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六部:11·华乱五胡 12·祖逖击楫渡江

柏杨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柏杨  

页数:

302  

字数:

30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但是它采用编年体,使事件切割分散,阅读起来头绪纷乱,难得完貌;南宋袁枢用完整记录事件本末终始的方式整编《资治通鉴》,编著了《通鉴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转换成一个一个完整连续的历史事件和故事,给阅读带来极大方便。 《通鉴纪事本末》是进入《资治通鉴》的大门,是中国从战国到宋代前一千三百多年政治运作和权力游戏历史的精华版。《通鉴纪事本末》受欢迎的程度,不下于《资治通鉴》本身。 柏杨先生耗十年心血著了《柏杨版资治通鉴》之后,在此基础上,又学袁枢《通鉴纪事本末》的方法,依据《柏杨版资治通鉴》,完成了《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的大工程:  柏杨的白话译文,带有柏杨式的幽默诙谐;  将传统纪年转换成公元纪年,使整部书有了清晰统一的时间标示;  在古地名之后夹注今地名,使历史事件有了一看便知的空间坐标;  柏杨亲自指导增绘大量地图,每个重大历史事件几乎都配有地图;  古代官名称谓全部译为今人熟悉的名称,夹注原称,使能确知权力地位;  证补史事缺漏。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分为十九部(共三十八册),陆续推出,这是本著作第一次在大陆出版完整版。

作者简介

柏杨,1920—2008,台湾著名作家;一生多灾多劫,著述等身。著有《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史纲》《柏杨版资治通鉴》《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等。其人其书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书籍目录

华乱五胡 导读 1 大分裂时代来临  一、氐人建成汉帝国  二、匈奴人建汉赵帝国  三、汉人建前凉王国  四、鲜卑人建前燕帝国 2 四世纪北中国混战  一、石勒底定河北  二、刘曜底定陇西  三、羯人建后赵帝国  四、氐人建仇池公国  五、石虎逞凶  六、汉人建冉魏帝国祖逖击楫渡江 导读 1 晋帝国安内攘外 一、肃清长江中游民变 二、祖逖北伐 三、王敦之乱 四、苏峻之乱 五、反攻复国圣战 2 前燕帝国扩张 一、灭段部落 二、灭宇文部落 3 桓温 一、伐前燕 二、灭成汉 三、废一帝·立一帝

章节摘录

插图:二九八年,最初,张鲁在汉中郡(陕西省汉中市)时,少数民族賨部落中的李姓部众,自巴西郡(四川省阆中市)的宕渠县(四川省渠县东北三汇镇),前往投靠。曹操克复汉中后(参考二一五年七月),李姓部众族长(佚名)率五百余家归降,曹操委任他当将军,迁到略阳郡(甘肃省天水县东)之北,号称巴氐。他的孙儿李特、李庠、李流,都有才干武略,精于骑马射箭,豪爽侠义,乡里纷纷归附。等到齐万年起兵(参考前年【二九六年】八月),关中(陕西省中部)饥馑,略阳郡(甘肃省天水县东)、天水郡(甘肃省甘谷县)等六郡饥民,向有粮食的地方逃亡,进入汉川(陕西省南部)的,有数万家。沿途有患病、贫苦的,李特兄弟常常照顾帮助他们,遂受到大家拥护。这批饥民到了汉中郡,上书中央,要求前往巴蜀(四川省)谋生,中央不准,派执法监察官(侍御史)李苾,“持节”(二级权力),慰劳安抚,同时监视并阻止他们进入剑阁(四川省剑阁县北剑门关)。李苾到汉中郡之后,接受饥民的贿赂,上书说:“饥民十余万口,不是汉中一个郡所能养活。巴蜀(四川省)仓库存有粮秣,而又逢丰收,最好准许他们前往谋生。”中央批准。从此,饥民散布在梁州(四川省东北部及陕西省南部)、益州(四川省中南部及云南省)各地,政府不能禁止。李特经过剑阁时,叹息说:“刘禅(蜀汉帝国二任帝)有这样的地方,而竟被人双手捆绑,岂不是蠢材。”听到这话的人,对李特都另眼相看。三○○年,冬季,十一月,晋王朝中央政府征调益州(四川省、中南部及云南省)州长(刺史)赵廞,返京(首都洛阳)当皇后宫总管(大长秋);擢升成都国(四川省成都市)郡长(内史)、中山国(河北省定州市)人耿滕,继任益州州长(刺史)。赵廞,是皇后贾南风的亲戚,接到征召返京的诏书,十分恐慌。而且,眼看晋王朝已经衰乱,心里也正打算盘据蜀中(四川省),创立一番事业。遂发放仓库所有储存的粮食,赈济流亡难民,用心收买人心。秦州(甘肃省南部)难民首领李特兄弟,勇敢而有才能,而李特兄弟祖籍又是巴西郡(四川省阆中市)人(李特部众由巴西而汉中,由汉中而略阳,由略阳而折回祖居地。参考二九八年),跟赵廞同郡。赵廞遂特别优待李特,作为自己强有力的党羽。李特等也仗恃赵廞的势力,集结群众,四出抢劫,蜀中原居民深为痛恨忧虑。耿滕几次秘密奏报中央,说:“流亡的难民,刚愎强悍,而蜀中原居民软弱;主人如果不能约束宾客,一定发生变乱,应命令难民返回他们原居留地(略阳郡【甘肃省天水县东】、天水郡【甘肃省甘谷县】等六郡)。如果使他们长久逗留在有险要可以据守的地方,恐怕秦州(甘肃省南部)、雍州(陕西省中部)的灾祸,会蔓延到梁州(四川省东北部及陕西省南部)、益州(四川省中南部及云南省)。”赵廞得到消息,顿起杀机。益州州政府接到耿滕继任州长(刺史)的诏书,派出文武官员及武装部队共一千余人,迎接耿滕。当时,成都国政府在成都少城,益州州政府在成都太城(二城相连,都在成都城中,东是太城,西是少城。太城是成都子城,少城今已成少城公园)。赵廞仍留在太城,没有离开。耿滕打算进太城接管州政府。人事官(功曹)陈恂劝阻说:“现在,州和郡之间,怨仇已深,一进太城,必有大祸。你不如仍留少城,观察变化(看赵廞下一步做什么)。一面传令各县,使各村落严密组织起来,用以防备秦氐难民的攻击(李特本是巴氐【巴西郡氐人】,但因来自秦州【甘肃省南部】,所以也称为秦氐)。西夷保安司令(西夷校尉)陈总,不久就要抵达(西夷保安司令部设汶山【四川省茂县】),应该等他,不然的话,我们不妨撤退到犍为郡(四川省彭山县),向西渡过江源(四川省崇州市东南),以防备非常事变。”耿滕不接受。当天,耿滕率领文武官员及部队,进入太城。赵廞派军迎击,在太城西门混战,耿滕兵败,被杀,郡政府官员四散逃生。只剩下陈恂,反绑双手,晋见赵廞,请求发还耿滕尸首安葬;赵廞嘉勉他的义气,允许。赵廞又派军迎击西上的西夷保安司令(西夷校尉)陈总,陈总已抵达江阳郡(四川省泸州市),听到赵廞行将叛变的消息。主任秘书(主簿)蜀郡(即成都国,四川省成都市)人赵模说:“州郡冲突,一定激起巨变,应该火速进军。等你接任之后,手握强兵,协助政府官员,讨伐叛逆,谁敢乱动!”陈总不但不接受,反而一路走走停停。等到抵达南安县(四川省乐山市)鱼涪津(青衣江渡口),前锋已跟赵廞军接触。赵模向陈总建议:“拿出金银财宝,招募壮士,抵抗叛徒。如果能击败州政府的部队,就可夺回益州;如果不能战胜,我们就顺着长江向后撤退,毫无危险。”陈总说:“赵廞深恨耿滕,才把他杀掉,和我之间,有什么纠葛,何必这样?”赵模说:“赵廞已经起兵,一定会用你的人头,建立他的声威。你虽然不作战,也不能自保。”言到痛切处,声泪俱下,但陈总不听。于是,部众霎时崩溃。陈总逃到草丛中躲藏,赵模换穿陈总的官服,挺身格斗,被杀。赵廞军检查尸体,发现不是陈总,展开地毯式搜索;终于找到陈总,斩首。赵廞遂宣布自己是总司令官(大都督)、最高统帅(大将军)、益州(州政府设成都)全权州长(牧),设立官署,选派僚属,撤换郡长县长(并改本年年号“太平元年”)。晋王朝政府任命的官员,奉到赵廞征召,没有一个人敢拒绝不往。


编辑推荐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6部):华乱五胡·祖逖击楫渡江》是进入《资治通鉴》的大门,是中国从战国到宋代前一千三百多年政治运作和权力游戏历史的精华版。《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6部):华乱五胡·祖逖击楫渡江》受欢迎的程度,不下于《资治通鉴》本身。  《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但是它采用编年体,使事件切割分散,阅读起来头绪纷乱,难得完貌,南宋袁枢用完整记录事件本末终始的方式整编《资治通鉴》,编著了《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6部):华乱五胡·祖逖击楫渡江》。《柏杨版通鉴纪事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六部:11·华乱五胡 12·祖逖击楫渡江 PDF格式下载



看柏杨先生对中国历史的诙谐系统的分析


柏杨的功力,又看懂了历史,又享受了文字的生动、诙谐


柏杨的这个系列,已买6部了,争取陆续买齐。


柏杨经典图书系列!超级推荐!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一套这样的书!


柏杨的书文字浅显易懂,但是令人深思;在当当网购书,买到的书有点儿像旧书,真的有点儿郁闷……


柏阳这一系列比较喜欢。比较客观的对资治通鉴进行了现代版的阐述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读史知今,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不是某集团所能左右的。


五胡乱华,造成中原大乱


一本本买,一本本读,一本本评。经典,好好阅读。


书非常不错,价格也在电商里算低的,很喜欢


值得珍藏得书。


发货很快,谢谢!


买过后又涨价了难得


读着舒服,快乐。


一般人很少有机会去读《通鉴纪事本末》,而柏杨的白话版纪事本末,就像一部历史故事书,闲暇读来开卷有益。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它不是想当然的戏说和编排历史,不是文学青年的习作,而是严谨地翻译自史书,对于了解历史很有帮助。


比较公正的历史,但个别地方稍显啰嗦,值得收藏。


我买了全套六册,前四册都有导读本,而且包装很好,但是第五六册都没有导读本,而且没有塑料纸包装,这是为什么阿?请当当回答?


书的内容挺好的,但是我不是很喜欢这种写法!


收全是目标!


通鉴纪事本末第六部,中信出版社,封面上左上角多了社科文化四个字,图书开本也比之前买的前几部矮了一截。很奇怪。


柏杨先生编写的这套书特点是在于通俗易懂,原版的通鉴没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想要看懂比较困难,加上还有很多图片加以说明当时国内形势,战争情况,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普及类读物,但同样如果对历史不感兴趣想要看下去估计比较困难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有归纳、有条理,适合于工作繁忙的现代人。最可贵的柏杨老先生没有加入他个人的主观评述,人读者可以更客观的去分析历史的美丽。


偶认为的最好的资治通鉴白话本


文笔流畅 生动有趣 编排合理 值得阅读


喜欢柏杨的作品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6


正史好书


没什么好说的,收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