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电远程监护学

顾菊康 等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

顾菊康 等主编  

页数:

27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20世纪40~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冠心病大流行,于是在60年代创建了心脏监护病房(CCU),发明了心电动态记录仪(Holter),同时也促进了心脏起搏器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了随访心脏起搏功能,远距离检测起搏器有关参数,经电话传输的心电监护(TTM)技术在临床逐渐得到了应用。 早年心电记录器上的电极片接触胸壁或将电极缚在双臂,心电转变为声音,通过电话,传至医院接收机,再将声音谐调为心电信号,用心电图机描记。此为实时记录,音频模拟发送技术。其信号干扰大,使用极不方便。 此后,心电记录发送器不断发展。第二代为心电储存发送器,可以储存记录数次30s的心电信息。第三代为循环记忆心电记录发送器,可以回放(追忆)出现在按压按钮前若干秒的心电信息,此功能对临床极为有用。第四代为智能式循环记忆心电记录发送器,即可对期前收缩、停搏及心肌缺血进行自动分析记录。第五代为Holter式的智能循环记忆心电记录发送器,既可当Hoher使用,能储存24h心电信息,又能对期前收缩、停搏、心肌缺血实时自动报警及自动发送。我国自行设计并取得国际专利的iHoher,经过不断改进,其性能十分完善、实用,已在天津、山东、山西进行了大量临床应用,并在预防治疗心血管急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iHoher可用于明确诊断,以指导治疗;还可用于健康保健,可以降低医疗费用;此外,对医疗工作面向社区基层,有确切的使用价值。 近五年来手机和网络通讯技术飞速发展,并介入到心电远程监护领域,从以往的有线电话心电远程监护,进一步发展到无线的手机和电脑网络心电远程监护,更加实用、更加方便。

作者简介

  顾菊康,男,1937年生,196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专业。曾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功能室主任。目前担任国际电生物阻抗第十届~第十三届理事会中国理事、中日两国电话心电远程监护交流协会中方会长、《国际心血管与相关疾病》杂志执行编辑,2003年发明手机/移动电话进行心电监护的装置,被授予专利权。
  从事心电远程监护临床研究15年,积极发起和组织第一届~第五届中日两国电话心电远程监护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2篇,主编出版《心功能检测技术》《临床心能学》《临床心电信息学》《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学》《心脏急重症监护治疗学》五部专著。在我国首先提出了“心电信息学”的新理念。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1章 发展简史  第一节 心电远程监护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二节 美国心电远程监护的研究  第三节 日本心电远程监护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心电远程监护的起源与现状  第五节 其他国家心电远程监护简介 第2章 心电远程监护仪器和设备  第一节 电话心电远程监护的仪器和设备  第二节 手机心电远程监护的仪器和设备  第三节 网络心电远程监护的仪器和设备 第3章 心电远程监护技术的使用和操作  第一节 心电远程监护采用的监护导联问题  第二节 心电远程监护电极的问题  第三节 心电远程监护中传送心电信号的干扰、妨碍和伪信号问题  第四节 心电远程监护信息的资料分析  第五节 心电远程监护仪器使用和操作示意图 第4章 临床医学和保健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临床医学应用  第二节 在保健和预防医学中应用  第三节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边远山区基层卫生站的应用  第四节 灾难事件中急救监测  第五节 科学研究和特种医学应用第二篇 各论 第5章 电话心电远程监护  第一节 正常电话心电远程监测图例  第二节 窦性心律失常监测图例  第三节 房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监测图例  第四节 室性心律失常监测图例  第五节 传导阻滞监测图例  第六节 预激综合征监测图例  第七节 其他心律失常监测图例  第八节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监测图例 第6章 手机心电远程监护  第一节 正常手机心电远程监测图例  第二节 窦性心律失常监测图例  第三节 房性心律失常监测图例  第四节 室性心律失常监测图例  第五节 传导阻滞监测图例  第六节 预激综合征监测图例  第七节 其他心律失常监测图例  第八节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监测图例 第7章 网络心电远程监测图  第一节 正常网络心电远程监测图例  第二节 窦性心律失常监测图例  第三节 房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监测图例  第四节 室性心律失常监测图例  第五节 传导阻滞监测图例  第六节 预激综合征监测图例  第七节 其他心律失常监测图例  第八节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监测图例附录A 家用便携式心电监护技术附录B 床边遥测心电监护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阶段是1903~1960年,为心电远程监护准备阶段。从1903年Einthoven描记出第一幅完整心电图形直到1960年,这一阶段为心电远程监护技术的准备阶段。尽管Einthoven描记出第一幅完整心电图就是采用“远程”方法,但是以后的50多年仍是采用心电图仪器旁直接记录心电图形,这样比较方便和实用。二、电话心电远程监护的起始阶段第二阶段是1960~1988年,为电话心电远程监护(简称T'TECG)的起始阶段。有两个因素促进了电话心电远程监护的诞生。一是出现和应用了心脏起搏器,早年的起搏器并不完善,经常发生故障,必须不断地进行心电图监测,了解起搏器的性能是否良好?是否在正常工作?安装起搏器后的病人必须经常来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测,非常不方便。利用电话心电远程监护的方法,进行心脏起搏功能的监测取得良好效果。病人可以在家中,将电极安置在常规导联部位,将心电信号通过调制器调制成音频讯号,再将该音频讯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相关医院的接收中心,通过解调,恢复心电信号的原形,进行心电信号的显示或记录。并通过电话将检测结果报告给受检者,让其了解所安装的起搏器当前的性能状态。二是在当时的一些美国海岛的基层医疗机构也配置了心电图仪,可以对海岛上的居民进行心电图检查。尽管操作没问题,但是对复杂心电图诊断产生较大困难,迫切希望与大陆上条件较好的医院和心电图诊断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进行会诊。由于海岛交通不便,就采用电话远程传送心电图进行会诊。其基本原理是将记录下来的心电信息,通过调制器调制为心电音频信号,再将此心电音频信号通过常规电话方式,传送到大陆上条件技术较好医院的心电监护中心,由该中心将收到的心电音频信号,通过解调器恢复成常规的心电图电压和电流信号,记录于常规的心电图纸上或显示在屏幕上,进行心电图诊断和分析处理,取得比较好的使用效果,并且成为基层医院或诊所请求大医院(技术较好医院)心电图远程会诊的一种实用和成熟的技术,既方便病人,又对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颇有帮助。此外,同时发展的还有上述的“床边遥测心电监护技术”。主要是用在医院心电监护室或重症监护室的病人,他们随身携带有心电监护遥测盒,通过天线发射心电信号,在护士台或医生办公室可以随时随地观察到病人的心电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编辑推荐

《心电远程监护学》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心电远程监护学 PDF格式下载



还需要增加内容啊,不丰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