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学点中医

王兴臣//刘孟宇 人民军医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人民军医  

作者:

王兴臣//刘孟宇  

页数:

194  

Tag标签:

无  

前言

  前言  “中医”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说:“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是针对“上医、下医”。古人认为,治好病为上医,致病加重为下医。不治疗虽不能愈病,但也不至于出事,就等于请中等医生看过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是在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的医学起了个名字叫“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名称是为了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的《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实际上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我国以前,我国的传统医学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第一个代称是岐黄。这个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因其是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专著,便称《黄帝内经》为岐黄之术。自然,岐黄也就成了中医的别名。  第二个代称叫青囊。现在知此名字并使用者甚少。它的来源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据说,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  第三个代称唤杏林。这个名字的起始,也与三国有关。有资料介绍,三国时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庐山隐居。附近百姓闻名求医,但董奉从不收取钱财,只求轻症被治愈者种一棵杏树,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种五棵杏树,并由老虎守护。数年后,董奉门前杏树成林,一望无际。从此,人们便唤中医为杏林。“虎守杏林”的故事也是从这里来的。  第四个代称称悬壶。传说河南汝南的费长房在街上看到一卖药老者的竿杆上挂一葫芦,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后,老者就跳入那葫芦中。为弄清底细,费长房以酒款待,老者后来约他同入葫芦中,只见玉堂俨丽,甘肴旨酒。费长房即拜老者为师,学修仙之道。数载后,他术精业成,辞师出山,又得壶翁传赠的治病鞭鬼之竹杖,从此悬壶行医。从那时起,医生腰间挂的和诊所前悬的葫芦,便成了中医的标志。  在平常人眼里,中医是治疗慢性病的,或者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总觉得西医帮助渡过了急、危、重等诸道难关,然后让中医来收尾,让中医来调养。在他们看来,中医只能用来治一些死不了的病。而在另一些人眼里,中医只是啼鸣的公鸡。你啼,天也亮;你不啼,天也亮。中医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翻阅中国五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医学史,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医学是中华的国粹,是中华民族在四项伟大的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及印刷术)之外的一项更伟大的发明。如果要说意义的话,也许中医学对未来人类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前四项发明,因为它是人类告别纯物质文明,走向新文明模式的一座桥梁、一座里程碑。  夏商西周时期受认识能力所限,医巫并存。但在卜筮史料中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的内容,形成了中医学的雏形。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整个学术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时期,医巫分离,医学具有更显明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理性,占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地位。临床医学的分科已现端倪,趋于专业化。  秦汉时,以伤寒(发热性疾病)、杂病和外科为最突出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动乱割据的状态,而医药学在脉学、针灸学、药物方剂、伤科、养生保健、中外交流等各方面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为中药医学的全面发展积累了经验。  隋唐时期,国家重归统一,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中医药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医学家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成果。这是中医药学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   两宋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政府的重视在医药发展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北宋政府组织人员编纂方书和本草,设立校正医书局,铸造针灸铜人,改革医学教育,设立惠民局、和剂局、安剂坊、养济院、福田院,等等,有力地促进了医药卫生的发展。   辽、夏、金、元与两宋王朝并立,至元灭宋统一全国这段时期,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大融合时期,是中医药学史上学派争鸣、民族医学奋起的一个辉煌的时期,为多源一体化的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时的中医学呈现了蓬勃的生机。   明代,医药学发展出现革新趋势。在探索传染病病因、创造人痘接种预防天花、中药学研究等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中外医药的交流范围已达亚、欧、非许多国家与地区,东学的输出、西学的东渐,使中外医学文化在交流接触中,互惠受益。   清代前、中期,医学趋于普及与升华发展的时期,王清任躬身于人体解剖,著有《医林改错》,反映了“中国医界大胆之革命论者”的开拓进取精神。   中国古代医学波澜壮阔的历史,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中断,这样的医药文化及文明,是世界医学史上所罕见的。中国古典医籍数量之大,名医辈出,人数之多,在同时期的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中国传统医药学有着强有力的生命力,它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经过了与近代医药文化的撞击、对抗到结合,也注意从国外先进文化中吸取有用的东西,这正是其生命力所在的根源。   近百年来,中国的现代医学、传统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的格局将会对这百余年的中国近现代医学史作出客观的再现和评述。   从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到现在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我们都在等待下一个考验我们的疫情会是什么?该如何面对?然而,在对SARS和禽流感的防治和治疗中间,人们发现有一样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那就是中医。2003年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考察广东省中医院后说,SARS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后缩短了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专家们还建议,如果能把中医参与治疗提升到常规治疗层面对世界其他地方防治SARS将会很有帮助。这大大鼓舞了中医界,也为这上千年的传统医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分为三种: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随着对中医的讨论,中医是什么,国人越来越清楚了,一为中国的传统医学,另则为医(治)人之道、之术、之人。健康是御病之基础、避病之前提,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是中医之根本。为此,信赖中医、学点中医、懂些中医的确大可为之,倡全民学中医决不为过。中医是什么?我们在前期出版的《中医是个好东西》一书中已经作了回答,简、便、效、廉的中医药是个好东西,是国宝!拥之、用之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最大的幸事之一。   编者于泉城   2010年5月

内容概要

   本书以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及疾病防治为主要内容,用朴素直白的语言,重点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所要表达的核心知识。全书由临床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医博士担纲编写,内容科学实用,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活泼,将深奥的中医理论简明扼要地通俗化,给读者营造了一个轻松的阅读氛围。本书适合中医爱好者、中医初学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王兴臣,男,汉族,中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学术继承人,山东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委、神经内科分会常委,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常务编委。潜心于中医临床20余年,经验丰富,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常见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学术会议交流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加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2项,出版著作6部,其中主编5部。

书籍目录

一、来源于生活的中医药 二、一切从整体考虑 三、阴阳五行——中医学的方法论 四、中西医“脏器”不能等同 五、“心胸宽阔”--一切从“心”开始 六、肺近君主(心),为“相傅之官” 七、脾为后天之本,“切脾”能危及到生命吗八、肝主疏泄--“伤心”其实最伤肝 九、肾管伎巧通于耳,“两耳垂肩”有大智慧吗 十、“心包”--君主对外的联络官 十一、胆量大小与胆囊无关 十二、三焦--水液运行之通道 十三、从“心肝宝贝”看五脏之间的关系 十四、经络是路线,穴位是驿站 十五、“人活一口气”,气是什么 十六、从“汗血宝马”谈起 十七、“运气”不是算命 十八、致病之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十九、百病生于气,喜、怒、悲、恐皆伤人 二十、怪病多由痰作祟 二十一、病名相似治不同,望文生义可不行 二十二、看病四诊合参,避免以偏概全 二十三、颜面望诊不是相面 二十四、从言谈话语中发现的疾病 二十五、舌诊,内脏变化的“明镜” 二十六、“把脉”--能工巧匠的试金石 二十七、五花八门头绪多,执简驭繁分八纲 二十八、脏腑辨证作指南,临证用药不茫然 二十九、中风伤寒,六经辨证细端详 三十、瘟疫流行,叶、薛、吴、王显身手 三十一、历尽经孕产乳,青春芳华常驻 三十二、中医让“哑科不哑” 三十三、疮疡不一样,临证分阴阳 三十四、因而饱食,筋脉横解--吃出来的肛肠病 三十五、正邪斗争,决定是否发病 三十六、治未病,事半功倍 三十七、治病必求其本 三十八、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三十九、治病的境界,“以和为贵”“以平为期” 四十、汤、丸、散、片,制成剂型随病选 四十一、“以毒攻毒”,无三心有二意 四十二、都是无知贪功惹的祸 四十三、说说发物与忌口 ……

章节摘录

  三十二、中医让“哑科不哑”  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曾说:“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极言为小儿治病之难。这是因为小儿要么不会说话,难以述说感受、病情;要么虽会说话但表达不清,说了也白说,如聋似哑,所以古代称儿科为“哑科”。给小儿治病,“望、闻、问、切”缺了“问”,平添诊治难度,全靠医生真本事。  要说最难的要数御医给那些年幼的皇太子皇太孙们治病了,因为,这些人是皇上的心尖宝贝,但这些人或是还不会讲话,或是还讲不清病情。况且,中药味苦,难以入口,碰上太子太孙们头疼脑热,才急煞各位御医,不能叫皇上、皇后急虑,还要叫疾病速速痊愈。在大宋朝这事还真叫著名的小儿医钱乙给遇上了。  (一)御医妙手用黄土  钱乙做过一段时间的翰林医官。一天,宋神宗的皇太子突然生病,请了不少名医诊治,毫无起色,病情越来越重,最后开始抽筋。皇帝见状十分着急。这时,有人向皇帝推荐钱乙。于是,钱乙被召进宫内。皇帝见他身材瘦小,貌不出众,有些小看他,但既然召来,只好让他为儿子诊病。钱乙从容不迫地诊视一番,要过纸笔,写了一贴“黄土汤”的药方。  心存疑虑的宋神宗接过处方一看,见上面有一味药竟是黄土,不禁勃然大怒道:“你真放肆!难道黄土也能入药吗?”钱乙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据我判断,太子的病在肾,肾属北方之水,按中医五行原理,土能克水,所以此症当用黄土。”  宋神宗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心中的疑虑已去几分,正好这时太子又开始抽筋,皇后一旁催促道:“钱乙在京城里颇有名气,他的诊断很准确,皇上勿虑。”于是,皇帝命人从灶中取下一块焙烧过很久的黄土,用布包上放入药中一起煎汁。太子服下一贴后,抽筋便很快止住。用完两剂,病竞痊愈如初。这时,宋神宗才真正信服钱乙的技术,把他从翰林医官提升为很高荣誉的太医丞。  钱乙著有《小儿药证直诀》,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二)望闻问切解密码  为什么钱乙能够“马到成功”?那是因为他破解了小儿的哑语密码,辨证用药准确。哑语破解了,哑科就不哑了。怎样破解,还要靠我们的望、闻、问、切。  上海文献馆的董廷瑶老先生在《望诊心法》日:儿为哑科,望诊为要。望什么?当然神、色、形、态,大小便,五官七窍都要望,但望指纹和面色是小儿的特色。看指纹时,要将小儿抱于向光处,检查者用左手食指、拇指握住小儿食指末端,用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桡侧从命关轻轻推向风关(第一节为风关、末节为命关、中间叫气关)是指纹显露,观察指纹的浮沉、色泽、和部位。一般来讲,指纹浮沉看表里,色泽主寒热,三关测轻重。  闻诊包括听啼哭和嗅气味,就更需要细心了。有一位细心的父亲叙说了照顾女儿的经历,很值得我们参考。前一天晚上给孩子洗澡,恰巧那天天气突然变冷。次日孩子哭闹不安,放到床上就哭,在怀里抱着就睡。他估计是体温让孩子感到温暖,才会安稳睡觉,床上冰冷,自然影响睡觉。他粗读了几本中医的书,自忖有一份恶寒就有一份表证。恶寒就是怕冷,遇热则缓解。女儿是由于洗澡不慎而受寒。风寒之邪侵袭肺胃,侵袭肺则引起无汗,侵袭胃则食欲不振:可以根据中医“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处理。自然,汤药是不适合的。唯一可以采取的方法就是热敷。热敷背部,以督脉为重点,热敷腹部,以肚脐为重点,经他的调理孩子很快就好了。督脉主一身之阳,温督脉可以壮一生之阳而驱寒,肚脐又名“神阙穴”,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冲、经脉未盛,是为“稚阴稚阳”,不耐寒热。所以,婴儿最容易被寒热所伤。  小儿病的问诊虽然困难,但有其独特之处。问诊时,若小儿不能述说,可以询问其亲属。内容与成人病所问相同,但却很注意小儿的孕产时顺逆情况,喂养和睡眠及儿科常见传染病等资料的收集。  小儿切诊以按压囟门、颈腋、皮肤、胸腹为主,切脉常为指纹所取代。  疾病的信息收集全面准确了,密码也就破解了。儿童疾病的特点是,发病容易,变化迅速。因小儿的形气脆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上幼儿寒温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己节制,故易为六淫所侵扰,更易为饮食所伤损。因而外感(外感性疾病)与食滞(食积、呕泻、疳积)是儿科的两类常见病。小儿夜啼、惊风,多由惊恐引起;小儿容易发生高热、昏迷、抽风;且其病证的寒热、虚实很容易发生变化,常可朝为实热、暮则虚寒,故不可不察。  此外,因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活泼,脏气轻灵,反应敏捷,且病因单纯。故患病后经过及时恰当的治疗和护理,病情比成人好转快,容易恢复健康。  ……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医学波澜壮阔的历史,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来曾中断,这样的医药文化发文明,是医学史上所罕见的。中国传统学有着强有力的生命力,它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经过了与近代医药文化的撞击、对抗到结合,也注意从国外先进文化中吸取有用的东西,这正是其生命力所在的根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学点中医 PDF格式下载



认真学习中医,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讲解通俗易懂,知识性强,印刷也很精美。值得买的一本书


作者像是有临床经验的医生,看了书目,应该是浅显易学的入门好书。


5本书,第二天就到了


是从图书馆知道这本书的。喜欢,就买下来保存。


质量好,速度快,信赖当当


好书.................


简单易懂 学点中医——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中医书


学点中医 还不错


给妈妈买的,对了解一些中医知识比较有用。


大概翻了一下 和我想象的不讨一样,


全是抄编之内容,且不全面无新意。有一本中医脏象方面的教材可全囊括且系统完整。


看目录还不错,实际内容一般,早知道评价不高就不买了


本人也不能说就懂了中医,但就其前几章来看,这本书的作者对中医的认识还是有点问题的,所以不建议购买,真要学中医,不如看看《四圣心源》吧。
古人不可能因为偶然因素发现身上的经络和穴位,这个是有个内证的过程的,我想这本书的作者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无法体会。
我建议大家练练养生气功,就会对气血以及经络穴位有更深刻的认识了。


相关图书