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创新的力量

朱岩梅,陈强 编著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朱岩梅,陈强 编著  

页数:

302  

内容概要

这本《创新的力量(中国经济增长新路线)》由朱岩梅、陈强编著,编者组织聚集国内外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官员以及企业家,围绕“绿色、转型、创新”等话题,以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竞争的新趋势、新格局为前提,以多种形式共同探索中国经济增长战略思路、交流前沿动态,分享创新的理念和实践。

书籍目录

序言
前言 中国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主要路径
第一部分 创新的趋势与理念
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若干问题的思考
什么是创新
创新与政府政策
创新的趋势与理念
从全球化竞争来探讨中国自主创新的战略和策略
在发展危机中寻求自主创新之路
创新的培养
创新成就梦想
企业家与国家创新能力
不是跑得更快,而是飞得更高
合作创新的软实力
实现内需和创新之间的有机和谐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运用公共政策,营造创新环境
开放条件下的全面创新投入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工程科学以及知识密集服务在创新系统中的重要性
国家创新布局与区域创新能力建设
附录:浦江论坛对话精编
创新文化与创新人才:求解“钱学森之问”
创新与企业竞争力
第二部分 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
把握全球产业调整的机遇培育和发展产业型新兴产业
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和政策
企业如何向价值竞争战略转型
中国结构调整的紧迫性与科学技术投资的重要性
政府必须科学履行职责
调整发展的思路和政策:以创新驱动发展
研发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附录:浦江论坛对话精编
培育适合中国科技发展特点的融资方式
中国经济转型的战略议题
中国汽车业的创新与战略转型
第三部分 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知识资产
全球化竞争下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挑战——一个新的国家竞争战略思路及对策
挽救经济发展:建立绿色生活观念
附录:浦江论坛对话精编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谋划和发展
低碳时代:全球变化与可持续性发展

章节摘录

  要看到我们的优势。我们的本科生,跟外国大学本科生比,例如,上海交大的学生,我认为是可以和美国一流大学的本科生竞争的。  现代教育的基本思想不是传递知识,而是从知识传递转到能力培训上。我们祖先有好多东西,例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老祖宗就讲过“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继承发扬。同时,要把教育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能力建设上去。  此外,教书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我们有全国统编教材,而且是21世纪统编教材,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合由一个老师来统编,这样教育能搞得好吗?还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孔子有72个弟子,上千个门生,都是一个一个教的,一个学生一个教育计划。我们现在所有人一个计划。这是从西方学来的,他们效率比较高,但是成功率不一定高。我们一定要把祖宗的东西继承下来,中外结合起来,文化才能兴旺发达。  [马俊如]:谈到了学生培养中的模仿问题,为什么在小孩子的画里看不到创造性呢。在科技界,我们也经常碰到这个问题,也经常在反思。  在我们的社会意识里,或者是文化里往往强调共性,大家公认的就是成功的,而不强调标新立异。我们总强调这个事情这样做人家印象很好,然后你就模仿,这是理念的问题。整个社会评价制度往往都是讲共识性的。我有一个别人可能不太赞同的观点,创新跟社会的共识往往是成反比的。创新必须强调个性。  我们的评价制度,从项目立项开始就需要专家评审,需要专家们的普遍认同。这样做会存在一种隐患,有可能到最后,被批准的项目也没有什么创新了。因为必须按照绝大多数专家的意见做,最后的“交账”,也必须是大家公认的事情。评价制度本身需要大家举手通过,然后秘密打分,对于一些标新立异的创新,这套制度就会存在问题。  此外,我们中国人好面子,不敢对问题进行挑战。但是,在创新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能够坦诚地面对问题,需要强调创新在不违背国家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允许或鼓励大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由的构想。   ……

媒体关注与评论

  科技进步与创新对中国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一个在经济规模上已经跻身世界前列的国家,绝不应当在科技上无所作为。  ——万钢 全国政协副主席 科学技术部部长    当代经济的突出特点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创新竞争。在新的竞争态势下,中国提出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这将准确地把握中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的主要路径。  ——徐冠华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    传统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走到尽头,昨天一些经济增长的保障性因素已经成为今天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中国经济结构不可能再重复过去,我们已经走到一个新的起点。  ——陈清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 副主任    “创新”不同于“创造发明”,“创新”是通过把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新的组合引进到生产体系中去,而经济持续发展和转型就是不断实现这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企业家的核心职能不是从事繁杂细致的经营管理,而是能够发现与实现这种有关的“新组合”。  ——李书福 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沃尔沃汽车公司董事长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创新的力量 PDF格式下载



创新思路拓展


有一定的启发。还行吧


值得一读,是本好书


正因为我们创新少,所以我们要天天喊创新。和李约瑟之问差不多,不知谁能回答?

作者们的官腔比较足,肤浅没什么深度。

鉴于属于正传,做论文的话,引用起来还正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