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解析
2013-1
金盾出版社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启蒙教材,通篇文字流畅、对仗工整、琅琅上口,很多句子都被当作警句或者对联广为传颂,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朱柏庐(1617—1688年)原名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朱柏庐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柏庐昼夜恸哭,痛不欲生。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其所拒绝。临终前留给其弟子的遗嘱是“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讷集》等。其中,《朱子家训》最有影响,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自清代以来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 《朱子家训》之所以三百年间在中国有这样大的影响,除了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修身齐家的理想与追求,更重要的是它用了一种既通俗易懂又讲究语言骈(pian)偶的形式。通俗易懂则容易被广大民众接受,语言骈偶则朗朗上口,容易记忆。骈指两马相并,骈文就是用作对联的方式写的文章,每句都两两相对,讲究平仄对仗,铿锵有韵,是最能展现汉语独特魅力的一种文体,在魏晋南北朝时最为兴盛,后世也不乏佳作。 当代许多教育家都把《朱子家训》放在《蒙书讲义》之首,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启蒙教育,对小孩子的教育必须从家中的点点滴滴小事教起。比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个人的品行人格往往就是从这些点滴生活小事中培养起来的,这就是《朱子家训》的影响,家庭教育的作用。所以《朱子家训》尤需家长和子弟一起读。做家长的读了,知道怎样管理家庭、怎样教育子女、怎样在家庭生活小事中去教育;儿童读了,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在具体生活中要求自己,将来也更知道怎样管理自己的生活与家庭。大家细细去体会,就会感受到《朱子家训》的独特魅力和永恒价值。 家训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蒙书,一般多悬于厅堂屋室,以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弟起警戒的作用。但《朱子家训》影响巨大,脍炙人口,几乎家喻户晓,自然也就成了旧时人人必读的蒙书之一。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全文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当然其中一些内容有那个时代的特点,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赵华伦、牛海亮、邱胜、何金生和何金玲等人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朱子家训解析》分为勤俭持家和为人处世两部分,核心是让人成为一个光明正大、知书明理、严谨宽容、理想崇高的人。原文文字流畅,对丈工整,琅琅上口;解析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耐人寻味,是教子治家、道德教育的经典家训。
上篇勤俭持家之方 一、起居有常勤劳慎重 二、勤俭持家未雨绸缪 三、生活朴实做事有度 四、贤淑有德思之无邪 五、孝是德行颂经长智 六、质朴修身育子重教 七、贪财招祸戒酒养身 八、勿贪便宜体恤邻里 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十、亲戚和顺家法严谨 十一、轻财重孝恩泽后世 十二、嫁女娶妇重德轻利 十三、见富不谄遇穷不傲 下篇为人处世之道 一、居家戒讼慎言慎行 二、施惠无念知恩报恩 三、喜庆勿妒宽厚仁慈 四、积善自知不可作恶 五、勿起淫心藏怨祸后 六、和谐融洽奉公守法 七、志在圣贤为官利国 附录 一、朱柏庐《朱子家训》 二、朱熹《朱子家训》 三、钱缪《钱氏家训》 四、诸葛亮家训《诫子书》 五、诸葛亮家训《诫外甥书》 六、司马光家训《训俭示康》 七、曾国藩《曾氏家训》 八、纪晓岚《教子家书》 九、柳玼《柳氏家训》 十、陶朱公商训 十一、增广贤文
版权页: 上篇勤俭持家之方 一、起居有常勤劳慎重 【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注释】庭除:庭院。 【译文】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清扫院落,把室内室外打扫干净整洁。 【解析】“黎明即起”这一句话是写起居有常,即坚持早起,养成习惯。古人讲勤俭治家,治家首先讲的是“勤”字,同时讲的是节俭的“俭”字,落实到具体事情上就是要早起。 曾国藩《习劳而神钦》曰:“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才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意思是说:勤劳发奋就会导致健康长寿,骄奢淫逸则易患疾病过早夭折;勤奋的人因练就了才干而得到社会的重用,骄奢淫逸就会百无聊赖庸碌无能而受到社会的唾弃与淘汰。 曾国藩还说:“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意思是:诸弟在家教训子侄,总须突出勤、敬二字。不论是治世还是乱世,凡一家中能勤能敬,没有不振兴的;不勤不敬,没有不衰败的。他谈到的“勤则寿,逸则夭”的问题,正是他恪守一生的养生之法。他谈到的“勤则兴,逸则败”之理,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齐家治国的大道理。 “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曾国藩一直认为:不管是居家、居官、行军,都应该要以“勤”字为根本。天道酬勤,一个人不管他的资质如何,只要能勤奋、坚持不懈,才智自然就会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 “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就是说要从小事做起,首先就是要爱整洁,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请看下面一个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名人叫薛勤。有一天,他到陈蕃家做客,薛勤一边与陈蕃寒暄,一边随意走进了陈蕃的书房。一看室内杂乱,龌龊不堪。屋子里书扔得到处都是,墙角挂满了蜘蛛网,连空气也显得污浊。薛勤皱着眉头说:“年轻人,屋子这么乱,为何不打扫打扫呢?” 陈蕃满不在乎地回答:“大丈夫的事业要干得轰轰烈烈,哪有心思来打扫一间小小的书房呢?”薛勤想:此人年少却立有大志,可连自己的书房都不打扫,怎样去扫天下?于是他就说:“年轻人,你很有大丈夫的气概,但你连书房都不打扫,又怎能去扫天下?”薛勤走后,陈蕃沉思起来,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典故。意思是说小事都做不好怎么能做大事? 荀子《劝学篇》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话的意思是说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引申开来,就是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艰难,不怕曲折,坚忍不拔地干下去,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年轻人大多都志气远大,都想做大事,这是好事,正如诸葛亮所言,年轻人就应当“志存高远!”然而,就是因为志气远大,所以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不想做小事,也不想做好小事。认为小事不值得自己投入太多的精力去做,可偏偏大事又做不来,更做不好!
《朱子家训解析》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当然其中一些内容有那个时代的特点,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朱子家训,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