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金匮要略心典.中医古籍必备丛书

尤怡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

尤怡  

页数:

201  

字数:

95000  

译者:

杨旭杰 注解  

Tag标签:

无  

前言

  今之称医宗者,则日四大家。首仲景,次河间,次东垣,次丹溪,且日仲景专于伤寒。自有明以来。莫有易其言者也。然窃尝考神农著本草以后,神圣辈出,立君臣佐使之制,分大小奇偶之宜,于是不称药而称方,如《内经》中所载半夏秫米等数方是已。迨商而有伊尹汤液之说。大抵汤剂之法,至商而盛。非自伊尹始也。若扁仓诸公,皆长于禁方,而其书又不克传。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远接轩皇,近兼众氏。当时著书垂教,必非一种。其存者有《金匮要略》及《伤寒论》两书。当宋以前,本合为一。自林亿等校刊,遂分为两焉。夫伤寒乃诸病之一病耳,仲景独著一书者。因伤寒变证多端,误治者众,故尤加意。其自叙可见矣。且《伤寒论》中一百十三方,皆自杂病方中检人。而《伤寒》之方,又无不可以治杂病。仲景书具在燎如也。若三家之书虽各有发明,其去仲景相悬,不可以道理计。四家并称,已属不伦。况云仲景专于伤寒乎?呜呼!是尚得为读仲景之书者乎。《金匮要略》正仲景治杂病之方书也。其方亦不必尽出仲景,乃历圣相传之经方也,仲景则汇集成书而以己意出入焉耳。何以明之?

内容概要

《金匮要略心典》为清代医家尤怡所著,分上、中、下三卷,共二十二篇,他用自己的研究心得阐释了《金匮要略》的深刻意义,论述简明扼要,通顺易懂,为学习《金匮要略》之必备参考书。此次以雍正十年壬子(公元1732年)初刻本为底本,以同治八年己巴(公元1869年)双白燕堂陆氏刻本、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崇德书院刻本、上海文瑞楼石印本为参校本点校而成。本书可供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以及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卷中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卷下 黄瘅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章节摘录

  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人禀阴阳五行之常,而其生其长,则实由风与气。盖非八风,则无以动荡而协和;非六气,则无以变易而长养。然有正气,即有客气;有和风,即有邪风。其生物害物,并出一机。如浮舟覆舟,总为一水。故得其和则为正气,失其和即为客气,得其正则为和风,失其正即为邪风,其生物有力,则其害物亦有力,所以中人多死。然风有轻重,病有浅深,约而言之,不越三条:一者邪从经络人脏腑而深,为内所因;二者邪在四肢九窍、皮肤,沿流血脉而浅,为外所因;三者病从王法、房室、金刃、虫兽而生,为不内外因,所谓病之由也。人于此慎养,不令邪风异气干忤经络,则无病;适人经络,未入脏腑,可汗吐或和解而愈,所谓医治之也,此应前内因一段。若风气外侵四肢,将及九窍,即吐纳、导引以行其气,针灸、膏摩以逐其邪,则重滞通快,而闭塞无由,此应前外因一段。更能不犯王法、禽兽,则形体不伤,又虽有房室而不令竭乏,则精神不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金匮要略心典.中医古籍必备丛书 PDF格式下载



中医妇科是相当精典的!学中医的也好 学西医的也好!中西医心备!


排版很不错,就是纸张薄了点,挺喜欢的。


解释比较详细


总体感觉这书的编排够差
出版社的问题
这是我在当当网买书以来自我感觉最差的一本书
只能说--货不对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