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

詹姆斯•奥唐奈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3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詹姆斯•奥唐奈  

译者:

夏洞奇,康凯,宋可即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译本序罗马帝国的成功令人惊叹,失败也影响深远。它是成功的,因为它将整个地中海世界及其腹地,将那片从泰恩河到底格里斯河,从尼罗河到直布罗陀海峡的广阔土地都统一到了同一个政治、经济的体制之下。它的统治延续了许多个世纪,它的遗产更是影响后世。二百多年前,爱德华•吉本写过一部名著,讲述了它的“衰亡史”。本书将要重新讲述这个故事,因为换个角度来重新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已经到了。本书的写作保持了学术上的严谨性,但它的文风应当能够适应所有对历史及其教训怀有兴趣的读者。直到今天,对我们来说那些教训仍然是活生生的。传统的教科书都说,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就终结了,但是,我将在本书中说明,那个时间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罗马皇帝的传承一直延续到1453年。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他们的继承者们还会继续统治同一个帝国,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在那场大战中,至少有4个欧洲大国自称以各种方式直接承续了罗马的统治[德国的皇帝(Kaiser)、奥匈帝国的国王与皇帝(KingandKaiser)与俄国的沙皇(Czar),其称号都源于罗马的“恺撒”,而奥斯曼用苏丹这个新称号延续了古老的罗马统治]。我们甚至还可以说,“罗马”已经被“欧洲”取而代之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代的欧洲还在争论,到底该不该允许土耳其成为欧盟的成员。他们不知道,那片最早被称为“欧罗巴”的土地就在土耳其境内。然而,罗马帝国也是短视的、野蛮的。它的统治者们敬畏希腊文化,却将被征服的其他民族视为“蛮族”,以为自己不必尊重这些民族及其文化。由于这个原因,罗马最终还是无法在奥古斯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它的文化。他们不懂得如何治疗奴隶制的痼疾。他们痛苦地发现,没有一个社会可以单纯依靠军队来保护自己。位于莱茵河与多瑙河以东、以北的欧洲以及红海沿岸一带,都处于罗马的势力范围之外,与波斯的对抗却持续了数百年——划分西方与东方的界线至今仍位于爱琴海与底格里斯河之间。进一步说,罗马人不懂现代人所谓的经济学,因而发展出了一种脆弱的经济。到了5世纪,这种脆弱性所造成的痛苦就显露无遗了。突然间,建立在武力和掠夺性税收之上的一切都无法运作了,因为士兵和税吏已经丧失了对北非的控制——在所谓的“汪达尔人”的统治下,北非依然生生不息,迎来了自迦太基亡国以来最兴旺发达的时代。即便如罗马人般的想象力也无法应对军事力量失去作用,不能再作为文明的黏合剂的局面。于是,漫长的调整时期随之而来,与之相伴的是巨大的贫困和苦难。本来这一切都可以避免。罗马人还缓慢而艰难地发现,宗教的信仰、实践和组织能够有力地塑造社会并促进公益,但与此同时,与任何其他形式的社会组织一样,宗教也会带来许多冲突和分歧。如果说在21世纪,我们才认识到,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不是全人类都已经充分理解的,那么,这段历史还能帮助我们思考各种机遇与挑战。帝国都不是永恒的,但那些应能实现而未实现的事情,始终如阴影般笼罩在罗马的成功之上。这本书就是该阴影如何笼罩于罗马社会之上的故事。我十分高兴,现在中国的读者们有机会阅读这段历史,并思考它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我曾经多次访问中国,这种经历使我更好地理解了这段历史,帮助我认识到一种具有不同历史,深谙帝国兴亡之道的文化是如何理解自身的。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全球化的世界里,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愿意长久地享受繁荣、健康与和平带来的好处,并将这一切带给更多的人,那么我们还需要知道什么,又需要做些什么呢?历史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它能够给我们一种有力的手段,帮助我们进行思考。中国的读者拥有特殊优势,因为这不是你们的历史,因为你们熟知另一种可以与之进行比较的历史。非常感谢译者和出版者,感谢他们给我这一机会。

内容概要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是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奥唐奈教授的最新力作。以标新立异为亮点,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他笔下的“罗马帝国”其实就是当代“新罗马帝国”的化身,这部《新史》直接体现了当代美国价值观的历史投影。它以全新的视角重述了所谓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生动地勾勒了“古代晚期”的历史画卷通过娓娓道来的“故事”呈现出各种发人深省的问题。罗马帝国的衰亡预示这今天的危机,希望对于如何解决今天的危机能够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詹姆斯•奥唐奈 译者:夏洞奇 康凯 宋可即詹姆斯•奥唐奈,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奥唐奈教授,罗马史专家。

书籍目录

序曲第一部分狄奥德里克的世界第一章公元500年的罗马第二章或可存在的世界第二部分查士丁尼的世界第三章查士丁尼登场第四章失去的机会第五章祸害甚于内战第三部分格列高利的世界第六章重启人生第七章紧缩的君士坦丁堡第八章最后的执政官尾声附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那时候,图里阿努斯的兄弟德奥菲隆在附近的一个地方(就是现代的克罗托内,属于卡拉布里亚)遭遇了托提拉。还有一位名叫戈迪拉斯的将军与德奥菲隆并肩抗敌。戈迪拉斯应该是色雷斯人,但不清楚他是跟着狄奥德里克一方从巴尔干过来的,还是君士坦丁堡派遣军中的军官。面对托提拉的到来,戈迪拉斯和德奥菲隆希望保护克罗托内一带的居民。通常,托提拉是宽大的,但他却拿一名守卫当地一座堡垒的指挥官开刀(这个指挥官是马萨格特血统的,所以很可能是来自波斯的俘虏或者流亡者),以杀一儆百,因为他没有履行早先的和约,托提拉将他处以宫刑,还砍掉了他的双手。跟随他防守堡垒的意大利人全部被剥夺了财产,但其他的附近居民只要加入托提拉的军队,就可以保住自己的财产。总共有80人从命。 另一个例子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上层阶级的某种心态。在古老而有权有势的元老家族阿尼奇乌斯家族有一个名叫马克西姆斯的普通成员。他与已故国王阿塔拉里克的妹妹马特苏恩莎订了婚。贝利撒留很久之前就注意到了他,不无道理地怀疑他在6世纪30年代支持威提吉斯。他被迫逃亡,向托提拉寻求庇护。托提拉并不看重他,打发他去罗马以南的坎帕尼亚。他在那里过着类似于人质的生活,靠自己的地产过了很多年,期待战争的结束。后来,不知哪里出了问题,托提拉的短命继承者特伊亚在552年处决了马克西姆斯——在战争的余波中,这只是千千万万个个人悲剧中的一例而已。 罗马教会一如既往。537年,负责镇守罗马城的贝利撒留强制性地选举可怜的维吉里为教宗,认为他会在政治忠诚和教义问题上顺从君士坦丁堡的要求。维吉里身材魁梧,曾经像参孙那样推倒过大柱子。他的仇家不屑地说,那纯属意外。他曾经担任过罗马教会驻君士坦丁堡的代表。狄奥多拉派他回来,就是指望他成为教宗,顺从君士坦丁堡的意愿。据我们所知,他没有任何才干、原则和智慧。他贪婪自私,挖空心思来谄媚控制着他的强权。 在两次围城之间的时代,基督教文化萌发了新枝。阿拉托尔曾是法学家和文官(所以是旧式教育的受益者),他开始负责教会生活。维吉里让他担任罗马教会的副执事。他写了一部关于《使徒行传》的两卷本长诗,献给了维吉里。教宗要求他朗诵了一次,将这部诗歌收入了教会档案,还让他在梵蒂冈山上的圣彼得教堂中进行朗诵。这次尝试效果良好,深受欢迎。教宗马上安排他在几天以后’在圣彼得之枷教堂中朗诵全文。这次朗诵持续了4天(每天几百行拉丁文)。进行得这么慢,是因为听众们不断地打岔,要求诗人重读某些美妙的句子。

后记

本书作者詹姆斯·奥唐奈是一位颇具魅力的美国古典学家。他1972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古典学系学士学位,又于1975年获得耶鲁大学中世纪学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师从著名神学家帕利坎(Jaroslav Pelikan)。从1975年至1981年,他历任布林·莫尔学院讲师、美国天主教大学希腊文与拉丁文助理教授、康奈尔大学古典学助理教授;从1981年至2002年,他先后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古典学副教授、教授;从2002年起至今,任乔治敦大学教务长(“provost”,相当于中国大学中主管教育与科研的常务副校长)、古典学教授。此外,他还曾在都柏林大学就读,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华盛顿大学和耶鲁大学担任过访问教授。他先后在9所有影响的大学读书或任教,学术经历极为丰富。 作为一位古典学家与历史学家,奥唐奈教授的学术著述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其一,对“古代晚期”若干作家与政治家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专著《卡西奥多路斯》(加州大学出版社,1979年)和对波爱修斯《哲学的慰藉》的校勘与评注(布林·莫尔,1984年)。在关于卡西奥多路斯与波爱修斯的研究中,这两本著作至今仍是常用的参考书。值得一提的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自从著名历史学家彼得·布朗开始倡导“Late Antiquity”的概念以来,“古代晚期”研究已经逐步兴起,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问题意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领域。“古代晚期”的“发现”,重新凸显了这个从古典走向中世纪的大过渡时代的意义,打破了以往西方历史三阶段划分的简单史观:正是在风起云涌的这500年中,罗马帝国渐渐从中兴走向了衰亡,古典文明在地中海边吟出了最后的晚唱,中世纪基督教文明的结构也逐步奠定了。可以说,继彼得·布朗之后,奥唐奈教授的早期著作也在”古代晚期”的兴起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本人也因此成为“古代晚期”方面的代表性学者之一。 其二,对于奥古斯丁的研究。作为早期教会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与西方思想传统的重要塑造者之一,奥古斯丁研究一直都是西方人文学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基督教学术中更是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地位。奥唐奈教授在奥古斯丁研究方面的贡献是长期、重大且深远的。早在1985年,他就在波士顿出版了《奥古斯丁》一书,受到了学术同行们的广泛好评。1992年,他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三卷本的《忏悔录》校勘与评注。其重要意义有二。一方面,自从19世纪末以来,《忏悔录》研究长期都是一个炽热的学术焦点,而奥唐奈的重量级评注实际上总结了百余年来的激烈论争,成为奥古斯丁研究的又一里程碑:另一方面,对古代作品的校勘向来都是德语、法语学者的传统项目,而奥唐奈的浩大、严谨的校勘评注本无疑是英语学界在这方面的一项标志性成果。2005年,奥唐奈教授又在纽约出版了《奥古斯丁新传》,以标新立异的方式呈现了奥古斯丁的形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论。除了以上三大奥古斯丁研究著作,他还在美国的《奥古斯丁研究》(Augustinian Studies)、法国的《奥古斯丁学刊》(Recherches augustiniennes)等有影响的刊物发表过若干论文,并为《大英百科全书》撰写过“奥古斯丁”这一词条。 其三,技术对于文化的影响。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于1998年在哈佛出版的《词语的化身:从纸草到计算机空间》,该书很快就被译为了西班牙语和法语。 在扎实、严谨地开展精深学术研究的同时,奥唐奈教授也很重视学术的传播与交流。他发起创办的《布林·莫尔古典学评论》(Bryn Mawr Classical Review,网址为http://bmcr.brynmawr.edu/)是在西方古典学界极有影响力的书评电子刊物。除了担任乔治敦大学的教务长,他还担任过美国古典学会的主席,并且是美国中世纪研究院的院士(Fellow)。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是奥唐奈教授的最新力作。与2005年的《奥古斯丁新传》异曲同工,这部《新罗马帝国衰亡史》同样以标新立异为亮点,有可能引起学术界内外各种读者的热切关注。《新史》的另一大特色是强烈的现实关怀。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无数次感觉到,他笔下的“罗马帝国”其实就是当代“新罗马帝国”的化身,这部《新史》直接体现了当代美国价值观的历史投影。在这个意义上,这部借古讽今的(新史>具有超出历史之外的价值。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叙述重点在于“古代晚期”。尽管“古代晚期”早已在西方的古典学与历史学中成为一个活跃的领域,但对于广大中国读者而言,它仍然显得比较陌生。因此我们更加相信,将《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介绍给中国读者是很有意义的:它以全新的视角重述了所谓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它生动地勾勒了“古代晚期”的历史画卷;它没有展开繁芜复杂的历史分析,而是通过娓娓道来的“故事”呈现出各种发人深省的问题。 对于爱好西方历史与文化的读者来说,《新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一部视野开阔且文笔生动的佳作;对学习罗马史与中世纪史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部兼具深刻思想与丰富史实的参考书。除了各章的注释,奥唐奈教授还专门提供了一份简明的(进一步阅读书目>。不过,从多数中国读者的实际需要出发,中文参考书会更加实用一些。 关于罗马帝国的历史,凯利的《罗马帝国简史》(Christopher Kelly著,黄洋译,外研社2007年英汉对照本)与格兰特的《罗马史》(王乃新、郝际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提供了较好的整体性论述。瓦歇尔的《罗马帝国》(袁波、薄海昆译,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聚焦于战争、政府、社会、宗教、地理等各个方面,分门别类地展现了罗马在帝国时期的历史面貌。日本女作家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兼具可读性与学术性,叙事生动而详尽,洋泽洒洒数百万言,当属罗马史入门佳作,尤为适合非专业读者,其中文简体译本正在陆续出版(计丽屏等译,中信出版社2011年起)。该书第15卷《罗马世界的终曲》。正是另一种讲法的《新罗马帝国衰亡史》。戈德斯沃司的新著《非常三百年:罗马帝国衰落记》(郭凯声,杨抒娟译,重庆出版社2010年)则以更为传统的方式描绘了那段历史。此外,勒特韦克的《罗马帝国的大战略》(时殷弘、惠黎文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与本书的问题意识有相通之处。在拜占庭史方面,陈志强的《拜占庭帝国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与徐家玲的《拜占庭文明》(人民出版社2006年)是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学者著作。关于古典文化在“古代晚期”的命运,可以浏览桑兹的《西方古典学术史·第一卷》(张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在中世纪史方面,本内特与霍利斯特的《欧洲中世纪史(第10版)》(杨宁、李韵译,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7年),蒂尔尼与佩因特的《西欧中世纪史(第6版)》(袁传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都是在西方颇具影响力的教科书。福西耶主编的《剑桥插图中世纪史(350—950年)》(陈志强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则更为详尽。这三种中世纪通史都包含了对于中世纪早期的介绍。 与罗马帝国之“衰亡”形成对照的,是基督教化的不断深入。古代教父优西比乌的《教会史》(瞿旭彤译,三联书店2009年)是记述早期教会历史的最基本史料,其下限直至君士坦丁时代。游斌的《基督教史纲【插图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流畅明晰地梳理了基督教通史的基本线索,还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地图。章雪富与石敏敏的《早期基督教的演变及多元传统》(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简练地勾勒了早期基督教的历史框架。斯塔克的《基督教的兴起》(黄剑波、高民贵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则站在宗教社会学的立场上,十分正面地论述了基督教化对于罗马社会的积极影响。邓恩的《修道主义的兴起》(石敏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比较细致地回顾了“从沙漠教父到中世纪早期”的修道史,约翰·卡西安、阿尔勒的凯撒里乌斯、圣本笃、大格列高利等人的形象,或许能重新唤起我们对于“基督教史诗时代”的追忆。 对于早期教会的教义论争,《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仅仅站在外部的立场上作了粗线条的论说。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查阅奥尔森的《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帕利坎的《基督教传统·大公教的形成》(翁绍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以及冈察雷斯的《基督教思想史》(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 关于《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最大的反面角色查士丁尼以及为其作史的普罗柯比,中文的参考书已经为数不少了。普罗柯比主要著作的译本,已有王以铸与崔妙因的《普洛科皮乌斯战争史》(包括三大战争史与,商务印书馆2010年)、吴舒屏与吕丽蓉的《秘史》(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以及崔艳红的《战史》(大象出版社20lO年)。对于《战史》的专门研究,有崔艳红的《古战争: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柯比(战记)研究》(时事出版社2006年)。关于查士丁尼的罗马法,可以直接阅读徐国栋翻译的优士丁尼《法学阶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学说汇纂》的若干部分也已经译为中文,陆续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浩大的《新罗马帝国衰亡史》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地理与民族概念。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地中海考古:史前史和古代史>(蒋明炜等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生动活泼地描写了古代地中海的整体历史,但对于“古代晚期”则语焉不详。与其类似的作品是费弗尔的《莱茵河:历史、神话和现实》(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关于罗马与中世纪的意大利、西班牙,可以分别参阅萨尔瓦托雷利的《意大利简史》(赵梦琳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与卡尔的《西班牙史》(潘诚译,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针对本书十分强调的巴尔干地区,陈志强的《巴尔干古代史》(中华书局2007年)是适合的参考书。田明的《罗马-拜占庭时代的埃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则是从基督教史的角度展开的。 在迁入晚期罗马帝国的各支“蛮族”中,中国读者最容易了解的是法兰克人。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寿纪瑜、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艾因哈德等人的《查理大帝传》(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以及《罗兰之歌》(杨宪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可以引领我们回到那个充满爱恨情仇的时代。日耳曼人的著名史诗《尼伯龙人之歌》也已经译为中文(安书祉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比德的《英吉利教会史》(陈维振、周清民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细腻地描绘了盎格鲁-萨克逊时代的不列颠。马罗礼的《亚瑟王之死》(陈才宇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可以满足我们对亚瑟王的好奇心。 游斌的新著《圣书与圣民》(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综合地运用了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民族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历史记忆”与“族群建构”这两个概念为中心,精彩地阐释了《旧约》时代的以色列古史。该书的最后3章还对所谓的“巴比伦之囚”以及“回归”故事的真相作了专门的探讨,犹太历史学家约瑟福斯的部分著作已经译为中文,可参看梅尔编、王志勇译《约瑟夫著作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与王丽丽等译《犹太战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对于古代的阿拉伯半岛与伊斯兰教的兴起,纳忠的《阿拉伯通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提供了相当翔实的指引。伊朗大学者札林库伯的《波斯帝国史》(张鸿年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以如椽之笔渲染出古代伊朗高原壮阔的画卷,萨珊波斯亦在其中。 在《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出场的人物,足以令人眼花缭乱。对于其中的部分重要角色,我们可以找到合适的中文参考书。关于作者所仰慕的亚历山大·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以及卡特利奇的《亚历山大大帝:寻找新的历史》(曾德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皆可一读;关于他身后的遗产,则可求教于陈恒的《希腊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 旅行家科斯马斯是开启本书《序曲》的重要角色,张绪山的文章《拜占庭作家科斯马斯中国闻纪释证》《载2002年第1期)深入地说明了他的背景。对于饱受争议的著名神学家奥利金,章雪富的《圣经和希腊主义的双重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提供了一种概览。尽管最著名的拉丁教父奥古斯丁在本书中只是一个配角,但其一生充分体现了“古代晚期”的时代特征,集中反映了罗马北非的状况。对于这位巨擘,夏洞奇(《尘世的权威:奥古斯丁的社会政治思想》,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与王涛(见《主教的书信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所塑造的历史形象各有侧重。透过普洛克罗的《柏拉图的神学》(石敏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我们可以细细回味新柏拉图主义的余韵。波爱修斯是本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我们可以欣赏他的名著《哲学的慰藉》(朱东华译,载《哲学规劝录·哲学的慰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还可以参考胡龙彪的专著《拉丁教父波爱修斯》(商务印书馆2006年)。在本书《尾声>中以天使学专家身份出现的伪狄奥尼修斯,其多种著作已在《神秘神学》(包利民译,三联书店1998年)一书中被译为中文。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的翻译工作历时一年。由于篇幅大、时间紧,本书的翻译工作是由三位译者分工承担的:复旦大学历史系夏洞奇翻译了正文中的《序曲》、第5~8章、《尾声》以及《前言》《中译本序》;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康凯翻译了正文的第1、2章,以及附录中的《罗马皇帝年表》《进一步阅读书目》《致谢与版权许可》;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宋可即翻译了第3、4章;夏洞奇通读了全文并作了修改;康凯、夏洞奇统核了全书各种名词的译法。在翻译过程中,原书作者奥唐奈教授不仅细致、耐心地回答了译者所提出的大量问题,还欣然为本书中译本作序。中信出版社的编辑王强先生也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 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里,各个国家、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假若《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文版的问世能够为此略尽绵薄,使中国读者对罗马历史、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有所增进,那么翻译过程中的一切辛劳就会转化为我们最大的乐趣。 夏洞奇 2011年3月 2012年3月修改


编辑推荐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书所讲述的是罗马处于其中心的悲剧情节。当时,泱泱罗马帝国已经无法理解自身及其世界了,继续坚持了过去的野心和成就,结果造成了自我的毁灭。《新罗马帝国衰亡史》是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奥唐奈教授的最新成果。标新立异中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这部《新史》直接体现了当代美国价值观的历史投影。它以全新的视角重述了所谓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生动地勾勒了“古代晚期”的历史画卷通过娓娓道来的“故事”呈现出各种发人深省的问题。罗马帝国的衰亡预示这今天的危机,希望对于如何解决今天的危机能够提供借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 PDF格式下载



西方研究必读,而且是新出版的学界观点。


还不错,中信出版社的书一如既往的精美。我大致翻看了几十页,现正在散味。没有味道了,会认真观看的。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很好,一本好书。


图文还行,打发业余时间扩充知识面挺不错的,慢慢读慢慢学习吧


写的有点乱,内容也略显故作有趣,笔法略生疏 不知是原作问题还是翻译问题


观点新颖,内容比较详细丰富,但不适合分析控


时间跳跃太大,比较难看懂


知史知兴衰,受益匪浅


比较学术,由于本人对西方历史的浅薄了解,读起来费时费力。


别的还好,书中插图质量极差,应该是从英文版扫描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