化散文,真是一件好东西!正如余先生所言,散文形式诠释历史,可以更神似。咀嚼这句话,回味无穷!


上学的时候虽然语文成绩不错,但对历史并没有太多的关注。然而由于看了余秋雨先生的书令我走进书店去找有关历史的书籍。余先生的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的精彩,以至于会跟着里面的情节而情绪起伏。。。。。。


喜欢看余秋雨的书是从《千年一叹》开始的,喜欢他的文章中那种沉重的历史责任感,浓浓的文化感,仿佛置身于中华文明的进程中,梳理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好久没有看余秋雨的书了,这次在书店看到这本书,一口气看了好多,就到当当买了,这是难得的好书。不过回想起来,还是他早先的那本《文化苦旅》最为经典。


余秋雨在短短的篇幅里叙说了中华五千年那些我们一起走国的足迹.........


非常喜欢秋雨老师的作品,他的作品基本都有了,但是这本寻觅中华到手上的时候,很惊喜它的封面及整书是硬本的,内容就不说了,喜欢秋雨老师的读者,一定深有同感。


余秋雨的经典作品,先生是我最喜爱的当代作家,书的内容很有深度,非常不错!


经常想要读书,但是当手里捧着书又完全读不下去。这本书很好看,余秋雨的文字很吸引人也很能打动人。让我有了更多的去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包括对一直都不了解的中国历史,也想要去认真学习。


以前没看过这本书,但看到作者是余秋雨先生,也就决定买下来收藏了,看了几段文字,依旧发人深省,让我感动。


喜欢看余秋雨的书,从高中开始便一直如此。尤其是历史散文,每次读完之后, 总觉得自己变得异常的渺小,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直到上了大学,看到更多关于余秋雨的书和文字,才明白他的世界是如此的广阔,远远的超出了了我的所想。对于他本人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虽然我不太认可他的一些做法和行为方式,但这并不影响我喜欢他的书和文字。这本书刚开始看,只是刚看完目录便觉得又是一部深远的史书性的著作.


可以说,余秋雨先生的这本书,又勾起了我之前对文化苦旅的全部回忆;是很美好,也很激动的;
尤其是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当然文笔,书本身的质量是超一流了


秋雨的这本书很好,一是内容比较独到,把握了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随着历史的发展展开论述,集知识、历史、分析于一体,读来很是过瘾。二是,不与其他秋雨的书重复,每一篇文章都是“新”的,没有上当之感。介于以上两点,我已将此书推荐给我的书友,这的确是本难得的好书。


书的装帧精美,尤其是去掉红皮后,很有感觉~~作者从中华文化的源头黄帝开始,按照历史的前进脉络,娓娓道来.想当年,90时年代初,第一次看到《文化苦旅》时给我带来的惊喜,使得我在旅行中随身带着它作为文化的“导游”,追随书中的脚步去寻找.......


余先生的文章我很喜欢然而我父亲对他的文风却不甚喜爱所以我之前并没有怎么看过余先生的文章这是第一本也是彻底改变我的想法的一本书余先生的历史文化水平很高当然,余秋雨先生并不可能和那些历史学家,国学大师相比但是我想能够把历史写的如细水长流,晨钟暮鼓的相比余秋雨先生算是其中的顶尖的了钦佩十分钦佩


《寻觅中华》这本书我已有一本,看了以后受益匪浅,我就介绍给我的好朋友和同事,希望他们有时间也读读,书中介绍是中国历史脉路非常清晰,尤其是“从何处走向大唐”“西天梵音”这两节,写的精美,专业,对我们的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


孩子喜欢余秋雨的文章,看过《文化苦旅》又买的这本,刚开始看。


















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当时余秋雨先生担任文化评委。他渊博的知识,儒雅的学者风范,严谨的解答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读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享受一些文化意义上的抚慰,对于我们找到心灵的归宿,发现生命的所在,构建健全人格,摆脱世俗腐蚀的确很有价值。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写得不错,读起来有感觉。


外表很精致,华美。几乎没有余秋雨以前出版过文章,很喜欢余的文章,赋予了文字历史与人文的底蕴,总之,对这本书是相当满意!


文化苦旅,寻觅中华


这本书应该是余先生厚积薄发的一次结晶,是一部简明中国文化史。有些篇章如《重山间的田园》、《从何处走向大唐》、《西天梵音》、《千古绝响》等,我认为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对有些人物的评价,如墨子、曹操、陶渊明、耶律楚材、曹雪芹等,也有好多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些感受应该是我孤陋寡闻,但我觉得很舒服。


我觉得余秋雨的书都值得一读!散文属于文化,文化离不开历史,散文也就离不开历史,用散文的方式记述历史,读起来可以让内心充满对历史对散文对文化的崇敬与互鸣,也为自己的人生道路点了一盏明灯!


余老师的书读过不少。喜欢他的写作风格,从中受益不小。这本《寻觅中华》从装帧到排版到内容都相当不错,值得收藏。


书拿到手后很满意,印刷和装帧都很不错。一直很想读余秋雨的文字


之所以中国人是中国人,是因为凝聚在每个中国人血液中的中国文化,看过《寻觅中华》,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所了解,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所思考。


余秋雨文化苦旅这本书已经收到,包装非常好,应该是正版的吧


秋雨滋润着人生的情怀,读书可以塑造自我,可以提高自我的审美价值和文学涵养.该书设计典雅堂皇、装帧精美,内容详尽飘逸、文采斐然,读来深陷遐想,从山顶到山谷,从现实到过去,哪几千寒热所掠过的烙印会让你感受到中华上下五千年......


此书为余秋雨中早期扛鼎之作。此书文字活泼、笔调清新,融入了对文化、历史的大量思考,非常值得青少年阅读。


暑假出游就带了这本书,余秋雨的文字很有内涵,读着是一种享受,书装帧也不错,适合收藏。


跟着余秋雨先生,一步步的慢慢深入,仿佛历史的一幕幕就在眼前,好书,让记忆中模糊的历史瞬间有了清晰的轮廓.值得一读.


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古中国亦没有新中国寻觅中华,从炎黄开始,让我们更好的回头看看中华大地已过往的风景。依旧是散文的形式,注重人物的性情的描述,让你看懂人的同时感受历史。


余秋雨书就不用多说了啦!大家都知道是才子,这是他在自己对以前作品的一次整合。小有修改!以前的版本不在印刷,是不是可以收藏,以后说不定,值钱!


对中国文化的眷恋,就如同这文化本身一样连绵不绝。
感谢余秋雨先生这么深入的思考,这么有见地的角度。


余秋雨老师的书我就是喜欢,现在作家能令我主动掏钱,且每本不拉的,也仅是余老师。不管别人如何评论,余老师的见解和文采在现代文坛都是独树一帜的,在我们普通读者心中,你永远不愧大师的称谓,永远支持你,请保重身体,多出作品,别理那些红眼的小人!!!!!!


余老师的散文特喜欢,这本《寻觅中华》语言精练,富有哲思,沿着中华上下五千年,把我带到了历史的丰富与精彩之中。书本身装订也不错!


余秋雨的历史散文充满了忧虑,这也一位文化学者应有的良知,浮躁的人是品读不出什么内涵来的。


很喜欢余秋雨将历史和文化相结合叙事的方式。


书很有内涵...到了没两天就看完了,畅快啊!依然很喜欢余秋雨老师的文风,历史散文,读起来很痛快。。。


一本非常优秀的散文,余秋雨大师的作品我准备在这个假期好好地品读一番。我们的老师也大力向我们推荐余秋雨老先生写的散文,老师说就是因为余秋雨老师的作文才让他的作文提高这么多。希望通过余老师的大作提高我的作文能力,毕竟在语文这个科目上,作文是重头戏啊!


还不错,,不过多年后在看余秋雨的书,,感觉没以前的感觉好,,


一向都很喜欢余秋雨,可惜现在出的书太多,合集或者精选集,一些看过或者没看过的文章,不知道该不该卖,终于看见一本全新的文集,装帧也很精美,赞


自从看了余秋雨的第一本书千年一叹,就一发不可收拾了,看到他的书就想买,这本一样也是我喜欢的


这本书延续了余秋雨一贯的风格,很有文化底蕴,值得一读。而且这本书装订的很不错,值得收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