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火

王博艺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

王博艺  

页数:

288  

字数:

200000  

前言

  由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协等六部门组织的“情系农家,共创文明”系列公益文化活动之一——百部农民作品陆续出版了。这些作品,浸润着农村改革发展的雨雪风霜,散发着神州大地的泥土芬芳,书写了新中国建设成就的无比辉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令人为之自豪,令人为之骄傲!当前已经推出的作品由小说、散文、诗歌、故事、戏剧、书画等组成,堪称体裁多样。这些不同体裁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忠实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伟大变革,是新中国农村沧桑巨变的生动写真,是当代农民鲜活形象的人物图谱。通过这些农民作家的作品,我们不仅看到了60年来我国农村发展的清晰走向,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还看到了在物质方面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已经开始了新的精神文化追求。在新中国的创作史上,还很少有过这样全方位展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的集群式作品;在新中国的出版史上,也很少有过这样成规模出版的农民作者的系列佳作。因此,仅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这些作品集中出版的意义就不容小觑。

内容概要

《社火》以艺术镜头,摄取乡村社火活动的一幅幅奇特景象;以穿越世纪时空的联缀式长篇结构,叠影百年以来洪河川一座黄土村庄的文化生态,塑造出了杜宝泉、张三爷、尤彩彩、崔圆圆等性格各异的农民形像。他们的悲喜歌哭、恩怨情仇,他们的个人苦难与族群兴旺,憧憬幻灭与生命坚守,围绕着一堆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高扬了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

作者简介

王博艺,1953年生,甘肃省镇原县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曲艺家协会会员。迄今在省内外报刊发表作品二十余万字,曾九次获得甘肃省、市文学创作奖。

章节摘录

  1  人生的旅途迷迷离离,变幻莫测。杜宝全做梦都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如变戏法似的,突然把他从洪河上游的自草湾,抛到几百里外的下游月亮台。  中元节夜晚的果园里,朗朗的月光透过树叶隙缝撒下一地斑斑驳驳的碎银,清悠悠的风在树梢枝头吟鸣,清香的果子味儿沁人心脾,如置身在妙不可言的世界里,神魂被净化陶冶,不含一星半点杂质。  在这温馨祥和的月夜里,杜宝全和妻子柳月娥细心地装满了花红驮子。这果子要驮运到很远很远的定边,一路上要翻许多座大山,跨越许多条深沟。如果装不好,上下颠簸撞伤变坏就会一钱不值,一路的辛苦付之东流。洪河川的普通之物,贩运到一千里外的定边,虽然不是罕见之物,也相差无几,换下盐巴再驮运回来,卖的钱足够他家大小六口一年的花销。  装果子的时候,杜宝全悉心将色泽最鲜红个头最大的挑选了一堆。妻子柳月娥望着丈夫特意挑选的果子会心地笑了。她笑得非常好看,脸上洋溢着青春女子时期的风采,娇中含甜。甜中显柔。每年都是这样的,杜宝全背一褡裢最上等的花红,去定边的中途,送到住在深山旮旯里的岳父家。岳父母给左邻右舍分送几个花红,他们那个高兴,无不感叹柳家给女儿月娥找了一个好婆家好女婿。岳父母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甜甜脆脆的果子,一边啧啧夸赞女婿娃的孝心,女婿娃是够孝顺岳父母的,一褡裢花红果子,要背五百多里路。柳月娥颇觉自己脸面光彩,为有杜宝全这样一个好丈夫无比自豪。  常言道:千里姻缘一线牵。柳月娥的娘家离白草湾没有千里之远,恰好是一半——五百里多一点。杜宝全和柳月娥结成伉俪,是社火调牵的红丝搭的鹊桥。  杜宝全十八岁那年,开始往定边驮运花红换盐巴的生意。山路漫漫,山连着山,湾套着湾,岭接着岭,人烟稀少,隔几里可见一两户人家。这人家虽然是近邻,你家住这个山峁,我家住那个山峁,两家鸡犬相闻,在山峁上喊话听得见,走过去翻一道沟,近则几里,远则十余里。大山的深处,不要说有人家,连鸟雀也很少见。大中午孤寂得使人莫名惊悸困惶,日光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惨白,望而使人觉得它似乎潜伏着一种阴谋,暗藏着一种随时可以触发的杀机。杜宝全只和灰叫驴为伴。这驴有一副好骨骼和一身好力气,走几百里撅着有力度的尾巴,蹄子叩击的路面“得得”发响,上上下下,有些坡路比四十度还陡,它走的稳稳扎扎,蹄下从没打滑闪失。最长的一道坡叫“乏驴坡”,宽度不及三尺,两旁是深沟悬崖,望而使人眩晕腿肚打颤。有很多驴走到半道,趴在地上起不来。“乏驴坡”二十里哟,站在山下向上望,直直地延伸上去,和白云蓝天衔接在一起。灰叫驴竖着双耳绷着双眼鼓着胁条,蹄腿像擂鼓点,几乎是向上冲刺,到陡坎处,它“咴咴”的叫几声就跃了上去。杜宝全在它后面气喘吁吁、汗水淋漓。  ……

媒体关注与评论

  《社火》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其笔端散发出汗水的香气和泥土的芬芳,描绘出一幅展现陇东高原农民淳朴魅力的风景画,令我们陶醉、激动、震撼。  ——作家 赵化南  《社火》作者本身就是年年岁岁办社火的一分子,具有富饶的生活矿藏和真切的情感体验。兼之长期从事民间文学写作,因而使得小说素材绚烂多姿,语言极具地域色彩,渗透着劳动者的人情人性之美,激扬了民族优秀文化的旋律。  ——甘肃省作协副主席 柏原


编辑推荐

  社火,社稷之火,记录下农民的艰辛奋斗,寄托着农民的美好追求,展示出农民特有的淳朴心灵,朴素和粗犷,敦厚和可敬,这就是西北的农民,炎黄祖先点燃的社火。  《社火》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其笔端散发出汗水的香气和泥土的芬芳,描绘出一幅展现陇东高原农民淳朴魅力的风景画,令我们陶醉、激动、震撼。  ——作家赵化南  《社火》作者本身就是年年岁岁办社火的一分子,具有富饶的生活矿藏和真切的情感体验。兼之长期从事民间文学写作,因而使得小说素材绚烂多姿,语言极具地域色彩,渗透着劳动者的人情人性之美,激扬了民族优秀文化的旋律。  ——甘肃省作协副主席柏原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社火 PDF格式下载



從民俗角度來看,這一部對於民俗民謠的描述很是詳細,能讓人體會到深深的鄉土人情,只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不知作者為何在下半截作品中貫穿其中男女性愛的描述,給上半部純潔的農村形態蒙上了一層性慾的惡俗感,在農村這種男偷女愛之事常有之是事實,但用這個作為文章一條隱藏的主線,我實在不予苟同文章之架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