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科技想要什么

[美] 凯文·凯利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美] 凯文·凯利  

页数:

370  

译者:

熊祥  

Tag标签:

无  

前言

专家推荐序一(段永朝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知道亚洲象会用长鼻子卷着枝条拍打蝇虫,也知道寒武纪曾有动物种群的大爆发,这叫知识。盯着岩蚁的窝,看着忙忙碌碌的工蚁搬食物,赞叹这精灵的神奇;望着燕子口衔虫儿给雏燕喂食,心里涌过一阵阵暖意,这叫情感。穿越数十亿年时空,想象夜幕中飘落的微尘,或许是千年沧桑的遗迹;掩卷长思,跳跃的音符总能激活大脑某个部位的颤动,冥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去向何方?”这叫智慧。凯文•凯利的这本新书《科技想要什么》,既富含知识,又充满激情,更富有智慧。思想的行者1952年,凯文•凯利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71年在罗得岛大学念书一年后即辍学,后成为自由摄影师。20岁至27岁间,凯文•凯利远足亚洲,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菲律宾、泰国、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阿富汗、伊朗等地游历。27岁在耶路撒冷,凯文•凯利经历了一次神奇的体验,他觉得自己的寿命只有6个月,于是孝顺父母,广为布施,看望亲友,然后在万圣节之夜“死”去。回到美国后,这个在精神上经历过一次“死亡”的人,骑自行车跋涉5 000英里,横穿整个美国,体验生命的光辉。在接下来的30年里,他用自己的方式热烈拥抱着这个飞速发展、眼花缭乱、日益技术化的世界,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和智慧,在思想光辉的尽头、在人迹罕至的边疆,发掘着暗藏在强大技术力量背后的生命之音。1981年,凯文•凯利创办了自己的杂志《步行》(Walking Journal)。他曾是《全球评论》、《信号》、《全球概览》的编辑和重要的撰稿人,他的文章在《经济学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科学》杂志等重量级媒体上广受赞誉。他参与创办的全球电子链接WELL(Whole Earth eLectronic Link)迄今仍然是最具人气、最有智慧的社区之一。1999年,著名导演沃卓斯基在拍摄大片《黑客帝国》(Matrix)时,凯文•凯利的著作《失控》(Out of Control)曾被指定为全体演职人员必读的三本书之一。他是一位思想的行者。技术元素与第七王国20世纪无疑是科技大发展的世纪。电报、电话、电视、电脑的快速普及,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的飞速发展,抗生素、基因药物、化学合成制剂的大量发明,高速公路、铁路、大型客机的广泛使用,还有数不清的科技产品、科学发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元素,渗透到各个角落。科技已经包围、席卷了人的工作与生活。对科技产品的赞叹和恐惧,交织在一起,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理情结。长期的大众传播和科学教育,在面对这种两难困境时,往往表现得束手无策。或者把批判的目光指向操纵科技背后的“利益之手”,或者将空泛的进步理念寄托在未来更高、更快、更强的科技发明。无论哪一种,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科技是外在于人而存在的,科技只是人的产物,是工具;人可以,并且应当驾驭它。凯文•凯利的这部书,试图颠覆这种定见。在他看来,与人类共同进化的、被称做“技术元素”的这支力量,并不是晚近数百年、几千年的产物,而是伴随着生命演化数十亿年的整个过程。漫长的生物进化中,猿人、智人和现代人与环境的关系、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其实无一不与“技术元素”的酝酿、发育、演化有关。这个除微生物、菌类、植物和动物的“第七王国”,貌似拥有了自己的自主进化能力,孕育出自己的倾向性、组织性和活力,与生物界和人类交织缠绕、共生演化。“保持差异的努力与熵的拉力之间的斗争,创造了自然界的奇观”,这种从物理学底层获得的启示,预示着“进化,乃至技术元素,遵循由物质和能量的本质决定的固有方向”。这一“固有方向”仿佛有意地将生物引导到一个高度复杂的、精巧的方向,比如眼睛、翅膀、双足、回声定位系统,以及蚂蚁、蜜蜂、啮齿动物和哺乳动物的互助行为。更重要的是,这种“趋同进化”是跨物种的。承认科技发展仿佛有固有的“方向”,第一眼会被视为“拟人”的写作手法。的确,这部伟大著作中,随处可见这种“拟人”的手法。但是,细细体察凯文•凯利的良苦用心,你会觉得并非这么简单。那种认识到科技已经显露出“自己的倾向性”的人,极有可能像泰德•卡钦斯基(见本书第十章)一样,对科技侵蚀、奴役这个世界抱有深切的反感。然而,卡钦斯基无疑是彻底拒绝技术的极端典型。与卡钦斯基试图终止科技进程的鲁莽做法不同,阿米什人(见本书第十一章)有选择、有节制地运用技术元素,通过集体的选择方式,最大限度地适应科技的进化节奏,仿佛是另一种深刻的隐喻:科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或者灾难,往往是人的局限所致。但是,凯文•凯利的思考,并未就此止步。科技想要拥抱生命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批判理论,以德国哲学特有的思辨精神,指认出科技背后“异化”自然、异化人的力量,认为这个世界充满悖谬:科技显示着人的智慧,同时也放大着人的贪婪;科技在逼索自然呈现、展示更多的内在元素的同时,也在将人逼进一个冷峻的“座架”。海德格尔认为,这种貌似宿命的技术现实,本质上是人所无法控制的,但获得拯救的机会也恰在于此:“救渡乃植根并发育于技术之本质中。”与海德格尔思想异曲同工的是,在凯文•凯利看来,这种势不可当的力量,并非简单地将科技划分为“好的”和“坏的”就可以安枕无忧。嵌入到人的认知和行为间无法剥离的“技术元素”,仿佛与人拥有同样的心跳和呼吸,它想要冲破重力、混乱、混沌的束缚,寻求最大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它表现出的组织活性、亲和力,需要人仔细倾听、细心捕捉,并与之共舞。比如复杂性,技术元素的复杂性在提高,但更重要的是“各种技术血液中被添加了信息层,经过重组用于更复杂的产品”。比如多样性,多样性往往是杂乱无章的另一种说法,但“多样性提高是健康的征兆”。比如自由,凯文•凯利指出,自由的含义并非可以率性而为,而是“选择的自由”。在凯文•凯利看来,“技术元素向共生性的发展推动我们去追逐一个古老的梦想:在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自主性的同时,使集体的能力最大化”。在他的眼里,网络“就像你的情人”,“技术元素准备操纵物质,重组它的内部结构,为其注入感知力”。总之,科技想要拥抱生命,它想要进化、想要秩序、想要充满神奇、充满活力的未来。与科技结缘凯文•凯利被誉为赛博文化的先知和游侠。然而,从这本书里试图寻找任何确定性的答案,是徒劳的。凯文•凯利的思想精髓在于:用生命特有的眼光,注视那些外在于个体的一切事物,不把它们看成是“死寂”的、无生命的,而是按照生命特有的脉动,与这个世界一同呼吸,积极投身于这个世界无穷的博弈中,拥抱生命,感受生命。用全新的视角体察生命,把技术元素尽括其中:与科技结缘,这就是启示。与科技结缘的新型“人–技关系”,借用荷尔德林的诗句,是这样一幅画面:“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专家推荐序二 (姜奇平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互联网周刊》主编)凯文•凯利的思维,气魄宏大。读《科技想要什么》,给我的感觉,好似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二者有一共同点,都将自然、生命,置于银河宇宙之中,以上帝之眼,加以统观。凯文•凯利立论的意义何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的主要内容,是从宇宙的视角探索人与科技的关系。其主题用凯文•凯利的话说就是:“人类不是科技轨迹的终点,而是中点,恰好在生命和制造品中间。”这话在浸染于信息界多年的我听来,力重千钧,我感到它指向的是文明的元命题。我们知道,工业文明的元命题,来自笛卡儿。笛卡儿用“我思”作为巨斧,将心与物,一刀两断。从此,生命与机器分离了。工业化的洞天石扉,在这鬼斧神工之中,訇然中开。几百年工业化的芸芸众生,不过是“开天地”后的余波延续。凯文•凯利提出的,则是一个反命题,他要把被工业化分裂的心与物天门,用笛卡儿同样的力道,轰然合上。用信息革命理念,开辟新的天地。心与物,在凯文•凯利这里,对应的是生命与机器。这是凯文•凯利思考信息技术问题的主线。1992年,凯文•凯利帮助创办《连线》杂志这一“数字文化的官方喉舌”,开始了他悟道信息科技的天路历程。凯文•凯利思考的核心,一直围绕人与科技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与工业化的理念正好相反。在1994年出版的《失控》中,凯文•凯利详细探讨的是科技系统开始模仿自然系统的方式。现在,他又注意到,“生命系统也具备机械过程——例如计算——的抽象本质”。机械的系统在生命化,生命的系统在机械化,心与物在双向地与对方融合。这预示着历史的逆转。凯文•凯利作为信息技术的先锋,提出问题本身,对传统就具有十足的挑战意味。工业化赖以成立的世界观基础,就是人征服自然,为此必须假设生命与机器对立,而且是在世界存在的根子上假设。这是笛卡儿心物二元论受到认可的原因,他这一斧头砍下去,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立、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对立……等等后来发生的事情就自然而然了。但是,如果生命长入了机器,机器长入了生命。工业化的逻辑就逆转了。凯文•凯利想要证明的,正是这件事:“如果DNA可以制作成正在运行的计算机,而计算机可以像DNA那样进化,那么在人工制品和自然生命之间有可能——或者说一定——存在某种对等关系。科技和生命一定共同具备某些基本属性。”一旦信息技术与生命技术合流,人们马上可以期待的,将是工业化的反现象,即生命与机器的一体化。首先被证伪的,将是笛卡儿。接着崩溃的,将是康德哲学,因为物自体与主体将“共同具备某些基本属性”。人类的判断力将重新进行“批判”。接下来将是多米诺骨牌:工业化技术体系、工业化生产关系、工业化上层建筑……“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我说凯文•凯利的立论力重千钧,就在这里。凯文•凯利是怎么论证的呢?对于心物何以从对立的二元,变为融合的一元这个困难的问题,凯文•凯利指出其中的关键在于,信息是连接此岸与彼岸的纽带。凯文•凯利以上帝的口吻(我猜是缓缓地)说:“从宇宙视角看,信息是世界的主导力量。”接下来的笔法,读过《圣经》的人都会眼熟:“在宇宙的初始阶段,即紧接着大爆炸之后的时期,能量支配存在。当时辐射是唯一的存在,宇宙就是一团光。渐渐地,宇宙膨胀并冷却,物质成为主导者。物质成块状,分布不均匀,但它的结晶性质产生引力,开始塑造宇宙。随着生命的出现(就在人类的周边区域),信息的影响增大。我们称之为生命的信息过程数十亿年前控制了地球的大气层。现在,另一个信息过程——技术元素,正在重新征服地球。”要说曹操,为什么伟大呢?他看见大海边的一丛树木,一下就想到“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么远。一般人面对一条信息,顶多望文生义,想到它说的是,谁谁谁,你妈叫你回家吃饭。这同只看到一丛树木,没留神后面还躲猫猫着一个银河系一样。凯文•凯利过人之处在于,他把信息放在宇宙的大尺度中观察(比所谓星汉亦即银河系还远),看穿信息的宇宙本质。这就跳出了信息技术、生命技术,更不用说信息产业等表面现象。这并没有完,凯文•凯利进一步归纳信息的本质。他自己杜撰了个词叫“外熵”,实际就是人们常说的负熵,想强调的是其自组织的积极含义。它相当于中国古典的“生生不息”,或今人所说的涌现、生成,相当于老百姓口头说的创造。凯文•凯利与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完全相反,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主导地位并非因为它诞生于人类意识,给予它这种地位的是一个同样可作为其本源的自组织,并且这个自组织还孕育出星系、行星、生命和思维。它是始于大爆炸的巨大非对称轨迹的一部分,随时间的推移而扩展为最抽象的非物质形态。”我们对比《易传》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同样认为“生生不息”这一类似于“外熵”的本原,超越天文、人文,是心物一元的,且化成一切。可见,凯文•凯利悟道已悟到本原深处。凯文•凯利说:“我希望本书能够阐明:自我创造的单线将宇宙、生物和科技串接成一个创造物。与其说生命是物质和能量产生的奇迹,不如说是必然产物。与其说技术元素是生命的对立面,不如说是它的延伸。”一不做,二不休,他把经济也装进去了。“我们正逐渐用无形的设计、灵活性、创新和智能化取代刚性的沉重的原子。从非常现实的意义上说,我们向以服务和理念为基础的经济迈进,是延续某种从宇宙大爆炸就开始的趋势。”这同钱德勒一旦发现信息成为转型国家的力量后,一口气把美国的信息技术史往前倒腾了300年一样。等于告诉世人,你们今天看到的IT,并不是你们所自以为的那个东西。信息有更深的本性,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你们意料之外。凯文•凯利论证的现实意义何在?不久前,在讨论信息社会共识时,中国信息经济的泰斗乌家培教授对有人在下一代新兴技术重点的确定上,把生命技术与信息技术对立起来,把生命技术当做另一个时代而厚此薄彼,表示担忧。读一读《科技想要什么》可以明确领悟到,地球生命只不过是信息在DNA这一特殊载体上的存在。凯文•凯利在本书和《失控》中都认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不以DNA方式存在的信息和生命。他说:“科学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无论生命的定义是什么,其本质都不在于DNA、机体组织或肉体这样的物质,而在于看不见的能量分配和物质形式中包含的信息。”从文明高度看,信息、生命、DNA这些都只是石头,而不是河本身。中国人擅长摸着石头过河,但往往把石头当成了河。摸到信息技术,说这条河是信息化,摸到了生命技术,就说这条河变了。结果成了狗熊掰棒子。信息社会、信息文明的共识,要建立在对历史长河的深入认识之上。凯文•凯利的精彩论述,让我们领教了什么叫大尺度历史,这条河相对石头来说,有多长、多深。此时,我们再回味这本书的“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不是会有一种从当前急迫现实问题跳出来,倚杖听涛声,听银河涛声的恢弘感觉吗?只要美国私有部门的负债持续上涨,以上四个方面将会相互补充,至少看上去如此。在活跃的市场氛围下,华尔街可以为所欲为,很少会有人注意到他们获得了超额的收入。上述第三和第四点中提及的欧亚储蓄过剩的创造者们需要相应的消费者和借贷者,以防需求不足而带来通货紧缩;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他们凭借净出口来维持收入的增长,依赖赤字国家借贷的增长来维持资产的升值。一方面是美国和其他赤字国家国内负债的攀升,另一方面是储蓄过剩国家盈余资金的增长,全球性经济失衡就此形成。全球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转折点出现在2005年年末和2006年年初。当时美国的房价从高涨走向泡沫的顶峰。在这之后,赤字国家这一关键资产价格的增长就此停止。但美国的政策指向以及华尔街的行事风格依然乐观、没有任何变化。于是,债务泡沫又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其间又有一大批低质量、高价格的证券被创造出来。因此,在危机爆发之后,后果变得更为严重。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2006年之前的危机积累阶段不仅是巨额盈余形成的重要时期,资产的价格和负债能力也在同一时期超过了可以承受的范围。其中最为关键的是2004~2006年,在盈余国家超额储蓄的推动下,信用差价不断缩减,格林斯潘面临两难困境—即在金融繁盛时期,下调国债收益率与实施紧缩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因此,如果2006~2007年的结局主要归因于美国的政策和行为,那么从因果关系上来讲,2004~2006年这段时期全球经济更多是受到第三和第四点中提及的超额储蓄的影响。因此,所有人都有责任。美国的执政者应该为银行监管缺失和评级可疑的按揭贷款的过度发放负责。但在2007年中期,经济的基本状况还算不错,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坚信凭借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在上一个周期的繁荣阶段,即2001年经济衰退后至此次危机之前,美国处于合理的经济增长和温和的通货膨胀下,与其设定的政策目标一致,产出缺口不高于1%,经济没有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也没有成为经济的主要问题(此间美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2.75%,低于其长期平均值;通货膨胀率与之相差无几,年均2.9%,除去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为2.1%)。但这一结果是建立在负债不断攀升的基础之上的,而负债的攀升又不可避免地导致危机的产生。在1997~2007年这10年中,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美元,私有部门非金融负债将增加2.5美元,如果把政府赤字也计算在内,这一数值将达到3.3美元。这一发展模式的延续导致了私有部门非金融负债扶摇直上,达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50%,加上政府负债,总额达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330%,并最终引发了次贷危机和信用危机。但直到此时,资本市场仍没能够给出严重的警示信号。原因是储蓄过剩国家的大量资金需要这样一个投资场所,储蓄盈余的增长使得资本市场上的收益率与息差承受着下行压力,与之相对应的是赤字国家的负债和以负债为基础的证券不断被创造出来。在稳定和良性的经济金融环境中,对负债增长率的监控只是对失业率监控的一个衍生指标。虽然市场上存在大量的金融欺诈和涉案金额巨大的诉讼案件,但许多人认为银行家对危机的产生不负任何责任。正如人们所理解的,银行家的职责是实现自身收入的最大化。由于储蓄盈余国家不断地将廉价资金投入金融市场,银行家便利用他们的专长设计出各种复杂的金融产品,将这些资金装进自己的口袋。银行家毫无节制地制造按揭贷款和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终于在2007年自食恶果。他们的行为或许加重了此次危机的严重性,但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他们在高报酬和无约束的环境中采取此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行为没有违反法律,并在社会可接受的道德范围内。当然事后来看,这些行为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而对储蓄盈余国家而言,或许是它们共同的行为推动了2003~2007年间债务泡沫的形成。其中每个国家(除有争议的日本外)都有充分的理由实施增加储蓄盈余的政策,但它们或多或少要为危机承担一部分责任,因为它们都在做同样一件事:以巨额净出口盈余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问题的关键不是日本、德国或中国不断增长的盈余,而是这些储蓄过剩国家经常账户盈余总额在2007年竟高达1.25万亿美元,是盈余最大的中国的三倍以上。由于中国、日本和德国分别是世界排名第二、第三和第四位的经济体,它们政策的共同影响是巨大的。亚当•斯密对自私的肯定可能颠覆了基督徒的道德观,当然,他的论断是建立在“和平、低税率和法制”的基础之上的。但当把一些主要的社会条件考虑在内时—当然是一些主要的条件,绝不可能是所有的情况—经济领域中“节俭”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储蓄与借贷“好与坏”的对立概念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在凯恩斯的理论框架中,企业的一些行为比如降低工资看上去对企业是有利的,但如果整个经济体都这样做则会对所有人(包括企业自身)造成损失。如果收入下降,需求和企业利润也会随之缩减。与之类似,对个人或单个国家来说看似明智的行为,当被广泛运用时可能会变得不那么明智。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看似明智的储蓄者可能最终被证明是不明智的,即使从最狭隘自私的角度来衡量。在储蓄积累的过程中,全球经济的发展均受到了限制,各国维持全球市场尤其是自由贸易的意愿也在降低,而自由贸易恰恰是储蓄盈余国家发展所必须依赖的。2007~2009年的危机始于信用体系的崩溃,最初的导火索是借款人。众多借款人在银行家的极力鼓动下不计后果地借贷,最终达到无力还款的地步。贷款人损失惨重,群情激奋。但这些债权国猛然发现由于之前借款人受信用危机的影响无法获得新的融资,它们也无法再像原来一样获得高额的经常账户盈余。令它们更为恼火的是它们所遭受的经济衰退要比赤字国家更为严重。它们的失策不仅在于贷款行为导致了亏损,还在于他们将收入和资本积累的期望完全寄托于那些借款额度远超其信用的国家。愚蠢的行为自然不是谨慎的行为,因此储蓄行为也不能被认为是谨慎的行为,也不是所谓的“好事”。谨慎的态度必须要用于有益的用途,但究竟哪些用途是有益的,很多时候只有事后才能知道。上述逻辑对经济学家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陌生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但大多数国家,当然包括那些储蓄盈余国家,大多将它们关注的重心放在了借款人的贪得无厌和中介的贪污腐败上。这些观点和想法可能对建立制度法规、降低今后私有部门过度负债的可能性起到有益的作用,但本书的论点是世界经济要想获得良好的复苏,必须依赖以下两个条件:储蓄盈余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消费的快速增长,降低储蓄盈余总额;采取措施改善储蓄盈余的投资流向,提高其在赤字国家的投资回报率。以上两个条件均需依赖于储蓄盈余国家而非赤字国家改变其行为和政策。事实上,正是这些储蓄盈余国家的习惯性行为导致了危机的发生,而这些行为的改变也将是经济复苏的关键。但到目前为止,储蓄盈余国家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认识到它们的政策和态度对危机的巨大影响,以上两个条件也没能得到足够的贯彻实施。照这样发展下去,世界经济在经历了短暂温和的复苏之后将会陷入新一轮危机,这与我们想要达到的满意结果相差甚远。

内容概要

  凯文·凯利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他认为,作为整体,科技不是由线路和金属构成的一团乱麻,而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它的起源完全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初始时期。正如生物进化呈现出无意识的趋势,科技也是如此。通过追踪这些长期趋势,我们可以对“科技想要什么”有所理解。
  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凯文?凯利预测了未来数十年科技的12种趋势,包括创造大脑这一得寸进尺之举。不过,为了让人类创造的世界实现收益最大化,需要对这种全球体系产生的问题和代价保持敏感。凯利详细讲述了值得我们学习的阿米什“早期使用者”和其他批判科技自我主义倾向的人所具有的智慧。
  凯利的新科技理论提供了三种实践经验:通过倾听科技的需求,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可以更加出色地做好准备,迎接必将到来的科技;通过采用主动融合原则,我们可以驾驭科技,使之发挥最大作用;通过遵从这种类生命系统的长期规则,我们可以获得它的全部馈赠。
  凯利令人吃惊地宣称,现在人类已定义的生命形态仅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六种,但技术的演化和这六种生命体的演化惊人相似。技术应该是生命的第七种存在方式。技术是生命的延伸,它不是独立于生命之外的东西。

作者简介

凯利,1952年生于美国东北部的宾夕法尼亚州。19岁,他从罗德岛大学退学。接下来,他做了8年左右的独立摄影师,去过亚洲十几个国家。1979年,27岁的时候,凯利去中东的耶路撒冷,在那里成为基督徒。之后,他骑自行车穿越美国大陆。然后,《连线》开始进入KK生命,并以一种预告未来的方式切入时代脉搏。凯文•凯利参与创建《连线》杂志,在前7年里担任执行主编。他在《纽约时报》、《经济学家》、《科学》、《时代》和《华尔街日报》以及其它许多出版物上发表文章。已出版著作包括畅销书《失控》和《新经济的新规则》。

书籍目录

专家推荐序 姜奇平 段永朝
第1章 我的疑惑
第2章 发明我们自己
第3章 第七王国的历史
第4章 外熵的扩展
第5章 大发展
第6章 注定的发展方向
第7章 趋同性
第8章 倾听科技之声
第9章 选择必然
第10章 邮包炸弹客言之有理
第11章 阿米什改装者的经验
第12章 寻找欢乐
第13章 科技的轨迹
第14章 无限博弈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我的疑惑这是本书最重要的一章。理解凯文•凯利的疑惑,以及背后的焦虑,是耐心读下去的关键。凯文•凯利的疑惑,说起来平淡无奇,在你我日常生活之中随处可见。比如说,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技术元素”,甚至我们指望更强大的抗生素、更神奇的纳米科技、更开放的网络系统和新型的能源,为我们带来更便捷、舒适、安全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们对科技生活处处充满恐惧:我们担心科技会剥夺人的权力,甚至某一天会主导人的世界;我们焦虑科技背后,是否总是暗藏着一只邪恶的眼睛;我们哀叹无法与强大的科技抗衡,同时已经无法想象,没有科技的生活……如果凯文•凯利的疑惑仅仅是这些,那说明他的焦虑并未超越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理论,也没有超越伴随晚期资本主义和高科技兴起的“生态主义”、“环保主义” 和绿党政治。凯文•凯利试图看得更远。在“非人力动力”成为工业革命的引擎,人工智慧业已侵入人类生活,真正的“自然界”正不可逆地演化为“人工自然”的时代,“科技的生命化”特征,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凯文•凯利的疑虑,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科技是否具备人性?” 这并非用拟人化的浪漫语言来描绘我们周遭的科技事务。提出这一问题的根本冲动,是想重新思考“人与机器的关系”,这种关系并非事前确立一个前提:科技是人脑的产物—就这么简单。这种思考导向一个富有人情味,但绝非仅仅是人情味的话题:科技想要什么?在本章的末尾,凯文•凯利提前给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意识到它(指科技)的需求,大大减少了我在决定如何与科技交往时的困扰。”我一生的大部分时光在赤贫中度过。从大学辍学后,近10年的时间里,我身着廉价运动鞋和破旧的牛仔裤游荡于亚洲的偏远地区,有大把的时间,却没有金钱。我最了解的城市被中世纪的财富包围,走过的土地受着古老农耕习俗的束缚。伸手触摸的每件物体,几乎肯定是由木头、纤维或石头构成的。我用手抓东西吃,在山谷中艰难前行,席地而卧。行李很少,个人财物总计包括一只睡袋、一件换洗衣服、一把铅笔刀和几台照相机。在与大地的亲密接触中,我感到迫切需要科技的保护。没有那种保护,我经常感觉发冷或发热,常常被雨淋湿,被昆虫叮咬的次数增加,生理节奏与日夜和季节同步。时间似乎取之不尽。 在亚洲待了8年后,我回到美国。卖掉微薄的家产,购置了一辆价格不菲的自行车,然后从西向东横穿北美大陆,曲折行车5 000英里。这次旅程最令我难忘的是滑行通过阿米什人位于宾夕法尼亚州东部的大片农田。阿米什人是我在北美大陆发现的最接近我在亚洲所感受到的科技最小化状态的群体。阿米什人对财物的选择让我心存敬意。他们不加装饰的住所令人非常舒心。我体会到自己的生活—因高科技而顺畅—与他们的生活并行不悖,也尝试将生活中的技术元素减至最少。抵达东海岸时,除了自行车,我一无所有。我成长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新泽西州郊区,生活中科技无处不在。但是直到10岁时,家里才有了电视机,而且当它真正出现在家中时,我完全不感兴趣。我目睹了电视是如何影响朋友们的。电视技术有着不同寻常的力量,能够在特定时刻召唤人们,几个小时内吸引住他们。电视播放有创意的商业广告,告诉人们获取更多科技产品。人们接受了这种宣传。我注意到其他有影响力的技术(例如汽车)似乎也可以使人们顺从,推动他们购买和使用更多的科技产品和服务(高速公路、汽车电影院、快餐)。我决定将自己生活中的技术元素压缩到最低限度。青少年时期,我很少与人聊天,对我而言,科技自言自语的嘈杂声仿佛掩盖了朋友们的真实声音。越少涉入科技的逻辑循环,自己的人生轨道似乎就越顺畅。横穿美国的自行车之旅结束的那年,我27岁。我在纽约州北部购置了一块廉价土地,隐身于此,那里林木繁茂,不需要任何建筑规范。我和一位朋友一起,砍下橡树,锯成木料,用这些自制的木材建起了一所房子。我们钉紧每一块杉木板,依次搭在屋顶上。我还清晰记得搬运数以百计的大石块修建一堵护土墙的场景,这墙不止一次被溢出的溪水冲垮过。我靠自己的双手搬运了很多次。另外,我们用了更多的石块在客厅砌好一座巨大的壁炉。尽管工作很辛苦,但这些石块和橡树木材让我充分体验到阿米什般的满足感。不过,我不是阿米什人。我认为,如果要砍倒大树,使用链锯是个明智选择,任何一位拥有链锯的森林部落成员都会同意这一点。一旦我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科技上,并且更加确定自己的需求,那么,某些技术优于其他技术就是不言自明的了。如果说在不发达世界的旅行教会我一些道理,这道理就是:阿司匹林、棉衣、金属罐和电话是伟大的发明。它们属于好的技术。世界各地的人们尽其所能获取这些物品,几乎没有例外。任何人,如果曾经拥有设计完美的便捷工具,就会明白它可以扩展自己的精神世界。飞机拓宽了我的视野,书本开启了我的思想,抗生素挽救过我的生命,摄影术激发出我的灵感。甚至链锯—可以轻松锯开手斧难以对付的树瘤,也渐渐让我对树木的美丽和力量心怀敬意,这种敬意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产生的。我开始痴迷于挑选几种可以拓展精神世界的工具。1980年,我成为《全球概览》(The Whole Earth Catalog)的自由撰稿人,这家杂志让读者自己从浩如烟海的自编素材中选择和推荐合适的材料。20世纪70~80年代,《全球概览》本质上是一家先于网络和计算机出现的由用户建立的网站,使用的是廉价的新闻纸。读者即作者。人们精挑细选的简单工具能够引发生活的变化,这令我激动不已。28岁时,我开始销售邮购的自助游指南,这些资料包括关于如何进入占世界大部分的科技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当时,我仅有的两项重要财产是自行车和睡袋,因此从朋友那里借了一台计算机(早期的苹果二代),使我的兼职实现自动化,又找到一只便宜的电话调制解调器,通过它把文档发送给印刷厂。《全球概览》的一位对计算机感兴趣的编辑同事私下给我一个来宾账号,使我得以远程参与一个处于试验阶段的电话会议系统,该系统由新泽西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管理。不久我发现自己沉迷于一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事物:新生的网络社区。对我来说,这是一块比亚洲更陌生的新大陆。于是我开始对它进行报道,仿佛在报道异域的旅行目的地。令我深感惊讶的是,我发现这些高科技计算机网络并没有使我这样的早期用户迷失心智,而是丰富了我们的思想。这些由人和电线构筑的生态网络具有某种意想不到的有机性。在完全的虚无之外,我们正在培育虚拟的共同体。数年后当互联网终于出现时,对我来说早已不是新鲜事物。随着计算机进入我们生活的中心,我对科技有一些过去未曾注意到的新发现。科技除了能够满足(和创造)欲望以及偶尔节省劳动力之外,还有其他功能:创造新机会。我亲眼见证了在线网络将人们与观念、选择以及在其他情况下不太可能遇到的人联系起来。在线网络释放了激情、多重创造力和无私精神。就在这个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时刻,当专家们宣称写作已经消亡时,数百万人开始在线写作,数量比过去还要多。就在专家们断言人们会离群索居时,数百万人开始大批聚集。通过网络,他们以无数种方式组成团体,合作共享,共同创造。这对我是一种新的体验。冷冰冰的硅质芯片、长长的金属线和复杂的高压设备在孕育我们人类最优秀的技术成果。就在我发现计算机网络激发灵感并使机会多样化的过程后,马上意识到其他技术,例如汽车、链锯和生化技术,对了,甚至还有电视机,都具备同样的功能,只是方式略有不同。这令我对科技的认知完全不同以往了。我热衷于早期的远程会议系统,1984年,《全球概览》以网上办公的形式聘用我,帮助编辑第一本评论个人电脑软件的消费者出版物。(我相信,自己也许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在线聘用的人。)数年后,我参与建立新兴的互联网的首个大众网络接口:被称为WELL的门户网站。1992年,我帮助创办《连线》杂志—数字文化的官方喉舌,在发行的前7年里担任内容策划。从那时起,我就坚持尽可能少地使用科技产品。现在,我的朋友们从事各种发明创造工作,包括超级计算机、基因药物、搜索引擎、纳米技术和光纤通信,所有这些都是新生事物。目及之处,我都能看见科技的改造力量。但是,我没有掌上电脑、智能手机或者蓝牙设备之类的产品,也不写微博。我的三个孩子在拒绝电视的环境中长大,现在家中仍然没有广播或有线电视。笔记本电脑和我无缘,旅行时也不会携带电脑。在我的圈子里,我常常最后一个添置最新的必备设备。现在我骑车的时间比开车要多。朋友们忙于应付不断振动的掌上设备,而我继续与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保持距离,以免忘记自己的身份。同时,我还管理着一家很受欢迎的内容每日更新的网站,名为“绝妙工具箱”,很久以前我在《全球概览》评估读者精选出的提高个人自主性的工具,这个网站就是那份工作的延续。我的工作室源源不断地收到自制工具,提供者希望得到宣传。它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再也没有被领走,我周围堆满了器物。虽然生活中小心翼翼,但我还是有意地选择了让自己尽可能多地接触科技产品。我承认,自己与科技的关系充满矛盾。我想各位读者也会面对这样的矛盾。今天,我们的生活无法摆脱这样一种复杂且持续的现实,即越来越多技术元素带来的便利和个人减少对科技的依赖性之间的对立关系:我应该给孩子买这件设备吗?我有时间熟悉这套节省劳动的设备吗?进一步的话,还会考虑:总之,科技到底将从我的生活中夺去什么?这是怎样的一股全球性的力量,令我们既爱又恨?我们该如何应对?可以拒绝吗?或者,每种新科技都是必然出现的吗?面对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我应该支持还是质疑—我的选择重要吗?我需要找到这些答案,在我面对科技左右为难时予以指导。我的第一个疑惑是最基本的。我意识到,对于什么才是科技,过去我一无所知。它的本质是什么?如果不知晓科技的本质,那么当一项新的技术问世时,我将缺乏评判的框架来判断应该以热烈还是消极的心态去接受。我对科技本质的疑虑以及与它的矛盾关系让我花了7年时间思考,并最终促成本书的写作。我的研究让我返回时间的起点,又前往遥远的未来。我深入探究科技史,在硅谷—我的住处—聆听未来学家的演讲,富有想象力地描述未来的情景。我与一些最激进的科技评论家和他们最热情的粉丝面谈;回到宾夕法尼亚乡下,花更多的时间与阿米什人在一起;在老挝、不丹和中国西部的山村中旅行,倾听物资匮乏的穷人的心声;访问实力雄厚的企业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在努力研发大家公认未来几年必不可少的用品。越仔细观察相互矛盾的科技发展趋势,我的疑惑就越深。我们对科技的困惑通常起始于某个非常具体的考虑:我们应该允许克隆人类吗?长期通过手机短信交流会让孩子们变成哑巴吗?我们希望汽车自动寻找车位停泊吗?随着疑惑的加深,我意识到要想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我们首先需要把科技看成一个整体。只有通过了解科技史,预测它的发展趋势和偏好,追踪当前方向,我们才有希望解决个人困惑。尽管科技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但它看不见,难以发现,不可名状。举个例子:自1790年乔治•华盛顿第一次发表国情咨文以来,每一任美国总统都要就国家现状、前景和全球最重要的力量向国会发表年度咨文。1939年之前“科技”这个术语从未以口语的形式出现。1952年之前,它从未在一篇国情咨文中出现两次。毫无疑问,我的祖父母和父母已被科技包围!但作为所有发明的总和,在其成熟期的大部分时间里,科技是个无名氏。“technelogos”这个词字面上来自希腊语。古希腊人使用“techne”这个词时,指的是艺术、技能、手艺,甚至还有聪明的意思,最贴切的翻译也许是“才智”。techne用于表示巧妙运用现有条件完成任务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荷马这样的诗人极为看重这一品质。奥德赛王是techne大师。而柏拉图与当时的大部分学者一样,认为techne—他用这个词指代手工工艺—属于底层知识,是不纯洁、低俗的东西。因为对实践知识的蔑视,柏拉图在对所有知识进行复杂分类时省略了对手工艺的说明。事实上,古希腊文献中甚至没有一篇著作提及technelogos,只有一个例外。就目前所知道的,是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Rhetoric)一文中,第一次将techne列入逻各斯(logos,意为词汇、语言或者文化),表示“technelogos”单项。在这篇文章中,亚里士多德四次提到“technelogos”,但确切含义均不明晰。他指的是“语言的技巧”,还是“关于艺术的论述”?也可能是手工艺文化?在短暂而又隐秘地登场之后,“科技”这个词汇基本上消失了。当然,科技本身不会消失。希腊人发明了铁焊接、风箱、车床和钥匙。他们的学生罗马人发明了拱顶、引水渠、吹制玻璃、水泥、下水道和水磨坊。但是,在他们的时代以及此后许多个世纪,总体而言,所有被制造出来的科技产品实际上不为人所知—从未作为独立主题进行讨论,甚至显然从未被人们思考过。在古代世界,科技无处不在,人们却视而不见。在接下来的许多世纪,学者们继续将制作器物称为手艺(craft),将创造力称为艺术(art)。随着各种工具、机器和精巧装置的传播,操作它们的工作被称为“有用的艺术”。每一项有用的艺术,例如采矿、编织、金属加工和缝纫,都有自己的独门秘技,通过师傅–学徒的关系代代相传。不过这仍然是艺术,这个词汇在此处表达的是其原意的奇特延伸,保留了古希腊语中的手艺和才智之意。在接下来的几千年中,人们认为艺术和技术显然属于个人范畴。每件艺术作品—无论是铁制栅栏还是药方—都被视为特定个人的特殊才智产生的独一无二的表现形式。任何产品都是单个天才的杰作。按照历史学家卡尔•米查姆(Carl Mitcham)的解释,“大规模生产是传统思想无法想象的,这不仅是因为技术原因”。到中世纪的欧洲,手工业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使用了新的能源。一种高效率的轭具在全社会得到广泛使用,大幅增加了农田亩产量。同时人们改进水磨坊和风车,提高木材和面粉的产量,改善排水系统。所有这些物资的大规模生产都是在非奴隶制的环境中实现的。正如科技史学家林恩•怀特(Lynn White)写到的那样:“中世纪晚期的主要辉煌成就不是大教堂和史诗,也不是经院哲学,而是推动了这样的潮流:这个庞大文明在历史上第一次主要依靠非人力动力来生存,而不是奴隶或苦力的汗流浃背。”机器正成为我们的苦力。18世纪,几种革命让社会翻天覆地,工业革命是其中之一。机械生物侵入农庄和家庭,但人们对这种入侵同样没有称谓。最终,在1802年,德国哥廷根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翰•贝克曼(Johann Beckmann)为这股新兴力量命名。贝克曼认为,“有用的艺术”迅速传播,重要性日益增加,因此需要按照“系统的结构”来教学。他谈到建筑艺术、化学工艺、金属工艺、砖石工程和制造工艺,并首次宣称这些知识领域相互交叉。他把这些知识统一整理为综合课程,撰写了题为《技术指南》(Guide to Technology,德语为Technologie)的教材,重新使用了那个被遗忘的古希腊词汇。贝克曼希望他的纲要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门课程,事实的确如此,并且不止于此。这本教材给科技命名,就像我们今天所做的那样。科技有了名称,就不再是隐形的。注意到它的存在后,我们会感到诧异,人们怎么能对它视而不见。贝克曼的功绩不只是为科技正名。他是首批认识到我们的成就不仅仅是随机发明和优秀思想的组合的人物之一。作为整体的科技,在如此漫长的时期里不为我们所知,原因是其中比例很小的个人天才成分的遮掩扰乱了我们的视线。一旦贝克曼摘下这层面纱,人们的技艺和手工艺品就可以被视为与个人无关的由独立要素编织而成的连贯整体。每一项新发明取得进展都需要借鉴过去的发明成果。没有用铜压制成的电线,机器之间就无法连接。不开采煤矿或铀矿,不在河流上筑坝蓄水,不采集稀有金属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就没有电。没有交通工具运送,就不会有工厂的物流循环。没有锯子锯出的手柄,就没有锤子;没有锤子锻成的锯条,就没有手柄。这种由系统、子系统、机器、管道、公路、线缆、传送带、汽车、服务器和路由器、代码、计算器、传感器、文档、催化剂、集体记忆和发电机构成的全球范围内循环不断、相互连接的网络—整套由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部分组成的宏大装置形成一个单独的系统。当科学家开始研究这个系统的运转过程时,很快就注意到一些不寻常的迹象:科技的庞大系统经常像原始有机体一样工作。网络,特别是电子网络,显示出仿生行为。在我早期体验在线生活时,我发现,发出电子邮件后,网络会将邮件截成数段,然后通过多条路径将这些片段发送至收件人地址。多路径不是预先确定的,而是根据整个网络的实时流量“临时决定”。事实上,电子邮件分拆成两个部分,可能历经完全不同的路径,到达终点时又恢复如初。如果某个片段在传送途中丢失,会再次从其他路径发送,直至抵达终点。这种不可思议的有机性令我吃惊—像极了蚁巢中传送信息的方式。1994年,我的一本名为《失控》的书得以出版,该书详细地探讨了科技系统模仿自然系统的方式。我以计算机程序和合成化学品为例,前者可以自我复制,后者可以自我催化—还有简单的机器人,他们甚至可以像细胞那样自组装。许多复杂的大型系统,例如电网,被设计成具有自我修复功能,与我们身体的同类功能差别不大。计算机专家运用进化规则生成人类难以编写的计算机软件,研究者不是设计成千上万条代码,而是使用进化系统挑选最佳的代码行,不断使之变异,去除有缺陷的部分,直至进化后的代码可以完美运行。同时,生物学家逐渐知道,生命系统也具备机械过程—例如计算—的抽象本质。举个例子,研究者发现DNA(脱氧核糖核酸)—取自依附在我们肠内的无处不在的大肠杆菌的真实DNA—可用于计算数学难题的答案,就像计算机。如果DNA可以制作成正在运行的计算机,而计算机可以像DNA那样进化,那么在人工制品和自然生命之间有可能—或者说一定—存在某种对等关系。科技和生命一定共同具备某些基本属性。在我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的日子里,科技发生了异常的变化:最优秀的科技产品变得难以置信地非实体化。奇妙的产品体积越来越小,用料越来越少,功能越来越多。一些最出色的科技产品,例如软件,完全没有物质实体。这种发展趋势并非今天才有,历史上任何一份伟大发明的列表都包含大量体积细小的发明:计算器、字母表、指南针、青霉素、复式记账法、美国宪法、避孕药、牲畜驯养、零、细菌理论、激光、电、硅质芯片等。如果这些发明中的大多数落到脚趾上,你是不会受伤的。现在,非实体化过程开始加速。科学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无论生命的定义是什么,其本质都不在于DNA、机体组织或肉体这样的物质,而在于看不见的能量分配和物质形式中包含的信息。同样,随着科技的物质面罩被揭开,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内核也是观念和信息。生命和科技似乎都是以非物质的信息流为基础的。此时,我意识到需要更清楚地了解是什么力量贯穿科技始终。真的只是幽灵般的信息?或者说科技还需要物质基础?是自然力量还是非自然力量?科技是自然生命的延伸,这一点可以确定(至少对我而言是如此),但是它与自然的差异表现为什么形式?(尽管计算机和DNA共同具有某些本质属性,但不能说苹果电脑与向日葵一样。)还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科技来自人的大脑,但是大脑的产物(即使是人工智能这样的认知产物)在何种程度上不同于大脑本身?科技是否具备人性?我们倾向于将科技等同于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工具和器械。尽管我们承认科技能够以非实体的形式存在,例如软件,但我们一般不会把绘画、文学、音乐、舞蹈、诗歌和通常意义上的人文学科归属于科技。其实,应该包含这些内容。如果说UNIX系统内上千行的字母可称为科技—用于制作网页的计算机代码,那么英语文学(如《哈姆雷特》)中的上千行字母也应当可以。它们都能改变我们的行为,影响事件的进程,为未来的发明创造机会。因此,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和巴赫的赋格曲与谷歌的搜索引擎和iPod同属一类:都是大脑产生的有用的东西。电影《指环王》拍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相互交错的技术,我们无法分割它们。正如用数字技术展现想象出来的角色一样,对原始故事进行文学演绎也是一项发明。二者都是人们想象力的有意义的产物,都让观众感到震撼,都具备科技的属性。为什么不把数量庞大的发明创造统称为文化?事实上有人这么做。在这种用法中,文化包括迄今为止所有被发明出来的技术和这些技术的产物,以及我们的集体思维产生的其他任何东西。当有人提及“文化”时,如果他所指的不仅是当地的民族文化,而且包含人类的整体文化,那么这个词汇所指代的就非常贴近我一直在谈论的科技涵盖的广阔范围。但是“文化”这个词汇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缺陷:过于局限。1802年贝克曼为科技正名时认识到,我们正在进行的发明将以自我繁殖的形式孕育其他发明。科技艺术产生新工具,新工具又引发新艺术,新艺术再次催生新工具,无限循环。手工制品的操作越来越复杂,来源越来越相互关联,以至于它们构成了新的整体:科技。“文化”这个词汇不能表达出这种推动科技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自推进动力。但是,说实话,科技这个词也不是特别贴切,它也有很大局限性,因为科技也可以表示具体的方法和装置,例如“生物技术”、“数字技术”,或者石器时代的技术。我厌恶发明一些其他人不使用的字眼,不过就本例而言,所有已知的选项都未能反映所需的范畴。因此我勉强创造了一个词汇来指代环绕我们周围的科技系统,这个系统涵盖范围更广,具有全球性和大范围的相关性。这个词汇就是技术元素(technium)。技术元素不仅指硬件,而且包括文化、艺术、社会制度以及各类思想。它包含无形的事物,例如软件、法律和哲学概念。最重要的是,它包括人类发明所具有的“繁殖”动力,这种动力促进新工具的制作和新的科技发明,鼓励不同技术进行沟通以实现自我改进。在本书的其余部分,其他人使用科技一词以示复数或者表示整个系统(如“科技加速发展”)的地方我将使用技术元素这个词汇。在指代具体技术,如雷达或塑料聚合物时,我会使用科技一词。举个例子,我会说:“技术元素加快科技发明的速度。”换句话说,科技可以申请专利,而技术元素包括专利系统本身。总之,英语中的技术元素与德语的technik类似,后者同样概括了机器、方法和工程流程的总和。技术元素还与法语名词technique有关联,法国哲学家用这个词表示社会和工具文化。不过,这两个词都没有抓住我所认为的技术元素的本质属性:这是关于发明创造的自我强化系统的理念。在进化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处于反馈环和复杂互动过程中的工具、机器和观念系统变得非常密集,从而产生了些许独立性。这个系统开始具备某种自主性。乍看之下,这个关于科技独立性的概念很难理解。我们在学校学到的对科技的认知是:首先它是一堆硬件,其次是完全依赖我们人类的无生命物质。按照这个观点,科技只是我们的产品。没有我们,它就不存在,它只能根据我们的意愿实现其功能。这也是我开始思考上述问题时的观点。但是,我越深入了解科技发明的整个系统,就越意识到它的强大和自我繁殖能力。有很多科技的支持者—也包括很多反对者—强烈反对技术元素的自主性理念。他们坚持认为科技只能听从人类的指挥。在他们看来,科技自主性的概念只是我们一相情愿的想法。现在我接受一种相反的观点:经过1万年的缓慢发展和200年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的与人类剥离的过程,技术元素日渐成熟,成为自己的主宰。它的持续性自我强化过程和组成部分使之具有明显的自主性。过去它也许像老式计算机程序一样简单,只是机械地重复我们的指令,但是现在,它更像复杂的有机组织,经常跟随自己的节拍起舞。好了,这听起来充满诗意,但是,有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技术元素的自主性呢?我认为有,不过这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自主性。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重视的属性都是极不稳定的。生命、思维、意识、秩序、复合性、自由意志和自主性这些概念的定义都是多种多样、自相矛盾且不充分的。生命、思维、意识或者自主性始于何处、终于何处,没人能达成一致。最能达成共识的是这些属性都不是二进制的,它们的存在具有连续性。因此,人类有思维,狗和老鼠也有。鱼有微小的大脑,因此必然有简单的思维。这意味着大脑更小的蚂蚁也有思维吗?要拥有思维,需要多少神经元?自主性的程度会发生类似的变化。新生的角马出生后就会自己走路。而人类婴儿在出生后前几年如果没有母亲的照顾就会死亡,因此我们不能认为他有自主性。甚至成年人也不是100%的自主,因为我们依靠内脏中的其他物种(例如大肠杆菌)帮助消化食物和分解毒素。如果人类不是完全自主的,那么谁会是?有机组织或系统不需要通过完全独立来展示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它可以像任何物种的新生儿一样,从极小的自主性开始,逐渐提高独立程度。那么,怎样判断自主性呢?我们可以认为,如果某个实体表现出以下任何一种特性,它就具备自主性:自我修复、自我保护、自我维护(获取能源、排放废物)、对目标的自我控制、自我改进。所有这些特性的共同点当然是自我在某个层次的展现。就技术元素而言,我们找不到表现出所有上述特性的系统的例子,但是有大量表现部分特性的例子。无人机可以自动驾驶,在空中飞行数小时,但不能自我修复。通信网络可以自我修复,但不能自我繁殖。计算机病毒可以自我繁殖,但不能自我改进。深入了解覆盖全球的庞大的信息网络,我们也会发现科技具有初级自主性的证据。这个技术元素的组成部分拥有170千兆计算机芯片,连成一个百万级的计算平台。全球网络的晶体管总数现在与大脑中神经元的数量几乎相等。网络文档的链接数量(想象世界上全部网页的全部链接)大约等于大脑神经元突触连接数。因此,这张不断扩张的行星电子外膜堪比人脑这种复杂事物。它接入了30亿只人造眼(电话和网络摄像头),以14千赫的高频(几乎听不到的高音)运行关键词搜索。这项奇妙的发明如此巨大,以至于消耗的电力占全球的5%。当计算机专家仔细研究穿梭其间的信息流量汇成的滔滔江河时,他们无法一一说明所有数据的来源。每时每刻都有数据片段被错误传送,此类突变绝大多数由某些可识别的原因造成,例如黑客入侵、机器故障和线路损坏;另一方面,研究者将小部分突变归因于某种方式的自我改变。换句话说,技术元素传送的信息有很少的一部分不是产生于已知的人造网络节点,而是完全来自系统本身。技术元素在喃喃自语。对穿行于全球网络的信息流的进一步分析,揭示出它在缓慢改变组织规则。对于100年前的电话系统,信息在网络中以数学家所说的随机模式传播。但是在过去的10年中,经过统计,数据的流动逐渐向自组织系统的模式靠近。首先,全球网络显示出自相似性,即通常所说的分形模式。我们这样形容这种分形模式:树枝粗糙的外廓无论是近看还是远观都相似。今天,信息以自组织的分形模式在全球电信系统中传播。这个观察结果不能证明自主性的存在,但自主性经常早在被证实之前就已不证自明。人类创造了技术元素,于是希望对其施加自己的影响。不过,我们慢慢才明白,系统—所有系统—产生自我推动力。技术元素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因而也是生命的产物,甚至是最初导致生命出现的物理和化学自组织的产物。与技术元素共享深层次根基的不仅有人脑,还有古生物和其他自组织系统。正如思维必须遵循认知规律及支配生命和自组织的定律一样,技术元素也必须服从思维、生命和自组织—包括人脑—的定律。所以,在施加于技术元素的各层次影响因素之外,人脑才是唯一的,甚至也许是最弱的。技术元素遵从我们的设想,以完成我们试图引导它们去完成的任务为目标。但是在这些驱动力之外,技术元素有它自己的需求。它要梳理自己,自我组合成不同层次,就像大多数内部关联度很高的大型系统一样。技术元素还追求所有生命系统所追求的:使自己永存,永不停息。随着它发展壮大,这些内部需求的复杂度和力度将加强。我知道这个观点听起来很奇怪。它似乎让非人事物具备人格。烤面包机怎么会有需求?难道我不是在将过多的意识赋予非生物,以此来增大它们对人类的现有影响力—或者说,它们现在还没有这种影响力?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需求”一词不是人类专用的。你的狗想要玩飞盘,你的猫需要人搔痒,鸟儿需要同伴,虫儿需要湿气,细菌需要食物。微观的单细胞有机体的需求更加简单、更加容易满足,数量比你我更少。但是,所有有机体都有着若干共同的基本欲望:生存,成长。这些“需求”是一切生物的驱动力。单细胞生物的需求是无意识的、混沌的—更像冲动或偏好。细菌偏好追逐营养物,没有任何需求意识。为了满足需求,它消极地选择只向一个方向运动。就技术元素而言,需求并不意味着深思熟虑的决定。我(此时此刻)不相信技术元素是有意识的。它的机械式的需求与其说是认真思考后的结论,不如说是偏好,或者说是倾向、冲动、轨迹。科技的需求接近于需要,一种对某事物的强迫欲望,就像海参寻找配偶时的无意识漂流。各组成部分之间数以百万计的强化关系和不计其数的互动路径推动整个技术元素无意识地向某些方向发展。科技的需求通常可能显得抽象或神秘,但是现在—偶然有机会,它们会在你面前一览无遗。最近我前往离斯坦福大学不远的郊区一处树木茂密的地带,访问一家名为柳树车库的新成立的公司。该公司开发最先进的研究型机器人。柳树车库公司最新的个人机器人版本PR2高度大约到人的胸部,依靠4个轮子运动,有5只眼睛,两条粗壮的手臂。当你抓住其中一条手臂时,它既不会关节变得僵硬,也不会歪倒,而是灵活地作出反应,让手臂柔和地弯曲,仿佛上肢是有生命的。这是一种神奇的感受。而且,这台机器人的抓握是有目的的,就像人类一样。2009年春天,PR2在室内环形跑道上跑完26.2英里的马拉松,没有撞上任何障碍物。在机器人王国里,这是一项巨大成就。但是,PR2最令人瞩目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能自动发现电源插座并充电。它的程序设置了自动充电功能,当它避开障碍物抵达电源时就会记录这条具体路径。因此当它“饥饿”时,会搜索室内12个可到达的电源插座中的某一个,为电池充电。它用一只手握住电源线,通过激光和光学眼与插座对准,以渐进模式慢慢探寻,找到正确的插口,然后将插头导入充电。之后数小时内它会一直吸收能量。由于软件还未调试至最佳状态,出现了几个意想不到的“需求”。一台机器人在电量还足够时就请求充电,还有一次PR2在没有正确拔掉插头的情况下离开,电线被拖在身后,如同加油管还插在油箱上健忘的车主就开车驶出加油站。与机器人的行为一样,它的欲望也变得更加复杂。如果在PR2没电时站在它面前,它不会伤害你。它会倒退,在房间里四处走动,搜寻任何可以找到插座的路径。PR2没有意识,不过站在它和电源插座之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它的需求。我家地板下有一个蚁巢。如果我们允许的话(当然我们不会允许),这些蚂蚁会从我家的食品柜中搬走大部分食物。我们人类有责任尊重自然,只是有时不得不打败它。在折服于自然之美的同时,我们也经常短暂地拔刀相向。我们编织衣物,将自己与自然界隔离,调制疫苗给自己注射,以抵御大自然的致命疾病。我们涌向荒野感受青春活力,但却带着帐篷。现在,技术元素和大自然一样,在人类世界发挥巨大影响,我们应该像对待自然那样对待技术元素。我们不能要求科技服从我们,就像不能要求生命服从我们。有时我们应该臣服于它的指引,乐于感受它的多姿多彩;有时我们应该努力改造它的本来面目,以迎合自己的需求。我们不必执行技术元素的所有要求,但是我们能够学会利用这股力量,而不是与之对抗。要成功实现上述目标,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科技的行为。为了确定应对科技的方法,我们必须掌握科技的需求。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理解科技想要什么才是我的结论。我认为,通过感受科技的诉求,我已能够建立准则,引导自己认清这个不断壮大的科技孵化网络。对我而言,科技更高层次的目标是让我们通过它的眼睛认识世界。意识到它的需求,大大减少了我在决定如何与科技交往时的困扰。本书是我关于科技想要什么的报告。我希望它能帮助其他人找到自己的方式,使科技产生的福利最大、代价最小。

媒体关注与评论

凯文•凯利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科技哲学家之一,这本令人惊叹、光彩夺目的著作的出版,使他再次引领潮流。他论述了科技为什么是人类生命的衍生物,以及它如何按照内在需求和本能发展。它推动思维朝着相互联系、合为一体的方向发展,并且——是的,产生了善与美。如此绝妙的见解,既言之有物,又充满乐观精神!——沃尔特•艾萨克森 《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应该读书,这就是答案。凯文•凯利是我们当中对文化和科技的互动具有最清晰思维的远见卓识之人,他创造了一部杰作,时代之作。我会用几个月的时间向遇到的每个人推荐本书。——赛斯•戈丁 雅虎公司前副总裁凯文•凯利为我们带来了一部权威巨著,应该细嚼慢咽,从头至尾品读。——汤姆•彼得斯 企业管理大师、《追求卓越》合著者本书绝非仅仅谈论物质。对凯文•凯利而言,生命是物质和能量——自大爆炸以来宇宙之基础——的延伸,而科技是生命的延伸。按照这一观点,人类不是终点,而是生命和人造品的过渡。如果你希望扩展关于生命和宇宙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我认为《科技想要什么》正是你需要的书。凯利是深邃思想的大师。——斯坦•戴维斯 世界上最伟大的未来学家


编辑推荐

《科技想要什么》编辑推荐:谁是网络时代的主角?很多人一定会举出微软的比尔•盖茨、雅虎创始人杨致远、亚马逊网站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或者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等等互联网业界的大腕。但谁会想到真正“蛊惑”人心的其实不是福布斯榜上的富豪们,而是他们幕后一批数字时代的“传教士”和“鼓吹手”。而被称为“技术狂热分子乐园”的《连线》杂志编委会就是这批鼓吹手的顶尖选手,他们堪称“互联网时代的精神教父”。而本书的作者凯文•凯利却是这些“精神教父”的领头人。他影响了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连线》杂志的总编克里斯•安德森、《黑客帝国》的导演沃卓斯基兄弟、电影世界的领跑者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参与创办了《连线》杂志、发起第一届黑客大会、创作《失控》……他是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

名人推荐

知道亚洲象会用长鼻子,卷着枝条拍打蝇虫,也知道寒武纪曾有动物种群的大爆发,这叫知识。盯着岩蚁的窝,看着忙忙碌碌的工蚁搬食物,赞叹这精灵的神奇;望着燕子口衔虫儿给雏燕喂食,心里涌过一阵阵暖意,这叫情感。穿越数十亿年时空,想象夜幕中飘落的微尘,或许是千年沧桑的遗迹;掩卷长思,跳跃的音符总能激活大脑某个部位的颤动,冥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去向何方?”,这叫智慧。凯文•凯利的这本新书《科技想要什么》,既富含知识,又充满激情,更富有智慧。——段永朝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凯文•凯利的思维,气魄宏大,读《科技需要什么》,给我感觉,好似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二者有一共同点,都将自然、生命,置于银河宇宙之中,以上帝之眼,加以统观。——姜奇平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互联网周刊》主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科技想要什么 PDF格式下载



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凯文?凯利预测了未来数十年科技的12种趋势,包括创造大脑这一得寸进尺之举。不过,为了让人类创造的世界实现收益最大化,需要对这种全球体系产生的问题和代价保持敏感。凯利详细讲述了值得我们学习的阿米什“早期使用者”和其他批判科技自我主义倾向的人所具有的智慧。
  凯利的新科技理论提供了三种实践经验:通过倾听科技的需求,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可以更加出色地做好准备,迎接必将到来的科技;通过采用主动融合原则,我们可以驾驭科技,使之发挥最大作用;通过遵从这种类生命系统的长期规则,我们可以获得它的全部馈赠。
  凯利令人吃惊地宣称,现在人类已定义的生命形态仅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六种,但技术的演化和这六种生命体的演化惊人相似。技术应该是生命的第七种存在方式。技术是生命的延伸,它不是独立于生命之外的东西。


已经忘记因为什么原因知道了《失控:全人类的最终结局与命运》这本书的存在,也因此知道了凯文•凯利,由于对他的关注,知道了《科技想要什么》这本书的存在也就顺其自然。该书是去年发行的,对本书是如此的期待,以至于,我曾下定决心看英文原版,都已经下载了电子书了。终于,中文版面世了,就在刚过去的11月。我是如此的欣喜,以至于在未面世之前就到当当上预定了,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现在终于拿到这本书,接受凯文•凯利关于科技的洗礼。
  该从何说起来呢?按照生物学家的分类,世界上有六大类生物: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菌类、植物和动物。而在本书中,凯文•凯利提出了生命的第七种存在状态“技术元素”。这样的概念不是一般人能够玩弄于手掌之中的。凯文•凯利清晰的阐释了源于日常生活的疑虑,从人类对科学的敌对、限制与应用中,他提出了这一概念。
  从科技的历史,到科技内在的需求与动力,再到人类对于科技的偏好,凯文•凯利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立体的科技,在这里,科技以不可能的必然事物的姿态继续着自组织的进程。另一方面,对于科技人类的态度怎样呢?从邮包炸弹客的敌对说到阿米什人的“保留底线”,从“禁令原则”到“预防原则”,再到“警醒原则”,凯文•凯利提出了持续使用技术的“主动原则”,在这里,人类看待科技就如父母看待孩子,父母一方面对孩子未来无限的可能性充满期待,另一方面又怕孩子误入歧途而多加限制。然而,凯文•凯利告诉我们科技的进化是必然的,可是我们可以选择它的特性。
  科技是生命的延伸,它有自己宏观的生命轨迹。这并不是有计划的预言,这是一股力量,与重力一样,内嵌于物质和能量的结构中。科技想要什么?科技正在将所有生物的思维缝合在一起,这一切综合起来所产生的是一场值得我们参与的无限博弈。
  感受凯文•凯利第七生命状态“技术元素”的主线已经让人兴奋不已,然而,书中丰富的事例与精辟的见解很容易就使我的想法不断的冒出,这样的状态更是让人欲罢不能啊。我时常叹服于前人通过怎样的技巧取得惊人发现,同时,也受益于他们在这个过程所体现出来的坚持以及发现的本身。可是,也因此往往忽略了现象的另一面。这些发现者们对于科学方法的启示有时什么呢?其实,我们把他们的方法应用于我们的科研中的程度是极为有限的,而如今,诸如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一类的发现和发明给我们开辟了认识问题的新方法,这些新方法的运用则会极大的扩展我们的生命力所达到的范围。而这样的认识也是我在看此书之前不可能产生的。而这样的认识上的拓宽与改变还有很多。
  从我产生读这本书的那一刻起,我的视角就在一点一点的拓宽,也许,不,的确是,这拓宽的视角可能还无法多么的深刻,但是,我因为视角的拓宽,而对事物的看法已经变得深刻了,这两种深刻虽然不属于同一层次,但是,窗子已经打开了。


凯文凯利的这本书用非常拟人的手法写了科技以及生命的发展历程,从全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的未来,人类如何正面的认识科技,如何与日益壮大的科技相处,以及永远积极乐观的面向未来


宇宙中有两种博弈:有限博弈和无限博弈。有限博弈最后要分出胜负,无限博弈的参与者将使博弈持续进行下去。它没有结束之时,因为没有获胜者。有限博弈需要稳定的规则,无限博弈要做到持续进行,只有更改规则。为了保持开放性,博弈应当把规则放在第二位。进化、生命、思维和技术元素都是无限博弈。它们的博弈就是让博弈持续下去,让所有博弈者尽可能地长时间参与。
技术元素扩展了生命的基本特性,在这个过程中,它还扩展了生命基本的善。生命不断增加的多样性、对感知能力的追求、从一般到差异化的长期趋势、产生新版自我的基本能力以及对无限博弈的持续参与是技术元素的真正本性和“需求”。或者,我应该说,技术元素的需求也是生命的需求。但是技术元素并不会止步于此。它还扩展思维的基本特性,在这一过程中同时扩展思维基本的善。科技强化了思维想要统一所有思想的强烈愿望,加速推进所有人之间的联系,让世界充满各种可想到的理解无限性的方法。


科技想要什么:《失控》作者凯文·凯利最新力作


凯文凯利的书,让人对现代的科技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结局与命运》作者凯文•凯利的又一力作,对本书是如此的期待.


像《失控》一样值得人读,支持凯文凯利


凯文.凯利这本书比前面的那本失控更薄些,但是观点基本相似


KK阐述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全书拟人的手法,赋予冰冷的机器以生命,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展示了从史前文明到现代社会科技的进化过程,对人非常有启发。


这本书比以前的《失控》还要前瞻,深入探讨生命与宇宙循环的本质——基于信息和能量描绘科技未来趋势


凯文.凯利的书,一个脱离技术却预测技术发现的预言家。这书是技术哲学的经典教材


凯文凯利的书都是经典,照单全收,必须收藏


技术是有生命的?听起来怪怪的,但是却像自然圈一样,科技圈也在循环、发展,也是一个生态系统。


卡钦斯基说人已经是科技的奴隶,没办法通过改良的方式使得科技服务于人,所以要彻底的摧毁。阿米什人选取为团体带来有利的科技,绿色、环保,就想一束圣光。但支撑他们能有这种选择的是与其追求相反的黑暗面……。还是活在城里吧,追随科技的脚步,从穷苦中走出来,至少自己和后代会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2012会戛然终止么?
当你从这里看出生命的可贵,还能有什么东西能困囿你的心灵?
“必然性”必然会导出哪怕是部分的“宿命”烙印。
“道法自然”非“科技检验”不能入得人心。

好书,能一定程度上检验上古的伟大猜想。


拟人化的把科技看做是第七生命,非差有见解!


冰冷的科技与鲜活的生命之间,其实还是有那么一点关联的。 内容有那么点晦涩,但的确有不少启发,需要慢慢体会。


跟失控一个系列的书,实话说很赞。看了一部分,科技也会自我进化有着需求的观点非常新颖,也很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从作者的论述来看这些不仅仅是噱头。如果作者列出的数据可信的话(事实上数据最容易造假而偏偏我们很信任数据),我觉得从新的角度来看待科技发展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们永远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可以尽己所能去推测去想象未来的图景——同时,反思我们曾做过的这一切


作者把科技作为第七生物王国来叙述科技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科技发展前沿类书籍。作者描述了科学家眼中的未来世界——人类被自己所制造的机器人所替代,成为地球的主人。


看了目录和序,共4个章节,这里科技有了自己的思想,会思想,会交流、会独自进化。与人的关系是与人为善而非像科技电影中的那样敌对关系。


失控,作者已在这本书中谈到了对科技的担忧,在写本书中,对这一观点继续阐述,是一脉相承的


凯利的书,发人深省,开人眼界,好


读完,再读这本,对作者的科技哲学思想更钦佩了. 书中闪烁着智慧和灵性, 很受启发.


KK的书,不同凡响。新的方式去思考,科技与人类的关系。值得研读!


好 科技会怎么样的发展呢 科技会失控吗 真是很吸引人 关心科学 的朋友可以一读


人类要到何处去?科技发展是为了什么?读了这本书,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可能会有新的思考!


后现代化的力作,是仍处于科技主义范式桎梏下我们需要的反思


科技想要什么?科技革命?科技进步?科技创新?
读此书将我带进了一番新视野。


KK的这本书比《失控》更加深刻,科技日益主宰我们的生活,但是对科技的利弊甚至危害的辩论一直未停息。信息量很大,边读边思考,很辛苦的读书过程!但绝对有醍醐灌顶的“AHA”时刻!


用生物净化的观点阐释科技元素,真的很敢


科技想要什么


非常非常好滴科技哲学书,立题新,阐述系统,引发思考


科技的生态进化……


科技真的可以为我们的国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是希望


深邃艰深之作,能读完就是胜利,读懂的人不多,好书。立志于科技与创新的朋友不妨一读。


书很赞,建议科技工作者购买


书的内容反映了科技的变化,哲理很深


大师对科技的诠释


阐述了科技和我们的关系


新书的话,概念性很强,科技性也高,不适合普通阅读!


看完了。只能用伟大来形容这本书和KK。如果《失控》里KK还没有想清楚技术的未来,那么在这本书里他彻底想通了。

任何人都不应该错过的一本书。


作者思想之深邃,穿越了历史与现实与未来,打通了传统行业、技术与知识分类之壁垒,值得反复阅读,值得永远珍藏。


这本书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创见:技术元素会独立发展,为人类社会提供强大的助推力。内容丰富,引经据典,阅读需要的基础比较高,不那么容易看懂。


KK书通俗,但思想很深。看完一遍后,感觉什么都明白了,但是又感觉什么也不懂。
对于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来说,应该多读几遍。


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相信本书应该会蛮不错的


非常有益,尤其是其哲学思想,对思考问题方式很有启发。


至少在这个社会,我认为人们想的实在多了点。却不一定是想要的。挺好的。


买了失控,就肯定要买这本,喜欢把一个作者多个书都看遍~


翻译有点问题,有很多地方不是很好,大致可以懂,但不如《失控》翻译得好。不过KK的书还是很有启发的~


单纯的技术只能使科学在进步的同时偏离人伦!只有用哲学引领科学,才能使科学成其为人的科学!好书!


如果你要知道未来知道命运就看这本书吧,西方人有的智慧


《失控》的作者,不解释


看了该作者的《失控》,非常喜欢,再看这本。


本来是帮朋友买的书,但拿到手后一翻,就不想放下。想法很有见地。


还没开始看,是因为对《失控》一书的再次阅读才决心购此书的。


还没看,但是kk的书,应该值得看吧


很棒的一本书,KK同时写了《失控》 两本都可以阅读


《失控》就很不错!


还没来得急看,失控已经有了


看完失控,再看介個~~
他的書不會錯的~


巨牛,实在太厉害,跟“失控”一样,必须多看几遍


思想恢弘 慢慢 吸收


很期待这本书,看看未来的发展········


如题,kk的书无论从哪个部分切入进去都好看,个人认为是现代社会预言类读物,很有启发!


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不只是技术更多的是人文情怀,当哲学书看的,


冲作者买的书。想来应该不错。一定要认真拜读。


未来意识一定要具备,没有未来意识,非常危险,所以,请关注未来,坚持好自己的传统


对未来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看看。内容着实不错。


KK的另一部伟大作品,了解未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kk的书是理解这个时代的捷径


书很有思想性,内容值得细读。每本书都用塑料袋包了,昨天傍晚下单,今天中午送到,速度超快!


建议先看完《技术元素》再来看这本。


还没看,冲作者的名头,应该不错。


很好的内容,值得思考的书。


KK的书,不错,值得看


全新的思维 新视角


准备看,不过kk的书品质没得说,佩服啊


书很好的,现在正在品读。


KK力作 喜欢


非常值得买的一本书,独特的思考视角


挺不错的值得买


值得一看!值得阅读!


观点独到,有启发性,非常值得一读


一起买很值得的~


有深度,值得一看


说的很有道理,值得收藏,要认真阅读。


朋友推荐的读品,准备慢慢看。


kk书很精深,正在研读中


大名鼎鼎的KK写的,应该错不了


无所超值


还没读,仅读序,已经很吸引人了


里面的观念很有趣,不过看起来有点费劲,需要很安静的时候,仔细研读才行


KK的最新作品,不可不读!


这本书是KK所著,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很有启发意义的书!今天看了果然更加领悟了!


热读中&;hellip;&;hellip;


一次买了KK的三本,这本还没看,不过相信KK的品质


看了觉得不错呀,最主要的是,订了第二天就收到了,让我感觉是不是太快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