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转基因知多少

刘晓君,徐慧芳 编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

刘晓君,徐慧芳 编著  

页数:

13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基因革命——转基因技术,奇特的新功能——转基因应用,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之争,转基因的社会和经济之争,各国对转基因的态度和政策,转基因的未来等等。

书籍目录

从基因开始 基因的由来 DNA的确认 基因如何“工作” 附:基因发展大年记基因革命——转基因技术 何为转基因 为何转基因 转基因是否有风险 转基因对种植者的改变 附:转基因发展代表事件奇特的新功能——转基因应用 转基因西红柿 抗虫害作物 超强转基因抗旱烟草 金米 地雷探测草 能清除污染的植物 会吐丝的转基因植物 墨西哥矮小瘤牛美国转基因鲑鱼 转基因猴 附:转基因发展现状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小土豆,大风波 毒性、抗生素抗性、过敏原问题 是否安全有待长期测试与评估 未知的不可预测效应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估 附: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历史事件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之争 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事件 转基因逃逸 斑蝶风波 非靶标效应 会有“超级害虫”吗?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估 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转基因的社会和经济之争 能否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生物技术伦理问题 技术垄断,农民要交“种子使用费”  无休止的贸易纷争 附:wTO与转基因产品相关的贸易规则: 《SPS协议》和《TBT协议》各国对转基因的态度和政策 转基因的未来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在19世纪末,科学家们已用实验证明了,细胞核决定着生物性状的遗传。例如,如果我们把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分割成两半,一半含细胞核,另一半不含细胞核,含细胞核的部分将再生出任何丢失的结构,重新长成为完整的细胞,而不含核的另一半只有死亡。这表明细胞核是控制细胞遗传的指挥部。在孟德尔遗传定律被重新发现后,人们就顺理成章地认定基因必定位于细胞核内。为了便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细胞学家们尝试了各种染料,使细胞的不同结构能不同程度地被染色。在细胞核中有一些丝状物染色最深,被叫做“染色质”。人们观察到,在细胞分裂即将开始时,染色质凝缩成一些染色更深的带状物,成为“染色体”。每一个物种的细胞中都有固定数目的染色体,而且成双结对,例如人体有23对46条染色体。在细胞核被证明是控制基因的部位后,很快就有人提出染色体是遗传的载体。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和他的助手以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进一步证实了孟德尔所说的“遗传因子”的存在。并且,摩尔根第一次把代表某一特定形状的基因,同某一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创立了遗传的染色体理论。在哥伦比亚大学一间不足25平方米的果蝇实验室里,摩尔根和他的同事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发现。1909年,摩尔根在他培养的红眼野生型果蝇原种瓶中突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果蝇,这种基因突变的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和他的学生通过一系列杂交实验,将决定眼睛颜色的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上,并进一步确认了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从而确立了基因的染色体学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转基因知多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