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王侯的种

秦义春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

秦义春  

页数:

226  

内容概要

  “天子”并非由天而定,而“君权神授”更只不过是为了障人耳目。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权力的顶峰是皇权。在夺取权力宝杖的博弈中,有的人在刀光剑影中脱颖而出,有的人则不动声色锋芒暗藏,所有有种的人各施诡计而殊途同归。无论民间还是皇廷,觊觎皇位者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将相本无种,王权亦可谋!

书籍目录

一、“名正言顺”之种——回避矛盾,暗中蓄势的夺权之法二、“逼官禅让”之种——以实力为后盾的权力和平过渡之法三、“宫廷政变”之种——权臣捷径夺权的最后之法四、“揭竿起事”之种——乱世枭雄谋位夺权称霸天下之法五、“骨肉相残”之种——不择手段同室操戈的夺位之法六、“以曲为仲”之种——忍者龙飞九天爬上权力顶峰之法七、“假行仁义”之种——沽名钓誉,伪君子以贤明篡位之法八、“偷天换日”之种——实力派幕后垂帘掌权之法九、“择主而从”之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掌权之法十、“助纣为虐”之种——奸佞最擅长的控制权力之法十一、“韬光养晦”之种——在逆境中保全自己是东山再起重掌权力之法十二、“欲擒故纵”之种——因时造势,待价而沽的弄权之法十三、“不惜代价”之种——权力奴仆的丧心病狂谋权之法十四、“当机立断”之种——抓住机遇适时定夺的争权之法

章节摘录

  名不正则言不顺,名既正则无往而不胜。利用人们的正统观念和习惯思维方式,有志图王者可以成就自己的霸业。  古人最重“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名既正则无往而不胜。在改朝换代之际,各种政治势力在不断地进行着较量、分化和组合。无论是起于垄亩的布衣领袖,还是前朝拥有重兵的权臣,在谋夺九五尊位的过程中,如果拥立亡国之君的幼儿弱子为傀儡,打着前朝旗号去号令天下,利用人们的正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使朝野上下皆有所归,成感其德;自己却在暗中培植势力,“高筑墙,广积粮”,待水到渠成时再逼君禅让,体面地登基;或者找个机会让傀儡皇帝“意外”的非正常死亡,知趣的部下再闻风而动,上几道“劝进表”,自己大度慷慨地陈词一番,演上几出仁义戏,再黄袍加身,那才是最明智最省力的选择。刘秀假依刘玄,李渊立杨侑为帝,朱元璋遵奉小明王,李克用哭唐演戏都是借尸还魂妙计的成功运用。  恃强好胜的项羽,背弃其叔父项梁尊楚王后世的方针,擅杀“义帝”自立霸王,结果引火烧身,成为众矢之的,给了“报义帝之仇”的刘邦东出汉中争夺天下的借口,落个别姬弃马,自刎乌江的下场。一勇之夫终归比不得政治家的机谋权诈。  胤禛的谋位之策  胤禛是康熙皇帝第四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被封为贝勒。同时得到这一封爵的还有胤祺、胤佑、胤褆,比他年长一岁的胤祉获得郡王世爵。胤稹所得虽然还算显秩,但在诸兄弟中的位置并不算突出。更何况在此之前,康熙帝早已指定二贝勒胤礽为太子。因此,胤稹虽然对未来皇位不无觊觎之心,但一时也无可奈何。谁知那位皇太子胤礽自被册立之后,虽然也有过让康熙皇帝异常喜悦之时,但实质却渐渐地走向了康熙帝所期望的反面。他权势欲极度膨胀,并恶性发展,曾扬言:“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其欲早日登基的企图溢于言表。直到后来导致他与康熙帝的父子关系急剧恶化。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帝远征噶尔丹归途中生病,思念太子胤礽,命其驰驿来见,但胤礽拜见病中父皇时“略无忧伤之意”,康熙因而认为他“绝无忠爱君父之念”,即令他先回京师。到康熙四十七年夏,康熙帝出巡塞外,命胤初、胤祥等皇子从行,胤初每到夜晚就围着康熙帝的帐篷转,从缝隙中窥视其父皇的动静,这立即引起康熙帝的警觉。为预防发生谋害于己的政变,康熙便于归途中召见诸王和有关大臣,宣布皇太子胤初的罪状,并当场将其废黜,判处监禁,命皇长子胤褆看守。胤褆初以为太子之位将落到自己身上,但康熙帝早就看透了他,压根就没打算立他为太子。他一见无望,转而以相面人之说为借口支持八皇子胤褆为太子,并令手下人预谋杀害胤礽。这一行为激起了康熙帝的极大愤怒,称他“不谙君臣大意,不念父子至情”,是“乱臣贼子”。后来有人揭发其罪,康熙便将他革爵,严行监禁。后来,八皇子也因被斥为“妄蓄大志,阴谋夺嫡”而被锁拿,交议政处处理。皇四子胤稹此时尚置身事外,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他由太子被废事件想到要在其父皇百年以后得到大位,必须以愚诚迎合康熙,处处都不能表露出欲谋为太子的蛛丝马迹。因此,他开始以完全不同于他人的方式积极进取太子之位。胤礽被囚禁时,康熙命胤稹参与监视,但他和胤裎不同,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表示出对太子的援救之态。当胤礽在狱中提出“父皇若说我别样不是,事事都有,只弑逆之事,我实无此心,须代我奏明”时,胤褆仰仗康熙旨意,严辞拒绝,胤稹则对胤褆说,“你不奏,我就奏。”后来康熙听了所奏,对胤稹的做法颇为赞赏,并同意将废太子胤礽放了出来,迁至咸安宫安养。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康熙竞宣称太子之事已有成算,到时一切听他安排就是了。后来康熙帝又命除大阿哥之外众官均可举荐诸皇子为太子候选。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众人一致保举皇八子胤褆,所以康熙只得表示反对,复立胤礽,以平息诸子储位之争。同时晋封胤稹为亲王,不久又赐封号雍亲王,使胤稹一下子升到了臣子所能爬升的顶端。而胤稹把这一切欣喜都死死地按压在心底,从不外露显贵之相。当康熙因胤初不争气和诸皇子争储位而病倒时,胤稹决计从身体上对父皇加以体贴。他曾极为动情地说:“父皇圣容如此清减,不令医人诊视,徒自勉强耽延,万国何所依赖?”又请求由他择医护理。康熙帝接受了他的请求,并经过治疗和胤稹的精心照顾,恢复了健康。这样,胤稹进一步博得了康熙帝的极大好感。想起胤稹在太子废立中对待兄弟和封爵上的所有表现,康熙便传了一道谕旨,对胤稹加以表彰:“前拘禁胤礽时,并无一人为之陈奏,惟四阿哥性量过人,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胤礽保奏,似此居心行事,洵是伟人。”胤稹听了,本应高兴,谁知他却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样子,说他从来没有保过太子,“父皇褒嘉之旨,臣不敢仰承。”胤稹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能随便承担这个责任和享受这个功绩,免得将来出事遭受牵连,也免遭众兄弟嫉妒。到了后来,胤礽复立又被废掉,胤稹便真正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进行有计划有纲领的经营。他决定:要进一步想方设法取得康熙帝的宠爱;要以废太子凌虐兄弟为戒,妥善处理好与诸位兄弟之间的关系;要加意笼络百官,即使地位低下汉官也谦恭相待,让他们自觉为其制造有利的舆论,对康熙考虑继承人选问题施加影响;大力培植雍邸人才,让他们谋求皇朝内外要职,为夺取江山奠定基础。胤稹就是按照这四条纲领,小心翼翼地经营未来的皇位。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病倒畅春园,他自知再起无望,便命召诚亲王胤祉、淳亲王胤礽、胤提、胤聩,怡亲王胤祥、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等人到其病榻前,谕日:“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说罢,康熙帝就在当夜戌时溘然长逝。随即由隆科多宣读康熙帝遗诏,胤稹终于继康熙之位登上了大清王朝皇帝的宝座。


编辑推荐

  告诉你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谋夺政治皇权的故事。同样的高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升迁途径;同样的政治起点,却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拉开地位的距离。在封建王国里,晋升的官阶上,给有“心”者留出了更广阔的空间。  无论民间还是皇廷,觊觎皇位者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将相本无种,王权亦可谋!  “择主而从”之种、“助纣为虐”之种、“韬光养晦”之种……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王侯的种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