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数学故事与趣题

门树慧,李毅 编著 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作者:

门树慧,李毅 编著  

页数:

233  

字数:

228000  

内容概要

门树慧、李毅编著的《数学故事与趣题》以“数学故事”和“数学家的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背景史料,教给学生如何从整体上学好数学知识。书中还收集了许多著名数学趣题、谜题以及近十一年中考中的数学趣题,并配有解题分析与一题多解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其解题能力。其“数学童话”内容新颖、趣味性强,可使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数学故事与趣题》适合中小学生、家长和数学教师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数学故事
一 从《屈指可数》和《结绳记数》说起
数字是谁造的
形状各异的各国数字
二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创造的吗?
三 一 切从零开始
四 《十进制》和《六 十进制》起源之谜
五 +、一 、×、÷、=、√这些符号的由来
六 数学家还曾不承认负数、无理数和复数
七 我国大写数字由来的故事
八 是谁发明了勾股定理?
九 说说《河图洛书》和《九 宫图》
十用字母表示数和“符号化”思想是怎样产生的?
由算术到代数,要用字母表示数
符号化思想的建立
十一 我国古代的数学教科书——《算经十书》
《周髀算经》和赵爽
其他算经
十二 《孙子算经》和《物不知数》问题
十三 筹算和“九 九 歌”
算筹的出现
算筹的用法
九 九 歌
十四 田忌赛马的故事
十五 古埃及纸草书中的趣题故事
十六 非欧几何诞生的故事
十七 丢番都和他的墓志铭的故事
十八 韦达定理的故事
十九 裴波那契和裴波那契数列
中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
宫廷数学竞赛中无可匹敌
裴波那契数列
第二章 数学家的故事
一 祖冲之和祖啮
圆周率的计算在世界领先一 千年
祖冲之编制《大明历》
祖咂和球体积公式
二 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刘徽
刘徽割圆术
《九章算术》是古代数学教科书
刘徽注释《九章算术》
刘徽编著《海岛算经》
三 僧一行——和尚数学家
四 自学成才的世界一 流的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身有残疾,在困境中自学成才
进入清华大学,开始了数学研究
报效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 刻
五 哥德巴赫猜想和陈景润的故事
六 阿基米德的巨大贡献
自幼好学,兴趣广泛
伟大的数学家
在研究几何图形时被刺死
七 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
影响深远的《几何原本》
几何学里没有王者大道
八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
一步一步攀上科学高峰
学风严谨,精神专注
九 笛卡儿和座标系的产生
短暂光辉的一 生
笛卡儿的座标思想
十 失明的大数学欧拉
少年聪颖
勤奋一 生
成果卓著
人品高尚
七 桥问题和一 笔画
十一 数学王子——高斯
数学神童
数学王子
第三章 中考题中的数学趣题
一 数与形
有趣的数字
图形与数字
二 多变的图形
展开图
拼图
三视图
【附录三 视图】
三 身边的数学
应用题
概率
其他
第四章 趣题集锦
一 著名趣题
三 个著名问题——倍立方体、三 等分角、化圆为方
尺规作图不能问题的根据
四 色问题之谜
汉密尔顿《周游列国问题》
古老的印度棋盘麦粒趣题
阿基米德《群牛问题》
欧拉《三 十六 军官问题》
二 名家与趣题
华罗庚《猜帽子问题》
诸葛亮的妙算
张邱建《百鸡问题》
程大位《百羊问题》
程大位的《荡秋千问题》
牛顿《牛吃草问题》
欧拉《分遗产》问题
托尔斯泰的《割草》和《圈地》问题
婆什迦罗《射箭趣题》
三 生活中的趣题
乘车乘船趣题
阿尔·卡西《石榴问题》
日历中的趣题
左转弯运动11111次以后
看雷达
拼接碎地毯
七 巧板的故事
报纸与珠峰
你能找到红桃K吗?
3=2吗?
最大数,最小数
罗蒙诺索夫的生、猝年代
巧算年龄
应付多少电话费?
和尚和馒头
猴子分桃
电梯与小球
设计窗面、花坛和桌布
四 我国古代数学趣题
鸡兔同笼
五 家共井
中国古算书中的算术趣题
五 不寻常的趣题解法
逻辑问题
利用画图中的直观性
第五章 数学童话
一 信念的力量
二 夜闯考试国
三 林中的计算高手
四 冻僵老人之谜
五 会飞的图

章节摘录

  六 数学家还曾不承认负数。  无理数和复数  人类认识正的分数和小数也是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古代中国、希腊、印度等国都有许多这方面的史料,但人们认识和承认负数,却经过了更长的时间。  在古希腊,几何学得到很好地发展,但人们对负数还不认识,负数的应用以我国为最早,公元前2世纪使用的一种叫算筹的计算工具,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用黑色算筹表示负数,在《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中,已把收入的钱叫正,买物的钱叫负,即以收和支表示正负,已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思想,并给出正负数概念的一般定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这是世界数学史上最早的关于正负数的概括定义,在这本书中还给出了正负数加减法法则:正负数日,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人正之,这里“同名”和异名即同号,异号,这句话的意思是:同号相减,异号相加,由零减去正数得负数,由零减去负数得正数。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对数学的伟大贡献。  在印度,最早提到负数的是公元7世纪的数学家梵藏,他把财产和债务表示为正负数,还把正负数与直线上两个相反方向联系起来。  把负数作为方程的根,直到工7世纪才逐渐被人承认,17世纪前,人们对于负数答案认为不可能,甚至数学家也不承认负数是数,把方程的负根看成虚有的根。数学家韦达就不承认负根,只看成记号,因为它比没有还少。数学家巴斯加认为0减去4纯粹是胡说。后来笛卡尔在《几何学》一书中,阐述代数方程论时,才承认了负根。从这以后负根才逐渐被人们接受。  下面谈谈历史上人们认识无理数的艰难过程。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学派认为,宇宙间的两个量的比可归结为整数与整数之比,也就是说任何两线段都是“可公度”的。(即对任何两线段a和b,存在一线段d,对a度量m次和对b度量n次而无剩余,即a=md,b=nd)可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当量直角边均为1时,计算得斜边为√2,斜边与直角边就不可公度。当时人们认为数只有整数和分数,所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和斜边长之比竟然找不到一个“数”来表示,使人们大为困惑。  据说,首先发现不可公度的毕氏学生西帕斯(Hippasus)(也许是别人)被毕氏信徒抛人海中杀害,另一说法是被开除出毕氏团体,把他当成死人,还为他建了一个墓。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数学故事与趣题 PDF格式下载



实用,很喜欢。


该书内容很好,但校对很不仔细,别字太多,看着看着就让人生气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