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008-11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李君如 等 著
333
党的十七大召开前,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就与中共中央党校一起,对如何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课题组在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指导下,由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裁吴焰主持,中共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副总裁丁运洲负责实施。通过调研,课题组写成了《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回良玉、张德江、王岐山,对《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非常重视,都作了重要批示,认为此文对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很有参考价值,批转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卫生部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参考研究。
李君如,1947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鄞县。1972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政史系。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1993年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1998年调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2000年始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会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等职。长期以来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史,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多次参与中央重大课题调研和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出版了数十部著作,其中,由《毛泽东与近代中国》、《毛泽东与当代中国》、《毛泽东与毛泽东后的当代中国》组成的“毛泽东研究三部曲”在1998年荣获第11届中国图书奖,主持编写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和各类文章,其中,《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解放日报》1991年6月5日)获1992年全国精神产品“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邓小平的管理思想与领导艺术》(《解放日报》1992年10月7日)获1993年全国精神产品“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
总论 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第三节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有中国特色第四节 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的责任第五节 不能丧失建设农村社保体系的战略机遇期第六节 建立中国特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原则第七节 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第八节 其他需要重视的问题与配套措施第一章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第一节 农村未来社会面临着严重的保障危机第二节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第三节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组成部分第四节 百年安定决定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第二章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节 城市化和市场化:土地和养儿防老的传统保障能力日趋弱化第二节 现有养老和医疗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第三节 农民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民对国家的认同第四节 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保障水平差异较大第五节 农村各种保障不相协调,没有形成合力第六节 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保障缺位,问题比较突出第七节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足,稳定性差第八节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不够科学与规范,法律体系不健全第九节 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功能和市场化机制运用不足第三章 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和原则第一节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思路:城乡统筹第二节 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多层次目标第三节 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原则和战略方针第四章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范围和内容第一节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第二节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三节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四节 优抚安置制度第五节 失地失业农民的社会保障第六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第七节 灾害救助保障第八节 农业生产保险第九节 农民家庭非生产性商业保险第五章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第一节 2000~2020年我国农村人口总量、结构及其城镇(市)化的估算第二节 应享受社会保障的农村人群分析第三节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成本的静态测算第四节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成本的动态测算第五节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筹集第六章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第一节 农村社会保障国家、企业和个人责任模式的选择第二节 农村社保的横向分工管理和服务体制第三节 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第四节 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第五节 农村保障体系运行机制第七章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处理的一些重大关系第一节 农民过去对现代化的巨大贡献与对农民现在和未来补偿的关系第二节 城市化:农村居民保障与外出民工保障的关系第三节 城市保障体系与农村保障体系的关系第四节 农村保障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关系第五节 农村保障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第六节 农村保障: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第七节 国家保障与个人保障的关系第八节 财政保障与商业保险的第八章 关于农民抗风险能力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报告附录研究报告之一 国外农村保障体系综述及其中国比较与启示研究报告之二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综述参考文献
第一章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21世纪头20年我国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最艰巨、难度最大的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以及大批“农民工”流入城市,农村的家庭保障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事实上日益迫切地提上了日程。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 第一节 农村未来社会面临着严重的保障危机 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期,将是我国农村社会面临多重保障危机的关键时期。这不仅仅是因为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使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养老负担重、筹集资金难和医疗费用大等诸多挑战,而且,是因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随之产生的大量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需要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同时,也是因为我国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我国农民面临的来自生态环境方面的风险大大增加。 一、人口加快老龄化。家庭保障能力下降 按照国际通用的人口老龄化标准(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7%以上,这个国家就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早在2000年底,我国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是一部处理农村问题的干部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