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计算机文化基础

刘莹,董一芬 主编 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

刘莹,董一芬 主编  

前言

根据1999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以下简称《培养规格》)的精神,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万水电子信息有限公司精心策划,聘请我国长期从事高职高专教学、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执笔,在充分汲取了高职高专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探索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撰写了此套《21世纪高职高专新概念教材》。为了编写本套教材,出版社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走访了全国百余所具有代表性的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高等院校以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在广泛了解情况、探讨课程设置、研究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经过学校申报、征求意见、专家评选等方式,确定了本套书的主编,并成立了编委会。每本书的编委会聘请了多所学校主要学术带头人或主要从事该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学大纲的确定以及教材风格的定位均经过编委会多次认真讨论。本套《21世纪高职高专新概念规划教材》有如下特点:(1)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特点,具有鲜明的高职高专特色。本套教材的作者都是长期在第一线从事高职高专教育的骨干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特点和认识规律等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可以说,每一本书都是教师们长期教学经验的总结。(2)以《基本要求》和《培养规格》为编写依据,内容全面,结构合理,文字简练,实用性强。在编写过程中,作者严格依据教育部提出的高职高专教育“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力求从实际应用的需要(实例)出发,尽量减少枯燥、实用性不强的理论概念,加强了应用性和实际操作性强的内容。(3)采用“问题(任务)驱动”的编写方式,引入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便于激发学习兴趣。本套书的编写思路与传统教材的编写思路不同:先提出问题,然后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或概念。我们把这个新的编写原则比喻成“一棵大树、问题驱动”的原则。即:一方面遵守先见(构建)“树”(每本书就是一棵大树),再见(构建)“枝”(书的每一章就是大树的一个分枝),最后见(构建)“叶”(每章中的若干小节及知识点)的编写原则;另一方面采用问题驱动方式,每一章都尽量用实际中的典型实例开头(提出问题、明确目标),然后逐渐展开(分析解决问题),在讲述实例的过程中将本章的知识点融入。这种精选实例,并将知识点融于实例中的编写方式,可读性、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高职高专的学生阅读和使用。本书读者通过学习构建本书中的“树”,由“树”找“枝”,顺“枝”摸“叶”,最后达到构建自己所需要的“树”的目的。

内容概要

本书采用了“任务驱动”的编写模式,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及Vista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Excel 2003、幻灯片软件PowerPoint 2003、数据库Access 2003、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 2003、计算机网络基础等知识。在每章的编写上一改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的编写方式,而是以任务划分模块,将知识点分散到各个任务的实现过程中,实现了在“做中学”的目的,贯彻了“教、学、做”统一的高职教育理念。全书条理清晰,结构科学,案例选取科学合理,具有典型性和覆盖性的特点,注重内容的实用性。每章后面附有实战实训内容和大量练习题,这将使读者在学习和使用计算机时更加得心应手,做到学以致用。  本岀可作为高职高专相关课程教材,同时也可作为计算机基础培训班教材及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发展概述  1.1.1 计算机发展简史  1.1.2 计算机的特点  1.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2 计算机中的数制  1.2.1 计算机中数制的概念  1.2.2 计算机中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  1.2.3 二进制的简单运算 1.3 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  1.3.1 计算机中的数据单位  1.3.2 数值的机内表示及编码  1.3.3 字符编码 1.4 计算机系统概述  1.4.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4.2 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1.5 计算机软件  1.5.1 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和特点  1.5.2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1.6 计算机软件技术  1.6.1 基本概念  1.6.2 计算机软件理论基础  1.6.3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 实战实训 思考与练习第2章 中文操作系统WindowsXP 2.1 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2.1.1 常用操作系统  2.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2.2 WindowsXP新特性  2.2.1 WindowsXP的主要版本  2.2.2 WindowsXP的新特性 2.3 中文WindowsXP基础知识  2.3.1 WindowsXP桌面环境  2.3.2 WindowsXP的“开始”菜单  2.3.3 WindowsXP的任务栏  2.3.4 WindowsXP的窗口  2.3.5 WindowsXP的菜单  2.3.6 WindowsXP的对话框 2.4 文件管理  2.4.1 文件和文件夹  2.4.2 使用“我的电脑”  2.4.3 资源管理器  2.4.4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2.5 磁盘管理  2.5.1 磁盘管理器  2.5.2 磁盘基本操作  2.5.3 磁盘分区管理 2.6 WindowsXP系统设置  2.6.1 控制面版概述  2.6.2 添加或删除程序  2.6.3 音频设备设置  2.6.4 添加和管理硬件 2.7 WindowsXP个性化设置  2.7.1 WindowsXP的用户账户  2.7.2 WindowsXP定制自己的桌面 2.8 WindowsXP组建局域网  2.8.1 安装网络硬件和协议  2.8.2 配置局域网  2.8.3 向导设置Internet共享 2.9 Vista系统  2.9.1 Vista系统的版本  2.9.2 Vista系统的界面  2.9.3 Vista系统的新特性 实战实训 思考与练习第3章 字处理软件Word2003第4章 电子表格Excel2003第5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第6章 数据库Access2003第7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8章 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2003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在Windows XP中,进行文件管理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即“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首先介绍我的电脑。“我的电脑”可管理硬盘、映射网络驱动器、文件夹与文件。对于已经有网络连接的计算机,还可以通过“我的电脑”来方便地链接到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上或浏览Web页面。在Windows XP的桌面上,双击“我的电脑”图标,可打开“我的电脑”窗口,用户可以通过“我的电脑”窗口来查看和管理几乎所有的计算机资源。在“我的电脑”窗口中,用户可以看到计算机中所有的磁盘列表。在左窗格中还可以进行系统任务的设置,如查看系统信息、添加/删除程序、更改一个设置等操作;可以改变到其他位置,如“我的文档”、“网上邻居”及“共享文档”或“控制面板”。这些操作的命令都是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存在,通过这些超级链接,用户可以方便地在不同窗口之间进行切换。在“我的电脑”中浏览文件时,需要从“我的电脑”开始,按照层次关系,逐层打开各个文件夹,再在文件夹窗口中查看文件。在桌面上同时打开多个文件夹窗口后,通过鼠标的拖动操作可以在不同的文件夹窗口之间方便地完成常用的操作。双击任何驱动器或文件夹的图标即可打开它们。双击文件时,如果文件类型已经在系统中注册,将会使用与之关联的程序去打开文件;如果文件没有在系统中注册,则会弹出“打开方式”对话框,如图2.5所示,在“程序”列表框中选择打开文件的应用程序之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用所选的应用程序打开文件。


编辑推荐

《计算机文化基础》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计算机文化基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