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剖析
2010-6
中国社会出版社
王学龙
210
这部书的主要理论依据是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我在撰写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采用了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及其运转状况的方法,对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及其运转状况做出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从理论工作者的角度看这部著作,它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作者对社会哲学有较长时间的研究,对中国经济状况有较深入的了解,引经据典,结合实际,多方位、多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中许多论点具有独到之处。
王学龙,1960年10月出生,河北省威县人。1979年高中毕业,同年参军。历任战士、学员、排长、连队指导员。先后在长春装甲兵技术学校、长沙政治军官进修学院、石家庄装甲兵指挥学院进修,获得大学专科学历。1992年转业,先后在河北省邢台市双拥办和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担任科员、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主任。曾在河北省委党校邢台分校深造并获得大学本科学历。2004年出版经济理论专著《现代资金研究》,该书荣获邢台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第一章 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和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概论——关于商品生产形式 第一节 商品生产形式的全面确立 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共性 二、两种经济形态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共性相互作用的状况 第二节 商品生产形式存在的条件及其历史作用 第三节 商品生产形式的构成体系 第四节 两种经济形态的构成 第五节 两种经济形态的关系 第六节 两种经济形态的运转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第一节 商品 一、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 二、商品的二因素 三、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四、商品的价值量 第二节 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及其存在时限 二、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形式的基本规律 二、价值规律在公有制条件下的作用第三章 资金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金 一、资金总公式 二、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 第二节 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劳动者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二、不变资金和可变资金 三、剩余价值率 第三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三、剩余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第四节 劳动者的收入 一、工资 二、劳动者提高生活水平的劳动收入第四章 资金积累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和资金积累 一、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 二、社会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第二节 社会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资金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二、加速资金积聚和集中 三、契约生产与契约需求和隐形市场 四、缺口调节与缺口调节集团 五、过剩人口的形成和控制人口总量的必然性 六、按需分配的萌芽 第三节 社会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资金的原始积累 二、社会主义制度必将随资金积累的发展而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第五章 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第一节 资金的循环 一、产业资金循环的三个阶段及其三种职能形式 二、产业资金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第二节 资金的周转 一、资金周转时间与周转次数 二、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三、预付资金的总周转和年剩余价值率第六章 剩余价值的“自行分配” 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 一、利润和利润率 二、决定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三、利润率平均化和生产价格 第二节 商业资金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金的本质和职能 二、商业利润 第三节 借贷资金和利息 一、借贷资金 二、利息和利息率 三、银行资金和银行利润 第四节 剩余价值向不变资金的自行转化 一、剩余价值向不变资金自行转化的内容 二、剩余价值向不变资金转化的特点 第五节 社会主义对土地的商品化 一、土地买卖的必要性 二、土地买卖的形式 三、土地价格和地租 四、关于中国农业的发展第七章 社会总资金再生产和资金输出 第一节 社会总资金的再生产 一、研究社会总资金再生产的出发点 二、社会总资金的简单再生产 三、社会总资金的扩大再生产 四、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 五、生产资料增长快于消费资料增长 第二节 资金输出 一、关于商品输出 二、资金输出的客观必要性 三、资金输出的形式 第三节 国家间的经济交往 一、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 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第八章 共产主义经济形态概论 第一节 共产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第二节 共产主义的生产过程 第三节 共产主义经济形态的构成 第四节 共产主义经济形态的运转 第五节 共产主义的社会机构第九章 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第一节 关于计划经济模式 一、计划经济模式的特征及弊病 二、对计划经济模式的否定 第二节 关于改革开放 一、关于改革 二、关于开放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建设所处历史方位的考察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