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血管疾病诊疗要点手册

李方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

李方  

页数:

306  

字数:

375000  

内容概要

作者从临床实用、方便出发,简要介绍了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学,重点介绍了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心脏办膜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心肌疾病、周围血管病等各种具体病症的定义、发病机制、分类或分期、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等。本书内容简明,条理清楚,实用性、指导性强,适合心血管疾病专科医师、基层全科医师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症状学 第2章 心力衰竭 第3章 心源性休克 第4章 心律失常 第5章 心脏性猝死 第6章 心脏瓣膜病 第7章 冠心病 第8章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第9章 高血压 第10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11章 心包疾病 第12章 心肌疾病 第13章 周围血管病 第15章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第15章 肺动脉栓塞性疾病

章节摘录

  第1章 症状学  1.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 主要有胸痛、心悸、呼吸困难、晕厥、发绀、水肿、咳嗽、咯血、眩晕、意识障碍等。  2.胸痛的发病机制 各种化学因素或物理因素刺激肋间神经的感觉纤维,刺激支配心脏及胸段主动脉的感觉纤维、膈神经感觉纤维,刺激支气管、气管、食管的迷走神经纤维等,而引起胸痛。  3.胸痛常见病因 常见病因归纳如下:①心脏疾病胸痛;②浆膜性胸痛;③食管疾病胸痛;④神经疾病胸痛;⑤胸壁疾病胸痛;⑥精神性胸痛。  4.心脏性胸痛的疾病及特点  (1)心绞痛:常见病因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肥厚型心肌病等。其主要机制是心肌发生缺氧缺血时心肌无氧代谢产物刺激心肌内感觉器传至第1~5胸神经的脊神经节,由此引起疼痛。部位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到左肩,左前臂内侧、咽部、口腔。为钝痛性质。  (2)急性心肌梗死:系冠状动脉闭塞致心肌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坏死。胸痛较心绞痛剧烈,持续时间长,超过30rain,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的演变规律有助于确诊。  (3)心肌病:常为钝痛,持续性痛,比心绞痛程度轻。  (4)二尖瓣脱垂:系二尖瓣瓣叶过长,心室收缩时瓣叶入左心房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常为胸部闷痛,与体力无关,伴有心悸、头晕、乏力,有时在胸骨左缘可闻及喀喇音,借助超声心动图可以确诊。  5.浆膜性胸痛的疾病及特点  (1)心包炎:心包炎所致胸痛是由于炎症累及心包膜壁层下部或胸膜,呈锐痛或闷痛,在心前区部位,可放射至肩顶及颈咽部,可随呼吸、咳嗽、体位改变而加重。  (2)肺栓塞:系体循环或右心内血栓脱落进入肺循环,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组织缺血、缺氧。大块肺栓塞引起急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剧烈胸痛,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胸痛,小块肺栓塞多位于肺边缘,刺激胸膜引起胸膜性胸痛。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心血管疾病诊疗要点手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