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地理

沈斌 著 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
出版时间:

2007-11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  

作者:

沈斌 著  

页数:

279  

前言

  2008年秋季,高中新课程实验将扩大到19个省、市及自治区,按照教育部课程改革的整体规划,2010年前高中新课程将全面推开。也许您刚刚开始接触高中新课程,对高中新课程还在迷茫与困惑之中,对于模块、探究、新高考等,并不十分了解。  本丛书的作者之一,南京金陵中学的李慧娟老师,也曾有过类似的困惑,当她仔细研读了新课程理论、课程标准之后,她说:“新课程没有什么全新的东西,教育教学早该如此。”事实上,她以及其他优秀教师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我们可以从“回归”的角度理解新课程。新课程从书本向人本回归,从知识向能力回归,从存储向创新回归,从重考向重学回归,从贵族向平民回归,从精英向大众回归.从利己向利国利民回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支柱,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所在。新课程改革的成败,除了外在因素,主要取决于教材和教师两个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当:前的新课程教师培训已从刚开始时的理论和理念培训向各科具体的教学培训转变。  为了适应日益扩大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区和日益扩大的新课程高中教师队伍的需要,我们组织出版了《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与备课指南》丛书。  这套书突出了以下三个特色:  1.实践的特色  这套书由具有新课程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编写,他们都是来自广东、江苏、福建等早期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的各个相关学科的优秀教师’。因此,本书的编写建构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和教研基础之上,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供给高中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指导和支持。2.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纵览各家教材精华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这套书参考现行的各种版本的高中新课标教材,按照课程标准设定的“内容模块”编写,既打破了新课标各个版本教材的限制,又综合了各个版本教材的内容,做到通用且好用。3.资源共享.合作创新本套书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参考书,一改传统的“指导”面孔为“协商构建、合作创新”。我们按照新课程理念,遵循“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的原则,使本套书成为一种教学资源的汇编和教育方式方法的指引的丛书。

内容概要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扩大,高中教师迫切需要从新课标理念的接纳、理解同具体的教学行为、实践方式转变。本套书正是根据这一转变,遵循“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的原则,设有课标解读、教学导航、背景扫描、精彩片段、探索研究、好题推荐、课例展示7个栏目,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参考书,成为一种教学资源的汇编和教育方式方法的指引。  本套书按照《课程标准》设定的“内容模块”编写,既打破了新课标各个版本教材的限制,又综合了各个版本教材的内容,做到通用且好用。本书的编写建构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及其研究基础之上,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由来自广东、江苏、福建等早期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的各个相关学科的优秀教师完成。  本套书共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思想政治9种,可供高中各科教师实用,是高中教师必备的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用书。

书籍目录

导论——新课程呼唤地理教师走向专业自觉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第二节 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四节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第二节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第三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第四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第五节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第六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第七节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咀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二节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第二节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三节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二节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第四节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宏观层面上的地球宇宙环境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一总星系;微观层面上的地球宇宙环境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这可以运用太阳系各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从各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方面来加以说明。对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从而说明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有关资料”则如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该标准的达成中不可回避的概念有天体和天体系统等,要求能够了解天体的类别和理解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的关系。教学中必须渗透“以科学的观点认识宇宙”、“热爱地球、珍惜生命”的思想教育。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以“现象—事实—观点—表达”为线索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也可以引导学生查阅人类探索宇宙的有关资料,激发其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导航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主要用图解法、表解法和数据分析法。用图解法或表解法探究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总结出人类对认识、探索宇宙奥秘的一种方法;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天体、天体系统和宇宙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欣赏宇宙的美,感受宇宙的奥妙;采用数据分析法来探究八大行星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表面温度和水分状况等特点,理解地球具备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三、可选活动设计活动1:“月相观测”在初中《科学》中已经做过类似活动,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  活动2:通过分析八大行星基本数据,讨论各行星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表面温度和水分状况的特点,探讨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可以用问答、讨论或辩论的方式组织学生交流。  活动3:课前让每一位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收集天体和宇宙的影像资料,在课内进行展示交流,归类并分析特点,形成“宇宙的物质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的概念。。  活动4:用示意图或结构图,总结出宇宙中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背景扫描  一、宇宙年龄超想像,可能经历多次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俄裔美国科学家伽莫夫在1948年提出来的。这个理论认为,宇宙开始是个高温致密的火球,它不断地向各个方向迅速膨胀。当温度和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这个火球发生了剧烈的核聚变反应。随着温度和密度的进一步降低,宇宙早期存在的微粒在引力作用下不断聚集,最后逐渐形成今天宇宙中的各种天体。  这一理论体系被称为“宇宙大爆炸模型”,与DNA双螺旋模型、地球板块模型、夸克模型一起,被认为是20世纪科学中最重要的四个模型。  宇宙始于何时?将止于何时?这是宇宙留给人类最为神秘,也最难解释的谜题。虽然宇宙大爆炸说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已经默认了宇宙诞生于近14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中,宇宙万物、星系、地球、生命都是在大爆炸之后逐渐形成的。然而,在这个理论出世之后,很多人也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称解答了这个让科学家们为之争论不休的谜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波尔?施泰恩加德和英国剑桥大学的尼尔?图尔克这两名理论物理学家在这篇论文里共同提出了一个理论,即宇宙大爆炸发生了不止一次,宇宙一直经历着“生死轮回”的过程,而我们所认为的140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并非宇宙诞生的绝对起点,那只是宇宙的一次新生。  谁让宇宙加速膨胀?  让科学家们注意到宇宙大爆炸不仅只有一次的是被科学家抛弃后又重新拾起的“宇宙常量”。所谓宇宙常量,是对真空中的能量的数学表述,并用希腊字母的第11个字母“拉姆达”表示,这种能量也被认为是神秘的“暗能量”,而这种神秘能量正在让宇宙不断加速膨胀。  美国太空网对英美科学家这一研究的报道中称,当初爱因斯坦首次提出宇宙常量时,是想证明在宇宙间存在一种能量抗衡着星体问的重力作用,使得各星体不会因为相互的吸引而合到一起,最终让整个宇宙的物质都融合成一体,因此他也想证明宇宙是静止的,没有生长也没有萎缩。但没过多久,爱因斯坦就抛弃了这个理论,他称自己犯下了一生“最大的错误”。因为经他自己的广义相对论公式的计算,宇宙正在膨胀,而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经过观察也证实了宇宙确实在膨胀。  20世纪90年代末期,“拉姆达”被科学家们重新拾起,这时一些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不仅仅在膨胀,而且速度正在加快,科学家们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神秘力量导致了这一结果,于是“暗能量”这个词便产生了。并且科学家们认为“暗能量”就是宇宙常量“拉姆达”,在宇宙大爆炸后“拉姆达”没有和重力“平分天下”,保持宇宙的平衡,而是从重力手中夺权,使星体间越来越远,宇宙不断膨胀。  宇宙常量应该几何?  宇宙常量该有多大,这是宇宙大爆炸发生次数的关键。美英科学家波尔?施泰恩加德和尼尔?图尔克就是在对宇宙常量的大小计算中发现了宇宙大爆炸不应该只发生了一次。科学界一直都试图解释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自然界中的那么多常量的值都是那么正好,刚好让生命存在。如果“拉姆达”太大,那么宇宙就会在大爆炸后立刻迅速膨胀并撑破,就像.吹爆的气球,那么生命就不可能在百亿年后存在了。波尔教授在接受太空网的采访中说:“‘拉姆达’的值是物理学中最神秘的事物之一。它让我们非常的迷惑。”甚至科学界出现了“人择原犁’,即宇宙常量恰当地选择了人类生存,而人类也恰好选择了在这样一个常量条件下出现,而人类又回头研究着为什么宇宙常量大小会刚好让人类生存。这听起来确实不可思议,尼尔教授称:“这简直太糟了,真的该被抛弃了。这个理论就是想说明人类永远不会了解宇宙的奥秘,这就是我们的生存之道。”  为了找到“人择原理”之外合理的解释,两位科学家利用宇宙大爆炸模型计算宇宙常量,但得到的结果要比实际观测到的宇宙常量大得多,是实际值的10的100次方倍,也就是根本不适合现在宇宙中的生命生存。宇宙常量的大小说到底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因此波尔教授和尼尔教授认为在宇宙大爆炸后宇宙常量(也就是“暗能量”)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但是经过进一步的计算后,他们发现140亿年根本不够将爆炸后的值减弱到现在这个值。剑桥大学的尼尔教授说:“人们认为时间开始于那次大爆炸,但从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而我们的推论看起来就非常的激进: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是存在时间的。”  两位科学家的理论颠覆了人们的“常识”,在人们常常猜想时间将止于何时的时候,他们又告诉了人们时间没有起点。既然“拉姆达”的值在近140亿年中减弱到现在这个适合生命存在的值,那么,两位科学家就想到了宇宙大爆炸也许发生了不止一次,每一次的大爆炸都让宇宙常量有所减弱。在产生了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之前,很可能是在万亿年中宇宙大爆炸发生了很多次。尼尔教授说:“我想,宇宙的年龄可能远远大于万亿年。时间没有开始,根据我们的理论宇宙的年龄是无限大的,而宇宙范围也是无限大的。”  2002年,这两位科学家就提出了宇宙进化经历着“生死轮回”这个观点。宇宙就是在一次次大爆炸后重生,在每一次的“轮回”中,宇宙都在膨胀中消耗原有的物质,在宇宙常量减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粒子,直到另一次的大爆炸到来,然后新的粒子又形成了新的物质、天体乃至生命。  如果这两位科学家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下一次的大爆炸将在什么时候到来?尼尔教授说:“不论计算多么准确,我们都无法预料下一次大爆炸的时间,但我们可以说的是,下一次的大爆炸不会在之后的100亿年内发生。”  “宇宙”的含义就是无始无终、无边无界。  二、“蜀犬”为何“吠日”  所谓“蜀犬吠日”是与“日”无关,而是与“地”有关。  四川大部分地区位于盆地里面,海拔较四周低。受盆地地形的影响而少风,这里的水汽积聚不易扩散,使得空气湿度也非常大。据统计,四川盆地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80%,年平均云量为8.0,湿度和云量均为全国之冠。  冬季,处于青藏高原东部的静风区,风力小而多阴天。  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双重影响。而西南季风不可能越过高大的秦岭,只能滞留四川盆地,故带来大量水汽。这里又位于青藏高原的东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到了秋季,太平洋“副高”势力减弱。这时候地面上冬季风开始入侵,而西南季风仍然较强,这股西南气流出现在地面冬季风的上面,形成锋面,又使降云雨日增多。  由于四川夏、秋两季降水都较多,冬季又多阴天,所以一年中阴雨天多,天空中经常阴云密布,所以很难见到太阳。  总之,“蜀犬吠日”这_现象是在地形、风力、湿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三、“神舟”号飞船与中国航天事业  1.背景材料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塔上,被灯光照得通体银白的新型长征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一号航天试验飞船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  2001年1月10日1时,我国“神舟”二号飞船再次从这里出发,巡天6天零18小时后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顺利返航。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际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首次在自己研制并发射的飞船上进行多学科、多领域、大规模的前沿性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地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