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不焦虑

柯云路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作者:

柯云路  

页数:

275  

Tag标签:

无  

前言

作为一个作家,我对文学所下的功夫大概一般人好想象,诸如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研究各种文学流派等,而我对哲学、心理学所下的功夫大概一般人不太了解。然而,哲学、心理学是我的人生第一爱好,我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与文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是几十年对哲学、心理学的研究,使得我能够透视当代人的各种精神现象。这些成果有的隐含在我的文学作品中,有的直接以哲学、心理学著作的形式呈现出来。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的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各类精神病患者在1亿人以上,其中大约1600万为重症患者。隐藏在这个冰冷数字后面的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人群,痛苦的不仅是精神疾病患者,其亲人们也同时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负担。 早在1993年,我曾帮助一位画家走出了严重的精神危机。他因一次“中毒性痢疾”诱发了神经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并发。妻子陪他跑遍了北京各大医院,其间西医、中医、药物、心理治疗、住精神病院、电休克疗法、针灸、气功、森田疗法等一一尝试,都未根本见效。在几近绝望的情形下,他们找到了我。我用了不太长的时间帮,助他恢复了健康,并以此真实过程写作出版了《走出心灵的地狱》。这本书的出版,使我在后来的一些年不断收到读者来信,在尽可能给他们指导和帮助的同时,也累积了不少案例。 这些案例提示了人类精神领域的一个真理:“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用禅宗三祖僧璨的话讲,就是“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心灵世界十分微妙,差不得一点。方法得当,一句话可以解决大问题,所谓“言下大悟”;而稍有偏差,不论多么貌似高深的说法与尖端的治疗,都可能完全无效并误人子弟。 可以这样说,对焦虑症、抑郁症,如果方法完全正确,解决起来并不算困难,难就难在不容易做到方法“完全正确”。方法正确的核心是使患者及其亲属(亲属尤为重要)很快(尽可能在第一时间)摆脱因焦虑症而更加焦虑、因抑郁症而更加抑郁、因恐怖症而更加恐怖的状态,建立起对焦虑症、抑郁症的正确认知,由此处理好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家人、自己与事业、自己与环境的关系。 这也正是作者出版本书的出发点。 本书披露的又是一个真实个案。在这个个案中,患者、亲属、医生(或咨询师)的角色与相互关系非常典型。患者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心理疾病,亲属该如何对待患者,医生或咨询师又是如何引导患者及亲属正确对待一切的,这个个案提供了许多令人思索的东西。 大多数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只要本人及其亲人的认知变得正确,情况会很快好转。症结恰恰在于患者及其亲人往往会有一大堆错误理念。譬如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在出国留学后因环境陌生和学业压力患了焦虑症,缺乏相关心理学知识的父母得知后,以为女儿精神软弱不知上进,反而不断给她寄去励志书勉励其“战胜困难,战胜自己”,这些行为使女儿更加焦虑。我告诉这对父母,家长在此时对孩子的高目标期待正是其患焦虑症的原因之一。 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的心态放松了,女儿的焦虑症状也明显减轻。 这个简单例子的道理似乎很容易明白,但是比这复杂一点的“高级错误”,许多患者及其亲属差不多都在犯。如果他们求医时又得不到正确的指导,那问题很可能得不到解决。这里,做出正确的心理指导,不仅需要广博的心理学、心理医学的知识,还要有足够的人生经验(这一点极其重要),融会贯通后才能对症下药、对症下语。一句话下来,要恰到好处,使人“言下大悟”。 本书第一版(原名《焦虑症患者》)问世后收到大量读者来信,一些朋友在这本书的帮助下认识了焦虑症的规律,并按照书中的方法走出了心灵困境。有意思的是,一些在职场因拼搏压力而焦虑抑郁的年轻人是父母买给他们看的——希望子女能够减压;有些则相反,是年轻人买给父母看的——那些四五十、五六十岁的父母们正在各个领域肩负重任,往往会有更多的精神压力。 一本书能对读者有所帮助,这让作者感到欣慰。 本书这次再版,作者做了全面修订,并增加了“解除焦虑症方法纲要”。“纲要”既是正文的理论索引,又补充了正文中没有的内容。这样阅读全书,读者就更丰富明晰了。 本书正文分四部分。若以篇名之,则是四篇。 第一篇包括前五章,篇名该是“不可自拔的陷阱”;第二篇从第六章到第十章,篇名该是“强迫、强迫人格与强迫症”;第三篇从第十一章到第十六章,篇名该是“恐怖、疑病与焦虑”;第四篇从第十七章到第二十章,篇名该是“告别精神地狱”。习惯理论思维的读者,不妨先读“解除焦虑症方法纲要”,再读正文。 而一般读者既可以按顺序先读正文再读“纲要”,还可以先浏览正文二十章每章的第一个故事。那是二十个小个案,或许会一下触动你的某种体验,找到进入本书的契合点。 相信这本书会有更多朋友读懂并受益。 如果你能够通过阅读此书迈出第一步,那么,你就已经开始摆脱焦虑症与抑郁症了。 这第一步看似简单,却非常重要,那就是你一定不要再为你有焦虑症和抑郁症而焦虑。那算不了什么,只是“精神感冒”。你此前之所以走不出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你过分急于解决它,你在瞎用劲,结果反而使自己越陷越深。就像本书中反复说的那样,你越急于睡觉,越把睡眠当成一个任务,就越睡不着。 相反,只要你走出了这第一步,你不再着急,你的亲人也不再着急或者对你不满,大家都能放松下来顺其自然,事情的解决就有了曙光。 希望你轻轻松松读这本书,不用硬读,明白到哪儿是哪儿,不明白之处暂时放下。只要开始读,就会得到帮助。 当然,如果你的焦虑症、抑郁症比较严重,及时去看心理医生是非常必要的。对本书的阅读会帮助你更好地配合心理治疗。一切都会好起来。 焦虑症、抑郁症其实只是你对某些“难以面对”的遭遇与困境的“精神反应”。若你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心头就会释然。那些“不正常”的精神反应其实又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人吃多了会肚子痛、扛重了会肩背疼是“正常”的一样。 你要相信,只要方法得当,顺其自然,或者通过医生治疗,或者通过自我调整,你最终会从焦虑症、抑郁症中走出来,不仅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能力,而且还能比其他人更多一份人生悟性。你甚至能由此明白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与“烦恼即菩提”是什么含义。 解脱与快乐在等待你。

内容概要

  一个事业有成的大学教授在高目标压力下患上焦虑症,多方求医却效果不佳。一位心理学家帮助他找到正确的认知,并授以一整套有效的方法,最终使他战胜疾病,获得康复……
  著名作家柯云路关注现代人精神危机的代表性作品,以真实个案为基础,运用西方心理学和东方禅宗来具体分析具体问题,让有焦虑情绪的现代人建立起对焦虑的正确认知,由此处理好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家人、自己与事业、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书中提供的简单易行的建议和方法,可以安顿我们的思绪,平衡我们的身心,舒解我们的压力,滋润我们的心灵。

作者简介

柯云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新星》、《夜与昼》、《龙年档案》、《芙蓉国》等均引起轰动。 他广泛涉猎多学科,将哲学、心理学、文学融会一体,因此作品在各个阶层拥有广大读者。他的人类学专著《人类时间》别具一格,《超级圈套》曾在商界风靡一时,《童话人格》则在当代年轻人中引起热烈反响。 特别是他的关于现代人成长的一系列方法论著作,如《情商启蒙》、《人是宇宙的精灵》、《中国孩子成功法》、《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未来强者之路》、《现代青年成功素质训练教程》等,都曾引起热潮。

书籍目录

焦虑的年代
第 一 章........ 焦虑不堪的社会精英
第 二 章........ 脱不开的房奴困境与生存焦虑
第 三 章........ 随时升级的野心
第 四 章........ 走出焦虑困境的开端
第 五 章........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第 六 章........ 强迫症背后的男人隐秘
第 七 章........ 心灵深处的另一个神秘人物
第 八 章........ 强迫人格的罪与罚
第 九 章........ 理性的完美设计与本能的病态反抗
第 十 章........ 女人面对躺倒不干的男人
第十一章........ 人生最大的恐惧
第十二章........ 捕风捉影的疑病症
第十三章........ 拿得起,放不下
第十四章........ 绝症患者的妄想
第十五章........ 谁有最大的野心,谁就有最大的焦虑
第十六章........ 越怕啥,越来啥
第十七章........ 苏东坡曾是抑郁症患者
第十八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十九章........ 救赎之旅
第二十章........ 不焦虑的秘密
尾 声
不焦虑的智慧
第 一 篇........ 跳出不可自拔的陷阱
第 二 篇........ 走出强迫症的阴影
第 三 篇........ 直面内心的恐怖、疑病与焦虑
第 四 篇........ 告别精神地狱
附 录: 消除受挫和不安全感的良方
后 记

章节摘录

洛丁,北京某大学教授,负责一个研究所,写过多部思想文化史著作和评论集,有几本很畅销,在界内是名家。阿凡则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做过多年心理医生,现在主持学术研究。两人是朋友。这一天,洛丁找到阿凡,说他陷入严重的精神危机。说起来,其实是神经症。更具体说,是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并发。最初表现为失眠及头痛。一年前心脏开始有多种过敏反应,从医学上说便是“激惹”。而焦虑症等由此就开始了。洛丁苦不堪言——别人都拿他当成功人士,而他自觉活得毫无乐趣。他现在无法工作,只要一坐到电脑前,就心慌、胸闷、紧张。到医院检查,无非是心动过速,还有频发性室性早搏。而这一切,医生说尚属功能性,应该是可逆转的。然而,洛丁依然每天疑心自己得了心脏病。这种疑神猜鬼弄得他焦虑不安,结果就更不能工作。阿凡说:你看过有关心理疾病的书籍没有?洛丁叹了口气:这类书我买了一大堆。我这个人并不是盲从医生的,怕他们某些不当言语给我不良暗示。我有时去医院只是想从医生那里得到一句明确话:你没事。有时候还不得不诱导着医生这样说。比如,我竭力说明,我虽然常常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但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有,心情好的时候一天都没事,只有情绪紧张时才突然出现。医生对这种叙述很不耐烦,说你来看病,就不要主观主见地说那么多,你怎么知道你没感觉的时候心律就齐着呢?我对医生讲,我一天几十次为自己号脉。医生说,你号脉专业吗?你号脉的时候漏掉心律不齐了吗?阿凡说:你早该看心理医生。洛丁说:心理医生也看过了,还化了个名。阿凡问:接受心理治疗见效吗?洛丁说:效果有一点,要长期配合。心理医生说的那些道理,我基本也都清楚,我虽然主攻思想文化史,但过去也拿过心理学学位一只不过不像你们这样专业。阿凡笑了'眼前这位患心理疾病的朋友,不是不懂心理学的。阿凡接着说:既然清楚,为什么走不出来呢?洛丁说:我不讲你也知道,神经症一旦陷进去就不是一个理性的问题,陷在里边不可自拔。阿凡说:不错,神经症是一种情绪态的东西,或者更准确说,是潜意识操纵的一种模糊不定的人格。它控制住你,就扭曲了你的认知。神经症如同一种有色眼镜,一戴上它,就看不清真理,看不清全貌。比如说心律不齐,放在别人身上,你会安慰他放开胸怀不用恐怖,放到自己身上就不得了了。洛丁说:是,道理很简单,我就是这一步迈不出来。经常是高兴了就好像完全健康的人,特别到了晚上,再遇到一两个好友聊聊天,那简直就雄辩滔滔了。可是一到早晨,看到屋里光线比较暗,再看看工作间的电脑和堆放的书稿资料,就烦从心头起。阿凡问:你的家庭近况如何?洛丁说:这你都知道,女儿不久前出国留学,儿子正在读大学,妻子在单位搞专业研究,自从我生病,就成日照顾我。我每天一面对妻子,就尤其控制不住自己。阿凡说:你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呢,是不是压力太大?洛丁说:你问得很关键,我的全部问题说白了大概就是累怕了。阿几十分理解,这对于一个争强好胜、希望出人头地的现代精英是常见的情况。阿凡说:你不会减轻自己的压力吗?洛丁说:我是不得不减压。我给自己安排了三个月休假,去海边旅游了一圈,回来果然就健全如常了。我一高兴,又给自己加了码,搬出了未完成的书稿。还没干几天,旧病复发。这次复发比以往更甚,不仅是心慌、心律不齐,又出现厌食症,经常吃不下饭。去化验肝功能,肝功能还正常,于是松了口气,可厌食还是频繁出现。阿凡决定把谈话更深入·步:其实,你现在处在想工作又畏惧工作的冲突之中。这种冲突导致内心消耗极大,它造成过多的焦虑。人常常就是由过多的焦虑引发焦虑症的。焦虑其实是一种精神痛感。正常的焦虑是正常人所需要的,也就是说精神的痛感如同肉体的痛感,在正常的度上是人所必需的。如果肉体没有痛感,刀把手切掉你都不会知道。如果精神上没有痛感,比如说没有关于危险的焦虑感,如同兔子见了狼还悠哉游哉,这样的人肯定活不下去。但是,任何精神的痛感过度了,就和身体的痛感过度了一样,都是疾病。比如说,皮肤如果穿衣服摩擦—下都要疼得叫起来,手握一下栏杆都要被硌得钻心疼,这种敏感就是疾病。焦虑症其实就是过分敏感的精神痛感。现在,你的种种体征主要是想工作又畏惧工作的冲突造成的。这种冲突本来就是焦虑症的基础。反过来,焦虑症又把这种冲突当作素材,拿它加工出一个又一个新焦虑来。所以说,你的焦虑症和你目前这种精神冲突是互相推动、恶性循环的。洛丁说:我意识到了这一点,继续给自己减压,但是不工作心里又不安。这样,就出现了新的冲突,一方面,要强迫自己休息,另一方面,又不安于休息。这个冲突,伴随着那个想工作又畏惧工作的冲突,此起彼伏。阿凡说:这才是真正深刻的精神危机背景。洛丁深重地叹了口气:症结就在这里。这种想休息又不安心休息的冲突,一点都不亚于想工作又畏惧工作的冲突。阿凡笑了:你不是研究佛教文化史吗?应该对禅的一些说法很清楚啊。洛丁摇了摇头:我知道应该放下贪心执著,有时还真有点超凡脱俗之心,要放弃功名利禄包括放弃学术方面的争强好胜,但是——阿凡等着他把话往下说,这可能是最攸关重要的。洛丁叹了口气:今天就说到这儿吧。

后记

中国两千多年来儒道互补。孔孟儒家文化积极入世,老庄道家文化消极遁世。儒道互补是一种政治文化现象是无疑的,孰不知,儒道互补还是一种人皆有之的生命现象。 一个人不仅因为政治处境的不同或儒或道,也完全可能因为生命方面的原因或儒或道。他们只有能够入世时才会入世,不能入世时就会企图出世。 无论是社会政治的原因,还是身心疾病的原因,都可能剥夺一个人的入世能力,这时,老庄道家文化便引导人们出世。 儒家入世文化与道家出世文化的中介是人的精神苦痛。 一个人没有精神苦痛,或者能够战胜精神苦痛时,他就有积极入世的能力。 当他有了不堪忍受的精神苦痛时,出世寻找老庄道家文化便是自然的事情。 精神苦痛是人类社会每一阶段都难以免除的重大现象。 中国古时的禅宗盛行,也因为它在解脱人的精神苦痛。 人类的精神苦痛最典型的表现或许就是神经症了,具体分类有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癔病等。 作者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弗洛伊德开始,知道神经症是透视人类精神奥秘的特殊窗口。后来在对心理学诸流派的研读中,始终没有丢下这个课题。正如本书“序”中所言,十几年前,作者曾用心理学方法帮助一位画家朋友摆脱了比较严重的神经症。根据那个真实个案,还出版了《走出心灵的地狱》一书。 十多年来,不时有读者来信询问摆脱神经症的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对于症状严重者,我都建议他们去看心理医生。对症状较轻者,则往往推荐他们看几本有关的书,诸如森田著作之类,然后在家人配合下进行自我调整。遇到十分典型的个案,特别是熟识的知识界朋友,我也会尽可能给予咨询帮助。 一直想再写一本类似《走出心灵的地狱》这样的书,但因为其他写作占了太多时间而没有动笔。本书的完成,算是了了多年的一个心愿,也算对许多读者的一个回答。 本书并非通常的心理学著作,也不是单纯的案例实录。它采取了一种别样文体,为的是在最方便阅读的叙述框架中使人们读到更深刻一点的东西。 对于其中的人和事,读者不必猜测。 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朋友们带来一点启示。 对于那些患有神经症的朋友,它可能会给你一点帮助。 对于那些在紧张生存压力下焦虑抑郁的朋友,这本书或许能够给你一些明白的思路和自我调整的方法。 对于心理学有兴趣的朋友,这本书或许能够给你带来一些阅读与思想的快乐。如果你对禅感兴趣,本书也有相当多篇幅涉及禅的奥秘。禅不是口头说说,而应该带来生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在生活中同时面对地狱和天堂。 地狱和天堂,同为人的心灵所设置。 若陷入精神地狱,其苦痛是近乎难言的。 古时的苏东坡、白居易不能避免精神苦痛,现在的人们依然不能避免精神苦痛。未来一千年内,人们大概依然难以避免精神地狱的威胁。 随着文明与科技的发展,我们或许应该越来越注意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了。 柯云路 2011年4月北京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全民焦虑的年代,我们身陷其中,应该如何面对?看看著名作家柯云路关注现代人身心健康的经典力作《不焦虑》,它将帮助烦闷而紧张的现代人突破焦虑迷雾,保持身心平衡。 当然,如果你的焦虑症、抑郁症比较严重,及时去看心理医生是非常必要的。对本书的阅读会帮助你更好地配合心理治疗。一切都会好起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不焦虑 PDF格式下载



中国是个焦虑的社会,国民处在焦虑的情绪中。。。。是近来的讨论热点。就像是潜完水的人,浮上水面的速度过快造成了许多身心的不适。 中国关于焦虑的书,研究还太少,医患关系也牵强人意,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感谢作者。 虽然只是简单地翻了翻,但是非常期望这位著名作家的智慧能帮助到我及家人。


一直感觉自己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导致多年睡眠不好,精神不振,自己知道原因,但无法解除焦虑。读柯云路写的这本书,感觉对自己的焦虑以及导致的亚健康有很大的好处。现代人浮躁、焦虑的人多,为事业、爱情、名利等而焦虑。欲速则不达,还是静下心来读一读这本书,你将感悟很多!


书还没有来得及看,希望书中的内容能真正让现代人不焦虑,有时间一定好好阅读。


柯云路的作品总是让人深思,但是这个时代我们能不焦虑么?面对教育,面对食品,就够让国人头疼了。好书。


很好的一半书 通过案例可以发现自己焦虑个根源 某些地方挺感触的 与书本对话 感觉找到知音 推荐有需要的朋友看


焦虑可以使人绝望、崩溃,解除焦虑才能到达成功的顶峰。


知道柯云路是很少的一次电台节目 他做婚恋访谈 那时对于他说的 给我很大帮助 记得每晚都竖着耳朵 听到有用的马上记下 这几天又无疑中看到他的博客 真的是受益很多 让人理性有条理的分析 时刻学习 喜欢静心关注的自己


一直喜欢这类的作品,早就想买了,终于选下了,可是刚刚买下这本书又降了点,不管了。这本书写的很不错适合现代人好好看看,免得大家都活得那么累哟,哎呀


帮助自我调整情绪,有帮助


课老师的书就是好


这本书很有智慧,非常满意


非常好,有用!


还好,不错,同事很喜欢。


对现代社会的很多人很多事都有帮助!


在当前的社会状况下,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潜在的什么病情,此书刚开始看,大力推荐。


非常好的书,看了让人收益很大


书很不错,挺好看


书收到了后,大体看了一下,很喜欢,值得细细的品读一遍


内容丰富多彩值得学习


收获不少,会慢慢读完的


还没读,不能糊说


已经读了一半了,感觉收获不小,会慢慢读完的


一些感悟和随笔,没什么特别的


还没看~~应该不错~~


未读完,根据事例讲故事


每天看一点,希望心情轻松点


不错的 就是送货有点慢


这本书,不错,对现在的我看的很有用。


心理读本,受益


帮朋友买的,很是喜欢


帮同学拍的,说是办公用书,应该不错!


朋友点名要此书,可见有需求有市场


送货稍慢了一些,但价格公道


已经开始学习了,还是很好的


哦 不错哦。值得看


从书中看出,作者虽然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是对心理学还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以案例的形势阐述所谓的焦虑的症状以及相对应的措施,对于现代社会有较轻微的不良情绪、神经症者的自我治疗和调理有很大的帮助。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后边的《不焦虑的智慧》部分,与前边的内容有过多的重复,可能是由于写作时间的问题,作者没有进行很好的提炼,但总体来讲,还是值得一看的。


焦虑,强迫都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不只是焦虑强迫,很多时候当我们进入一个圈,我们就开始循环,有时候也知道自己就在这个圈里,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跳出来,柯老师的书,是以一个案例来讲的,读起来很容易,不是很深奥很专业的让外行看不懂的,里面阿凡老师的治疗方法也都很实用,很多时候就像失眠,失眠者也知道自己如果因为失眠而焦虑会引发更严重的失眠,虽知道,但仍无事于补,柯老师的书中就讲了怎样一步步打开一个循环的一个链条,很好的书!


代别人买的,据说是小说。可能对焦虑中的朋友有帮助。


为可能的焦虑先备着吧。


对压力大的人来说,的确很不错


精神分析、心理学、角色对话,比较难懂,慢慢读吧


从来没有觉得忧郁症会离自己这么近,读读书总是好的,不忧郁也要预防这


自已有抑郁倾向,值得一读。希望以后多看些有益心灵的书


对心灵有启发作用.


买了给家里人看的,只是他不想看,我看了一点会有点帮助,不错的。


这本书还不错,内容丰富,较实用,有意义,喜欢!


给朋友买的,内容不错.


还没看。别人推荐的,买来抽空看。


是不是自己太容易受感染了,所以看了还觉得自己有胸闷的症状。


很实用的一本书。有些地方真是写到我的心里面去了。


总感觉实用性不强。。


不错,看了有点感触。


还好啦,读读有收获。


书的印刷可以


其实 我觉得可能这本书还停留在较低的意识层面


像是小说,又不像小说


文字内容过于知识分子化,可能适合高级知识分子


每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都免不了因各种压力而产生的焦虑,这本书能帮助解决一些问题。


比较能够看进去,都是实例。不过书中的例子是一个常态的焦虑,有的人并不是总焦虑。有事的时候焦虑,没有事就不焦虑,这样的例子书中没有提及。


不怎么样,通篇不成熟的结论。


不错的书,但是不太实用,只帮助了解病症。推荐“中国森田疗法实践”/森田疗法在中国系列丛书,操作性强,很实用!


很有用,对焦虑症患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哟。


这本书很好,很值得买,包装也很好。但是因为是要送给长辈的,所以觉得字体稍小了些。


烂书,一半内容是重复


作家!!!!!!自我感觉太空了!!!光是理论还好,这就是一篇粗制滥造的小说嘛!!感觉不值的!


第一次在这个网站购物,第一感觉是网站页面做得很差,很凌乱!共买4本书,店家给我分两次发货,发货时间较慢,且第二次发货与第一次发货的时间相差太久,本来选了开发票一栏,结果没有发票!很是不满,但却不知道怎么找客服,下次不会再上这个网站购物!


书的质量不错,内容还好,一个作家来写心理学会有些优势


这是一个全民焦虑的年代,人人都在焦虑,只是程度不同。看完书中严重焦虑的主人公在朋友的帮助下逐步摆脱焦虑的过程,真是受益匪浅。书中分析了焦虑产生的心理根源,让人对幸福人生又坚定了信念。... 阅读更多


再优惠点就好了!


送货快,不错。


不焦虑:焦虑的年代,不焦虑的智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