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
2007-6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李念国
243
373000
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职业教育与创新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并强调要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模式,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柱和基础。因此,教材建设是高职高专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必须适应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为贯彻这一思想,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计划出版高职高专系列精品规划教材。在继2004年8月成功推出《全国高职高专电气类精品规划教材》和2005年8月成功推出《全国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精品规划教材》后,2006年3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组织全国性的教材研讨会,全国14家高职高专院校共同研讨土木建筑专业高职高专教学的目前状况、特色及发展趋势,启动《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类精品规划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 《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类精品规划教材》是为适应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以培养技术应用性的高技能人才的系列教材。为了确保教材的编写质量,参与编写人员都是经过院校推荐、编委会答辩并聘任的,有着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其中主编都有编写教材的经历。教材较好地贯彻了建筑行业新的法规、规程、规范精神,反映了当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和相应的岗位资格特点,体现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创新特色。同时,结合教育部两年制高职教育的试点推行,编委会也对各门教材提出了满足这一发展需要的内容编写要求,可以说,这套教材既能够适应三年制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也适应了两年制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类精品规划教材》的出版,是对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的一次有益探讨,因为时间仓促,教材可能存在一些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内容包括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土的渗透性与渗透变形、土中应力与地基变形、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土压力与土坡稳定、工程地质勘察、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桩基础与其他深基础、地基处理与区域性地基等。本书采用最新技术规范编写,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实用性强、通俗易懂、便于自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及成人教育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监理专业、土木工程检测专业、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等土建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序前言绪论 O.1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O.2 本课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O.3 本课程特点及学习要求第1章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1.1 土的成因与特性 1.2 土的三相组成 1.3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1.4 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1.5 土的压实机理 1.6 地基岩土的工程分类 1.7 土的野外鉴别 小结 思考题 习题第2章 土的渗透性与渗透变形 2.1 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2.2 渗透力与渗透变形 小结 思考题 习题第3章 土中应力与地基变形 3.1 土体自重应力 3.2 基底压力 3.3 地基中附加应力的计算 3.4 土的压缩性 3.7 建筑物沉降观测与地基允许变形值 小结 思考题 习题第4章 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 4.1 土的抗剪强度与极限平衡条件 4.2 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 4.3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小结 思考题 习题第5章 土压力与土坡稳定 5.1 土压力的种类与影响因素 5.2 静止土压力的计算 5.3 朗肯土压力理论 5.4 库仑土压力理论 5.5 殊情况的土压计算 5.6 挡土墙稳定性分析 5.7 土坡稳定性分析 小结 思考题 习题第6章 工程地质勘察 6.1 工地质概述 6.2 地基勘察的目的和内容 6.3 地基勘察方法 6.4 地基勘察报告的编制与阅读 6.5 验槽与基槽的局部处理 小结 思考题第7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7.1 浅基础的类型 7.2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7.3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7.4 基础结构设计 7.5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小结 思考题 习题第8章 桩基础与其他深基础第9章 地基处理第10章 区域性地基区域性地基土工试验指导书实训教学内容与要求《地基与基础》教学学时分配参考文献
1.1.1土的成因 土是由地壳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由固体矿物、液态水和气体组成的一种集合体。简言之,土是岩石风化的产物,不同的风化作用形成不同性质的土。 1.物理风化 岩石受风霜雨雪的侵蚀,温度、湿度的变化,产生不均匀膨胀与收缩,使岩石出现裂隙,崩解为碎块。这种风化作用只改变颗粒的大小与形状,而不改变原来的矿物成分,称为物理风化。由物理风化生成的土为粗颗粒土,如块石、碎石、砾石、砂土等,这种土呈松散状态,总称为无粘性土。 2.化学风化 当岩石的碎屑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接触时,将发生化学变化,并改变了原来组成矿物的成分,产生一种次生矿物。这类风化称为化学风化。经化学风化生成的土为细粒土,具有粘聚力,如粘土与粉质粘土,总称为粘性土。 3.生物风化 由动物、植物和人类活动所引起岩体的破坏称为生物风化。如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的树,因树根生长使岩石缝隙扩展开裂;人类开采矿山、打隧道、劈山修路等活动形成的土,其矿物成分没有变化。 自然界的土,形成过程十分复杂,天然土绝大多数是有地表岩石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年代经风化作用形成的。物理风化使岩石产生量的变化,而化学风化则使岩石产生质的变化,这两种风化作用同时或交替进行。所以,任何一种天然土,通常既有物理风化的产物,又有化学风化的产物。 土的沉积年代不同,其工程性质有很大的变化。大多数土是在第四纪地质年代沉积形成的,这一地质历史时期距今大约有100万年。由于沉积年代不同、地质作用不同以及岩石成分不同,使各种沉积土的工程性质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