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农民经济协会发展研究

宋军继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

宋军继  

页数:

236  

前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事关国计民生。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做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加快农民经济协会等中间性组织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业已成为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命题。作为联系农户、企业和市场的一种制度安排和组织形态,农民经济协会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提升农业经营效率、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深受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欢迎,因而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深入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民经济协会发展道路,意义重大,是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命题。  应该说,选择这样一个研究领域,也是一种挑战。在宋军继博士身上,体现出了一种孜孜以求的精神。他先后在复旦大学、美国纽海文(universitv of New Haven)大学和北京大学深造,取得了政治经济学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在北大完成了应用经济学的博士后研究,颇有理论造诣。在担任地方领导职务期间,仍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难能可贵。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一经结合,往往容易产生思想的碰撞与火花。《中国农民经济协会发展研究》一书,就是他在博士后研究期间的具体工作成果。

内容概要

本书是宋军继博士的学术专著,全书共6章18节,近20万字。本书针对当前农村地区中间性组织蓬勃发展的趋势,率先将农民经济协会从农村中间性组织的系统中剥离出来,作为独立单元,运用产业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创新成果,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深入研究分析农民经济协会的演进过程、诱致机理、作用机理,探求其内在发展规律,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民经济协会发展架构和运行模式,以期丰富农村地区中间性组织的发展理论,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本书适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农业农村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亦可供各级行政领导、农业农村规划与管理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宋军继,山东招远人,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先后获得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美国纽海丈大学(univi sity of New Haven)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研究,迄今已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10余篇,已出版《中国中小城市户外休闲地发展研究》等专著6部。曾任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山东省海阳市副市长,山东省蓬莱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等职。兼任山东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山东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农村地区中间性组织研究的提出 一、农村地区中间性组织研究的理论背景 二、农村地区中间性组织发展的现实条件 第二节 农村地区中间性组织研究的价值所在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三、比较分析法 四、调研分析法第二章 文献研究和理论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农村地区中间性组织的研究回顾 二、国内农村地区中间性组织的研究回顾 第二节 农村地区中间性组织经济研究的理论发展 一、制度变迁理论 二、产权理论 二、交易费用理论 四、博弈理论第三章 中国农民经济协会的成长 第一节 中国农民经济协会的成长历程 一、成长阶段的划分与识别 二、成长过程之发育状况的优劣势:五优三劣 三、成长模式的主要类型 四、成长所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 中国农民经济协会的成长障碍 一、外部环境障碍分析 二、内生约束机制分析第四章 农民经济协会运行的海外经验和比较 第一节 海外代表性农民经济协会概述 一、美国的农民协会 二、欧洲农民经济协会 三、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 第二节 海外农民经济协会运行的特征和趋势 一、单体规模不断扩大下的集约型发展 二、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下的专业化模式 三、运行机制不断创新下的开放性路径 四、不同组织双轨互动下的多元化并存 五、组织体系纵横结合下的蛛网式结构 六、教育培训长期坚持下的学习型状态 七、政府强势支持力度下的优良性环境 第三节 海外农民经济协会运行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第五章 中国农民经济协会的运行模式选择 第一节 农民经济协会的发育条件 一、市场结构 二、农业产业化 三、农业市场化 四、农产品的市场特性 五、人口结构 第二节 农民经济协会的发育机理 一、需求机理 二、供给机理 第三节 农民经济协会的作用机理 第四节 农民经济协会运行模式的诱致性演进 一、农民经济协会运行模式演进的诱致机理 二、农民经济协会运行模式演进的类型 三、农民经济协会运行模式的发展度评价 第五节 中国农民经济协会运行模式的优化 一、构建跨区统筹、横纵结合、均衡发展的运行模式 二、健全完善管理民主、公平效率、发展持续的内部运行机制第六章 优化农民经济协会发展的制度环境 第一节 加快农民经济协会立法工作 一、明确农民经济协会的立法依据 二、明确法律调整的范围 第二节 健全农民经济协会政策体系 一、产业政策 二、资金政策 三、税收政策 四、管理政策 五、教育政策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农村地区中间性组织研究的提出  一、农村地区中间性组织研究的理论背景  对中间性组织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威廉姆森(1975),他认为,不确定性、交易重复的频率和资产专用性这三个交易特征高低程度不同,与其匹配的规制结构也不同。“中间性组织”的存在是组织本身从效率的角度(或称“生存能力”)内生决定的。科层组织可能带来协调成本过高导致的规模不经济,而市场组织则存在交易成本过高所导致的市场失效的危险,在市场组织和科层组织之间,必然存在着大量不同类型的“中间性组织”。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间性组织成长的意义重大,中间性经济组织作为联系个人、企业和市场的制度安排和组织形态,其具有节省交易费用、形成外部经济效益、改善经济环境以及完善组织运行的综合功能。一个地区、一国市场的成熟程度以及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状况,与中间组织直接相关;而为提高地区竞争力和改善投资环境,采取措施促进商会、行业协会、企业集群、非政府组织以及企业和产业支持机构等中间性组织的发展,是一项关键性的战略选择(齐东平,2005)。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农民经济协会发展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