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的逻辑

[ 美] 谢德华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21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 美] 谢德华  

页数:

257  

字数:

231000  

译者:

曹槟 孙豫宁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精彩透视--
  西方企业如何压榨中国制造业的成果?中国产业升级为什么阻力重重?中国为什么与普通制造产品出口国不同?中国制造为什么大而不强?为什么还在苦苦挣扎?分析中国业所面临的困境,中国制造如何才能突破重围?模块化生产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是毁灭,还是机遇和挑战?未来中国的大陆企业终有与台资企业针锋相对的一天?
  破译财富密码--
  发达国家为什么富?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穷?中国人为什么更愿意储蓄,而美国人却更愿意消费?为什么国家越来越富,老百姓却越来越穷?
  深度分析--
  中国劳动力市场如何变迁?中美两国发展思路有何不同?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状况到底有多么?高端产业和低端产业的密码是什么?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国正处在危机四伏的环境里?
  中国读者一般很难接触到西方学者对中国发展模式的真实评述,而不用说是一位深入研究中国20多年的学者对中国发展思路和模式所做的精彩评述和推论。《中国的逻辑》一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全新的透视中国模式的视角。从这本书中,你可以阅读到有别于中国学者的、独具西方特色的中国发展经。

作者简介

  谢德华,麻省理工学院政治系教授,中国研究项目主任,长期研究中国问题,曾在北京大学任访问学者,并著有《中国的改革》一书。

书籍目录

中文出版序言
专家推荐序
第一章 悄然进行的革命
当东欧还在震荡,苏联还在不知所措,历史的发展机遇悄然转到了中国这一边,犹如一夜春风,中国的面貌发生了让世人惊叹的变化!中国变化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中国民众的政治生活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解读中国的这种变化?
20年前,社会束缚依然没有解开
20年后,超越革命
从毛泽东思想到里根主义:中美发展思路的对比
政治生活:中国民众的转型
如何解读中国的变化
第二章 制度性外包:中国变化的真正动因
石破天惊——中国发生变化的真正动因在于制度性外包!中国在融入全球体系的过程中完全背离了经济学教科书上的逻辑,勇敢地向海外公司敞开了大门,允许把它们认为合适的任何生产活动搬到中国来。在这种制度外包的过程中,中国成为了全球体系的一分子。
全球化:不是你想得那样
制度性外包
工业体制改革的外包
用外包换取跨境交易
国有企业的外包
制度性外包对政治的影响
如何定义中国
第三章 危机、挑战与机遇:中国对现代性的探求
历史在轰轰烈烈地演进,当中国冲破体制的藩篱大踏步地向国际体系迈进的时候,中国更像是一种带着某种目的参与,而且这种参与的姿态不是一次就收,而是不断重复的。物质致富的重要性在中国也日益明显,但是这种以全球化为中心的特色发展超越了物质主义本身,更具备了某种精神特质,一种集体式的国家宏愿——中国在世上的眼里已经变了模样。
市场改革:如何从渐进转变到深化
1989~1999:冲突的十年
应对冲突:基本路线、政策内容和社会话语权的转变
历史的重演: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
第四章 中国如何影响了世界:中国制造业的真实图景
中国制造业对世界的影响怎么形容都不过分,中国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成为了一个在外国——尤其是美国的消费欲望驱动下超负荷运转的国家。而另一方面,模块化生产已经使许多国家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但中国却是这个群体中最为成功的例子……
中国的表象:西方国家怎样看待中国
中国制造业:西方人怎么也看不懂
疑云重重:中国工业发展的四个特点
大变革:全球生产网络解析
模块化生产的影响(一):准入门槛的轰然倒地
模块化生产的影响(二):外贸合同承包制造商带动的升级
模块化生产的影响(三):中国制造商的“商品化升级”
模块化生产的影响(四):发达经济体的模块化创新
中国与模块化革命
第五章 危机中的变革:中国成为市场体系的最大赢家
毫无疑问,在当今的市场体系下,中国成为了最大的赢家。但中国依旧会面临众多的难题。比如,中国要避免美元触底导致储备被套牢;对面西方呼吁人民币升值,如何才能从容应对等等。但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比如尽管2008年美国的经济崩溃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中国也可以借此契机建设一个更加现代化的市场监管和宏观经济管理的国内制度。
中国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中国道路该如何走
《公司法》的出台:让中国企业有了说话的凭据
劳动关系模式的改变
中国资金与外汇链条:越来越成熟
第六章 不能再落后了:中国高科技的利剑已出鞘
在面临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成为全球科技和商业创新领袖宏愿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向高科技研发领域进军了!但中国到底能走多远?西方国家在旁观的同时,内心也充满了警惕和焦躁。
中国到底能走多远:相信者和怀疑者截然不同的观点
研发活动的全球化
研发活动有哪些
全球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
研发活动与新产品平台的产生
新技术的研发
全球研发的现状
第七章 能源:国有垄断的最后一块阵地
透过中海油全景、纪实的分析,读者会更详细地了解中国央企的运作内幕。而从中海油对尤尼科的失败中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在终于有人站出来以正视听了——这次竞购的发起者并不是中国政府,其目的也不在于掠夺美国石油资源,而是代表了中华民族对现代性的探求。
中国海油的企业化与公开上市
海外上市的挑战:一个中国经理人的视角
央企高管意欲何为
收购尤尼科的尝试
明争暗斗:中海油竞购尤尼科真相
中海油竞购被耽搁了
中海油被美国误解了
结语 中国当前走的路以及未来的路
致谢
译后记

章节摘录

  1    悄然进行的革命  我于1989年夏天来到中国,在一所著名大学做访问学者。20年的岁月流逝,仿佛就在转瞬之间。然而,当我回首遥望20年前的中国时,它与我们今天的所见所闻竟有天壤之别,宛若一场依稀可见的旧梦,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判若两个世界。假如你在1989年时大胆地预言:中国未来20年将走一条现在所走的道路,一定会令人捧腹大笑的。在当今快速崛起的中国,经济飞速增长,出口依然强劲,外汇储备扶摇直上,甚至在全世界陷入严重萧条的情况下,它的经济体系仍然充满活力。我们对此已经司空见惯。这些变化虽然一日千里,但不过是一场巨变的冰山一角。在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中国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上所述只是一些表象而已。人与国家、人与经济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一个社会的基础,中国恰恰在这些方面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  20年前,社会束缚依然没有解开  当我试图搞懂当今中国所发生的一切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回忆起1989年。那个时候,改革开放政策已经执行了10年,但在普通的城里人看来,社会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凡是20年前来到中国的人,都会对中国城市的独特景观记忆犹新:到处黑糊糊的,市中心的公用照明灯少之又少。不过,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里也实在没有什么活动值得向外展示。各地也有一些商店,但出售的商品都非常少,而且经常早早地就关门了。饭店、面馆和茶馆等服务设施,也很稀少。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城市,如果哪里开设了一家饺子馆,无论它有多么简陋,都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毕竟,这是一个可以“出去吃饭”的地方!  商场像过去一样,由国家进行经营,并有专门的进货渠道。当然也有一些小商店,但大都是尝试性的临街售点,由国营单位和占据黄金地段的工厂开办,工作人员是被派到这里的。这些商店由他们没精打采地照料着,其主要任务似乎就是出售上级企业的过剩产品。有时,柜台上也会摆放一些消费品,商店里随即出现一些不伦不类的商品组合:圆珠笔和木板条、羽毛球拍和排水管、餐具和发动机润滑油。  这些商品组合虽然极为平常,但反映了一个无所不在的事实,那就是在现代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贸易还远在中国民众的视线之外。当时的中国根本不存在现代市场、社区和社会网络赖以建立的那些关系,中国城市的社会结构严重地阻碍着经商设厂、开办实业、公民互动甚至更宽泛意义上人员的流动。整个社会完全被纳入一个由国家控制的制度性等级体系中,这个控制链从政府机构的顶端直达普通老百姓的就业场所。  与市场条件下的自由流通世界相比,当时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垂直构成和严格控制的国家,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国家控制的“工作单位”。单位也是公民的就业场所,每个公民都被国家纳入到相应的单位中。大学生是社会上最受优待的群体,他们在毕业时也要被国家分配到一个个单位中。这种由大学生就读的院系进行的“分配”影响深远,它决定着一个人的一切,包括工作、居住城市、社会圈子、职业前途和几乎全部的人生轨迹。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既是一次分配又是一种判决。一个人一旦被分配到某个雇主(通常都是国营单位、学校或政府机关)那里,就会终生处于它的支配和管理下,例外的情况是很少的。住房由它提供,医疗保障由它负责。人们想做任何事情,几乎都得经过它的正式批准,包括结婚、购买到其他城市的车票、申请护照以及从单身宿舍搬到单元房等。  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本质不是从市场上获取收益,不是通过关系网进行调动,而是在一个高度僵化的国家等级体系中由底层往上爬。  然而,这种等级体系绝不仅仅表现在政治领域,它还是一种与指令性计划密切相关的经济等级制。工作单位有其自身的职能和局限性,但却是整个国家定价制度、国家控制的物质产品分配体系、国家造成的物资短缺局面以及国家制定的工业化目标的重要基础。所以,单位不仅是公民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场所,而且还是整个社会控制链条的末端,是政治和经济相互交织的等级制在民众层面的体现。  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在单位内部的存在宛如一种蜂窝式的生活。这里所说的“蜂窝式” 有着特殊的含义,它指的不是当今中国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手机,而是在随后的整个90年代遍及中国各地的有形围墙。工作单位无论学校、工厂还是医院,都在四周建有高高的“围墙”。围墙里面不仅有生产产品的工厂,而且还有住宅、宿舍、小卖部、诊所和商店。工作单位的有形围墙划定了社区的范围,人们就在这样的社区里生老病死。他们寻找配偶、结交朋友(甚或结仇)、生养孩子、遇到和摆脱麻烦,以及商定在政治运动中采取何种立场,基本上也都是在这些围墙里进行的。当时中国人家里一般都没有电话,因为电话由单位安装,装电话基本上按照级别执行,例外情况极其少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有什么社会契约,这种契约也极其单纯,那就是:国家控治、公民服从。国家介入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向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公民则是被动地应付,往往为上面分配的一点点机会而争来抢去。这样一来,公民就被圈入了由国家控制、被墙围住的工作区里,国家可以借此确保他们的日常生活服从于政治需要。在这种制度下,社会和经济从本质上说是服从于政治的。到20世纪80年代末,虽然狂热的群众运动已经烟消云散,但强制性的隶属关系依然占主导地位。  20年后,超越革命  让我们来看20年之后的情况。如今,中国的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巍然耸立的摩天大楼,四通八达的公交系统,全新的公共服务设施,与20年前简直判若两个世界。街道两边商场和饭店林立,无时无处不是一派商业繁荣景象。然而,中国20年来的变化实在太大了,物质上的变化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在目前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的城市仍然充满活力。昔日的委靡不振已经为今天的生机勃勃所取代,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领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管原因如何,改革的力量已经势不可当。这种现象影响深远,可以说重新塑造了人们的观念和政府的规制。从最基础的层面上看,今天的社会结构与20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了。  这些变化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的“工作单位”的消失。那些在20年前决定邻里关系、社会网络和政治生活的东西,今天已经销声匿迹了。它们曾经主宰一切,但转眼间已经成为历史了。20年来,中国发生了一场革命,但却没有开一枪,没有设置一个路障,甚至没有发表一份宣言。  就业数字虽然说明不了这些变化是如何以及为何发生的,但却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中的缘由。1978年,中国80%的城镇居民在国营单位上班,这实际上也就是传统的工作单位。其他人虽然供职于集体企业,但却生活在国营单位里,因为他们的近亲属在那里工作。当时根本不存在民营企业。到1990年,这一数字还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供职于国营单位的城镇居民仍然高达60%,20%的人受雇于集体企业,只有极少数人在作为新生事物的民营企业工作。由此可见,国营单位仍然是城镇生活的中心。然而,到2007年,中国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大批新型雇主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民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独资公司、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以及新型国有企业,如此等等。至此,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从业人员减至城镇居民的1/4,而这些相对传统的雇主也甩掉了昔日的工作单位职能。大多数城镇居民都在非国有部门就业,这是当今中国一个至关重要的现象。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种变革意味着什么。要想成立一个民营或外资企业,必须要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然而,如果要想让这种简单的事情发生,就必须允许工人进行流动,必须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长期实行的非自愿工作分配和对国有企业的终身依附关系。从根本上说,就是必须培育一个劳动力市场。与此同时,通过劳动力市场重新就业的工人还必须有房子住。这就是说,必须有另外一套市场来发展房地产业,而不能继续由极少数国有企业实施垄断。当然,要想培育房地产市场,必须有相应的财产权、金融购买机制和财产过户规则提供支持。出于同样的原因,刚刚可以自主择业的工人还需要医疗保障,因而医疗保障就必须从国有企业中剥离出来,按照其他规则进行配置。中国所发生的事情表明,市场就是这样逐渐形成的。当今中国许多人看病都得支付现金,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是很小的。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新型企业应运而生,新型业务与日俱增,这一切不仅表明其经济充满活力,更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性前提,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过去20年来,中国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收益。然而,要想让这一切成为现实,就必须培育一系列的市场,而且要用这些市场取代旧式的分配机制。至少对于老百姓来说,社会主义的物质分配与无所不在的政治和社会控制密不可分。因此,从本质上说,经济变化也就是政治和社会的变化。   ……


编辑推荐

  中国遭受美国式次贷危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中国发生真正变化的动因在于制度性外包。  在当今的市场体系下,中国是最大的赢家。  这个世界看上去似乎“是平的”,但事实上一点也不“平”。  在经济领域,中国和美国就像鸡和蛋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人民币突然的升值也就意味着美元的崩溃,这是任何一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中国政府积累了数目可观的美元资产,如果美国经济出现崩溃,后果将不堪设想。  只要美国金融体系中的潜在风险一日还在,美国人和中国人的金融安全都将会受到威胁。  中国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但最大的变化并非发生在70年代末或80年代,而是发生在90年代初。  如果按照教科书里的方法做,中国应当首先把屋子打扫干净,然后再参与到全球经济中去。但事实上,中国是首先加入到全球经济中来,然后才步履蹒跚地回去打扫屋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的逻辑 PDF格式下载



书中有很多新颖的观点,值得一读


这本书里提出的一些观点,值得参考。


都还好吧,纸质还可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