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谁赚走了你的薪水

蒂姆·哈福德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蒂姆·哈福德  

页数:

221  

译者:

吕敬娇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老板是笨蛋,无所事事却拿高薪,经济学家帮你看透薪水的秘密! 曼哈顿的待嫁女总比光棍男多,可是她们却不肯去男人成堆的阿拉斯加,这里有什么奇怪的逻辑? 本书作者哈福德是英国《金融时报》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被誉为“当前最幽默的生活经济学大师”。本书将把经济学的力量带进生活,让经济学家帮你加薪!它将彻底改变你看薪水的态度,是1本10到80岁都能开心看得懂的经济学! 世界是个不公平的地方,对吗?世界是个不讲道理的地方,对吗?老板收入高得那么离谱,他付出的辛苦那么少,而你像耕牛一样辛勤地工作却只得一点点的报酬,这有道理可讲吗?为什么你的爱情那么不圆满,打牌老输钱?为什么你只能望着房价飚升叹为观止?望着物价上涨望洋兴叹?这个世界,30秒的广告播了25秒还不知道卖的是什么、大城市的女人嫁出去越来越难、雇主招聘总戴有色眼镜、离婚还存在最佳比率……一切看起来太混乱! 本书偏偏告诉你:所有现象背后都有合理的逻辑。如果你愤怒,那就让怒火燃烧吧,哈福德热爱这愤怒。他从未说过世界是公平的,这个世界仅仅是符合逻辑的。或许只有在阴谋家和像哈福德这样的经济学家眼中,世界才是讲得通的! 这是一本全新的经济学,不仅有趣而且十分刺激。

作者简介

蒂姆•哈福德,著名卧底经济学家,曾著有《卧底经济学》一书,广受中国读者欢迎。《金融时报》“亲爱的经济学家”的专栏作家。在这个专栏中,他用最新的经济理论,为好奇心十足的读者提供轻松诙谐、深入浅出的答案。他同时还在世界银行工作,担任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主笔。之前,哈福德不但做过《金融时报》的经济学社评作家,牛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现居伦敦。

书籍目录

推荐序1/梁小民推荐序2/王则柯自序第1章 老板和你谁该拿高薪 办公室的生活为何令人沮丧? 《魔鬼经济学》的稿酬问题 为什么业绩工资不适合所有行业? 经济学家为你加薪 一家黑店的经济学第2章 “住、行”安全经济学 居住地的选址与棋盘模型 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 快乐经济学第3章 生活费用为何水涨船高? 高消费的纽约为什么吸引你? 繁荣的城市能给你更多机会 致使房价上涨的因素 “城市之死”的热门话题 什么样的城市必将繁荣? 哪类城市容易衰落?第4章 拉斯韦加斯的赌王之王 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 赢家的诅咒 发射原子弹的逻辑第5章 最佳离婚率真的存在吗? 速配与男女比例失调 婚姻超市:经济学太空中的一个地方 很久以前,非洲大草原,原始社会 最佳离婚率第6章 性、犯罪及米老鼠经济学 关于“性”的理性选择 小老鼠的预算 诺贝尔奖得主的理性犯罪 监狱真的能阻止犯罪吗? 经济人的末日第7章 雇主喜欢雇什么样的人? 招聘实验 教育与就业机会的关系 职场中的两种歧视 奥巴马效应第8章 理性革命 输掉总统竞选的戈尔 理性政治的奇妙逻辑 革命与绑匪困境 威廉国王与玛丽王后的双赢第9章 逻辑100万年 经济飞速发展与运气的关系 为什么英国的工资如此之高? 疟疾改写历史 理性创造奇迹致谢

章节摘录

  推荐序1 人仍然是理性的 梁小民  “人是理性的”这个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曾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管理科学家西蒙用“有限理性说”驳斥了理性说。行为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证明人往往是无理性的。他们的理论都有完善的模型、合乎逻辑的理论和大量实验,而且这两位经济学家都获得了诺贝尔奖。如果这种结论成立,那么,成本–收益分析、博弈论分析,甚至整个经济学体系就难以存在了。  在经济学这个假设受到挑战时,曾以写《卧底经济学》出名的蒂姆?哈福德出现了。他通过对生活中许多现象的分析证明了人仍然是理性的。他指出,“‘理性

媒体关注与评论

生活需要忍耐,比赛需要天赋,爱情需要信任,这些都是经济学!人是理性的这个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曾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如果这种结论成立,那么,成本-收益分析、博弈论分析,甚至整个经济学体系就难以存在了。在经济学这个假设受到挑战时,曾以写《卧底经济学》出名的蒂姆·哈福德出现了。他通过对生活中许多现象的分析证明了人仍然是理性的。 ——梁小民 著名经济学家哈福德告诉我们,太平洋诸岛的田野调查说明,富裕地方不是因为出得起钱去建立各种好制度,而后才拥有现在的好制度,而是好制度在先,经济增长在后。……实验经济学如日中天,哈福德却对其中一些实验提出了很有说服力的批评 。读了哈福德这本书你还会知道,经济学理性解释的世界并不缺少爱、恨或任何其他情感。 ——王则柯 著名经济学家这是关于现代经济学理论到底有什么用处的精彩讨论。他解释了日常生活中或有趣或严肃的不同侧面。我强烈推荐这本书。——加里·贝克尔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如果你还没有读过哈福德在2006年出版的《卧底经济学》,那么我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这本书运用经济学理性选择的基础理论,使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其实重要而且令我们困惑不已的现象背后的逻辑变得一览无余。即使是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也会享受阅读的乐趣——发现那些作者已经知道但我们还不清楚的东西。我就是这样的。——托马斯·谢林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编辑推荐

《谁赚走了你的薪水》作者哈福德是英国《金融时报》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被誉为“当前最幽默的生活经济学大师”。《谁赚走了你的薪水》将把经济学的力量带进生活,让经济学家帮你加薪! 它将永远改变你看薪水的态度,是1本10到80岁都能开心看得懂的经济学!

名人推荐

这是关于现代经济学理论到底有什么用处的精彩讨论。他解释了日常生活中或有趣或严肃的不同侧面。我强烈推荐这本书。——加里·贝克尔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如果你还没有读过哈福德在2006年出版的《卧底经济学》,那么我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这本书运用经济学理性选择的基础理论,使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其实重要而且令我们困惑不已的现象背后的逻辑变得一览无余。即使是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也会享受阅读的乐趣——发现那些作者已经知道但我们还不清楚的东西。我就是这样的。——托马斯·谢林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非读不可,把经济学的力量带进生活! ——《魔鬼经济学》作品史蒂芬·莱维特重磅推荐想知道为什么老板能拿高薪?“老板的收入越是高得离谱,他为赚这笔钱付出的辛苦越少,员工受到的激励就越大。员工的目标就是坐到老板的位子上,因为只有这时,员工才能拥有老板所拥有的东西。”哈福德还引用了经济学家埃德·拉齐尔的一句话:“副总裁的薪水是副总本人工作的动力,但更是那些副总助理们工作的动力。”原来如此!“经济学家甚至不给老板的高薪找借口。”——《今日美国》如何做到爱情圆满、打牌赢钱?好赌成性、房价飙升,看上去多么不可思议!但哈福德告诉我们,您要瞧仔细了,在这两种现象背后,一定各自存在某种逻辑关系。……内容丰富是这本书的众多看点之一。书中谈及的课题有令人悚然的“理性种族主义”,也有冷酷的离婚率量化分析。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不妨翻翻哈福德的新书。——《经济学人》我们的世界里,30秒的广告播了25秒,还搞不懂到底卖的什么;报纸长篇累牍地报道政要的个人性格修养,就是不说他支持什么政策——我们也许因此认为这个世界不够理性,但是,现在有一本书偏偏要说:人是非常非常理性的。读一读吧,一定令您耳目一新。——《金融时报》世界是个不讲道理的地方。只有在阴谋理论家和部分经济学家眼中,这个世界才是完全讲得通、道得明的。而《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卧底经济学家》的作者蒂姆·哈福德便是这样的一位经济学家。怒火,燃烧吧!但哈福德热爱这愤怒。他从未说过世界是公平的、是正义的。世界仅仅是符合逻辑的。——《纽约时报》为何曼哈顿的待嫁女比光棍男多?因为想嫁有钱人的女人都聚集在男人有钱的地方。接着她们就开始抱怨好男人太少。“曼哈顿的女人们可能不停地抱怨纽约市里缺少适于结婚的男子,但她们已理性地选择不迁居去阿拉斯加。”——《纽约邮报》哈福德指出,虽然社会中理性行为无处不在,却未必总能对社会有益。“统计歧视”便是一例:雇主在招聘员工时,参考某名求职者所属种族的平均工作表现来决定是否录用该求职者。雇主这种顽固的做法可能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人员录用不够公正。……本书可比《魔鬼经济学》,有魅力,开眼界。——彭博社评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谁赚走了你的薪水 PDF格式下载



本书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日常生活,对思维和逻辑有很强的梳理作用,但书名翻译得不好,用原著书名直译过来更好


用最熟悉的生活讲解最难懂的经济学,一本很有趣的经济学读物。翻译的也不错,不过可能调整了原书的顺序,有些关联的地方不太连贯。


值得一读,生活中的经济学


作者全新深入的分析,让我认识到事物的对与错的背后都有其理性的逻辑,理性的决定并非都是正确的。


书是好书,真不错。不过给书做推广的人就太愚蠢了,给书的名字改成那个样子。这样一改好了,人们会觉得看这本书的人很愚蠢,和给书做推广的人一样。


看过之后,很佩服作者的良苦用心啊!真的很不错。好书啊,我会仔细阅读的.....


看了之后明白了很多,只是明白和做不一样。


挺好的,内容写得很接近实际,值得一看。


看了两三遍,不错


特别是其中关于城市生活的章节,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对我们这些正处在从农业社会习惯向工业城市生活转型的中国人来说,尤其有参考价值。


??近日读了《谁赚走了你的薪水》,整理一些观点,以便后日观看????-------????看完这本书,记忆最深的却是作者在书尾上留下的这句直白:“我最最希望感谢的人,是我的妻子,弗兰蒙克斯。你一直为我忍受痛苦,你是我身边最了不起的人。”??虽然这是一本理性的书,但作者还是在最后一页长长的致谢名单中,用一行字匆匆展示自己的真情流露,他的妻子也一定能明白,在这个理性的俗世里,他只为她释放感性。??当然,作者蒂姆送给读者的却是他的理性亮点,重复他的话:理性并不意味着美妙。????.办公室的锦标赛理论.??在锦标赛中,人们按相对绩效领报酬,即大家都做同一件事情,看谁做的最好。在大多数网球锦标赛中,羸的一方拿的钱差不多都能保证是输家的两倍,而且羸家还可以继续打下面的比赛,也就是说,还有机会再羸钱。??根据这条理论,作为办公室一员,如果想得到晋升、涨工资的机会,就只需要成为办公室里最优秀的员工,如何成为最优秀的员工,无非就两条路:一是:自己单独做一份伟大的事业,二是保证其它同事均业绩不佳。于是,你发现办公室里勾心斗角,互相拆台、恶性竞争的问题比比皆是,员工晋升和涨工资的度数也呈金字塔状,最少的人拥有站在最顶端的机会,人们苦心积率,用尽各种方法,只是为了有那么一天,爬到顶端,以很少的工作赚取最多的报酬,所以锦标赛理论,也暗含了另一层意思:老板的收入越是高的离谱,他为这笔钱付出的辛苦越少,员工受到的激励就越大。员工的目标就是坐到老板的位子上,因为只有这时,员工才能拥有老板拥有的东西。????.决定住、行安全的棋盘选址.??当一幅棋盘上,黑色、白色完全交替摆放,靠近棋盘中心的白子儿、上下左右共与4个黑子儿毗邻,而斜下看,又与4个白子儿做邻居。黑子儿的各邻居分布与白子儿类似,这是乌托邦似的理想状态,但一旦融入现实,那么这种局势将全盘打散,你会发现黑色与白色将各自为营,各自圈地,所有的棋子都搬到了自己比较喜欢的地方,各棋子最终的、隔离的位置。发现这个问题的谢林又从中获得了新的领悟:人们非常轻微的某种偏好,如不喜欢周围有太多跟自己不一样的人,甚或仅仅希望周围有一些人跟自己一样…….都能导致最终的均衡结果走向极端。这种结果看起来跟极端隔离没什么两样。也就是说,轻微的原因能够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这和蝴蝶效应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于是,在每个城市你都能找到所谓的贫民窟、富人区,乱区、或者是创意区、电子中心等等,或许你也会明白,为什么穷人总喜欢和穷人住在一起。????.生活中的“零和”赌局.??什么是“零和”赌局?即任何只有两方参与,其中一方的损失成为另一方的收益。现实中实际情况远比这双方参与复杂的多,但,你只要看透局势中的“零和”特点,你成功的机会将会大大胜出,因为“成功或失败就在于能否把这个充满种种不确定的世界中最根本的东西弄明白”。????.稀缺性权力.??任何一种东西,一旦成为稀缺性,则必然成为环境中优势较多的一类,并加速了成功的筹码。记得,在任何时候,你要看到对方所没有的,如果你先于对手发现对方的弱点,并根据它的弱点而找到自己的对策,那么相对于对手,你拥有了他所没有的“稀缺性资源”,你将占据主动。????.理性的种族歧视.??国内看学历,看身份,看背景,国外看肤色等等,每个人有意或无意都带着一幅有色眼镜观看这个世界,这并不是主观错误,是理性的“基于品味的歧视”。??“人们不喜欢看到自己的朋友为解脱做各种计划,哪怕朋友只为培养一种选择解脱的权利而奋斗,我们也会因此感到紧张。”“当一个人拥有解脱的选择权,这意味着,你不是个可以信赖的人。”??于是,你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残酷的图景:第一,种族主义可以是理性的,表示种族主义虽然很可怕,但有些老板却能够以此牟利;第二,由于理性种族主义的存在,黑人小孩不用功读书成了理性行为;第三,穷人们理性地住到一块儿,其逻辑意义就是努力学习的小孩子将遭到同伴的嘲讽。??但,现象一定会改变,随着竞争的加剧,社会的进步,对于理性种族等这类统称为“基于品味的歧视”的问题,这类顽固分子必将最先受到惩罚,简单举一个公


简单的经济学


本书的名称应该叫生活的逻辑.内容也正是.取哪个名字纯粹是虚张声势,骗人业已.按照本名直译,不但内容名副其实.况且这本身就是本写得不错的书.


楼上说的有道理


人还是理性的,不然我就不看这本书了。


打发时间的书


这书还可以看看


不错,脏了点


还是很赞当当,速度比原来快了。这也是网购竞争的结果。


作者对日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做出了独到的、精辟的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告诉你为什么老板的薪水可以那么高、为什么城市里总会出现贫民窟和豪华别墅区、为什么楼房越高,周围治安越差、为什么长期以来,没落的城市总是没落,繁华的城市始终繁华........


英文版原著的书名根本上不是这个书名。中文版的书名只是其中一章的名称。这本书我是冲着作者而买的。书还不错,但是质量没有之前大卖的那本《卧底经济学》好。LV评论,中立精准。


书名跟内容相去甚远,如果我给改个名字的话,还不如叫生活中的经济学或者身边的经济学。但是如果起这样的名字,我估计就没兴趣买这本书了,但至少没读过这本书,就不会往下断言。但是起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名字,我虽然买了,却更失望,有上当的感觉。客观来说,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释的非常详尽,也比较通俗,因为心中有失望,所以只给个中评吧,谁让它忽悠女人了,女人最小气。


本书对生活中多种现象进行了经济学角度的理性分析,有相当道理。只是书名太离谱了。如果是冲着书名的话,一定会失望。个人而言,觉得《怪诞行为学》更有意思,更好看。


书的内容还不错,但书中的有些翻译就和中文书名一样有点不靠谱了。


书不错,真的。但是翻译的不好,看着有点难受


这边书看了之后,感觉收获不是很大,书上的内容也感觉很一般。


通俗易懂,快餐书籍。


没我想象的好,不过还行。


噱头很多.20%的内容有效.思维可以学习.


被名字骗了,一点也不好看


书的内容不作评价,但是和书名完全对不上号,不值得一读!


我是先买了那本《怪诞行为学》后再买的这本书,昨天晚上看了一下,我搞不懂是英国为写东西都这样还是翻译太差了,这本书跟怪诞行为学的文字比起来差了不少。本来我都摘抄了一些认为翻译存在歧义的内容放到这里来讲一讲的,但今天书忘记带了,我只记得一点,比如:不少受其害——我建议译成:不少人深受其害,原因是:这本书字体不是很大,因此对于那些快速读书的为来讲,至于对于我来说,这句话我来回看了几遍,在我的脑子里,深受其害一直是一句习惯用语;其二,建议译者以后在翻译文章的时候,少用否定之否定语句,比如:大家不会不去体验这些东西,建议改为:大家都会去体验这些东西,原因是:专业文章用词要简洁一些,少一点修饰,多一些直接了当。同样是一本行为经济学的通俗读本,这本书跟怪诞行为学比,读起来比怪诞行为学要难很多,而且排版也差一些,不太适合普通读者,我建议改为经济学家读比较好。推荐指数:普通读者不推荐


书店看到后再买的,当然满意


一些现象确实很有意思,文字也通俗,关于城市的部分让人很有启发


看都没看完,没意思。


值得一看的思维方法!!


整体框架内容还是不错 但不是很吸引人 激不起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看过以后比较容易为什么房价在涨,会对经济有基本认识,很简单易懂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比卧底经济学读起来吃力。买了几个月还在书柜里放着。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何以引导我们以理性的眼光看事物。


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点难以体会跟理解


难看死了,后悔


排版很好,纸质也很好,看的很清晰,但内容不是很引人入胜。推荐牛奶可乐经济学


  毕竟是个很年轻的经济学作者,论点、论据、思路都谈不上明确有力,更不能达到深入浅出,姑且看之。
  不过作者一直以经济学家自居的口吻,让我想起一句话: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世界不是公平的,它仅仅是符合逻辑的,用理性分析的方法思考周围的一切,这也算是不差的看待世界的眼光和方式。
  《谁赚走了你的薪水》告诉你:所有现象背后都有合理的逻辑。即使表面混乱或者千头万绪,真相总是潜藏在表象背后,并且起着真正的支配和引导作用。
  凡是存在的,均是合理的。像经济学家一样,直逼事情的逻辑和真相吧!


  Tim Harford一再强调理性的分析社会问题,认为大部分看起来荒唐的事情背后都有理性的判断和科学的解释。比如在戒烟难的问题上,他解释说大脑中有一个相当动物性的部位,它会鼓励人做出能使自己马上获得愉悦的不理性选择。比如说马上点起香烟从而获得身体的愉悦而放弃吸烟有害健康这一理性的判断。
  
  我对于他描述的“带刺的世界”表示赞同。在知识密集型的现代社会,城市的价值就体现在它潜在的“人生大学”这一作用。人才趋向于能够获得学习和上升空间的生存环境,不论这样的生存环境成本有多高,环境有多差。这也说明了如今城市化的现状。虽然小城市看起来似乎更适宜生存,但却不能够为大城市分流,一线城市拥挤的情况有增无减。世界因为技术的提高反而变得更加集中,变得带刺。


  這本書講的是經濟學的一些概念,
  不知為何國內的出版社居然把名稱稿的如此市儈,
  完全曲解了內容的本意,
  難道是為了吸引更多讀者的眼球嗎?
  一本內容很棒的書,就因為這個書名(老鼠屎)壞了...


   书中的很多关于历史方面的很有意思,就好像英国的光荣革命,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作者态度很严肃,比<卧底经济学>进步了.


   这些天大家都在讨论高管高工资的问题.我推荐大家看一看这本书.真的让我恍然大悟的,原来有经济学的道理在里面!其实就像作者说的,存在的事情未必何理.世界还真就是那么回事,你爱愤怒就愤怒,真的没人爱搭理你,可它会始终存在下去……真有见地,佩服。


  The Logic of Life: The Rational Economics of an Irrational World by Tim Harford ($25, Random House, 2008).
  
  Even if you found Thomas L. Friedman's The World Is Flat a smidge, um, one-dimensional, there's something to be said for keeping it simple. The precocious columnist's only alternative is to take a bunch of neat conclusions and to try to make a larger point out of them.
  
  That's what the Financial Times' Tim Harford has done with The Logic of Life: The Rational Economics of an Irrational World. Harford, a former World Bank economist (who has contributed to Forbes), is much savvier about his beat than Friedman, and he knows it, too: one of the later chapters of the book is titled "The World Is Spiky."
  
  Harford excels at making economists' studies palatable for discerning but non-expert readers. The book uses hard data to show, inter alia, why promiscuous teens are actually health-conscious, divorce hasn't gotten a fair shake, corporate bosses will always be overpaid and job prospects for minorities continue to be grim.
  
  Harford also devotes a few pages to one-upping Friedman. Harford's riff is that the ease in transporting goods fuels the growth of cities, not the countryside, leading in part to taxation and gender-balance disparities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Advantage, Harford. But if Harford was so hot on responding to Friedman's book, he should have done so with one of his own, rather than just scoring a few hits on such a large target. The problem with fighting Friedman's book with another is that it would be unbelievably geeky--even for an economics columnist--fun as a "Harford contra Friedman" might be.
  
  "The World Is Spiky" is one of a succession of far-flung musings loosely tied together by frequent alerts on what's happened in previous chapters and what will be discussed in those to come. Most of the individual topics could, on their own, support a full book; especially insightful is the revelation that racism in the workplace persists because employers have subconsciously deduced it's more efficient to hire certain ethnicities over others. But none of the discourses in The Logic of Life is fully fleshed out before the reader is hit with the next one in line.
  
  In addition, Harford, otherwise a strong writer, has an affinity for inserting into the narrative his own experiences--even though they seem to be limited to kaffeeklatsches with peers.
  
  The Logic of Life feels at once small-time and overly broad. Harford has a real passion for the countless studies he describes in the book. Why not take some time to set one up himself, or at least participate in one being done by a colleague?
  
  There's no reason an otherwise arms-length columnist can't get his hands dirty as an author.
  
  from Forbes.com


貌似是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