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想要的职场智慧书
2011-7
龙门书局
梅雨霖,梅薇薇 著
229
无
积淀人生的智慧 我应邀在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作相关讲座时,经常被问到下列问题:“找工作究竟有没有技巧?”“人生有没有什么秘诀?”“我为什么不招别人喜欢?”“该怎么看待某些前沿观点?”…… 应该承认,这类问题是不太好回答的。这种不好回答,并不是说问题的答案有多玄妙,而是笔者自量还没修炼到那么圣贤的地步,担心信口说出的未经仔细推敲的答案,会对读者产生某种无用甚至不利的影响——对读者无益就是浪费,误导读者是罪。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又无法回避上述种种问题,也确有义务去研究并尽力解答好上述问题。 以我个人的认知水平,找工作的确有技巧,深层次的技巧即智慧。人生虽无绝对的秘诀,但基本因果还是有迹可循的。“我”为什么不招别人喜欢?起因往往在于自己的某些言行超越了社会或某个团队所共同约定的界限。至于某些前沿观点,那就更需要作具体分析了,很难一概而论的。 我既然吃了教育这碗饭,学员问多了,自然也就留意起对这方面的观察和思索。观察思索得久了,也就逐渐有了些感悟,再经过与有共同语言的朋友互相切磋,这些感悟又不断地得到论证和强化、深化,于是就形成了这本小书。 什么是智慧?《新华字典》上的解释,简而言之就是分析判断、发明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对问题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 现在很多年轻人热衷于上大学,更心仪于进名牌大学。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对人情世故缺乏应有的认知和历练,一旦毕业找不到工作或工作稍不如意,就消极悲观、怨天尤人,或从此一蹶不振,而且将问题全部归咎于他人或社会。 我有一个学生,80年代中期从某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当时还是分配制度,他被作为紧缺人才分到了某县级中学任教,但因为组织教学的方法不对头,屡屡与学生发生口角。在接连遭受校长的几次批评后,他一怒之下辞职去了海南。在刚到海南的头3年里,他找工作屡屡碰壁,最穷困的半年时间里,竟沦落到靠在街头捡拾矿泉水瓶子维持生存的地步! 应该说在当时,这位学生的学历算是高的,工作也是不错的,然而职商与智慧却是相当欠缺的。可见,学历或能力是不能跟智慧直接划等号的。学问其实就是一种感悟,一种能够使人正确理解、识别和鉴赏事物的本质与内涵,并准确洞察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感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算有学问。但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所以学问的关键全在于会应用。培根说过,“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而如何运用学问是一门技艺,只有掌握这门技艺才能拥有智慧。 正是从这个角度上,我们说学历不等于学问,知识更不等于智慧。一个不懂得运用知识的人,读10个博士学位也没有用。甚至于学历越高,思维越僵化。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有个青年背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见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与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大声呼喊而嘶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 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装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走到了您这儿来的。” 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 “什么,扛着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 “是的,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河后,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能使我们的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多了。 因此,年轻人没有学历想要学历,而有了学历后就要将背负的书包及时卸掉,致力于将书包中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更轻便、更灵活的能力。而有了能力后就需要心态,有了心态则需要具备综合运作的能力,这才是最宝贵的智慧。 职场上生存,尤其需要智慧。求职时,我们需要智慧,才有望顺利入门;履职时,同样需要智慧,才能把工作做好:即使辞职,也依然要有智慧,才能让我们走得顺畅、走得光彩、走得比原来更高更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智慧就是船舵,它规范着我们的职业或人生航向:智慧就是灯塔,终生照耀着我们的职业道路,照亮着我们的人生旅途。 如果把人比作汽车,则学历和能力就相当于汽油,生活压力就是启动钥匙,社会接触面等同于发动机,而较好的人际关系就相当于是车子的知名度。而这一切要想高速协调地运转,则只有也只能依靠自己的人生智慧了。 生活中,那些学问极大、能力极强、智慧超高的人可能是天才,但天才毕竟是极少数的,更多的都只能是人才,需要学习,需要感悟,需要积累,需要积淀。经验来自积累,智慧则来自积淀。 在30多年的教学与演讲生涯中,我目睹并观察分析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最终将个人感悟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浓缩在这本书里,希望能对跋涉在职业及人生旅途上的青、中年朋友有所启发。职场生存需要智慧,这种智慧只能来自学习、借鉴和以后的不断实践、思考。 梅雨霖 2011年5月于九江
梅雨霖教授是职业研究专家,一直致力于职场生态的调研分析,已出版专著20多本,多部作品入选“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部分作品被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及新加坡等国引进。
本书《我最想要的职场智慧书》向我们传达的职场智慧是温和而强大的。它以客智的眼光,将各行业中成功者们多年来历练职场的经验与心得提炼总结,探幽发微,拨云见日。它的智慧和力量让你感觉不到咄咄逼人,感到的只是它的真诚和中肯。
每个人面对的职场都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满足所有读者的需要。或许《我最想要的职场智慧书》这本书不能让我们都成就事业,但最起码,当我们领会其意,妙用于心,至少能够少走弯路,更聪明、更平和、更游刃有余,更接近成功。
第一章 求职的智慧
专业贵在学精学活
离开课堂才能融入社会
求职失败,要学会反省
屡战屡败是运气,屡败屡战是志气
适度谦虚
将自己一军
务必坚持最后一分钟
既趋同也求异
特长就是饭碗,兴趣就是成就
私企有私企的优势l
观念同样是饭碗
为自已的选择负责
给求职者的私房话
第二章 初涉职场的智慧
上班第一天,塑造职业气质很重要
进入角色越快越好
合作永远是第一位的
干出专业水平来
用热忱去换取热情
要心存机关
亮出自已的“三板斧”
不要轻易受人恩惠
开发职业乐趣
过于随和会无人买账
成为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人
尽快为单位所用
卖力气卖技能更得卖思想
马屁该拍也要拍
树立诚信的招牌l
记住他人的姓名
第三章 做金牌员工的智慧
目标就是“我”最想要的
不能轻易被打倒
工作有工作的规则
只有牺牲少的,才能获得更多
不做嫡系高明
舞好权力杖
环境不是理由
要舍得下力气
打拼职场,品质更宝贵
莫让名气产生于成功之前
学会借力和放弃
给“敌人”一个拥抱
把握好现在
第四章 潜伏职场的智慧
存在总是有理由的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老板难免偏心眼
摆正自己的心态
尴尬事确实有
学会将皮球踢回去
学会适时让步
该低头时且低头
适度恭维
小心成为鸭屎或靶子
对自己负责
接受平淡
不必刻意讨好别人
学会自嘲
不苛求自己完美
仅有好心是不够的
退一步做人
求人有求人的法则
珍惜圈子里的名声
不轻信别人
警惕沦为空白
不争气者无人敬服
把握好讲原则与倨傲的界限
得理让人是风度
用知识改变命运
用好感情黏合剂
摆正交往心态
第五章 升职的智慧
想要就说出来
别让直率和冲动影响了升职
请求加薪的智慧
别做讲道理的下属
别搂着荣誉不放
别把“钱”字挂嘴上
别总为自己找借口
唯有埋头方能出头
把握机会
怎样向上司显示忠诚
正确评估自己和他人
只展现能力是不够的
第六章 和上司相处的智慧
尝试理解资深者的心理
在多位上司间巧妙周旋
不要小瞧副职
巧妙处理裙带关系
多在他人面前赞美上司
第七章 处世的智慧
话该怎么说
表现真诚
微笑是最好的武器
给嘴巴派个哨兵
及时表达感谢
宽容他人的个性
请客有学问
给人一个台阶下
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
做人要外圆内方
对方在乎什么最重要
学会营造亲和力
有些话要当面说,有些话要及时传
交好中年朋友
给信任一个限度
别随便和同事称兄道弟
增加别人的认同感
第八章 职场生存的智慧
务必养成良好习惯
培护健康心理
着装很重要l
气质因智慧而美丽
培养、呵护自信
保持适当压力
把期望值调低点
对他人别羡慕,对自己别失望
不要自己伤害自己
别拿错误惩罚自己
再艰难也别放弃努力
壮年努力不算晚
维护正义离不开方法
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雷锋
工作不是一切
附测试题 你会交朋友吗
6.将自己一军 “人”字一撇一捺,这一撇可以代表人的人性,一捺则代表人的神性。人的神性也就是人的潜力。其实任何人都是有潜力的,只是自己知不知道、会不会发挥的问题。 求职者经常会被问到一些超出自己当时的能力或认知范围的问题,怎么办?我们的意见是不妨试着“将自己一军”。 “将军”在汉语中是个兼类词:当“将军”作为部队中的一种将级军官职级时,它是名词;当“将军”作为象棋中的一个棋术动作时,它是动词,具体指可移动棋子向对方大帅的逼迫,后来也引申为一方对另一方的逼迫。 通常认为,求职者在面试时,最重要的原则是诚实,也就是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这样往往可以赢得人力资源经理的好感。但这只能是就总体情况而言,在一个个具体的时刻,求职者如果真的百分之百地诚实,换回的却可能是失败。这里实际上就存在着一个“将自己一军”的问题。我们所说的“将自己一军”,意思就是求职者在适当时候对自己的答话进行必要的掌控,或者对自己暂不具备的能力进行适度的逼迫。 所谓对自己的答话进行必要的掌控,指的是求职者在回答招聘者的问题时,不能单方面地是什么就说什么,而应估摸招聘者的意图,参照时下的业界流行标准,选择最佳的角度回答。 比如人力资源经理问你:“为什么要辞去以前的工作?”如果按照诚实原则,可能应当回答:“我跟经理合不来,所以必须离开。”问题是这样回答之后,你肯定会给现在的人力资源经理留下一个坏印象:这家伙可能是一个不太合群的人,他既然跟以前的上级合不来,说不定以后和我们也合不来。既然如此,你还有被录用的可能吗?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理智的回答应该不要提及前任公司、前任经理的任何缺点,随便找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理由,比如公司离家太远、上下班不方便等。 再如,人力资源经理问你:“为什么你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如果回答:“我学历低,也没什么技术。”那肯定不会有戏,不如回答:“我对以前的工作不太满意,所以辞职进修去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使自己进步不少,现在终于知道应当来这里了。”结果绝对会大不一样。 所谓对自己暂不具备的能力进行适度的逼迫,指的是求职者对于招聘者超出自己当时能力的要求,在实力与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完全允许而且鼓励适当超标承诺。 1999年因个人原因辞职的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吴士宏,原来只是北京椿树医院的一名护士,中专文凭,1985年通过自学考试获得英语专科毕业后,才通过外企服务公司被聘入IBM公司任办公室内勤。当时说定了一周后来上岗,临走时招聘者问她:“会打字吗?”其实吴士宏当时根本不会打字,但她毫不犹豫地点头说“会”。后来的一周里,她就在家苦练打字,上岗后果然俨如打字熟手。 请注意,吴士宏开始时确实是撒了谎,但她了解自己的学习实力,又有一周的锻炼时间,于是就逼迫自己又掌握了一门打字技术。换一句话说,这种撒谎完全是一种对自己潜能的逼迫,因而是完全可以理解并且允许的。 总之,社会是复杂的,书本上的原则,有时不一定能完全适合社会。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职场中,我们有时不妨将自己一军。人都是需要有一定压力的,适当的良性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逼迫自己一下,没准就真逼出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这于己于人,都只有益而无害。 如果非要说这种做法是教人撒谎,那充其量也只属于一种暂时性的非恶意撒谎。这种暂时性的非恶意撒谎是否就是不诚实呢?我们认为不是。区别在于: ①不诚实的动机是隐瞒,而暂时性非恶意撒谎的动机却是一种变通; ②不诚实的目的是欺骗,而暂时陛非恶意撒谎的目的却必须确保兑现; ③不诚实会不分场合,而暂时性非恶意撒谎则只用在求职的特定场合中; ④不诚实违背的是道德问题,于社会、个人都有害,而暂时性非恶意撒谎提升的却是员工的职业素质,于社会、个人都有益。 但是,允许暂时陛的非恶意撒谎并不等于提倡暂时性的非恶意撒谎。允许暂时性的非恶意撒谎,仅仅只是作为面对某些职场测试时的一种特殊应对办法,它必须以自己的实力与相应的准备时间为基础和前提,一旦超出了这一限度,那就与虚假的谎言无异了。 ……
无
很不错的书 值得好好看看
拿到手比想象的小好多,就是精致小巧的感觉,有塑封,封面非常漂亮!有感觉!
买过几本职场智慧书,这本的内容真的不错!有些内容可能自己已经知道,但书里也阐述得很好,能够让人轻轻松松读下去,绝不假大空!
性价比很高!推荐购买!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多读书,OPEN
买回来还没看,不过书本还不错
书都划了,要是包一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