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穷忙族

(日)门仓贵史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日)门仓贵史  

页数:

193  

译者:

袁淼  

Tag标签:

无  

前言

“穷忙族”的问题曾经有个青年诗人名叫石川啄木,在他的诗歌集《一捧沙》中,有这样的句子“工作啊工作,生活依据无乐,两手常见空空”。这首诗发表于1910年,明治时代行将终结。 当时23岁的啄木已经成家,在东京朝日新闻社担任校对,每天从早到晚辛苦工作,但每月到手的工资马上就花光了,因此总是陷于手头拮据的尴尬境地。 他当时还撰写一些小说和评论,收入却依然无法补足亏空,债台累累,朋友也因此离他而去。在贫病交加之中,啄木26岁就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据说他临死前最大的愿望竟然只是希望吃到一颗草莓。 明治时代的日本,已经废除了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在理论上百姓已经得到了平等,但是国民的贫富差距依然很大。很多人因为贫穷而过早地死去。关于当时贫富差距的数字,已经找不到正确的统计数字,但从各种其他的渠道,我们依然可以推测出当时贫苦阶层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变更,日本经济进入高度成长期(1950年代-1970年代),人们的收入所得急速上升,贫富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低收入人群的整体力量在大幅攀升,成为具有购买能力的中产阶级。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诞生出“一亿总中流”*1这样的词语。石川啄木吟诵的那首诗也变作古老时代的记号,逐渐在富裕人们的记忆中远去了。 但是,到了21世纪的现在,石川啄木的这首诗,又成为反映现实的镜子重新受到了社会的关注。随着贫富差距一点一点拉开,在低收入人群中形成了叫做“穷忙族”的崭新社会阶层。 本书将用各种统计数字,为读者呈现出“穷忙族”的浮生绘,还将刊载对处于“穷忙”境地、生活困苦人们的采访实况。 衷心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透过统计数字,了解“穷忙族”的生活状态、直面“穷忙族”的社会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穷忙族”的理解。

内容概要

“穷忙族”不是某个人的私人问题,甚至不是某一群人的问题。有悖于我们一直以来受到的教育,“穷忙族”似乎无力抗争他们面对的现实。置身其中,无论是曾经的企业高管,还是如今的高技术人才,无论是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年轻人,还是一路奋斗而来的中年人,没有谁该为自己的不幸受到指责。我们或许会意外地发现,“点儿背”有时候真的要怨一下社会。 《穷忙族》能带给你的帮助,是它试图告诉我们一些影响更深远,意义更重大的事情,从而帮助我们更清楚地反思各自的生活和境遇—— 反思它为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反思我们为何忙碌而不快乐。 反思我们究竟“穷”在哪里。 反思我们为何而”忙”。 反思我们的无奈,也反思未来真正可以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

门仓贵史(AKASHI KADOKURA),经济学家。1971年出生于神奈川县,庆应义塾大学经济系毕业,主修总体经济学。毕业后进入横滨银行智囊团综合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之后受命服务于财团法人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东南亚经济研究所。2002年转任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担任经济调查部主任一职;2005年7月开始,转任BRICs(金砖四国)研究所的代表。专长领域为日美经济、亚洲经济、BRICs经济、地下经济。着有许多经济相关著作。

书籍目录

编者序序言 第一章 我们之中的“1/4”——谁是真正的“穷忙族” 第二章 “穷忙”的阴霾——中年危机下的“穷忙”阴影 第三章 正在消逝的美好——终身雇佣制土崩瓦解 第四章 那条连绵不绝的求职长队——年轻“穷忙族”的窘境 第五章 自由经济是福是祸?——穷忙族困局的反思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我们之中的“1/4”——谁是真正的“穷忙族” 日本的劳动者中,每4人就有1人处于“穷忙”境地“完全体会不到恢复景气的幸福感觉……”“每天依然过着如此穷困的生活,哪里有什么景气恢复之说啊!”现在,日本社会终于走出了泡沫经济破裂后漫长的黑暗隧道,迈上了经济复苏、通货紧缩逐步缓和的发展之路,但依然有很多人没有社会经济正在好转的真实感受。这些人,往往是低收入人群。在贫富差距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日本近年也出现了被叫做“穷忙族”的社会阶层。“穷忙族”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呢?“穷忙族”是挥洒汗水拼命工作,然而生活却始终维持在最低生活标准线上的一群人。“穷忙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90年的美国。日语直接翻译过来即为“工作着的贫困户”。在资本主义制度最为彻底的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之一——贫富差距也出现并扩大开来,“穷忙族”开始急剧增长。在日本,小泉内阁极力追随美国,在民营化的过程中,随着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开,“穷忙族”也越来越多。最初阶段日本究竟有多少“穷忙族”,让我们来看一下统计数字。这里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来界定年收入多少才被归为“穷忙族”,而只是以在东京23区生活的最低生活保障(2004年度年消费194.7万日元)为基准,如果在工作状态下年收入不满200万日元者即被归入“穷忙族”。根据厚生劳动省“工资构造基本统计调查”的数据显示,基准工资年收入为达到200万日元的人数(基准工资包含加班费和奖金),在2005年男女合计达到了546 860人。这个数字占到全体劳动者的25%。也就是说在日本,每4人中就有1人属于“穷忙族”。男女分开来看,在2005年,男性“穷忙”人口达到了2176580人,女性则是3284280人。“穷忙族”的构成中女性比男性所占的比例大得多,这是由于很多已婚女性为贴补家用,闲暇时兼职打零工的缘故。但是,增长趋势最为明显的不是女性“穷忙族”而是男性“穷忙族”。2001~2005年间,女性“穷忙族”增加了236 090人,而男性“穷忙族”则增加了339 730人。男性“穷忙族”的比率,从2001年的122%增加到2005年的14.4%(见图1-1)。刚刚就职的大学毕业生和退休以后再次加入社会就职的高龄就职者,这两类人群年收入未满200万日元的比例是很高的,这不足为奇。可是在年富力强,处于一生中收入最多阶段的三四十岁的人中,却有不少属于不折不扣的“穷忙族”。我们再来看“工资构造基本统计调查”,30~34岁男性“穷忙族”的比率,从2001年的6.0%上升到了2005年的9.4%(见图1-2)。最可怕的是,基准年收入每年不足100万日元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年收入不足100万日元,生活处于最低标准以下,可以说简直无法生活。男性“穷忙族”中,基准年收入不足100万日元的从2001年的20350人(占劳动者总数的0.13%)上升到2005年的35860人(占0.23%)。为何“穷忙族”会增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日本的“穷忙族”在增加呢?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日本企业中正社员正社员是企业为其缴纳各种保险金的正式社员,基本上是终身雇佣制,退休后生活会很有保障。——译者注的数量在减少,而派遣社员、契约社员相对于终身雇用的正社员,契约社员是合同制员工,企业不为其缴纳各种保险金。因为需要自己缴纳各种保险金,其工资相对正社员来说要高一些,但是地位没有正社员高。——译者注、嘱托社员嘱托社员属于短期契约工,一般是企业对那些有专业特长的人进行高薪、短期的雇用(如所有的职业运动员都可以算嘱托社员)。一些大公司因为对外国人的实力不摸底,所以更愿意采用这种雇佣形式。嘱托社员的起始工资会比一般新人社员高很多,但对公司来讲,他们很愿意这样做。虽然他们付出的工资较高,但比起培养一个同样水平的人所花费的费用要少得多。而且,万一不合适也可以随时解雇。根据厚生劳动省的“每月勤务统计调查”,兼职劳动者占全体劳动者的比率从1990年开始逐步上升,到了现在,例如规模在5名工作人员以上的事务所,4个人中就有1人是兼职。在2002年总务省的“就业构造基本调查”中,年收入未满200万日元的人群中,兼职占到了93.2%,小时工占到了87.3%,派遣社员占到46.2%,契约社员、嘱托社员占到42.4%,可见非正社员中“穷忙族”的比率是很高的。正社员和非正社员,退休前的总收入可谓天壤之别。根据2005年的“工资构造基本统计调查”,对于大学毕业的男性来说,退休前的总收入(22~60岁)为207亿日元。退休以后还会取得巨额退休金。但是标准的兼职劳动者退休前的总收入(18~60岁)为46 929 959日元。是大学毕业正社员退休前总收入的22.7%。而且,这部分人群在退休之后不能取得退休金。因此可以看出,非正社员的退休前总收入仅为正社员的1/5。因此在越来越多的非正社员人群中,“穷忙族”也在大量地产生。另外,看似生活稳定的正社员也并非无忧无虑。在一些举步维艰的中小企业或个体经营者中,也有很多正社员的收入跟“穷忙族”无甚差别,而且过着跟“穷忙族”同样水准的生活。2002年的“就业构造基本调查”显示,正社员中的10.1%,也就是说每10人中就有1人年收入未满200万日元。即使日本经济在逐步复苏,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也存在巨大的业绩差。在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中,正社员的人工费也必须严格控制,否则将难以保证经营的正常运转。人的一生中,会遇见很多疾病、事故等无法预知的情况。一般人们会以防万一,将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各种保险之中。但是,收入处于最底端的“穷忙族”们,却不可能为各种人生的突发事件作好充足的准备。“穷忙族”所有的收入全部用于日常生活支出,存款为0,如果家族中有人突发疾病进入医院,将陷入极度贫困的状态。因此,“穷忙族”的贫困状态与自我意识无关,这就是残酷无情的现实。一旦成为“穷忙族”,就仿佛瞬间陷入了痛苦的深渊,而且凭自己的力量很难挽救自己。接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在增加“穷忙族”中,特别是收入水平较低的一部分人群,将会获得国家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援助。根据厚生省的“福祉行政报告例”,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时代,接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和个人在逐渐减少,但是进入90年代后,又开始逐步增加。2000年以后,接受最低生活保障援助的家庭和个人呈急速上升趋势,截至2006年6月,接受最低生活保障援助的家庭达到106.6万个,个人达到150.1万人。在这里简单说明一下日本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生活保障是日本根据其宪法第25条“所有的国民,都有权利拥有健康的、文明的满足最低标准的生活”,为保障国民的生存权制定的一项制度。在衣食住方面不能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的国民,根据宪法,可以获得国家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援助。当然,这项生活保障会消耗掉纳税人上缴的高昂税金,因此并不是谁都可以轻易获得。要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援助,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接受生活保障援助的家庭的所有收入和资产都处于使用状态。(2)有劳动能力的人,正在从事与能力相应的劳动。在以上条件之下,收入却依然不能满足最低生活保障的,可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援助。现在的最低生活保障包括:生活援助、教育援助、住宅援助、医疗援助、护理援助、生产援助、职业援助和祭葬援助。那么,最低生活援助保障究竟能提供多少援助金呢?以2004年的标准家庭为例(丈夫33岁,妻子29岁,孩子4岁),东京都区部每月支付给接受保障援助的家庭162170日元,地方郡部支付125690日元。如果是老龄单身者的话,东京都区部每月支付80820日元,地方郡部支付62640日元,这就是最低生活费标准。最低生活保障费,是以厚生劳动大臣指定的最低生活费标准为基点,家庭实际收入与之相比较,如果没有达到最低生活费标准的,可以领取。领取数目为最低生活费标准减去收入的差额部分。日本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回到根本的话题,日本的收入差距确实在扩大吗?就像“一亿总中流”这个词所表示的,日本社会以前是个平等的社会,但是2006年有不少人开始意识到收入差距在扩大。根据政府的官方说法,收入差距并不能仅凭统计数据获得最终确认。在一定意义上,收入差距并不是大的社会问题。确实,根据显示经济整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用来描述收入整体差距程度的重要指标,收入完全平等的情况下为0,随着收入不平等的程度系数逐渐增大,接近1),日本的收入差距并不像我们所意识到的那么严重。根据总务省的“家计调查”显示,甚至近年来基尼系数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后记

本书以日本社会日渐严重的“穷忙族”问题为核心,综合了各种统计数据以及对实际生活中“穷忙族”的纪实采访,对“穷忙族”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20世纪50—70年代,奇迹般的经济快速增长使日本成为亚洲最为富裕的国家,但现在,有不少日本人却陷入了“穷忙族”的境地。读者朋友,您读了这本书以后有什么感想呢?也许一些非正社员看了本书,会想“跟我生活境遇一样的人竟然有这么多”,看到有这么多同阶层的战友,会生出坚强的生活决心。一些正社员看了本书,或许会觉得“世界上还有赚这么少的人啊,但是,我是正社员,跟这本书没什么关系”。各色人等,他们的感想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作为笔者的我想提醒那些还不是“穷忙族”的人们,对待“穷忙族”绝不可隔岸观火。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你可以穷、可以忙,但绝对不可以穷忙”,这就是一个讲求高速度、高回报社会给予人们的警示。如果你对此警示置之不理,那么很快你就将被这个社会踢出去。   ——《三联生活周刊》穷是技术性的,忙是社会性的,穷忙是世界性的……穷忙族一点都不像职场问题,更像是社会问题。能否找到生机,有时候并不只是穷忙族自己所能决定的事情。   ——《新周刊》“我身边的‘穷忙族,很多,他们大多兼了好几份差事,不仅每天过得忙碌,更是迷茫,永远觉得自己只是在过‘日子’,而不是在‘生活’。   ——《中国青年报》“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越来越多的白领用这段话形容自己的生活。疲于奔命的忙碌使他们损失了生活的热情,忘记了理想的色彩,感到前途茫茫,不知路在何方。  ——天涯社区网友留言


编辑推荐

插图:编者序人有病,天知否若干年前,我曾经蹲在北京海淀的某个书店的展架下边,翻看一本名叫《人有病,天知否》的书,书里写的是1949年之后的中国文坛,算是一家之言。那时候,我还没有工作,但是不愁吃喝,父母每个月给的生活费足够打发读书、生活之需。一个有闲情了解中国文坛陈年旧事的穷学生,对未来,除了憧憬,一无所有。今天,当我撰写这篇编者序的时候,我的收入已经大体可以应付自己的生活所需了。不再是父母的负担,对年轻人来说是迈上社会的第一步。但是,这小小的一步却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快乐,长时间的收支勉强平衡带来的,仅仅是对没有积蓄的担忧,和日复一日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状态。所以,当我第一次听说“穷忙族”这个词的时候,似乎是找到了对自己生活十分贴切的一种描述,仿佛真的“找到组织”了。让我意外的是,在讨论书稿的时候,我的领导也认定了自己是“铁杆”的“穷忙族”。孩子还小,未来的开支无法预估;老人身体欠佳,如何照顾成为了重要的家庭任务;工作更是五味杂陈,难以尽数。这样看来,她的人生也并不比我好到哪里。当然,是否真的贫困或许不是我们关注的话题,但是忙碌和疲惫却是大家共有的体验。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既不用担心一餐一饭,却仍然需要算计着工资过日子,而为工资奔忙的过程占据了我们生命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我们有各自的生活要面对,有各自的麻烦要解决,用一句老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迷茫、无望、疲惫……几乎所有类似的词语,都比美好、希望、充实这类积极向上的词汇更能唤起时下都市人的共鸣。或许正因如此,我和我的领导才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感受到类似的情绪和心境。 在编辑《穷忙族》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自己已经和心理上的“穷忙”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斗争。随着叙述的深入,本书作者深刻揭示了“穷忙族”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这不是某个人的私人问题,甚至不是某一群人的问题。有悖于我们一直以来受到的教育,“穷忙族”似乎无力抗争他们面对的现实。置身其中,无论是曾经的企业高管,还是如今的高技术人才,无论是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年轻人,还是一路奋斗而来的中年人,没有谁该为自己的不幸受到指责。我们或许会意外的发现,“点儿背”有时候真的要怨一下社会。我的一些朋友看过了书稿,都告诉我,这本书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更让人失望的是,它并没有告诉读者,怎样才能摆脱“穷忙族”的境遇。我不禁哑然,这真的不是我能从容面对的问题。如果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用在这里有些牵强的话,那么真的要急于断定,别人的故事与我们全然无关吗?且不说阅读本身是在帮助我们反思自我和身边的环境,仅就彼此关系而言,也没有几个国家比一衣带水的日本,与我们的联系更直接了,更不要说当今的世界早已是“寰球同此凉热”。写到这里,我想告诉那些急于改善自身境遇的“穷忙族”读者,专心攻读一个学位,或者努力开拓一份事业之前,少不了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规划,而这正是《穷忙族》能带给你的帮助。尽管书中没有职业规划,没有热点专业推荐,但是它试图告诉我们一些影响更深远,意义更重大的事情,从而帮助我们更清楚地反思各自的生活和境遇——反思它为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反思我们为何忙碌而不快乐。反思我们究竟“穷”在哪里,为何而“忙”。反思我们的无奈,也反思未来真正可以努力的方向。中国人是敬天的,无论是否信鬼神,但凡有所感慨,总免不了一句“天啊”的惊叹。当忙碌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主旋律时,当迷茫、疲惫、烦躁不时袭来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那个慵懒的下午,在书店看到的那句话——人有病,天知否?

名人推荐

每个人生下来就不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现状努力地生活。本书针对穷忙族的现象做了最深入、客观的分析与探讨,被誉为探讨“穷忙族”现象最精辟、完整的专著。“我身边的‘穷忙族’很多,他们大多兼了好几份差事,不仅每天过得忙碌,更是迷茫,永远觉得自己只是在过‘日子’,而不是在‘生活’。”……“穷忙”是事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是论及前途,她仍然一筹莫展。——《中国青年报》穷是技术性的,忙是社会性的,穷忙是世界性的……穷忙族一点都不像职场问题,更像是社会问题。能否找到生机,有时候并不只是穷忙族自己所能决定的事情。 ——《新周刊》“你可以穷、可以忙,但绝对不可以穷忙”,这就是一个讲求高速度、高回报社会给予人们的警示。如果你对此警示置之不理,那么很快你就将被这个社会踢出去。——《三联生活周刊》“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越来越多的白领用这段话形容自己的生活。疲于奔命的忙碌使他们损失了生活的热情,忘记了理想的色彩,感到前途茫茫,不知路在何方。——天涯社区网友留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穷忙族 PDF格式下载



起初看着本书还以为是小说,稀里糊涂买下啦,那来一看讲的是日本经济。无疑,这极大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穷忙族来自于美国,但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每年都会有新的成员假日穷忙族,显然这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反而是需要担忧的!我不得不说,中国人研究日本的很少,有些巴不得让日本从此衰退。我想你们的眼光似乎太狭隘了,我们同是生活在地球上,有什么不是希望共同发展?好了暂且不说历史渊原。这本和我们无关。所谓穷忙族,就像我的题目一样,贫穷着,忙碌着。我想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这种例子,还好我们的社会体制比较好。看似日本钱多的很,别忘了他们消费高。大企业里也同样有穷忙族。我不明白,他们究竟是如何让自己走向穷忙的,难道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好了,我的评论微不足道,我跟希望,我们忙碌着,富裕着。这样享受人生。


收到书了,刚开始看到网友的评论,犹豫了很久要不要买,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是买下了折本书。四天就到厦门了,送货速度还好。收到书的时候很幸福,包装各方面都让我很满意。谢谢!读完此书真是受益匪浅,现在,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是穷忙一族。。我们是该静下来思考自身的一些问题了!我们每天如此奔忙,究竟得到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穷忙族这本书,在很多方面以一些事例来阐述一些道理,给人更多思考反省的空间,也算是指引吧!很不错的一本书!强力推荐下哦!


看了书后反思一下自己,觉得自己就是在穷忙,呵呵。之前的生活就是觉得充实,但是后头看看那,真的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看了这本书之后要开始改变了的


研究穷忙族,这正反映自己。


精辟,讲的是普通人的穷忙状态。让人深思!


分析的很不错,给我们提供了反思的机会


毕业后参加的第一份工作,一年半,最终辞职了,原因很多,不想说。读书的时候骑行川藏线的梦想爆发了,好怀念一个多月的西藏骑行之旅。失业一段时间了,以为可以用归零的心态 重新面对工作,但是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纠结啊,看了这本书对工作 生活 人生 有了另一种态度。生活就是生活,我不是为了生存,我是为了生活。先就业后择业的提倡给我死一边去,这只能说明是国家 政府的无能,害了我一年半的青春,我以一年半的血淋淋的教训告诉大家,一定要为了生活,而不是求生存。我另外一个梦想是 海南天涯海角 骑行到 漠河。一定要去。.......就当是为了生活 这就是我的生活 我的梦想。


说不出来的感觉,可就是很喜欢,你并不知道这样的一个本能带给怎样的现实意义,但是至少他做学问的精神让我喜欢,让我佩服,让我拿着这本书就感觉淡淡的安稳和欣喜~~~~推荐喜欢看书,喜欢淡淡感觉的人看哦~~


这是一本城市人应该看的一本书


是一本以数据反映问题,但留下我们思考的空间好大,我真是越睇越担心呀......


看完了,感触很多,幸福无需东奔西走和殚精竭虑,其实一直就在身边,只是忘了照看而已


挺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要好好过


喜欢横好看


觉得自己很像啊


呵呵 不错的书


给自己的提醒


还可以~挺不错的!很生动~


仔细地去领会书中的真谛


看了后知道,很多日本人民也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虽然讲的是日本,但中国的社会慢慢也和日本的过去有相似的形态。但这本书没有写出怎么才能不做穷忙族,可能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吧。


这本书虽然是一个日本人写的,但是反应的问题却超越国界...不过作者的笔触似乎过于悲观,照他的说法,我们大部分都是穷忙族了!呵呵


描述了穷忙族的现象,表述了一些原因。了解了一些东西,虽然并无有效的解决方式。


描绘出了45岁的人的社会危机。对我们进行职业规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里面描写的人物有技术的,管理的,经济的,全都是因为以为有一份天职在身,而不考虑自己还会落魄如此。这是社会生产力导向的作用。每个人遇到此事都无能无力,因为等到他警觉的时候,已经疲于应付明天的口粮,再无力去做影响社会的举动。作者在书里号召的,让大家不要隔岸观火,一起对待这个社会危机,个人认为很需要全民参与,在社会大环境中,没人可以独善其身。就如“欺实马”,今天你是个围观者,明天你就有可能去看风景


调查很深入,也有一些例子,挺现实的,不过基于日本社会的。
读起来感觉像看人物采访的电视节目(《铿锵集》一类)


不是很深,很难懂的案例,可以明白一些经济学原理,可是里面还是有些经济学的专有名词,比较难懂~~~但如果都懂了,也就不用看这种入门级别的书了吧


本以为是本短小说,但它带给我的更多是现实很不错的分析和解说希望有兴趣的读一读~


类似这本书的电视记录片以前就看过,看了这些让人感觉很沉重,这就是我们身边人的生活。人生活的很累,就想找方法让自己能生活的更精彩,不要忙忙碌碌就过完这一辈子,什么也没留下。这本书再次让我想起,我们就是历史的一瞬间,一眨眼就没了,闷,闷,闷。


书上所描述的内容,是有事实依据的,看一看,了解一下,还是很不错的。可以把它当作励志的书来看


书里讲的就像教科书,有分析,有数据,有评论和总结,但是我不太感兴趣。


写的很深刻,有意思。值得去看的一本书


受益匪浅书挺好


看看不错,质量也很好


学到很多新名词,很不错的.


之前买书,是出于题目,觉得“穷忙”状态有时离我们很近。不过通篇看下来,好像文章没有解决技术性的问题,用一些人“穷忙”的案例来诠释“穷忙族”的现象。在“穷忙族”这一现象的背后也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穷忙族来自英文单词“workingpoor”,原意是指那些薪水不多,整日奔波劳动,却始终无法摆脱贫穷的人。但是随着逐渐壮大的“穷忙一族”队伍,主要的标准为每周工时低于平均工时的三分之二以下、收入低于全体平均60%以下者。这个定义又逐渐发展成一种为了填补空虚生活,而不得不连续消费,之后继续投入忙碌的工作中,而在消费过后最终又重返空虚的“穷忙”。换句话说,穷忙族并非失业者,有人可能兼了好几份差事,甚至全职受雇者都可能沦为既忙又穷的工作穷人。“穷忙族”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现实社会存在的“结构性危机”,由于户籍、收入分配、教育等诸多领域体制性的落后甚至是不公正,逐渐导致精英“寡头化”和底层人“固化”,阶层与阶层之间的流动困难。穷人变富越来越难,草根成为精英近乎天方夜谭。想到日常的生活,清晨,大街小巷的早点摊位上,坐着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一碗馄饨,一屉小笼包,似乎色香味全乎了。上班族每天这样开始,然后忙于上班、工作、下班,周而复始。脸上带着倦容,身子像陀螺一样旋转起来就不再停下,然而每月的收入还是入不敷出。越来越多的都市年轻上班族似乎有越忙越穷的趋势。“穷忙族”是刚刚涌进城市不久的一个新名词。就在人们习惯了“月光族”说法的时候,“穷忙族”也悄然兴起。“穷忙族”拥有的是比“月光族”更多的无奈,他们每天疲于奔命,要做的事情永远没有尽头,甚至没有休息日,天天加班,整天忙得顾头不顾脚,到头来所得的收入却寥寥无几,连起码的生活都成了压力,所以他们还不如“月光族”。因此,由“穷忙族”这一概念进行反思,反思为何穷,反思为何忙,这好象于我们也是一种提高。


:从这本书的叙述结构来看,这更像是一篇专题的调查报告:有数据、有调查对象、有分析。虽然是两三年前日本的状况,但是,对于目前经济社会中经不起风吹草动的这一社会中下游阶层的数量有日渐庞大的发展趋势,不仅仅是日本,更是中国!穷对整体的老百姓而言,中国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我们目前的优越感仅是拿30年前的自己作比较。如门仓贵史的序言所述,一个三口家庭的年收入200万日元的家庭就已经是穷忙族了。200万日元是什么概念?按照1:16的汇率,折合人民币是12.5万元,月平均收入是10400元,夫妻双方都工作的话,平均每人月收入是5200元。中国13亿人中,有百分之多少的人月收入能达到这个标准?不由的想到所谓西方国家不了解中国百姓生活幸福的原因了---横比的数据才是硬道理!我不敢买房,虽然我现在的是一个中等城市,但是房价高的令人咂舌:好像是这个房价是可以向欧美或者日本看齐的!?这不禁让我想起改革开放银行放贷初期鼓噪百姓贷款的小故事:美国老太贷款住房和中国老太攒钱买房的天堂对话。但时过境迁,眼前穷的是:高昂的首付是付不起的,所以:新建的高楼大厦,你让老百姓拿什么来爱你?包括住房,重要的还有医疗和孩子的教育开支,如果其中哪一方面有遭遇,就会让家庭一贫如洗,这个在美日来讲,叫破产。苦自从二战以来,日本的经济腾飞的同时生活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适应了法制经济环境中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可以从被调查的10个穷忙族人看出,他们只谈过去有钱的美好和现在没钱的苦恼和将来挣钱的目标,很少涉及其他社会方面的针砭,就是生存生活的思想。然而我们与日本不同,80年代初期以前被教育的思想是他有、你有、我有,大家都有!让大家心里不舒服的根结在于心理或者叫思想上发生了不平衡的骚动。这是在金钱之外的,在精神层面的,应该叫它:苦。评价社会和谐的标准中,专家称里面的一个关键指标叫基尼系数,这个系数越大就越糟糕。不知道老百姓的苦楚能给这个基尼系数加多少分?这本书就其本身来讲,就像一根失去水分的甘蔗,嚼起来少了很多甘露,少了些许味道。但就其探讨的话题极其意义来言,就像甘蔗的皮刺一样,扎在我们的腮上、舌上,让我们惊醒于甜蜜与痛楚的边缘。


适合国家管理者,改变"穷忙族"命运.适合社会上层人读,理解"穷忙族"境况.适合青少年读,避免今后成为"穷忙族".


我一向很少给书打差评或者低分但这本书只能给三星因为它只是普通意义的调查文学而且讲的是日本的事尽管有引以为戒之类的形容但基础,经济结构的不同只能是意识上的警惕对实际没有任何意义不过对于日本的现实调查确实很详尽,很科学是否真实无从考证但对于日本穷忙的根本分析还是很到位的一是日本人引以为豪的终身雇佣制一是日本的经济增长模式确实有点新意单也只是看看了解就行了


日本的社会生态与我们不一样啊,能得到的启示不多


我是在听大兵介绍这本书后感觉很不错才购买的,今天书到了,我只花了不到半个点的时间就从头看到尾了,我感觉里面只是一大堆数据还有案例,而且全是日本的现代的状态和中国实际状况根本合不上,而且感觉像在看日本的新闻,可能因人而异吧,我觉得不怎么样,但是还是会保存起来~!


感觉罗列了一堆数字,让人们对日本人现在的某些人群有一定得认识,但是并没有指出对应的改革措施。


虽然都是以小故事的形式来展开,但这些故事有点乏味,还有那一堆的数据让人提不起精神。久不久看一两个故事,或许有一天会看完吧。没劲。


一般般 只是一些数据 不过纸质还不错


这本书更多的是以数据。


虽然写了一个很沉重的事实,也列了很多数据,但是写得挺平淡的,就像一篇学术论文,一般般。


没有我想象中好看


一个观点再配上故事反复重复~~~


还好,没想象中那么好


看得最快的一本书,现在已经忘了什么内容,但我真的感觉,日本的经济类书让人看了总感觉水土不服,没什么营养


本书从内容来讲就是一本经济时政分析评论,比较适合政府官员和经济评论家们去看。大众看了没有有多大的帮助。和对本书的描述相差很远,有些失望的。


这本书只是对于日本市场劳动力的调查报告。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没有太大作用。属于吃饱撑了无事消遣型作品。


也许我的能力有限,这本书的含义我没有读出来,我一拿到这本书就开始读,没有给我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总之,希望对此有感觉的人,给我说说,同时建议买前慎重。第一次发表评论,希望对读者有帮助同时也希望以后的读者多多发表真实的评论,给其他读者建议。


以为是说中国的,结果是讲日本的,有点失望


首先是封面有折痕,书本中间也有点问题。


没有宣传的那么好看,只看了1/3


内容远没介绍的好看,浪费了我的银子。


自从告别“月光族”后,倒是不用月始就盼月底了,只是那日复一日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状态却从没有改变。而对于这种看起很忙却不知在忙什么的情况真是难以形容,直到穷忙族的横空出世,才真正找到了对自己生活十分贴切的一种描述。这本书就是这样以一个简单的书名吸引了我。可惜无论我再怎么看就怎么觉得这是本令人失望的书,不知是作者的水平问题还是翻译的水准不够高。反正只能看到语言组织很乱,逻辑思维有失正常,读起来非常不流畅!首先作者在一本不到200页的书中安排了150页的事例,反反复复、来来去去都是在说低收入者是穷忙族,最可怕的是这些事例就是人名不同职业不同而已,没有代表性没有特别,好像就是为了凑够一本书的页数而出现。其次文中分析了日本穷忙族的产生,也就是低收入者的出现,涉及到日本贫富差距、工资制度、社保福利、工作很难转正、大学毕业生失业率等问题。虽然国情不同,但这些老生常谈在咱们中国早已经不是新闻。坦白说,就上面这些问题的分析,咱国内任何一个论坛任何一个愤青都要比这本书说得精辟有见地。纵观全书,罗哩罗嗦的说明了什么是穷忙族以及这个族出现的原由,并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例如要求企业大幅度提升工资(我知道这样可以解决了低收入的问题,但这好像不是想提就提的哦,要以企业利润有关!),还真的是很幼稚的穷忙族读本!一句话,别冲着穷忙族去看,否则你会后悔!


虽然是凑单买的书 但是也太差了吧 里面就是列举了日本的各种就业数据 没有任何的参考意义,千万别买!!


垃圾书,名不符实,说的是日本的下层阶级的苦难,与中国一点关系没有,也没什么借鉴和参考价值。买这书浪费时间浪费钱。


买书很多,上来评论很少,今天特意为了发评论才登陆。

这书实在是太垃圾了,徒有其表,内容就像论文集,上当受骗的感觉。

中信开始卖书号了?


少印的有.


一本很踏实的书,建议真正用心反思生活的朋友读读没耐心认真考虑生活状态的人就算了我们穷忙,我们有压力有人富闲,据说也有压力我想,穷忙不是个人问题,不是传染病穷忙是社会病一个社会穷忙族的群体有多大规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社会积累的发展隐患这书不该只是我们这些老百姓读那些深宅大院里的人更应该好好读读


书买来很快看了,真的很有共鸣。昨儿还跟朋友在说呢,不怕忙,就怕穷忙;不怕累,就怕累得不开心。可现实生活中有多无奈啊。希望这本书可以给更多的人带来启示和慰藉。


哎呀呀,看见这书就找到知音了,敢情有那么多跟我一样的穷忙族啊~忙,比谁都忙,在底层忙,忙得领导也不知道,朋友也不理解,忙就忙了,还穷!没存款没个保障,这日子还得过下去~~咱得好好思考思考,得看看人家是怎么分析的~~


对穷忙现象的分析鞭辟入里,很受用,适合真正关注穷忙问题的读者


这本书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讲日本的穷忙族的生活情况,而对如何改变这种生活,没有太多的想法,寄希望于政府的改革、会社的制度变化。没什么意思!


我看过这本书,总觉得还是跟中国大陆的情况有差距,前几天在卓越上买了《炮打穷忙》,觉得还是炮打更贴近中国实情,更像是再说自己,而且给了很多可操作性的建议,我觉得不错,推荐给大家。书的封底上有一句话印象深刻:我们的人很多,我们的机会很少。


只讲了现象,并没有分析根本问题


本书基本属于采访。全书5章列出10个穷忙故事,对这些故事,作者也没给予总结。作用就是让我们对穷忙族起个警惕,然后就把希望都寄托在政府改革上。整本书唯一一句值得的话:“每个人生下来就不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现状努力地生活。”更要命的是,这话还是被采访的人说的,跟作者无关。


主要是讲有关日本的,跟中国相差很远.虽有借鉴意义,当作用不大.


读第一遍的时候,感觉是在看一堆数据,读到第5遍的时候,谁还可以逃避吗?值得一读


实用性不强,环境定位在日本,貌似不怎么是适合中国


如果说收到的是旧书可能有些过分,可是这本书不知道是包装保护不当,还是从仓库发出来就是这样,表面多处破损,书脊上的中信出版社商标掉了多一半。根本就不像是新书。以后要重新考虑是在亚马逊买还是去当当买了...


瞎买回来的,看了以后,还是穷忙一族。。


不过内容很不错a,值得一看


写得时日本社会 个人觉得借鉴意义不是很大 冲着书名买的 看完后有点失望


被书名欺骗了,本来是以为讲那些整天限于琐事效率地下的人,没想到是通过纪实采访写一些日本人的事例。事例感觉很无聊,虽然只有15元,但我感觉特别不值,不仅浪费金钱,还浪费时间。推荐大家看杰克韦尔奇,博恩崔西,余世维等的书,思想犀利,有独到的见解。


不过里面是一些数剧,很穷的人,你可以看到自己是一个穷人


揭示左好多日本不为人知嘅数据,同时,亦系一个好好嘅引导,指引我地去思考时下中国的状况,我地嘅状况~


书是小日本写的,里面好多例子都是日本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