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梦
2011-11
水利水电出版社
陈用辉,于学敏 编著
358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绵长,大陆岸线南北长1.8万公里。我国又是世界上台风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沿海地区深受“风暴潮”侵袭造成的惨重灾害。海塘工程,就是历代沿海人民在与风暴潮长期抗争中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冯全宏及其围海团队继承和弘扬了沿海人民的优良传统,三十年风雨,不屈不挠,修建起一条条高标准海堤,保护了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造成一座座高质量水闸,保障了水产养殖和泄洪纳潮;围垦出一片片沧海桑田.拓展了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生态空间……《海之梦——冯全宏和他的围海团队》一书描绘的就是冯全宏及其围海团队一幅与海奋斗的壮丽画卷,谱写的就是冯全宏及其围海团队一曲浩气贯天的创业颂歌。
《海之梦——冯全宏和他的围海团队》编写历经3年,查阅了我国沿海地区海塘建设史和风暴潮灾害史等大量资料,采访了50多位围海工程的相关人员和围海公司近百名员工、家属。
序一 做强企业掌握未来
序二 沧海横流显本色
引 子精卫传人
第一章 王者之师
现代围海事业的开拓者
登上中国水利系统最高荣誉殿堂
全国水利系统第一“吃蟹人”
由传统围海到现代围海的推动者
从辍学生到MBA
企业家的精神与睿智
现代海堤建设的领军企业
中国海洋水利建设——海堤建设的领跑者
围出一个新加坡内陆面积
天堑变通途
沧海变桑田
沿海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神
拓展人类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生态空间
第二章 海之梦
大海之子
海之缘
一场火灾和草根的记忆
动荡岁月和磨难的少年
筑梦:不解的大海情
胡陈港上崭头角
历史的机缘
胡陈港:冯全宏寻梦之地
台州式的硬气
初露锋芒
海之情
醍醐灌顶念“真经”
改革试验田里第一犁
第三章 起航:围海横空出世
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
春天里的蓓蕾
忘年之交
会师胡陈港
改革的探索者
“晒”家底与“晒”蓝图
不要经费要政策
浙商式的灵气
自断后路借船出海
创建围海
危机与突围
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蓄势待发
围海诞生
第四章 海上争雄:围海“三大战役”
初战东港
走向深海
东港的春天
观音脚下围海人
决胜漩门
询标舌战
生死漩门关
“煮海”论英雄
洋山港大显身手
该出手时就出手
与大象共舞
扬名“上海滩”
第五章 龙腾沧海:唱晌围海品牌
第六章 冯全宏的时空隧道
第七章 一个时代的命题
第八章 永远走在别人前面
第九章 管理的革命
第十章 围海团队
第十一章 共长共赢共筑和谐
第十二章 经天纬海
后记
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围海公司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企业发展、优化公司主业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在围海公司的新三年规划中提出,要继续发扬“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专,人专我创”的创新精神,着力实现“两个提升”。一是着力提升科技工艺创新力。要明确科技工艺创新目标。规划期内,要瞄准主业发展市场,瞄准重大关键技术领域,瞄准重大施工工艺,创建省级行业科研中心,力争获得省级以上行业工法和知识产权(专利),继续保持在行业内科技工艺领先地位。要加强技术攻关。认真落实“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成立科技攻关小组,抓住重点、难点项日的关键技术攻关,提高施工效率;进一步改进、提升软基处理深水施T的技术和工艺;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加以吸收、改造、再创新,推广应用;要积极推进淤泥固化堤技术、工艺和软土地基水力插板筑堤技术、工艺的研发,力争在短期内得到突破,投入应用推广,使其成为主业拓展新的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 要加强工法管理。全面总结公司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工法,认真编写具有围海公司特色的工法,及时上报审批。要大力推广工法,按工法要求规范施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工期三大目标处于良好的调控状态。 ……
二十五载满荆棘,改革创新爆奇迹;工程建设高质量,围海世界居第一。 ——窦以松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鲜活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绿色围海、科技围海、品牌围海,体现了“围海”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对国内“围海”界具有借鉴意义,这是本书的偷值所柱。 ——虞志英 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幅与海奋斗的壮丽画卷,一曲浩气贯天的创业颂歌、,两次搬迁,三次改制,三大战役,写得丝丝入扣,极具气势,感人至深、海的魂魄,人的精神,尽显其中。 ——杨东标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 《海之梦》是一部沿海地域文化的力作,它反映了饱经沧桑的宁海人民世世代代编织的蔚蓝色的“宁海”梦,飘着泥土芳香的宁海人文意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文化,《海之梦》拥抱了蔚蓝的海洋时代,也拥抱了厚重的民族文化。 ——袁哲飞 浙江省宁海海县县志编纂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